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給力啊書友們!投推薦票拉我上榜口牙!!
這些手持長矛的超重裝騎兵。據說效仿東羅馬的鐵甲聖騎兵所建立。而東羅馬的鐵甲聖騎兵,據說又是效仿古代薩珊帝國的重裝騎兵,而古代薩珊帝國的重裝騎兵,實際上又是傳說中的波斯第一帝國(當年跟斯巴達死磕,亡于亞歷山大的那個,幅員九百多萬平方公里。當時中國正處于春秋戰國,尚未統一)。而波斯第一帝國之前……
我就不知道了。
總之,這種極為傳統的,之後又經過了一定改良的(比如馬鞍馬鐙)重裝騎兵。從某種意義上說主導了那個重騎兵的時代,是當之無愧的最強兵種。而即使是在如今這個時代,騎士位階興起,歐陸各個王國君王們都在大力發展重裝騎士,讓這一古老的兵種顯得稍微有點落後,但是,小看它的人是絕對要吃虧的。
雖然在重量上比起鏈甲沉重不少。以至于騎兵的速度和耐力都有所下降。但是這種連人帶馬全都是包裹在厚重鱗甲之中的超重裝騎兵,其防御力也的確極為強悍。即使是埃吉爾麾下的皇家騎士團也不能保證就勝過了它。想要穩勝它一頭,便只有埃吉爾麾下連人帶馬都裝備了重裝板甲的,可謂重裝騎兵巔峰中的巔峰的衛隊騎士能夠辦得到了。
就是這樣,接近三千輕裝哥薩克,八百左右的波耶騎兵,以及不到三百人的公爵禁衛騎兵。這樣的力量雖然不足以與埃吉爾麾下的近五千精銳騎兵對抗。但是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了。
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讓埃吉爾感覺有些困惑的兵種……或者說生物……或者說怪物的存在。在莫斯科大公國的軍隊之中服役的,並不只是人類而已。雖然在這幾天的騎兵亂戰之中僅僅露過一次面。但是因為給人的印象過于深刻了,所以埃吉爾格外的注意了一下。並且在極端壓榨內穆利斯之後得出了這一兵種的確切數字。
總共八百六十四名。
或者匹。
所以說,豺狼人狗頭人半身人矮人……為什麼卻是半人馬,而不是馬人呢?
果然是因為下半身太過引人注目了麼?因為作為馬匹的那一部分實在太引人注目了。所以最終的定義是「馬匹」而不是「人。」就是那種那種奇怪的,毫無道理的,上半身是人類,下半身卻是馬匹的,奇怪的東西。
人類騎士或許將人馬一體作為終極目標。但是,這個奇怪的,該死的,不應該存在的。被褻瀆了的種族,卻從一開始就做到了這一點。
這些混蛋。是天生的騎兵——披上重型甲冑之後就是重騎兵,拿起弓箭來就是弓騎兵,上面再騎一個人就是雙重騎兵……
好吧,目前還沒有那種腦殘的設定。
不過,總之,這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相當強的戰斗種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堪稱終極兵種的完美存在。這個在東歐大草原上——不,應該說,生活在距離那里更加遙遠的,東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之中,不知道出于什麼樣的原因加入了莫斯科大公國的軍隊之中的怪物。已經成為了埃吉爾重點關注的對象。
接下來,戰爭,正式的開始了。
或許是因為與埃吉爾相同的原因,在這幾天的騎兵亂戰之中搜集了大量關于埃吉爾麾下騎兵的資料。對方心里面也有了底。所以,非常巧合的。在埃吉爾傳令向羅斯人和瑞典人以及斯拉夫人分別遞交戰書之後不到五分鐘,對面三個國家也共同派出了使者,向埃吉爾遞交了戰書。
時間定在明天。因為事先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所以埃吉爾並不覺得這個提議非常突然。
當天夜里,埃吉爾做了個好夢,夢見了自己站在世界之巔,統治整個世界的那一天終于到來了。而對方,那些東歐的土鱉們也沒有打擾他們。總之,這個夜晚過的非常平靜。
第二天,西元一零零二年六月十七日,風和日麗,間或有降下血雨。兩支——不,準確來說應該是四支軍隊分成兩個陣營。此次戰役的規模為五萬VS七萬。實際上超過了上一次與波蘭之間的戰役。
正面,因為對方人數比自己的多,而且隱約間排成了三個陣營,陣營之間的間隙也很大。所以為了維持與之同樣寬大的正面。埃吉爾麾下的步兵線顯得略微有些單薄。而且並非通常情況下的三列陣線,而是兩列陣線。預備隊少了許多。不過在此之前,埃吉爾就預料到了這種事情。為了防止因此造成的,被對方強行突破的悲慘結果。埃吉爾調整了己方兵種布置,將矮人密室守衛布置在中堅位置,與決死突擊戰士混編,形成可攻可守的嚴密陣線。
以弩兵的三列陣型部署在軍隊兩翼,並且略微突出。形成半月陣型。同時在弩兵後面留出足夠的空間,後面則是職業維京戰士組成的,略微向後彎曲的陣列。整個陣型,如果從天上砍下去的話,就是類似這個模樣的「—」。看上去很喜感對不對?想必上帝也是這麼想的。從上空中看著好像螞蟻一樣的軍隊排列出有趣的圖案來。
而長弓兵一如既往的排在第二排,準備拋射。此時此刻,扳指這種升級已經完成。長弓兵們的射擊速度雖然略微減慢,但是耐力大幅度上升,原本射出十幾支箭就會勒的手指劇痛,甚至一個不注意,手指頭就被弓弦勒斷這種事情再不會發生了。所以實際上的戰斗力提升了不少。
更後面,一座人工壘起來的土丘上面,用木頭搭起來的高台上,埃吉爾與數十名等待他命令而吹響號角的衛隊騎士們一起,沉靜的看著戰場。當然,埃吉爾手上有單筒望遠鏡所以看得更清楚。對面,諾夫哥羅德的棕熊旗幟,莫斯科大公國的城堡旗幟,以及瑞典的雄獅旗幟歷歷在目。對方並沒有像埃吉爾那樣排列出整齊嚴密的陣型來。三支互不統屬的軍隊,將所有的步兵排在了中間的位置,組成了雜亂而厚實的步兵陣線。輕裝騎兵護住兩翼,緊接著,重裝騎兵,以及沖鋒騎兵全部放在了前面,形成錐形陣看起來是想要通過沖擊力一舉沖垮埃吉爾的陣型,以此獲得勝利。
中世紀極為典型的戰術呢,簡單有效,適合蠻子腦容量並不大的大腦。但是,如果不小心應對的話,說不定就真的會輸掉。就好像傳說中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樣。非常強大,但是只有這麼幾下子。扛過去就算贏了。
于是,埃吉爾下令,正面小心戒備,矮人密室守衛超長槍陣,做好犧牲一切的準備。正面迎接敵軍騎兵的沖鋒吧!(反正只是雇佣兵炮灰而已)。
正面,戰場之上。並不像埃吉爾那樣可以發動大量輜重兵(還記得這些苦逼麼)築起土山,對面的三國聯軍的古斯塔夫,留里克還有謝苗諾夫斯基都是站在位置略微有點偏的山丘上面。因此視線並沒有埃吉爾那麼好。而且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個頭頭還在為了究竟誰來做聯軍統帥而爭論不休——古斯塔夫覺得自己是地主,又有著北歐雄獅的強力buff,自己作為統帥再合適不過了。而諾夫哥羅德是自己的手下敗將。可以無視之,莫斯科大公國只派出了一個將領,而不是公爵親自領軍,所以也不行。
但是莫斯科大公國的謝苗諾夫斯基並不答應。認為說到指揮能力,自己也並不差。而自己的加成俄羅斯強力沖鋒(簡稱烏拉!),實際效果也並不比北歐雄獅buff差。自己更是新興的東歐強國莫斯科的代表。而且說起來,自己之所以參戰,還是因為古斯塔夫求著自己呢。
至于另外一位,諾夫哥羅德的留里克,則被兩個人徹底無視了。
于是,最後,爭論也沒爭出個接過來。所以說吵架的效率真心不如打架的高。最終三國聯軍決定各自打各自的。只是指揮自己的軍隊,在叫隊友配合的時候,稍微吱一聲就是了。
這樣說起來,選擇錐形陣這樣簡單方便的陣型,卻也是為了方便指揮,以彌補聯軍在指揮層面的漏洞。因而做出的決定呢。
當然,此時此刻埃吉爾自然不清楚東方三國聯軍內部的問題。只是覺得對面的陣型未免太過松散了——雖然說臨時征召的部隊以及毫無紀律概念的羅斯人也就是這個等級了吧——但是,排列的緊密一點會死嗎?
在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之後,埃吉爾便將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對面,第一陣列的騎兵身上。那些身披重甲的封建騎士,帶著不祥的銀質面具的公爵衛隊,以及帶著全覆蓋式頭盔,還有只遮掩了前胸的鐵質扎甲的半人馬……
總共不到兩千名。
「——開完笑!這種的寒酸到了極點的陣容怎麼可能會沖破我的陣列啊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