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辛亥 第62章 整軍

作者 ︰ 水宴千軍

()轉眼間,又過去了三天。拿QQ幣這幾天,長沙城小吳門外教場坪和原新軍營房旁邊的寬闊的操坪,幾乎時時刻刻都填滿了兵。

10月22日以來的幾天之內,陸續擁進長沙城的會黨徒眾,不下四萬之數。這後面趕來的會黨人員,不少都曾經當過幾年兵,有的還有武藝在身,最後按照王麟的命令,從中挑了一萬余人,編入革命軍。

仍有差不多三萬的會黨徒眾,沒有被革命軍接受。這些人有許多是誤以為︰「我們洪江會的焦大哥做了都督,這湖南還不就是我們洪家的天下?以後該我們威風了。」雖然也有許多人是為著追隨「焦大哥」干革命而來,但更多的人卻是抱著別一想法。這些人在招兵處,幾句問話之後就露了原形,當然不會被革命軍吸收。

幾萬人滯留在長沙,吃住都是一個大問題,民政部長譚延向王麟抱怨了幾次,已經為整編軍隊累得直不起腰的王麟,只好和同樣累慘了的「焦大哥」,帶著衛隊親自出面,好說歹說,又每人發給五十文銅圓「資遣費」,才把這些人打發了回去。這些人帶回去五十文銅圓,卻也留下了些東西,就是腦後的那條辮子。如今,長沙城四處城門都有衛兵專門負責,看誰進出腦後還留著「豬尾巴」的,馬上上去剪掉。

王麟從武昌帶來的一百來人,如今全部編入了第二鎮,做起了各級軍官,就是遠在湘陰的雲瀾等人,也被他派人去召了過來。這第二鎮是王麟準備帶去湖北,硬抗北洋精銳的,自然就用上了全部的心思。

湖南新軍除了梅馨一營,以及五十標留了半營老兵,交給陳作新去組建第三鎮,其余的全部都編入了第二鎮。素稱巡防營勁旅的原趙春霆部和甘興典部,大部分老兵也被調入第二鎮。如今,第二鎮加上擴招的新兵,已經編制完整,下轄兩協,官兵整整8000人。拿QQ幣

按照王麟的命令,第二鎮統制為安定超。湖南新軍起義之前,實際一直由他負責,他在以這支新軍為骨干建立起來的第二鎮中的威信,是無可置疑的。何況此人性子厚實,短短數日,已經對王麟佩服得五體投地,忠心方面無可挑剔,又有帶兵經驗,自然是王麟心目中未來的嫡系班底之一。

第二鎮下轄第三、第四兩協。第三協,協統劉漢祥,是隨王麟南下的原馬標第一營管帶。下轄第五、第六兩標,標統分別是王雲和徐鴻斌,此二人皆在長沙光復之日立下大功,又在士兵中素有威信,因而被王麟超擢為標統之列。這一協所轄管帶和隊官一級軍官,有過半數是隨王麟南下的原馬標官兵。湘陰綠林大豪鐘無影,也在此協充一隊官之職。

第二鎮第四協,協統王隆中,是原新軍第四十九標軍官,為留日士官生,本就同情革命,起義之前對士兵的革命活動,不但不予干涉,反而暗中鼓勵,給予種種幫助。長沙光復之後他立即向革命軍投順。王麟知道此人品性高潔,軍事素養在如今湖南新軍中也是上上之選,因而大膽任用。

第四協下轄第七、第八兩標,標統分別為趙春霆和彭友勝。趙春霆是原巡防營管帶,所統巡防營稱為勁旅,如今也算官升一級,自是對王麟暗暗感激。彭友勝與王雲等人一樣,起義之前為新軍中士兵代表,于起義之日立下大功,被王麟超擢為第八標標統。

第一鎮和第三鎮的架子亦已初步搭了起來,軍官已大部分到位,人員也差不多滿編,全身心撲在第二鎮整編的王麟,過來訓了幾次話,便萬事不管,由得黃忠浩與陳作新去折騰了。

這幾天,王麟憑著後世的記憶,七拼八湊的弄出了一本《治兵語錄》,又加緊印刷,現在不但三鎮排級以上軍官已經人手一本,還以棚(班)為單位,在士兵中間日夜宣讀。拿QQ幣晚清末世,倒行逆施不少,但編練新軍,對兵員體格、文化等素質從嚴要求,卻是福澤後世的一件事。王麟基本上不必在革命軍軍官中「掃盲」,因為無「盲」可掃。

王麟這本《治兵語錄》,大體上以後世公開發行的蔡鍔編《曾胡治兵語錄》為藍本,又加進了許多自己的想法,尤其是政治思想方面,王麟「偷偷的」加了不少私料。他知道自己在這三鎮多數官兵中,目前尚未建立多少威信,這本《治兵語錄》,卻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讓自己獲得多數官兵的信仰。

一開篇,王麟就寫下了大段的序言。在這個署著「王麟」大名的序言中,王麟著重闡明了,革命軍在精神上、宗旨上,是與舊軍隊完全不同的一支部隊,舊軍隊官兵圖的是高官厚祿、封妻蔭子,但咱們革命軍官兵加入軍隊,拋頭顱、灑熱血,為的決不僅僅是自己的前途,更是為了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的前途。

有著後世意識的王麟對于類似的說法自是耳熟能詳,隨手拈來,就寫出了一篇花團錦簇的文字。後世此等宣傳伎倆,大家不過當做耳邊風,但他知道在這個時代,這樣的說法卻還是非常具有鼓動力的,非常能抓住人心,因此極盡能事,宣揚革命軍的所謂「新精神」,並要求每一個革命軍官兵都牢記在心。

在這個長篇序言中,王麟還著重談了革命軍軍官與士兵的「新關系」。王麟寫道,舊軍隊中,軍官對于士兵可以任意凌辱,隨意打罵,士兵對于官長有畏懼,卻沒有敬重之心。然後,王麟筆鋒一轉,寫道,咱們革命軍是一支全新的軍隊,革命軍官兵一體,軍官要愛護士兵,不得隨意體罰士兵;士兵要愛戴長官,服從命令,軍官無故凌辱士兵的,士兵可以到軍隊中新成立的軍紀委員會申述。

王麟「語重心長」地寫道,我們革命軍,官兵之間要像父子兄弟一樣,官長對于士兵,要如父親對于兒子,兄弟對于手足,愛他,護他,教他,誨他,督導他,勸誡他,寬嚴相濟,與士兵共患難,同生死,休戚無不相關,利害靡不與共。士兵對于官長要愛他,敬他,服從他,如學生之敬戴老師,子弟之愛護其父兄。全軍上下如為一體,如同一家,革命軍衛國亦即是衛家。全體官兵務必要牢記此言,時時默誦于心。

卻說後來蔡鍔將軍看到這本《治兵語錄》,暗嘆天下英雄果然所見略同,未見面就對王麟生出了惺惺相惜之心,他自然猜不到王麟是「剽竊」了他的部分思想,這是後話,暫且揭過不提。

接著王麟又把革命軍的「新精神」與「三民主義」掛上了鉤。

大學生王麟那個時代,多數人一听到「三民主義」,就會理所當然的想到孫中山先生。雖然早在1905年,孫中山先生就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上,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的所謂「三民主義」,其他革命黨人也闡述了許多看法,但是在1911年這個時期,就是孫中山先生,他也還沒有具體闡發他的「三民主義」思想呢,甚至可以說,他的「三民主義」思想還只是在腦子中萌芽,還沒有完全構想出來呢。

要知道另一個平行時空,孫中山先生也是後來遭受了軍事、政治上的重重挫折,才痛定思痛,開展理論建設。孫中山先生的思想主要體現于《建國方略》與《三民主義》兩本著作之中,前一本書寫于1917-1919年,後一本書更是晚至1924年,孫中山先生決定「聯俄容共」期間,才具體闡發。後世「三民主義」之所以大名鼎鼎,就是因為這一系列的著作橫空出世,以及後來「黨軍」的組建,並由廣州革命政府確定「三民主義」為全黨、全軍的指導思想。

1911年這個時期,「三民主義」還沒有多少人知道怎麼回事呢。同盟會的十六字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族)、建立民國(民權)、平均地權(民生)」,焦達峰等人覺得「平均地權」不免于推進革命有礙,另組共進會時就將「平均地權」,悍然改為「平均人權」。

作為半個「穿越客」,王麟不是沒有想過另樹一幟,但是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這個時代「三民主義」已是最合理的思想,自己亦找不出更好的替代物。何況,「三民主義」這面大旗還沒有「主」呢,自己把成熟的「三民主義」提早「催生」出來,不但能建立一支號令嚴明、思想統一的革命軍隊,而且能大大提高自己在革命黨內的威望,將來與孫中山先生等人相見時,也能佔得先手。

是以,王麟充分的發揮了一個「穿越者」的「剽竊」特長,他在這篇長達數萬字的序言後半部分,把革命軍的「新宗旨」歸納為「為民族爭獨立、為國家求平等、為四萬萬同胞謀幸福」,要求革命軍奉行一個主義,就是同盟會的「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不過,這個主義的具體思想,這個時候誰也沒有詳細完整的闡發過,王麟自然是毫不客氣,從另一個時空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幾個最重要的演講中,大段大段的抄襲,卻冠以自己的名義。

序言的最後,王麟再一次要求全體官兵,都能夠把這篇序言熟讀成誦,牢記于心。

正文部分,這本《治兵語錄》以歷代名將(尤其是曾胡)治軍言論為參考,分為《將材》,《用人》,《尚志》,《誠實》,《勇毅》,《嚴明》,《公明》,《仁愛》,《勤勞》,《和輯》,《兵機》,《戰守》等十二章,論述了治軍,作戰方方面面。

文末還附有一個王麟署名的短短的後記,勉勵全軍官長對本語錄日夜默誦,潛心模索,身體力行,最後王麟激勵大家道︰「我革命軍將士,果能細加演繹,身體力行,則懿行嘉言,皆足為我師資,豐功偉烈,寧獨讓之先賢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血色辛亥最新章節 | 血色辛亥全文閱讀 | 血色辛亥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