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拔劍 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為劍仙乎

作者 ︰ 魯西平

「劍術的三重境界,形劍,氣劍和神劍,以我現在的本事,連形劍都還只是打了一個基礎。殺兩個悍匪的左旋刺和右旋刺,雖然劍出無回,但出手的時候還是太過死板了,齊眉劍九勢刺法中的殺法,招式雖然簡單,但想要具體應用到實戰中,卻總覺得有點什麼地方不對勁。況且練劍先要練氣,練氣貴在存神,存神之始,根在固精。我從小練拳,精元茁壯,這一點倒不必多想,而且最近拳法入神,精氣入腦,存神的功夫也有了一些火候,但練氣貴在堅持,非一日之功所能成就。木道人在傳我劍術的時候,隨手一劍,就能分裂銅人,形劍練到極處甚至可以人劍合一,馭劍于百步之外,看來我以後練劍還是要如在峨眉山中一樣,不能懈怠呀。」

「至于刺猿劍,我現在的氣不足,神不靈,內外三寶都無法渾成一片,自然也就身不能輕,更別說練到至妙變化自出的境界了。」

站在房間當中,仔細總結自己今天的所得,並從中一點一點的找出自己身上的缺點,然後加以分析,于是白澤很快就得出了自己眼下劍術中最大的不足之處。

說到底還是他接觸劍術的時間太短,就算木道人給他一番「填鴨」似的教導傳授,算起來還不到一百天的時間里,他真正所能得到的東西,其實就只有那劍術中最基礎的一部分而已。

雖然,他身上還有老道親筆所書的一部《劍經》在手,但那里面的東西想要變成自己的,也非得白澤一步一步,從頭開始苦練不可。

當想道刺猿劍的時候,白澤心里一動,迅速的原地扎了一個定海針的架子,降住脊椎,把全身的重心都放在尾閭上,然後站在原地,以指代劍憑空比劃了幾下,一口氣升騰于丹田之中,緊跟著往上一沖,入腦下行,經夾脊,過會陰,再回到丹田,須臾間一升一降,形成一個丹氣循環。

白澤手臂一動,捏成劍指,氣息吞吐間,便依著記憶中刺猿劍的劍勢,嘗試著把丹氣逼入手臂和手指中。

「哧」!手臂猛地跳起半尺多高,劍指憑空劃出一個圓弧,白澤只覺得一股大力自周身壓入手臂,脊椎往上一聳,心髒猛地一炸,手指頭頓時破開空氣,朝前疾刺而出,配合著身上一陰一陽兩重勁兒,他的手指尖上當即鮮艷如血,好似沾了一點朱砂也似。

丹氣灌注于劍身,隨心念一動,意動而劍出,雖然沒有具體的招式和套路,只有寥寥幾手散手,但功夫一到,配合身法步法,就能生出千種萬種的變化來。這也正是刺猿劍之所以被稱為至妙變化自出的原因所在。

因為這原本就是從形劍向氣劍過渡的一路劍術。

刺猿劍成,也代表著你練出了劍氣。

所以,這一次的嘗試,白澤仍舊是以失敗而告終。就在他手指頭劃過一個半弧,將將向前刺出的那一剎那,丹氣一降,內壓全無,他手指上的毛孔也開始往外滲出一滴一滴的鮮血,丹氣所過之處,筋脈肌肉,如同點燃了一條火線。

氣血一瞬間倒灌,白澤的心髒砰砰砰砰,跳成了一個個,胸口起伏,如同擂鼓,轉眼過後,就是渾身冒汗,全身上下似乎連一點力氣都提不起來了。

「練氣的功夫還是遠未到火候!」

一坐到床上,白澤不禁苦笑連連,「丹氣不灌入手臂還好,一沖進去,所有的勁兒就全都亂了,這還是我自己的手臂,若是換了一把劍來,想要丹氣入劍,豈不是更要難上百倍?到時候,氣息倒灌,我的心髒也受不了呀……」

古代的劍客練劍,務求實用,一招一式都是真正拿來防身保命,戰場殺敵的,是以每每練劍,「劍勢」都要經過千錘百煉,除此之外更須以內外功夫相佐其根。劍道之道,全憑乎神。神足而道成,對精神上的要求也是極高,一旦與人動手,全身都依附于劍上,陰陽合把形同一體,眼中有我無敵,不動則已,一動就要取人性命。

所以劍術的精妙全在于因敵而動,一擊成功。但是能做到這一點的基礎,那就是劍術內煉的功夫,一旦內氣不能與劍相合,只憑劍招,劍勢,寶劍之利殺人,時間一長便如同無源之水,久之必泄。

現在這年月,天下太平,沒有兵戈之亂,練劍的人首先就沒有了危機感,不知緊迫,不能苦練,所以練劍的時候往往重形勢,雖然練得久了,筋骨抻開,熟悉招式,在外人看來,也能舞的一團錦簇,輕靈矯健,但練劍不練功,卻無法用于實戰。

有劍在手時,膽氣夠壯,或許還能憑借招數精妙唬人一下,聊以自保,但若沒了劍,一身本事便也十去其八,和常人無異了。

而真正的劍術高手,功夫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其實對劍器本身的要求並不算高,一根竹枝在手都行,什麼沒有時,食指捏個劍訣,也是一把劍,運之殺人,同樣的快捷如風。

「難怪有草木竹石皆可為劍,飛花落葉均可傷人這種說法,當年袁公遁跡深山之前,劍術之精已經是冠于天下,形劍之妙近乎于道,但到了後來假手白猿傳劍越女,以竹擊之,這分明就是已經到了無劍勝有劍的地步了。」

「無劍勝有劍,無劍惟有劍,這不就是劍術三境中的氣劍又是什麼呀!」白澤渾身上下,汗出如漿,在施展刺猿劍失敗之後,根據自身的感受,再想想木道人傳劍時候說的那些話,不由內心之中深有感觸。

再去翻了翻老道留下來的那本《劍經》,果然也在前面幾頁中,找到了一篇木道人對劍術三境的論述。

「昔日袁師教劍于峨眉,弟子門下多先練內勇,次練外功,最後教以手法、步法,三年之後,若能追逐猿猱于斷崖絕壁之上,經月疾馳,能以竹枝刺猿而中者,方可授以劍術之真諦。余早年間屢遭大難,九死一生,流落于巴蜀,于惶惶不可終日間,幸得袁師眷顧,隔代傳劍,將養峨眉。因體內樞機散亂,以往道功盡數付于流水,幾成廢人,因此習劍之初,只從吐納調息起修,不練外功,直過數年之後,生機勃發,可吐氣如箭,凝而不散,小周天通達無礙,沉屙好轉,方著手于形劍。又三年,劍術變化自出,周身上下無一處不可發劍,而後十余年間,練劍成絲,可舍劍器而不滯于物,身劍遂成一體,不分彼此內外,坐臥行止,念動劍生,三百步內恍如古之劍俠,一應火器盡不能傷,至此氣劍有成,一身頑疾盡去,道功入體而回,周天終至圓滿,有望追尋我道先賢。」

「惜,余之一脈,上承黃老之學,下行呂祖全真之道,著手性命納于一粒金丹之內,七返九轉之後,方成大道,與袁師劍道至此分道而揚鑣。劍術三境,形劍顯于外,氣劍生于內,惟有神劍發乎神,余雖不明其理,未得袁師相傳,但私下與三五知交言談,相互印證,竊以為,此即是世間劍道之源流,習之可為劍仙……。」

一篇論述,洋洋灑灑,但言到此處,似乎木道人也並不清楚袁公劍術中最後一步的道理,只說自己是和三五知交印證而來,習之可為劍仙。

「不是說當初袁公門下,只有練成刺猿劍才能算出師麼,怎麼這里又變成劍術入門的條件了?莫非那些出師的人,都是被淘汰出去的?不至于吧……,還有什麼世間劍道源流,習之可成劍仙……這也太夸張了……。」

這一篇文字白澤還是第一次細看,如今看罷之後,不由驚呆了,劍仙?那是什麼概念?蜀山劍俠傳里,出入青冥,御劍萬里……,還是白光一道,千里之外取人人頭?

雖然在目睹了木道人離開時,腳下密布罡氣,凌空虛渡,好似古代的神仙騰雲駕霧一般的情景,白澤心里就也對自己腦袋里的那一段記憶,有了更多「不切實際」的期待,也想把功夫練到老道那般程度,觀之有如神仙中人。

但這種程度好歹是他親眼所見的,並不虛妄,是完全可以當成目標來努力的……。

相比于劍仙這種似乎只純在小說傳奇中的存在,白澤現在看來,也是有些迷糊。

「哎,想著多有什麼用,管他是真是假,我只要一路練下去就是了,到時候自見分曉。」白澤在地上呆呆的站了好一會兒,始終不得其法,然後就干脆不再去想了︰「我現在連最基礎的形劍都只是入門而已,好高騖遠也不是什麼好事,還是把心思放的端正了,到時候功夫到了,結成金丹,自然通曉一切,還是想辦法著手練習刺猿劍吧。說至妙變化自出,到底應該從哪一步入手呢?」——

多謝各位支持,老魯拜上!!先補上昨天的一章,下午還有兩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一路拔劍最新章節 | 一路拔劍全文閱讀 | 一路拔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