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李沖站定,侍從官再次朗聲宣召。
眾人知道這次一定是召見吐蕃使節了,一時間百官收束神情,凝神屏息。顯出威武神姿,眾臣自覺不能失了大唐威嚴。
「大唐皇帝諭令,宣召吐蕃使節入殿覲見大唐皇帝陛下!」
咚咚,殿外一個身穿藏服氈帽的年輕男子大踏步走進來,這個男子身形魁梧,臉型粗礦,但氣質卻儒雅淡然。自有一番氣勢。其身後跟著三個身穿僧袍,毛發虛白的老僧。三個老僧神色莊嚴恬然,亦步亦趨的跟在男子身後。
「吐蕃王子赤德松贊拜見大唐皇帝陛下」
男子到大殿中央對著太宗執大禮參拜。
「貧僧不空,善無畏,金剛智見過唐王陛下!」
其身後三個老僧神色淡然只是微微合了佛禮。
「平身吧!」
太宗神色威嚴,坐在龍椅上,四平八穩,有一種拿捏江山的氣勢。望著殿下的四人,淡淡的開口道。
「唐王陛下,大唐尊儒崇道,使得儒道昌盛,世人教化,成就禮儀之邦。今長安更有儒學盛事,使得我吐蕃心生向往。故我吐蕃贊普派遣吾等前來求學問道。」
吐蕃王子望著太宗神色恭敬的說道。
听著吐蕃王子的話,滿朝文武大臣微微滿意,這蠻夷之國居然也懂得尊崇聖人之道,心生聖人之學。
看著滿殿大臣的反應,赤德松贊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繼續說道。
「大唐之地儒道盛行,民生懂禮知儀,敬天禮地,心爽氣平然我卻又發現大唐之人貪婬樂禍,多殺多貪,沉浸口舌凶場,是非惡海。無我吐蕃清淨仁恕之風,善果正直之行。
故在下覺得我吐蕃與大唐在學術之上應借鑒交流,互補余缺,完善教化之術。端正禮儀之風。
今吾吐蕃有佛法傳世,故吾贊普覺得應將此聖人之術傳與大唐,故特來與大唐交流借鑒。還請唐王陛下允許。」
赤德松贊說完神情恭敬中帶著絲絲狡黠。身後三位老僧則不言不語,低眉垂目,神態莊嚴。
赤德松贊剛說完,旁邊的一個大臣立刻厲聲指責,
「我天朝道儒盛行,以儒學為重,教化世人,使得我大唐子民人人樂善,人人懂禮。凡我儒家教化之地,人倫以極,善惡得辯,忠孝踐行。如何貪婬樂禍了。而你佛教不過模寫老莊玄言,文飾妖幻之教,如何能與我儒家聖人之道相提並論。
我朝與佛教早有定論,乃是邪魔外道之說,我皇亦早已下達限佛令。吐蕃使節休得胡言亂語,妄圖粉飾邪僻之教,誣毀我聖人之道。」
這位大臣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語頓時贏得滿朝文武的贊同。
听到有人反駁,看著滿朝大臣的神情,赤德松贊神情自若,侃侃而談。遙望太宗不卑不亢的繼續說道。
「這位大臣此話在下並不認同,在下知曉佛學在中土傳道深久,如何是邪僻只說。
佛法興自屢朝,弘善遏惡,冥助國家,理無廢棄。佛。聖人也,清淨仁恕,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大慧禪師有贊幽遠,歷眾供養而無不顯,五祖投胎,達摩現象。自古以來,皆雲三教至尊而不可毀,不可廢。今陛下聖鑒明裁,必然知曉佛教亦是聖人學說。望陛下定論,諸位大臣定論。」
看到這赤德松贊的表現,李沖也不禁贊聲好,沒有想到這吐蕃竟然有此等人物。
先是以尊儒贏得滿朝大臣的認可傾听,不至于讓眾人一開始就心生厭惡,減少了阻力,然後面對眾臣的詰難游從容以對,凱凱而談,以中土歷史,文教加以反駁。顯示了滿月復的經綸學說。從容不迫的風度。
但李沖知道,赤德松贊的佛學之論必然不會取得什麼功績。
文武百官受儒學燻陶,怎會輕易信佛學之道,今日就算赤德松贊說的天花亂墜,舌燦蓮花,也不可能改變眾人的學術信仰。
滿殿大臣也對赤德松贊才學智慧膽量贊許不已,但也僅限于其身罷了,對于赤德松贊的佛學之說無不嗤之以鼻,這無關乎品德才學,而是學術之爭。
對于篤信儒學的,並終生奮斗的理念怎麼會因一言一語就輕易改變。對于眾位大臣來說學說之爭勝過性命。
曾有兩名大儒因儒學經義的差別爭論十天十夜,也不曾說服對方,可見大儒對于學術之爭乃是比生死更重要。
一旦認定某種理論,生死難改。今日若要認真辯論,相信即使十天十夜也不足夠。
看到滿朝大臣的神色,赤德松贊顯然也知曉這點。便適可而止,沒有繼續論說。
神色轉而一變,渾身氣勢暴漲,儒雅的氣質瞬間變得精悍之極。顯露出一身強悍的武道修為。對著太宗躬身行大禮。
「陛下,我吐蕃盛行的佛學非時大唐中的天台宗等只以禪言理念之說的宗派,乃是密宗,其密宗修行乃是以手印真言配合身體修煉,可助人突破武學之道!成就無生武道。
在下知道中土武學盛行,但是如今天下武學之道以武聖為尊,不可突破。但修我密宗卻可以突破武聖之道,成就地變境界,直追無上武道。」
赤德松贊的話一說完,滿朝文武頓時神色一凝,武將眼中更是精光暴漲。
如今武學之道衰落,便是因為無法突破武聖,成就地變的境界,如果這密宗真有此等方法,無疑為武學之道開闢了新的道路。早就武學盛世。
看到滿殿的文武神色,李沖不禁暗贊這佛教果真厲害,學術信仰難以真論,便另闢蹊徑,以武學誘導,要知道大唐雖然以文取士,文治天下,但守土擴疆確屬武備兵事。
即使大儒也注重武道修煉,儒家六藝就要是有提倡武道修煉的。
如今在這巨大的誘惑之下,保不準會有一些大臣同意密宗傳播,一旦修煉密宗武道之法,必然會受到密宗佛學影響,潛移默化之下,佛學之道也就能在中土傳播了。
如果此法真實可行,一些為了突破武道瓶頸之人,甚至不得不去修煉佛學。如此佛學便徹底在中土扎根,即使想滅佛也無法滅殺了。
這一點不禁李沖想到,太宗和一些大臣也想到了這點,眉頭微微一簇,顯然都在思考這件事。
看到滿朝大臣的神色,赤德松贊不禁心中微微一喜。繼續說道。
「在下資質魯鈍,修煉不足十幾年,但是在密宗真言咒語的配合下,已然有所成就。也听聞大唐皇子武道高深,今日向大唐證明此法可行,也正好借此機會向大唐皇子們切磋,求教中土武學之道,所以在下就在此斗膽向大唐各位皇子求教一二。」
說完這些,赤德松贊往前一踏,一股巨大的信心沖天而起,全身氣勢暴漲,頭頂中一股精氣沖天直上,猶如狼煙一般。
「精氣狼煙,武聖!」
看到赤德松贊的氣勢,精氣猶如狼煙直沖九霄,殿中大臣神色俱震,竟然是武聖中期。竟然會有如此年輕的武聖,一時之間,眾人心中莫不驚駭擔憂。
同時也對佛教密宗的的武學之法信了幾分。
看到巨大的狼煙,太宗神情也是微微一凝,好年輕的武聖,好強大的氣勢。不禁將眼光望向堂下眾位皇子。
這時候滿殿的大臣也將目光轉向了殿中的皇子。蠻夷小國挑戰諸位皇子,如果不應戰則弱了我大唐威嚴,損了大唐的聲威。
只是諸位皇子年紀甚輕,如何能在弱冠之年成就武聖境界。一時間,心中莫不擔憂。
這時候滿殿皇子也是心中忐忑不已,瞬時間有些惶恐不安。
當看到滿朝大臣的眼光,更是變得局促不安。
眾皇子中都年紀輕輕如何能成就武聖,更何況是精氣狼煙的武聖中期。
戰敗,那麼丟的就是大唐皇室的威嚴,在這天下群儒面前一旦丟了顏面,更意味著失去了皇位的爭奪資格,一時間眾皇子怎能不驚懼擔憂。
李沖望向赤德松贊則是微微一笑,赤德松贊能有如此武道成就即使應該得益于佛教的一些大能,即使密宗真言咒語如何厲害,也不可能這麼快成就一個武聖。
自己成就武聖,也是因為一連番的奇遇,甚至在生死之中得來的,這麼多的奇遇機緣如今也不過才武聖中期而已,只不過自己的武道戰力強悍之極點。
所以對赤德松贊到沒有那麼敬佩和恐懼。
對于朝著眾皇子的神情,李沖也盡收眼底,武道最重精神意志,未戰而先怯,已然是敗了。看來為了大唐的威嚴也為了能更快獲得滿朝大臣的認可,只有自己迎戰了。
決定大戰的李沖這時候眼楮猛然瞥見太子的神色,不禁神情一震,這位太子李承乾雖然神色不動,但是全身氣勢竟然在慢慢上升,一股滔天威勢直沖天際,頭頂中一股驚天精氣如狼煙般轟然而上。威力甚至不下赤德松贊,隱隱與之有分庭抗衡之態。
望向赤德松贊的眼神更是戰意盎然。猛地一步踏前。冷然喝道。
「那就由本王就來領教下吐蕃王子的高深武道!」
(感謝冰零春秋的打賞,蘭蠟的支持。請大家繼續支持,點擊收藏,推薦支持。你們的支持就是我不盡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