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局勢風雲變換的這兩年里,牧浩洋只做了一件事︰恢復軍事力量。
受全球性自然災害影響,在對日戰爭結束之後,中國的軍事建設就陷入停頓,在二零三六年甚至出現了負增長,軍事實力萎縮了百分之二十。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海軍建設,超過百分之四十的裝備項目被迫下馬,剩余的也在二零三六年與二零三七年停建,直到二零三八年才重新啟動。
當然,不止是中國遇到了這些問題。
在二零三六年,美國就封存了六艘航母與一百多艘戰艦,將航母戰斗群的規模縮小到了九支,艦隊總規模縮小到三百六十八艘,比二零三四年萎縮了百分之三十七,而且直到二零三八年才恢復增長。
相對而言,俄羅斯的軍事實力萎縮得最為嚴重。
可以說,在共同的災難面前,大國也得做出犧牲,而且做出了最大的犧牲。
到二零三八年,隨著環境轉好,特別是自然災害造成的影響降低,中國與美國的軍事實力首先出現了正增長。
二零三八年年初,牧浩洋就批準了第三批四艘「昆侖山」級航母的復工計劃。
這四艘航母,即「喜馬拉雅山」號、「喀喇昆侖山」號、「阿爾泰山」號與「大興安嶺」號在對日戰爭結束之前就已開工建造,在二零三六年三月份之前完成了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的工程量,後來受拯救行動影響,建造工作被迫暫停。直到二零三七年底,海軍才提出復工請求。
當時,牧浩洋有兩個選擇,一是復工,二是拆除後建造C3級航母。
從長遠來看,後者顯然是更加理想的選擇,因為C3級航母的設計工作已經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五,預計在二零三八年底就能結束,絕大部分主要技術難題都已得到解決,性能有大幅度提升。
只是,牧浩洋仍然選擇了前者。
原因有兩個︰一是美國總統已經在二零三八年元旦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批準海軍啟封六艘航母,在年內把航母戰斗群的數量恢復到十五支,而且海軍艦隊總規模也將恢復到二零三五年的水準;二是黎平寇已經表示,在全面銷毀核武器工程基本得到落實後,不會延長「華盛頓條約」的有效期,因此到二零四七年,中國海軍就不用考慮所受限制,能夠全力擴充艦隊規模。
受此影響,中國海軍的當務之急就的擴充艦隊規模。
建造第三批「昆侖山」級航母,並且對兩艘「長江」級航母做延壽改進,中國海軍有望在二零四五年把航母戰斗群的總量提高到十二支,初步具備與美國海軍抗衡的實力,掌握戰略主動權。
因為中國的勢力範圍比美國小得多,所以十二支航母戰斗群就足夠了。
按照海軍提交的方案,在第三批「昆侖山」級航母建成之後,將在西太平洋方向上部署八支航母戰斗群,在印度洋方向上部署四支航母戰斗群。因為美國海軍是三洋部署,在大西洋上至少得留下三支航母戰斗群,所以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上,美國海軍最多只能部署十二支航母戰斗群。
由此可見,第三批四艘「昆侖山」級航母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價值。
當然,這還與一個戰略考量有關,即在二零四五年左右,如果不得不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南亞問題,那麼中國海軍就必須在此之前獲得足以抗衡美國海軍的實力,而C3級航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此之前建成四艘。
建造第三批「昆侖山」級航母,還有一個較為明顯的好處,即可以適當推遲C3級航母的建造工期。
按照牧浩洋的估計,至少在二零五零年之前,中美爆發全面戰爭的風險不是很大。
也就是說,C3級航母只需要在二零五零年之前服役就行了。以七年的建造與前期訓練周期為準,C3級航母只需要在二零四三年前完成全部設計工作,因此有三年的時間來完善設計。
多出三年,意味著能夠采用更多的新技術。
更重要的是,在這三年內,工程師有足夠多的時間去解決之前忽略掉的,或者說沒有重視的細節問題。
當然,海軍需要的不僅僅是更多的航母。
在二零三八年第一個月,牧浩洋還批準了其他七種戰艦的建造計劃,包括新一代巡洋艦與攻擊核潛艇,而重點是用來取代「昆明」級的新一代多用途驅逐艦,以及三種大型兩棲戰艦。
可以說,中國海軍中,最薄弱的環節就是多用途驅逐艦。
前面已經提到,「昆明」級存在很多問題,而且大部分是基本設計引發的,根本無通過後期改進解決。在對日戰爭中,「昆明」級的這些問題都暴露了出來。如果不是日本海軍過于窩囊,恐怕中國海軍要嘗到很多苦頭。因此在二零三五年底,海軍就提出建造一種全新的驅逐艦來取代「昆明」級。受全球自然災害影響,加上「昆明」級才服役不到十年,海軍的宏偉計劃沒能實現。
要知道,在海軍中,驅逐艦佔到了大型戰艦總量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一下更換數十艘驅逐艦,耗費肯定非常驚人。
從經濟角度出發,只要已有的驅逐艦還有改進余地,就不應該淘汰,而是應該盡量通過改進延長服役壽命。
別說中國海軍,在美國海軍中,一些「伯克」級驅逐艦已經服役了三十多年。
正是如此,到了二零三八年,在軍費開始恢復性增長之後,牧浩洋才批準了由海軍司令部提交的新一代驅逐艦研制計劃。
除了海軍,空軍的需求也非常驚人。
雖然J-30在對日戰爭前就已量產,但是到戰爭結束時,總參量不到八百架,沒能全部取代J-20。在二零三六年與二零三七年,空軍只采購了七十二架與六十架J-30,主要是為了維持生產線,避免高級技術工人流失。
按照空軍在二零三八年初提出的要求,J-30的總采購量將達到一千六百架,除了取代大約一千二百架J-20之外,還要取代六百架J-22。如果第五代多用途戰斗機,即J-31沒能按時量產,J-30的采購量還將增加,才能按時取代已經達到服役壽命的J-22機群,把空軍機群總規模維持在三千架左右。
作為高端戰斗機,J-30的采購價格高得驚人。
如果用J-30取代J-22,費用肯定非常嚇人。
為此,牧浩洋增加了J-31的研制費用,而且批準了空軍的部分采購計劃,即在J-31量產之前,用J-30以二比三的方式取代J-22。
關鍵就是,J-31能否順利量產。
這種多用途戰斗機原本計劃在二零三九年完成試飛,在二零四零年量產,結果受全球自然災害影響,研制工作拖延了兩年多,預計要到二零四二年底才能完成試飛,能在二零四三年實現小規模量產就很不錯了。
所幸的是,美國的第五代多用途戰斗機項目也受到了拖累。
到二零三八年初,YF-52與YF-53的競爭試飛工作還沒結束,預計要到二零四零年底才能確定最終方案,能在二零四五年實現量產就非常不錯了,其總體進度比J-31項目晚了大約兩年。
此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J-30已經有了出口銷售記錄,因此可以通過出口來擴大生產規模,分攤研制經費,降低采購價格。更重要的是,得益于J-30在第五次中東戰爭中的突出表現,已有數十個國家對這種新式戰斗機表現出了興趣,只是真正買得起的沒有幾個,畢竟J-30是代表了最新軍事科技成果的第五代制空戰斗機。當然與F-44相比,J-30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非常明顯。首先是J-30是中型制空戰斗機,而F-44是重型制空戰斗機,因此J-30的售價比F-44低,而實際作戰能力卻差不了多少;其次是在第五次中東戰爭中,J-30的表現更加突出,而F-44的表現只能用平庸來形容;最後是中火的性能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同,而且中國企業在後期服務上做得更到位。
綜合這些因素,J-30在國際市場上擊敗F-44絕對不是問題。
別的不說,在二零三八年中期,國就代表歐盟向中國提出引進J-30的技術,希望在軍事航空領域與中國展開合作。雖然這多多少少有政治作秀因素,但是國此舉,等于抬高了J-30的身價。
要知道,三十多年前,中國還在努力爭取從國購買戰斗機呢。
當然,空軍最大的裝備項目是戰略轟炸機,只是受技術限制,被牧浩洋列入了「長遠戰略規劃」,沒有在二零三八年的空軍裝備采購與研制預算中佔據主要地位,最快也要到二零四零年之後才有實施的可能性。
因為戰斗機項目佔用了過多的經費,所以空軍的其他項目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響。
比如戰略運輸機項目在二零三八年獲得的撥款就只有一千多億元,僅能采購八架,研制撥款還不到一百億元,僅能確保新項目不至于下馬。按照牧浩洋的規劃,要到二零四零年之後才有足夠的資金擴充運輸機群。
當時,最大的問題不是空軍,而是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