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五日凌晨,一位機械貿易商在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登上了飛往北京的航班。
此時,中國艦隊已經向南航行了近四百海里,到達南沙群島海域。
天黑後不久,第一批J-25艦載戰斗機就來到艦隊上空,開始執行防空巡邏任務。接下來一個小時之內,第二批J-25與四個中隊陸續到達,並且在十點左右,調整了防空巡邏部署。
牧浩洋沒讓楊禹方安排夜間訓練,而是讓飛行員養足精神。
艦載戰斗機飛行員是海航中的精英,甚至可以說是所有飛行員中的精英,不存在臨陣磨槍的問題。
進入南沙群島海域後,艦隊展開成反潛隊列。
高速航行時,戰艦發出的巨大噪音,在一百多公里外就能被潛艇發現,所以最需要擔心來自海面下的威脅。
這個時候,馬明濤送來一份消息︰日本偵察衛星調整了運行軌道。
顯然,連續三次通過後沒有發現中國艦隊,日本情報機構已經做出準確判斷,不然不會調整衛星的運行軌道。
因為重新測算日本偵察衛星運行軌道需要幾個小時,所以在此期間,誰也不能保證艦隊不會被發現。
大概有一個半小時後,也就是二十五日凌晨兩點過,今井利村終于收到了可靠情報。
中國艦隊已經南下,而且已經到達南沙群島海域,航行速度在三十節以上,很有可能達到了三十三節。
今井利村大驚不已,這條情報竟然晚了整整十四個小時
此時,聯合艦隊已經進入馬六甲海峽,正朝著布萊爾港前進。雖然從速度推算,中國艦隊追不上聯合艦隊,但是聯合艦隊進入布萊爾港五個小時之後,中國艦隊就能到達發起攻擊的海域。
能在五個小時之內完成補給作業嗎?
這個問題有點多余,因為聯合艦隊不去布萊爾港,就得立即把航速降到十二節,不然沒有足夠的燃油到達維沙卡帕特南。減速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在到達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之前被中國艦隊追上。
必須去布萊爾港,必須在五個小時之內完成補給。
就算不能完成全部補給作業,也要補充部分燃油,然後離開布萊爾港,前往維沙卡帕特南,或者與印度艦隊會合。
經過重新計算,今井利村終于松了口氣。
如果從布萊爾缸出發後去維沙卡帕特南,補給作業只需要三個小時。即便前去與印度艦隊會合,共同迎戰中國艦隊,也能在四個小時內為戰艦補充足夠的燃油,在五天後與支援艦隊會合。
讓參謀聯系布萊爾港之後,今井利村給印度三軍總參謀長發去了行動開始的代號。
顯然,今井利村並沒想過,中國艦隊為什麼要尾隨聯合艦隊進入印度洋,而不是趕在聯合艦隊之前進入印度洋。
正是沒有考慮這個問題,所以今井利村認為,中國將主動向印度開戰。
按照這個邏輯,因為聯合艦隊前去配合印度海軍作戰,所以他認為,中國艦隊將主動攻擊聯合艦隊。
要是考慮了這個問題,今井利村肯定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以當時的情況,今井利村完全應該想到中國艦隊在七月二十四日中午南下的原因,也就完全有能力看出其中的玄機。
說得直接一點,中國艦隊在七月二十四日中午南下之前,肯定知道聯合艦隊已經進入南海,而且正在朝馬六甲海峽航行。如果中國艦隊打算先發制人,就應該在南海動手,沒有理由讓聯合艦隊安然到達馬六甲海峽,更沒有理由等聯合艦隊與印度艦隊會合之後,在印度洋上打一場沒有半點優勢的海戰。中國艦隊沒有這麼做,已經說明中國不打算打第一槍,也就不會主動發起進攻。
想清楚這一點,就知道該如何應對了。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印度陸軍延遲發動進攻的時間,等到聯合艦隊與印度艦隊部署到為之後再打地面戰爭。
可惜的是,今井利村沒有想到這一點。
收到情報之前,他一直認為中國艦隊還在南海北部海域,等待從廣州出發的支援艦、以及從舟山趕來的登陸艦隊。因此在七月二十四日夜間,也就是作戰計劃中規定的、發動地面戰爭的第一個時間結點上,今井利村沒有發出終止信號,印度陸軍按照作戰計劃,開始進攻前的動員工作。
到七月二十五日凌晨,已經有半數參與進攻的印度部隊完成了準備工作。
只要計劃不做調整,戰爭將在二十六日凌晨爆發。
這個時候,聯合艦隊已經進入布萊爾港。
今井利村收到消息的時候,想要調整作戰計劃已經來不及了。
隨著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陸軍進入戰備狀態,裝甲部隊進入進攻陣地、炮兵在陣地上展開、步兵來到防線上,巴基斯坦陸軍也針鋒相對的提高了戰備級別,部署在錫亞琴冰川附近的三個步兵營在兩個小時之內就完成了動員。巴基斯坦軍隊展開行動之後,就算印度陸軍不打算發動進攻,也不會降低戰備級別。
也就是說,就算今井利村在二十五日凌晨發出了終止行動的信號,局勢也不會緩和。
如果改變作戰計劃,也許打第一槍的不是印度,但是只要一點點意外,比如防線上的士兵過于緊張,戰爭就會爆發。
誰打第一槍,只是道義上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陸軍肯定不會放松警惕。
說得簡單一點,就算今井利村認識到了這個問題,覺得道義很重要,印度陸軍也不會就此罷手。原因很簡單,戰爭爆發後,巴基斯坦陸軍將向前線增兵,如果印度陸軍沒有抓住開戰後的有利時機,恐怕永遠也無法攻佔錫亞琴冰川。只要戰爭會爆發,不管誰打第一槍,印度陸軍都會發動進攻。
相對而言,臨時調整進攻計劃,還不如按照原計劃行動。
一天之內,印度陸軍無法拿出一套新的進攻計劃,唯一的選擇就是按照原計劃,在二十六日凌晨發動進攻。
顯然,印度在二十四日夜間進行戰爭動員的時候,戰爭就爆發了。
由戰爭動員決定戰爭,並不是新奇事物。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協約國與同盟國雙方都把對方進行戰爭動員當成開戰的第一要素,幾乎所有同盟條約都針對戰爭動員,即只要敵對國進行戰爭動員,就意味著戰爭已經爆發。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關系,與一戰前的情況差不多。
在高度敵對的情況下,任何一方進行戰爭動員,都會被另外一方看成是開戰信號,局面就會完全失控。
也許,今井利村考慮到了這個因素,所以沒有在二十五日凌晨終止作戰行動。
當然,今井利村管不了地面戰爭。
在他看來,只要印度陸軍搶先發起進攻,就能在巴基斯坦陸軍完成動員之前攻佔錫亞琴冰川。隨後,印度陸軍將轉攻為守,利用險要的地形抵擋巴基斯坦陸軍的反擊,以控制礦產資源區為主要目的。
關鍵不在陸地上,而是在海面上。
也許中國會派兵參戰,但是中國陸軍至少要到一周之後,才有可能出現在戰場上。
在此之前,海洋戰場上的勝負將決定戰爭的勝負。
只要能在海洋戰場上取勝,中國就會放棄軍事干預,甚至會出面調停,讓巴基斯坦承認既成事實。
原因很簡單,沒有制海權,中國肯定打不贏這場戰爭。
首先,印度海軍會封鎖巴基斯坦的港口,阻止運載軍事物資的船只前往巴基斯坦,切斷巴基斯坦的海上生命線,甚至會轟炸巴基斯坦的沿海地區,打垮巴基斯坦的經濟支柱,迫使巴基斯坦投降。
如果戰爭升級,比如中國出兵、或者開闢第二戰場,印度海軍就會封鎖印度洋上的主要國際航線,攔截所有前往中國的船只,切斷中國的戰略航線,使中國無法獲得中東、非洲與南美洲的資源。
中國沒有海軍,就別想打通航線。
沒有這條航線,中國的經濟體系將在半年內徹底崩潰。
顯然,半年之內,中國不可能打造出一支能夠擊敗印度海軍的艦隊,也不可能在地面戰場上徹底擊敗印度。
按照這個邏輯,今井利村堅信,只要在海洋戰場上取勝,中國就會投降。
事實上,中國艦隊的行動,已經證明了他的判斷,即中國最重視的也是海洋戰場,沒有把地面戰場放在首要位置上。
那麼,地面戰爭打得如何,已經無關緊要了。
現在,對今井利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時到達布萊爾港,補充燃油後,與印度艦隊會合,攔截即將到達的中國艦隊。
另外一邊,牧浩洋也進入了戰術策劃階段。
二十四日夜間十一點左右,二部就送來消息,聯合艦隊已經進入馬六甲海峽,沒有在新加坡停靠,徑直駛入印度洋。
如果聯合艦隊不減速,將在二十六日凌晨一點左右到達布萊爾港。
如果聯合艦隊減速,則很有可能不去布萊爾港,而是前往維沙卡帕特南,或者去孟加拉灣與印度海軍的「維克蘭特」號航母戰斗群會合,然後與「維克拉馬迪亞」號航母戰斗群會合,組成印日聯合艦隊。
對牧浩洋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印度會不會按照計劃發動戰爭。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