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在新明朝 第三十六章 遭逢大旱要祈雨

作者 ︰ 隨輕風去

話接上回,在那官房內陳知縣接過緊急公文,當場便拆了看,看畢遞給黃師爺。李佑站在黃師爺背後,居高臨下的也偷眼瞧了一瞧。

原來是急遞鋪緊急傳送的來自蘇州府的諭令,道是兩個月無雨,將有大旱,為求甘霖,知府嚴令各縣如下,一是禁止屠宰,牛羊豬j 鴨皆在此例;二是暫停刑名問案之事;三是青樓戲班此等風塵業均要關張歇業;四是不許c o辦婚嫁壽誕等喜事;五是各縣官吏要虔心祈雨,不得有誤。

那陳知縣自xi o家教就是正宗的儒教,對鬼神之說向來敬而遠之。他對黃師爺道︰「雷霆雨l 皆有天數,為官修身養德、勤事愛民、多行仁政,上天自有好生之德。若有天罰加于黎民,自當上書朝廷減免錢糧,並開倉放賑而已。焉能不問蒼生問鬼神,靡費錢糧人力、擾lu n風俗去作那虛無烏有之事?」

黃師爺答道︰「國有旱澇,天子也要沐身祈禱,若逢墜星地動,更要下詔罪己。地方父母,豈能免于俗耶。人在做,人在看而已,上司在看,百姓也在看。」黃師爺的意思就是你不這麼做,愚民就會認為你不敬神明招災惹禍,上司就認為你不重農事不合時宜,倒霉的還是你自己,態度決定一切。

「本縣十萬人家,事務雜多,各房胥吏皆不得片刻閑空,哪有…」陳知縣說著,抬眼看到站在黃師爺身後的李佑,「有了!此事便ji o與李佑。」反正他閑著也是閑著。

聞之李佑叫苦不迭。這差事…他主靈魂來自于信仰最空虛的年代,絕對的無信者,對封建m 信跳大神絲毫不感冒。更何況這些差事又苦累又無油水。若是求來求去老天不給臉偏不下雨,那是誰的責任?

「屬下河工所這里…」李佑推辭道。

陳知縣揮揮手道︰「左右也是不開工,暫停半月無妨。你等先去辦理祈雨諸事,以安撫民心,鎮定縣境。」

隨後陳知縣便發了告牌,曰︰「祈雨及相關禁令事宜,悉由典史李佑調度,各班房俱听差遣。」

其實這也是陳知縣並不把祈雨和禁令的事情太放在心上,才將這些都ji o由李佑去胡lu n對付兩下,應付一下該應付的人。

李佑不敢抗命,只好接下了這樁差事,心中悲嘆著能發財的水利工程何時才能正式啟動,薛舉人那白hu hu 的五百兩銀子干看著拿不到,心里頭癢癢死了。

待回到自家公房,見同房兩個書吏作埋頭苦寫狀,李佑坐下敲敲桌案道︰「暫且停手,商議些事情。」

兩個書吏一人叫王忠一人叫袁明,聞言抬起頭來。

李佑詢問︰「自前月來滴雨不下,眼見要有大旱。大老爺令我等籌備祈雨事宜,你們可知道過去慣例?我們蕭規曹隨,照章辦事。」

王忠袁明二人首先不約而同互看一眼,莫非李閑人失寵了?居然被ji o辦了這等吃力也不容易討好的苦差事。

而後王忠開口說︰「這祈雨之事,依照我縣慣例,簡爾化之只是兩件急要,一為築台祭祀,縣尊親自禱告上天;二為延請僧侶道徒,闢出法場誦經作法。」

袁明補充說︰「所需銀兩hu 銷,少則數百多則上千,要先籌措好。」

「又是老天爺,又是和尚,又是道士的,過往究竟哪個神仙靈光?只拜一個中用不中用?」李佑不敬神明的問道。

「這個…屬下不知。」

辦理任何事都得先要錢,李佑又去見陳知縣,口水橫飛陳述一番,只準了一百兩。陳大老爺心懷浩然之氣,看得見的只敬天地,看不見的只敬祖宗,本就不待見這些怪力lu n神的事情,能批下一百兩自覺已經是很照顧李佑了。何況秋收未至,今年稅收的羨余錢還沒上來,臨近秋收這兩三個月正是縣衙日用緊張時候。

李佑苦笑道︰「大老爺!這一百兩只夠修個土台子擺些祭品儀器的。大老爺愛民之心,出場不用錢。但其他還有和尚道士們作法事的台費呢,至少需幾十個,況且作法動輒歷時十天半月,hu 費不低。」

台費?大約江南如此稱呼香火錢罷,陳知縣邊想邊道︰「我縣是江南詩書禮教之鄉,還能沒有幾個慈悲法師憐憫世人麼!你且去尋訪些真正品德高潔的法師來。」

李佑退下又找工房的吳典史安排了修建祭台的事情,說定了招工匠二十個、征發民役若干,工期五日。李佑派王忠袁明拿鞭子輪流督工,務求按期完工。

接下來就是組織和尚道士作法事了,虛江縣大xi o寺廟宮觀加起來倒是有兩位數,李佑當然不會想著都拜訪到。他列了幾個有名的廟觀,心想若是談妥了便由他們自行組織同行,省心省力。

按習慣,這麼麻煩的事情當然是安排王、袁二人去,但他二人卻推辭不去。李佑呵斥道︰「你們膽敢躲差偷懶麼!」王忠慌忙道︰「我二人身份卑微,去請高僧怕被認為輕視不敬。就算不是縣里官員去,至少也得典史去請。所以這項差事我們萬萬接不了。」

說的也有道理,李佑定了官船,決定自己明日跑一跑此事。

再說另一頭的事,朱家集民戶朱知禮狀告嚴府,算得上近日虛江縣不大不xi o的一個新聞。嚴家父子覺得事情蹊蹺,找來當時隨孫管事去朱家集的莊丁詢問,但事情仍是不清不楚,一團m 霧一般,那關鍵人物孫管事也失蹤不見,不知去向。

但這樁案子的審理,被天意打斷了。原來是因為近兩個月無雨大旱,知府為了祈雨下的五條禁令之一是暫緩刑名斷獄,如此朱知禮告嚴府的案子就後延了。

李佑父親听到此事,不禁閉目嘆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乎!」手中依然握著三國志通俗演義一卷。

本來到了審案之日,只要依照他非常專業老到的經驗,將孫管事尸體給嚴府栽一個好贓,指認嚴府殺人滅口,嚴家父子有一百張嘴也難說清。恰好知縣也厭煩了嚴家,那父子倆打不死也要月兌層皮。

但如今盛夏季節,等到祈完雨,尸體爛成渣渣,黃hu 菜都涼了。

————————————————————————

水終于注完了,這幾章別提寫的多難受了。

以後可以大膽要各種好看的數字代碼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奮斗在新明朝最新章節 | 奮斗在新明朝全文閱讀 | 奮斗在新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