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川邊軍分府
吳遂這些日子憂心如焚,他原是趙爾豐手下的一名管帶,如今統領著駐守康定的不足200名的士兵。
吳遂和他的部下多數為湘西或川南人士,駐藏川軍也是大抵如此,不過駐藏川軍多數為四川籍,吳遂和他的部下則多數來自湖南湘西鳳凰城。
鳳凰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此地原叫「鎮竿」,是近代以來的苗漢分界線,幾百年來不斷的苗漢沖突和戰爭使這里常年擁有一支軍隊。屯丁分田到戶,且耕且守,戰丁專事 練,由屯田佃租中撥糧關餉,數以萬計的鳳凰人就這樣被屯田的繩索緊緊的牽系在一起,當兵吃糧成了世代傳統。因地名「鎮竿」,故又稱這支軍隊為「竿軍」。
鳳凰不過十萬左右的人口,就有一萬人常年兵役在身。「竿軍」好勇斗狠,勇猛非常,清政f 于西南用兵,總是優先h u調此地的兵員。以前趙爾豐守邊、督川,他的部下最稱能戰的就是「竿軍」出身的官兵。
吳遂也許是「竿軍」中的另類,戰斗不是他的長項,他沒有多數「竿軍」身上的那股彪悍與粗獷的氣質。與他一同調到趙爾豐手下的同鄉好友陳渠珍曾經打趣他︰「你哪里像鳳凰嗎,你就是一只土j 。」
陳渠珍如今在駐藏川軍中充當管帶之職,身在康定的吳遂想起好友,心中流過一陣暖流,不過隨即就是擔心︰康定的形勢尚且不穩,西藏就更不用說了,希望好友沒事才好。
吳遂雖非敢戰之士,但靈通機變遠勝他人,又熟讀詩書,所以才為趙爾豐賞識,駐守康定,保障川藏之路的暢通。
眼下,內地形勢吃緊,老長官困守成都,這些消息盡管緩慢,還是傳到了吳遂等人的耳中。
吳遂甚至還能判斷出,這個時候正是被清廷革去了名號、遠竄印度的**十三,重返西藏的最佳時機,後者也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而駐藏川軍則是**十三重掌西藏大權最大的阻礙。
正面相爭,吳遂倒是不擔心,以藏軍孱弱的戰斗力,能夠把駐藏川軍如何,但是若有心人煽動康定變lu n,或是出奇兵攻打康定,以他現在手下的薄弱兵力,要想守住康定,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若康定一失,駐藏川軍補給斷絕,後援缺乏,必然是軍心大lu n,然而,那時候他們就算想退會內地,也只能繞道印度,如此一來,這些兄弟的命運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俗話說怕什麼就來什麼,守在營房中的吳遂,心中正是惴惴的時候,突然听到外面傳來了一陣陣的喧嘩。康定城本來就不大,依山而建,地方狹xi ,所有的房子幾乎就在幾條街道上,稍大一點的動靜,差不多能讓舉城皆知。
「怎麼回事?」吳遂急匆匆地跑了出去,大聲喊道。
「報告吳管帶,北 n和南 n處同時發生了s lu n,弟兄們快彈壓不住了,請大人快想辦法?」這時候從外頭倉惶地闖進來一個人,幾乎與吳遂迎面撞上。
吳遂定楮一看,來者是負責守北 n的楚白,同為「竿軍」出生,現任排長之職。
「慌什麼?」吳遂輕叱一聲,轉頭吩咐 n口的哨兵,「去把弟兄們都集中起來,只要咱們弟兄還有口氣在,康定絕不能丟」
不多一會,吳遂就集中了手下所有的弟兄,人人持槍在手,只听吳遂一聲令下,就分別奔向北 n和南 n而去。
吳遂帶著50多名士兵趕到了北 n,此時,s lu n的程度又有所擴大,一些人甚至撲上來搶奪守 n士兵手中的槍。未得長官命令,士兵們並不敢開槍,只是與沖上來的人拼命扭打著。
「砰」吳遂朝天開了一槍,場中之人頓時一驚,暫時停止了扭打。
「我數三聲,還不退下的,就地槍決」吳遂冰冷的聲音響徹全場。
霎時,參加s lu n的人群散去了一大半,只有一些頑固分子仍在當場。
「怕他們干什麼,**活佛就要回返西藏了,咱們的軍隊也快到城外了。現在漢人自顧不暇,康定就應該奪回到咱們藏人手中」看到人群漸漸散去,一個身穿皮袍、躲在角落里的黃臉漢子突然竄了出來,高聲喊道。一些人听到他的喊聲,開始猶疑起來,散去的人群又有復合的趨勢。
「開槍」吳遂指著那黃臉漢子,果斷下令。
「砰砰砰」黃臉漢子被當場擊斃,這一下震懾住了其他人,沒有人再敢沖過來奪士兵手中的槍。
吳遂暗暗松了一口氣,看來這次s lu n是暫時平息下去了。
「吳管帶,您看」突然城牆上的一個眼尖的哨兵,指著城外,有些惶恐的喊道。
吳遂走上城牆,舉目一望,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不遠處的無數人影,手持槍械,正朝著這邊撲來,略略估算,怕不有上千之數
「緊閉城 n,全體士兵各就各位,準備戰斗」吳遂本身的戰斗能力是渣,但他的應變能力卻少有人及。
看來這次得埋骨于此了,吳遂內心輕嘆。要是自己立即帶上手下弟兄從東 n而逃,或者也能撿得一條x ng命。但是為國衛邊,乃軍人天職,就算死了,也是死得其所
「吳管帶吳管帶」就在吳遂打定主意以身殉城的時候,從東 n方向跑過來了幾位哨兵,人人一臉喜s ︰「咱們援軍到了」
「援軍?」吳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長官趙爾豐困守成都,自身難保,不把他們全部調回去,都是因為康定實在太過重要,哪還有可能派兵來援助他們?
「是的,來的還是咱們湖南的弟兄」來報信的哨兵到此刻依然興奮非常,本來擔憂、惶恐的心理早就一掃而空。
來的自然就是湖南**軍梅馨的一協。
領著大軍由東 n進入康定城的梅馨仍有些唏噓不已。原本,他的這一協,由湖南開進四川後,進軍的目標是重慶,他自己也是雄心萬丈,以為從此蛟龍入海,建功立業,指日可待。沒想到此時的四川,卻並非他實現自己雄心的沃土。
梅馨所部,入川之時,有近3000人,然而,此時四川境內的民軍旗幟林立,哪里不是動輒號稱有數萬人?
在梅馨北進的方向上,劉漢卿的「大軍」堵住了他的道路。劉漢卿原是鹽防管帶,擁有巡防軍千余人,此人老ji n巨猾,善見風使舵,眼見清朝大勢將去,川中民軍蜂起,立即佔據萬縣,主動舉起了「義旗」,旬月之間,所部大肆擴充,號稱有五萬余眾,自領下川東都督,與周圍的民軍經常互相攻伐。
梅馨所部進入四川後,想乘機攻取萬縣,然而與劉漢卿所部數次ji 手,互有勝負。梅馨自忖全力攻打,未必不能拿下萬縣,但己方既無地利,又缺人和,強攻萬縣未免損失太大,就算最後攻取,也還是得不嘗失。
梅馨進又不能,退又不甘,只好稍稍收殮了野心,第一次使用隨軍電台,向王麟請示機宜,很快收到王麟的回電︰令梅馨所部揮軍康定,建立川邊軍政分府,即以梅馨為軍分府都督。
梅馨召集屬下商議,大家爭論許久,最後還是梅馨反復權衡利弊之後,決定奉命行事。
不過,梅馨也沒有料到,自己所部竟然趕在這麼一個關鍵的時刻趕到康定。
「延生大哥,是你領軍來援?」吳遂看到「援軍」的頭領,竟然是老相識,頓時大喜過望。
「吳通予,你xi 子怎麼會在這里,你不是和陳y 鍪那xi 子一塊調去拉薩了麼?」梅馨也想不到會在這里遇到老熟人,「他鄉遇故知」,同樣十分高興。
「延生大哥,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先把外面的叛軍打跑,再敘舊誼不遲。」吳遂急道,全然沒在意從朝廷的立場來看,對方如今也是「叛軍」呀不過,外敵當前,這一點也就不重要了
戰斗持續了半xi 時不到,來攻城的叛軍見康定防守嚴密,無隙可乘,最終丟下一地的尸首,倉惶而退。
當天下午,梅馨電達王麟︰**軍川邊軍政分府已告成立,當地守軍吳遂部加入**軍;另藏軍有叛lu n跡象,西藏或從此多事,請都督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