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中東轉折點
德拉會戰可以說是中東戰爭的轉折點,在此之後,以軍逐漸喪失了主動權。
雖然德拉會戰之後,以色列擴大了動員範圍,在十一月底完成了第二階段戰爭動員,總兵力暴增到三百五十萬,幾乎所有適齡公民、不分男女都應征入伍,隨後美國還向中東派遣了地面部隊,但是在總體戰略局勢上,德拉會戰結束了以軍的戰略進攻勢頭,中阿聯軍奪得了部分主動權。
更重要的是,這場會戰對雙方士氣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在此之前,以軍士氣極為高昂,絕大部分以軍官兵都認為,能在十一月底攻佔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在十二月轉戰西奈半島,在年內攻佔埃及首都開羅,而其他阿拉伯國家根本不足為懼。在此之後,再也沒有以軍官兵持這種觀點,甚至還有人認為,以軍已經失去了速戰速決的良機,戰爭將不可避免的進入戰略消耗階段,而兵寡民弱的以色列根本無法跟阿拉伯國家拼消耗。
阿拉伯世界這邊,德拉會戰的影響更大。
首先,埃及、敘利亞與約旦的軍民士氣大幅度提升,之前籠罩在所有人心頭的失敗陰影煙消雲散。其次,難得的大勝利讓阿拉伯軍隊看到了希望,也由此鼓動敘利亞、埃及與約旦官兵的斗志。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這場會戰讓所有阿拉伯國家看到了中隊的強大戰斗力,也由此堅定了獲勝的信念。
二十日下午,伊拉克正式向以色列宣戰,並且連同向美國宣戰。
隨後三天,沙特阿拉伯、阿聯酋、阿曼、卡塔爾與巴林陸續向以色列與美國宣戰,科威特、也門、北蘇丹與利比亞則在年底前向以色列與美國宣戰,到此,大部分阿拉伯國家參與了這場戰爭。
對美國來說,德拉會戰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
雖然會戰結束當天,以色列當局就急匆匆的宣布取得了勝利。表面看上去,以色列確實取得了勝利,因為以軍不但佔領了德拉,還殲滅了三十多萬敘利亞軍隊,僅在德拉就俘虜了二十四萬敘軍官兵。但是任何有一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以軍不是勝利者,而是不折不扣的失敗者。原因很簡單,以軍在損失了十二個旅的精銳部隊、六個旅失去戰斗力之後,沒能取得戰略性突破。
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即中國陸軍的第十三集團軍沒有遭受重大損失。
根據第十三集團軍的戰報,在德拉會戰中,陣亡官兵一千四百六十八人、傷殘四千八百八十七人,被俘與失蹤八百六十四人;損失各類地面戰平台三百八十四輛,其中被徹底摧毀的反裝甲平台為八十七輛、多用途平台為一百二十六輛;此外還損失了一百余部各種類型的軍用車輛。
不可否認,這是中隊在全面換裝地面戰平台後,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戰役。
裝甲戰中,第十三集團軍的大部分損失「歸功」于以軍的「梅卡瓦7」型主戰坦克,因為只有這種坦克上的電磁炮,能在三千米處擊穿反裝甲平台的正面裝甲,美國的3配備的電熱化學炮,即便在兩千米內,也很難打穿反裝甲平台的正面裝甲,而在沙漠地區,交戰距離往往在兩千米以上。
可見,第十三集團軍的損失並不大。
與龐大的編制比起來,第十三集團軍的戰斗力縮水不到兩成,而且一周之後就全面恢復了。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中東戰場上的戰略平衡發生了變化。
雖然敘利亞國防軍遭受了慘重損失,約旦王國的軍隊又靠不上,但是敘利亞已經開始戰爭動員,軍隊規模正在迅速擴張,預計到年底的時候,就能武裝二百五十萬地面部隊,足以彌補之前的所有損失。
對美國來說,最緊要的事情就是向中東派遣地面部隊。
二十一日,美國國防部就做出決定,動員第一裝甲師、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在十一月底之前,至少向以色列派遣兩個師,在年底之前派遣第三個師,並且再動員陸軍的兩個主力師。
也就是說,美國已經準備向中東派遣五個師。
當然,這還不是美軍必須做的所有事情。
德拉會戰之後,以軍第一軍團只是包圍了約旦首都,而沒有攻佔,因此以軍要想穩住前方戰線,就得再次發動會戰,佔領安曼。問題是,當時以軍只有不到三十個旅,其中戈蘭高地上有十四個旅,貝卡谷地方向上有六個旅,還有四個旅必須派往德拉,五個旅已經包圍了安曼。也就是說,以軍只剩下了在二十日組建的一個旅。這點兵力,顯然無法保證及時攻佔安曼。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美軍在動用地面部隊之前,還得出動空中力量。
問題是,中國也在向中東增兵。在伊拉克向以色列與美國宣戰之後,中國能夠完全利用伊拉克的軍事設施。
根據美軍估計,中國能在數日之內向伊拉克派遣上千架戰斗機。
當然,這有點夸張,因為中國的戰爭潛力還在提升之中,當時中國空軍能夠調動的戰斗機不會超過五百架。
即便如此,這依然是一支不可小覷的空中力量。
更重要的是,中國艦隊已經進入印度洋,正在努力打通海上航線。如果讓中國海軍奪取了印度洋的制海權,中國就能向埃及派遣部隊,對以色列進行三面包圍,而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必然遭受慘敗。
隨後,沙特阿拉伯向以色列與美國宣戰,讓局勢變得更加凶險。
要知道,如果中國能利用沙特在紅海上的港口,特別是從延布港通往約旦的鐵路,就能一舉解決後勤保障問題。到時候,中國就不再需要依靠戰略空運來投送兵力,或者是把兵力投送能力增加好幾倍。
由此可見,印度洋的制海權,將直接決定中東戰爭的結局。
在美軍將領看來,就算中國的戰略空運能力十分強大,也無法完全取代海運。只有在打通了海上航線之後,中國才會在中東大局用兵,也才有足夠的能力改變中東戰局,因此必須不惜代價的保住印度洋的制海權。
這樣一來,守住迪戈加西亞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要知道,迪戈加西亞是美軍在印度洋上的戰略結點,也是美軍控制印度洋制海權的主要依托。
二十日下午,準確的說是美國東部時間十九日深夜,美國國防部長麥卡錫明確要求喬丹上將加強在印度洋上的兵力投入,如果有絕對必要,甚至可以推遲攻打沖繩島的時間,以便在印度洋上取得決定性勝利。
事實上,這已經是在要求喬丹向印度洋派遣更多的艦隊了。
當然,嚴格說來是建議。
麥卡錫是文職官員,就算有服役經歷,且退役的時候已是陸軍上校,但是按照美國的軍政制度,在戰爭時期,麥卡錫只能向軍方提出建議與意見,無權干預參聯會的作戰決策,也無權向參謀長下令。
有權命令參謀長的,只有美軍最高統帥,即美國總統。
問題是,在這個時候,盧卡斯保持了沉默。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國務卿康拉德下課之後,盧卡斯就一直想除掉麥卡錫,只是沒有合適的理由。從某種意義上講,康拉德是盧卡斯的代言人,也是盧卡斯與軍方之間的緩沖器。麥卡錫不顧後果的把康拉德弄下課,結果只是讓他直接與總統對抗,也就不可避免的使他與總統的矛盾白熱化。
此外,美國聯邦政府中,希望麥卡錫下課的不僅僅是總統。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只要麥卡錫犯下一個明顯錯誤,盧卡斯就會下手,重新安排五角大樓的主人。
正是如此,盧卡斯在二十日夜間給喬丹打了電話,明確了戰略重點。
這次通話沒有記錄在案,但是肯定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根據事後發展,盧卡斯肯定強調了在西太平洋上發動進攻的重要性,甚至提到了有必要放棄中東戰場。
從戰略上看,盧卡斯的這個決定也許沒有錯。
如果美軍能夠按時發動攻打沖繩島的作戰行動,而且順利拿下沖繩島,就能獲得對中國本土進行戰略轟炸的前進基地。只要針對中國的戰略轟炸全面展開,中東戰爭打成什麼樣子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別的不說,那些看好中國、依然保持中立的國家肯定會對局勢做出重新判斷,而這其中就有法德意等歐洲國家。可以說,沒人相信中國能在本土遭到大規模戰略轟炸的情況下打贏這場戰爭。
問題是,到這個時候,美軍已經錯過了攻打沖繩島的第一時間。
雖然從局勢上看,美軍仍然有希望在十二月底攻打沖繩島,但是攻佔沖繩島肯定變得更困難了。
也就是說,就算美軍能及時攻打沖繩島,也不見得能達到佔領沖繩島的意圖。
如果在沖繩島遭受慘敗,美國就將喪失所有有利因素,戰爭的總體走向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此時正熱切盼望美軍攻打沖繩島。
原因很簡單,中國在二零五三年之前,將不具備戰略進攻能力,因此成功的防守反擊是扭轉戰局的唯一手段。
當時,中國在沖繩島的軍事部署,也能說明中隊確實以防御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