燃燒的海洋 卷三 東海起狂濤 第八章 高歌猛進

作者 ︰ 閃爍

第八章高歌猛進

換班的參謀軍官把午餐送過來的時候,牧浩洋收到了李明陽發來的最新情報。

來源非常可靠,埃及與敘利亞空軍在凌晨遭到的首輪空中打擊中,損失遠沒有軍事顧問團說的那麼嚴重。因為提前進行疏散,加上格外重視機庫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所以在以色列空軍的突然打擊中,埃及空軍只損失了不到一百架作戰飛機,大部分是J-10,只有少數J-22,而則全部安然無恙。敘利亞的情況稍微糟糕一些,損失了大約一百四十架,但是也沒有預料的那麼糟糕。更重要的是,埃及與敘利亞空軍都做了防範,在機場安放了大量假目標,包括充氣式戰斗機模型,所以軍事顧問團沒能立即搞清楚情況,在提供的第一份報告中出現了嚴重錯誤。

除了沒有損失多少作戰飛機之外,埃敘的空軍基地也迅速得以修復。

這完全在牧浩洋的預料之中,因為按照他給埃及制訂的戰爭計劃,最應該防範的就是以色列的突然打擊,以及在遭到突然打擊後迅速恢復作戰能力,所以埃及空軍格外重視機場的修復能力,在二零三六年底就組建了專業工程部隊,還囤積了大量預制設備,比如用來鋪設臨時跑道的預制板。

在激烈的戰斗中,埃及空軍不用急于修復基地的所有設施,而是應該首先讓跑道恢復作業能力,讓戰斗機升空作戰。在制空權有了保證之後,再設法修復機場的基礎設施,提高戰斗機的作戰效率。

凌晨的空戰,正好證明了這一點。

因為埃及空軍的戰斗機及時升空作戰,所以有效阻止了以色列空軍的第二輪打擊,贏得了更多的時間。

情報中,還提到了另外一條信息。

在北京時間十一點左右,也就是埃及空軍與以色列空軍在西奈半島上交戰時,敘利亞空軍也在戈蘭高地方向上主動挑戰了以色列空軍。雖然敘利亞空軍的損失非常慘重,在出動四十多架J-10與二十多架J-22戰斗機,應戰以色列空軍四十多架戰斗機的情況下,依然損失了近四十架戰斗機,僅擊落十三架以色列戰斗機,但是敘利亞空軍的積極行動,在很大的程度上牽制了以色列空軍。說得準確一點,讓以色列空軍再也不敢小瞧北面的對手,因為戈蘭高地上的以色列地面部隊很有可能遭到轟炸,敘利亞陸軍也將借此發動進攻,而以色列絕對不希望兩線作戰。

正是受此影響,在上午的第二次大規模空襲中,以色列空軍只出動了兩百多架戰斗機。

要知道,在凌晨的第一次空襲中,以色列空軍至少出動了五百架戰斗機,密集轟炸了埃及境內的重要軍事設施。

雖然李明陽還沒有收到確切情報,但是有理由相信,以色列空軍的第二輪空中打擊沒有取得預想效果。

根據埃及隨後公布的戰果,在當天上午的戰斗中,埃及空軍的防空部隊至少擊落了二十八架以色列戰斗機,而且埃及空軍的戰斗機還在防空作戰中,成功攔截了以色列空軍的攻擊機,擊落了數架敵機。

果真如此的話,以色列空軍就沒能在戰爭爆發後奪取制空權。

打不掉埃及與敘利亞的空中力量,以色列的進攻行動很快就會遭遇挫折,而且以色列肯定打不贏這場戰爭。

只是,空中戰斗的影響沒有立即顯現出來。

在成功挫敗了以色列的空中突擊時,埃及與敘利亞空軍也蒙受了巨大損失,而且指揮系統一度陷入混亂,暫時沒有能力進行空中反擊。

結果就是,搶得先機的以色列陸軍依然在西奈半島上高歌猛進。

在李明陽發來消息的時候,以色列第八裝甲旅已經推進了一百多公里,其偵察營的一支先頭部隊甚至到達了蘇伊士運河東岸。在其後方,四十多個旅兵分三路,正在以每小時二十公里的速度向前推進。

進軍速度如此之快,除了以色列陸軍機械化程度極高之外,也與埃及在西奈半島上的軍事部署有關。

在大馬士革事件發生的時候,埃及軍隊的主力全部在蘇伊士運河西岸。

九月十九日,埃及陸軍象征性的向西奈半島增派了兩個機械化步兵師,增強在西奈半島前沿防線的軍事部署,但是在以色列陸軍越過邊境線之前,這兩個師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兵力渡過蘇伊士運河,且全部集中在東岸附近,另外大部分主戰裝備仍然在西岸,沒能及時到達。因為以色列地面部隊推進神速,到二十日上午,這兩個師還在進行最後準備,根本沒有與以色列軍隊遭遇。

事實上,這也與牧浩洋為埃及制訂的戰爭計劃有關。

受「埃以和平條約」限制,埃及不能向西奈半島部署主力部隊,即便是準軍事力量的總兵力也不能超過兩萬,如果埃及提前向西奈半島增兵,就等于向以色列宣戰,等于主動挑起戰爭。因此在制訂戰爭計劃的時候,牧浩洋明確提到,埃及應該把主力部隊放在西岸,並且以後發制人為主,即在戰爭爆發後,迅速完成戰前集結,在突擊渡過蘇伊士運河,與以色列軍隊在西奈半島決戰。為此,埃及不但應該把主要的後勤保障力量放在西岸,還應該著重加強部隊的渡河能力。

按照這一計劃,埃及軍隊至少需要在東岸守住一處據點。

埃及陸軍嚴格執行了牧浩洋制訂的戰爭計劃,兩個機械化步兵師分別駐守蘇伊士灣北面的舍特港與大苦湖北面的第五站,主力部隊則沿著大苦湖西岸展開,此外蘇伊士城由六個師的重兵把守。埃及陸軍依靠的不是龐大的兵力,而是數量驚人的炮兵部隊。當時在大苦湖附近的遠程火炮就超過了兩千門。

即便埃及空軍無法提供空中支援,埃及陸軍也有足夠強大的炮火。

埃及陸軍的這一部署,已經得到了空軍與海軍證實,戰略偵察機與艦載預警機搜集到了足夠多的戰場信息。

反觀以色列陸軍,情況卻不大理想。

不可否認,以色列陸軍的突擊速度相當驚人,但是潛在的威脅也非常巨大。

即便不考慮埃及陸軍在蘇伊士運河東岸的兩處戰略據點,也暫時不考慮埃及陸軍立即發起反擊,就算以色列陸軍能夠打到舍特港與第五站,也不見得能夠打下來,更不見得能夠守住已有的戰果。

原因很簡單︰強弩之末。

收回西奈半島之後,埃及一直將其當成戰略屏障,不太重視基礎建設,數十年來沒有在運河東岸修建一條鐵路與一條高等級公路,即便是普通公路,也只有三縱三橫,大部分地方都是人跡罕至的沙漠。

現代化地面戰爭,道路既是推進方向,也是後勤保障大動脈。

沒有鐵路,以色列陸軍只能用卡車向前線運送物資,而卡車的效率遠不如列車,普通公路的通行能力也遠不如高等級公路。如果以公路的通行能力為準,最多支持十個旅在前線作戰。結果卻是,以色列陸軍一口氣投入了四十個旅。受此影響,以色列陸軍最多在前線展開十個旅的兵力,其他部隊都得留在後方,要麼負責掩護補給通道,要麼負責運送物資,要麼充當預備隊。也許這能夠增強以色列陸軍的持續突擊能力,畢竟數量充足的預備隊是維持進攻的必要因素,但是也限制了以色列陸軍的突擊強度,即沒有足夠多的兵力,根本不可能突破堅固防線。

更重要的是,以色列陸軍不是以色列空軍。

在崇尚進攻的空軍不同,在過去數十年內,以色列陸軍的主要經驗、以及因此產生的建軍思想都來自打得異常艱苦的「贖罪日戰爭」,而在這場戰爭中,以色列陸軍正是通過內線作戰擊敗了強大的阿拉伯軍隊,為後來的戰略反擊打下了基礎,所以以色列陸軍一直把內線作戰當成主業,通過頑強的防守挫敗敵人的進攻行動,再趁敵人進攻乏力的機會,發動全面反擊。

除此之外,在過去數十年內,以色列陸軍經歷過的最大規模的戰斗,就是在南黎巴女敕打擊真主黨,而這根本算不上大規模地面戰爭。

受這些因素影響,以色列陸軍實際上不是一支擅長進攻、或者說主動進攻的部隊。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梅卡瓦」主戰坦克從一代到六代,全都不重視機動性,而是把防護能力放在首位。拿號稱達到了第四代水平的「梅卡瓦6」型來說,其最大越野速度也只有每小時三十公里,比真正的第四代主戰坦克低了百分之三十左右,而其最大越野行進距離只有兩百多公里,公路行進距離也只有五百公里,比絕大部分注重進攻的第四代主戰坦克低了很大一截。

根據這些信息,牧浩洋在提交給黎平寇的情勢分析報告中提到,如果以色列陸軍不能一鼓作氣的拿下蘇伊士運河東岸的埃軍據點,那麼在未來二十四到四十八小時之內,埃及陸軍就會發起反擊。因為以色列陸軍沒能按照計劃肅清運河東岸的埃及軍隊,也就沒有可能把主力調往戈蘭高地,所以在埃及軍隊發起反擊的時候,敘利亞陸軍很有可能發起進攻,以色列將兩線作戰。

別說以色列,即便是中國這樣的大國,也要盡量避免兩線作戰。

像以色列這樣的小國進行兩線作戰,結果恐怕就不用多說了。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燃燒的海洋最新章節 | 燃燒的海洋全文閱讀 | 燃燒的海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