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海洋 卷六 實力的證明 第二十一章 決戰開始

作者 ︰ 閃爍

(-二十六日天亮前,西奈半島的地面戰場上出現了難得的平靜。

夜間,埃以雙方都把重點放在了空中戰場上,繼續拼盡全力爭奪制空權,並且打擊對方的地面部隊。

因為埃及部隊已經突入西奈半島,月兌離了本土防空系統的掩護,所以以色列空軍的打擊行動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樣的,埃及空軍在信心有所恢復之後,也在對地打擊行動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搜索最新更新盡在.br/>有趣的是,爭奪制空權的戰斗反而不太激烈。

幾場規模有效的空戰,都是由雙方執行攻擊任務的戰斗機在戰場上空偶然遭遇,而且持續時間都不太長。畢竟執行攻擊任務的戰斗機不會攜帶太多的對空彈藥,也沒進行戰斗的耐心。

當然,這幾場小規模空戰說明了一個問題,即在短兵相接的戰斗中,戰斗機的機動性能至關重要。當時,雙方的主力都是第四代多用途戰斗機,即J-22與。因為J-22在設計的時候更加重視空戰性能,而是典型的以對地打擊為主的多用途戰斗機,所以空戰中,埃及飛行員勝出的比例大得多。根據戰後公布的資料,在這個晚上,埃及空軍損失了二十四架J-22與,而以色列空軍損失了三十九架,而這些戰斗機中,竟然有百分之四十一,即二十六架是被航炮擊落的,還有百分之三十五,即二十二架是被格斗導彈擊落的,只有七架被中程空對空導彈擊落,另外八架則是在返航時墜毀、以及被地面防空武器擊落。

在這個晚上,埃及空軍的第三號王牌,駕駛的易卜拉辛上尉一個人就取得了三個戰果,而且全都是航炮的功勞,而易卜拉辛上尉也是這場戰爭中,交戰雙方二十七名空戰王牌中用航炮收獲戰果最多的一個。

當然,這只是個案,說明不了什麼。

在雙方都以超低空突防為主,而且大部分戰斗機都只有兩枚格斗導彈,又突然遭遇敵人的情況下,航炮是戰斗機上最可靠的武器,也使用率最高的武器,取得的戰果自然超過了其他對空彈藥。

以爭奪制空權為目的的正規空戰中,空對空導彈依然是主要彈藥。

到二十六日清晨,第一集團軍也已渡過蘇伊士運河,其中一個師沿一號公路北上,其余部隊則沿四號公路東進。

戚凱威的意圖非常明顯︰逼迫以軍在三號公路附近決戰。

如果以軍不肯主動出來決戰,第一集團軍與第三集團軍就能獲得足夠的準備時間,集中起優勢兵力從三號公路北上。以軍卻不得不在緊守二號公路防線的同時,還得盯住第五站的埃軍。也就是說,以軍只能以部分兵力迎戰埃軍主力軍團,還得以較為被動的方式在防線上作戰。

可以說,以軍沒有選擇余地。

問題是,主動沿三號公路南下,以軍也不見得能夠佔到便宜。

要知道,第三集團軍已經到達奈赫勒,完成了集結工作,有足夠的能力在三號公路上擋住以軍。只要第三集團軍咬住了以軍主力,第一集團軍就可以從側翼穿插,根本不用加入正面會戰。

別忘了,西奈半島是沙漠地區,非常便于裝甲部隊展開突擊。

即便沒有公路線做支撐,第一集團軍的裝甲部隊也能突擊數百公里,而西奈半島從南到北,總長度也就只有兩百公里,而二號公路與四號公路的間隔距離不到五十公里,對埃軍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所幸的是,埃軍的部署並非無懈可擊。

最嚴重的缺陷就是後勤保障,即嚴重依賴四號公路的後勤補給通道。如果這條補給通道被切斷,第一集團軍與第三集團軍根本無力戰斗下去,更別說對以軍的防線構成威脅。要想切斷這條補給通道,就得打下第五站,然後沿一號公路南下,攻打舍特,至少得切斷從蘇伊士城到舍特的交通線。

二十六日上午,以軍對第五站發起猛攻。

這是開戰後,以軍第三次強攻第五站。

擔任主力的仍然是第二步兵旅,即「吉瓦提」旅,另外還有三個裝甲旅,預備隊則是第四零一裝甲旅。

以軍打得異常堅決,只是兵力投入太少了。

在第五站,埃軍不但有兩個正規步兵師,還有四個預備役步兵師,總兵力超過六萬,而以軍投入的兵力只有兩萬左右。更重要的是,經過數日的持續鏖戰,「吉瓦提」旅的戰斗力已經大幅度下降。

根據以軍的作戰記錄,當時第二步兵旅只有三千七百余名官兵,而且有部分輕傷人員。

另外三個裝甲旅的情況稍微好一些,建制比較完整,只不過都是預備役旅,裝備性能比不上常備旅。

充當預備隊的第四零一裝甲旅的情況最為嚴重。

在上一次戰斗、即埃軍的主動反擊中,第四零一裝甲旅充當了主力,也是埃軍打擊的主要對象,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主戰坦克永久性損失,還有三分之一的坦克受損,而且沒有得到及時搶修。

與以軍一樣,埃軍打得也極為頑強。

當時,第二集團軍的司令官甚至趕到前線,親自指揮戰斗。

埃軍指揮官非常清楚,第五站是關鍵戰場,如果丟失,埃軍的後勤保障就會完蛋,前線的兩個集團軍都將崩潰。

在這種情況下,意志成為次要因素。

為了爭奪第五站,雙方拼出了全部資本,每平方米的陣地都要反復爭奪好幾次,搭上好幾條生命。

打到中午的時候,在進攻部隊損失慘重的情況下,以軍不得不動用預備隊。

可惜的是,埃軍的增援也在這個時候及時趕到,即奉命從舍特沿一號公路北上的第一集團軍的那個步兵師。

也就在這天下午,交戰雙方打響了開戰後的第三場裝甲會戰。

大約三點左右,在一號公路東面大約二十五公里處,正在向南突擊的以軍第二一七裝甲旅與第二四七裝甲旅遭遇了正在北上的埃軍第一集團軍的第一裝甲師與第十一步兵師,雙方立即拉開戰線,展開混戰。

這絕對是一場混戰。

雖然雙方都派出了偵察兵,還出動了小型無人偵察機,但是裝甲部隊的推進速度達到了每小時三十公里,幾乎是越野行軍的極限速度,結果在偵察兵發現敵情之後,雙方都沒能及時展開。

撤退,顯然不可能。

雙方的前線指揮官都知道,在這里遭遇,意味著對方采取了同樣的戰術,即以越野行軍的方式繞過爭奪激烈的第五站、順帶繞過對方的主要防線,直接穿插到敵人後方,攻擊敵人的後勤部極線,瓦解敵人的前線部隊。在這個時候撤退,等于交出了主動權,也等于放棄了突擊行動。

更重要的是,要讓急行軍的裝甲部隊立即停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處理不當,肯定會造成混亂,然後被敵人抓住機會一舉擊潰。

不能撤退,也不能停下來,就只能硬著頭皮沖上去。

在寬達十五公里的正面戰線上,以色列國防軍投入了近兩百輛坦克,埃及陸軍則投入了近三百輛坦克,雙方還各自動用了數百輛裝甲戰車攜帶步兵支援坦克作戰,而雙方的炮兵則在後方展開。

相距五公里的時候,埃軍主戰坦克率先開火。

第一裝甲師的主力也是24式主戰坦克,而且是最先換裝24式坦克的部隊,因此更加熟悉這種坦克。

因為在兵力上佔優勢,所以埃軍率先拉開戰線,並且讓第一裝甲師的兩個坦克營在兩翼突擊,第十一步兵師的三個營為于戰線中央,由裝備04式主戰坦克的坦克營充當先鋒,擺出了圍殲以軍的架勢。

以軍兩個裝甲旅的主力都是「梅卡瓦5」型主戰坦克。

面對埃軍從兩翼包抄的戰術,以軍不得不拉開戰線。更重要的是,「梅卡瓦5」型在性能上比24式與04式都有所差距,所以以軍沒敢采取中央突破的戰術,兩個裝甲旅基本上是齊頭並進。

戰斗從五公里打到五百米,打得異常殘酷。

雖然以色列坦克手的素質更好,而且部分「梅卡瓦5」換上了一百四十毫米坦克炮,有足夠大的威力,至少能在三公里外打穿04式的正面裝甲,在一千五百米內,對24式的正面裝甲有將近百分之八十的穿透率,但是04式與24式在四千米外就能百分之百的打穿「梅卡瓦5」的正面裝甲,而且埃軍有兵力優勢。

進入短兵相接的階段後,以軍坦克手甚至把坦克變成了彈藥。

當時,一輛「梅卡瓦5」在炮塔被打穿,車長、炮長與裝填手受傷後,駕駛員不顧一切的駕駛坦克撞向了一輛24式,導致24式內的三名坦克手受傷,車體正面裝甲變形,履帶正面裙板月兌落。

在一些地方,雙方的坦克手在坦克被毀後,甚至用機關槍、沖鋒槍與手槍對射。

戰斗持續到傍晚,在第二一七與第二四七裝甲旅幾乎全軍覆沒的情況下,埃及軍隊才取得了最後勝利。

根據以軍的作戰記錄,兩名準將旅長都以身殉國,百分之七十的軍官陣亡。

事實上,在歷次中東戰爭中,以軍軍官陣亡比例就比士兵高得多,很多時候,以軍軍官都以身作則的在第一線沖鋒陷陣。

埃及軍隊取得了勝利,卻也遭受了極為慘重的損失。

戰斗結束的時候,兩個王牌師幾乎喪失了作戰能力。

這場大規模裝甲遭遇戰,也拉開了西奈半島大決戰的帷幕。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燃燒的海洋最新章節 | 燃燒的海洋全文閱讀 | 燃燒的海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