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飛揚,迎風招展。林立的戰靈軍列陣,在趙國京城之外,兵鋒森然。
旗幟上大大的「蜀」讓人感到茫然!
所謂人一過萬無邊無界,五萬蜀漢軍團排列出一個個戰陣,以最傲然的姿態聳立在城牆之外,便是在城牆上一看,也仿佛是沒有邊界一樣。
五萬戰靈軍,沒有一個雜聲,若然閉上眼,只怕沒人會相信眼前有五萬大軍。只因為這五萬人馬,竟然是連一點聲音都沒有發出。
戰靈軍的紀律太可怕了。如同鬼軍一樣不知生不畏死,又有紀律x ng組織x ng,這種軍隊沒人願意與之交手。
真的是戰靈軍!
此念,在趙國君臣灰敗的心情當中,或是一種沉重的心理打擊,卻也未必不是一種驚怒和喜憂交織所成的古怪情緒。
從城牆上來看,趙國皇帝頹然,心知被吞並的命運,果然是無法避免了。
其實,從人皇時代初次流l 端倪,九洲各個小國的君臣,乃至子民都知道,也都明白,本國被吞並是遲早的。不僅僅是小趙國,九洲所有的小國都會被吞並。
如果無力反抗,那就不妨享受。趙國君臣肯定不知道這句話,但肯定明白這個道理。
如果抵抗不了,那就不妨為自己,也為趙國子民爭取一些好的處境,好的待遇。
從任意角度來說,憑八大武帝,以及王策的神秘戰靈軍,北策府雖是成立不久,卻是當之無愧的九洲最強大勢力了。
雖然肯定不如投效未來的人皇,但也絕對不是最差的。王出的第二個尊號是「小飛仙」未來未必不能成為抗衡人皇的一個存在。
兵臨城下,別無選擇的趙國君臣也能找到一些安慰,找到一些好處。
「開城!」趙國皇帝用力的搓臉,反而安定下來,傳令。
換下一身龍袍換上一身平民服飾。趙國皇帝率領朝廷文武百官,徐徐下城,來到城門口。趙國皇帝身子微微一顫︰「降旗!」
趙國皇帝的話音不大,卻在瞬間傳播出去一剎那,無數城牆上下的將士,以及子民發出了低聲的抽泣,掩住口鼻聳肩哭泣!
在滿城的哭泣聲中,趙國君臣紅了雙眼,慢慢的一步一個腳印的率領百安徐徐通過城門,在旗幟降下的同時,走向城外!
哭泣聲哀嚎聲匯流成為一個龐大的聲浪陪伴趙國君臣。
趙國君臣的步伐很慢,似乎充滿留戀,也似乎充滿悲壯。
流無瑕沁中不忍,忽然想起了北流亡國的往事,一時心中悲慟,正要下馬,卻被紀千敗悄然按住,傳音︰「莫要動此乃受降禮節,當按禮節來!」
王策饒有興致的欣賞這一幕,雖說心中多有幾分戚戚然的感受卻也甚為好奇這一套關于歸降和受降的繁文縟節。
五千年來,九洲各國的歸降和受降是一樁相當頻繁的事。尤其是進入百國時代以來,更加頻繁,平均每百年就有三五個國家滅亡或誕生。
光是東洲,就有不下三十個大小國家。這一點也不稀罕。所以,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套關于歸降和受降的繁文縟節。
王策很好奇,大約因為武者,也因為九洲不是多民族世界。這許多緣故的使然,讓各國在歸降和受降這一點,往往比較淡定,沒有太大的壓力。
像【中】國古代一樣,動輒對敵國趕盡殺絕,乃至不惜屠城,這種事是很少見,也幾乎不太可能發生。這現象的形成,有很多緣故,其中一點就是來自武者。
一旦發生屠城,別的武帝不敢說,王策敢包票,紀千敗這八位絕對會出手,八部龍和慈悲王也絕對不會對屠城者手軟。
就不要說外人,假如王策敢下令在趙國屠城,北策軍八成會認為是「亂命」未必會執行。就算執行了,北策府的各級文官也很可能會果斷辭職走人。
就是統統都淡定了,就算外人不來找麻煩。凡是趙國出身的江湖武者,也會不惜代價的拼命襲擊王策和北策府各級官員。
流無瑕騎在馬上,戴霖等少數剛抵達的官員在身後。
北策府的旗幟也在招展。
趙國君臣來到流無瑕之前,趙國皇帝深深的欠身行禮,單膝跪下,雙手高高的奉上帝王三寶,低沉的悲壯的大聲道︰「趙希率趙國百官……」
「歸降,北策算!」
隨此聲,趙國君臣以下,悉數嘩啦啦的單膝跪下,忍住心頭的屈辱和悲痛。
悲戚莫名,氣氛極富感染力。也就王策這沒心沒肺的表示淡定,流無瑕沒動,戴霖和苗緒川,以及貼身女武尊,分別代表北策府的文官武將,以及武力!
三人一道上前,各自取來一件寶物。戴霖代表文官,取的是真龍璽,也就是鎮國璽,寓意文官治國。苗緒川代表武將,取來的是天子劍,寓意武將開拓。
女武尊代表的是武力,取來的是九五袍,寓意神化高手旨在保護帝王,而不是仗著武力胡作非為!
三人陸續折身回來,轉為呈交給了流無瑕。
流無瑕這才翻身下馬,親自上前攙扶起趙國皇帝。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也是最有影響力的步驟。
是親自攙扶?是示意手下攙扶?甚至還是無視?這各自寓意的是受降者對歸降者的態度,也代表了北策府對趙國的態度是安撫與融入,而不是排斥和打壓。
可以說,受降過程當中,最重大,最有影響力的就是這一個環節。關系民心,關系宗派世家的選擇,也關系統治。
一套受降儀式完成,王策示意的握拳用力向天一揮。蜀漢軍團的魏延等將領飛快響應,發出震天的呼嘯聲。
魏延等將領帶頭,五萬蜀漢軍團的將士也在同時發出了山呼海嘯的聲音,仿佛在慶祝。
趙國歸降,也有許多要處理的瑣事。
戴霖和苗緒川親自過來,也不全然是為了安降儀式,更多的是為了接管趙國的政務和軍務。
趙國的帝王三寶到手,奈何北策府還沒建國,所以小丫頭也無法汲取這里邊的能量,只好暫時存放起來。等開國之後,再汲取也不遲。
趙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北洲地廣人稀,人口密度不如東洲。趙國人口大約千萬,疆土大約是四省二十八州,其中一個儼然正是罪州。罪州以前是無主之地,不過,名頭上是歸屬趙國。
要不,王策怎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這才佔了罪州自立,馬上就吞並了趙國,心理上肯定多少是有點尷尬的。
不過,在北策府的戰略來說,吞並趙國,率先打通與北唐的通道,是必須的,也有很大的實質意義。畢竟北策府所需進口的糧食等物資,多數是從北唐來的。
好在王策策劃黃金大劫案之後,不知是故意的還是有意的招搖的把黃金帶回來。
這讓各路商會都眼熱這批黃金,想方設法的運輸各種物資前來北策府交易。所以,北唐提供的物資比例,正在呈現減下降趨勢。
其實,與其說是打通和北唐的通道,倒不如說是和王策這個西北王的統轄範圍接壤。畢竟現在北唐的西北四省都劃入了王策的西北路戰區。
雖然說西北路很怪異,麾下精兵悍將無數,成立了快一年。結果主將卻從來沒來過,一直在外飄,這種現象當真是詭異。
吞下趙國,這一條通道,也就算是通了七成。剩下的三成,就要吞下趙國東南方的小雲國和南方的小郎國。
趙國的地理較為復雜,也因現實需要,很難窮兵黷武。加上小國往往很難抵抗大國的侵略,趙國雖是人口千萬,卻只有大約十多萬的總兵力,修為還不錯,但戰斗力就很值得磋商了。
王策麾下有郭少潛這位練軍行家,許多事也就好辦了一些。此處必須要指出的是,郭少潛雖是北唐人,卻沒有任何北唐的職務。實際上他暗中已經被劃月入了王策的西北路,這就是心照不宣的事了。
政務,軍務,乃至宗派和世家,各種瑣事層出不窮。
好在王策辭去北策府所有職務,是一個明智之舉,直接當了一個甩手掌櫃。
也就是在修煉之余,復活戰靈之余,偶爾抽點時間來見見趙國的宗派和世家,略微安撫一二就是了。
紀千敗等人也相當淡定。雖說堂堂武帝卷入這種世俗之事,實在有點沒格調。不過,他們都這份上了,也不在乎。
帝冕和人王是衰老了,不可能突破了。紀千敗突破之後,就不必再謀求什麼了,專心修煉劍神三式就是。這三位,就不必參悟武神卷了,也能幫王策干點活,比如混個雙hu 紅棍的名堂。
那一冊武神卷,王策是交給帝冕,主要給牧野等人參閱。當然,其他外人,取得參悟正品資格的也能參悟。所以在鬼界開誠布公之後,王策果斷把武神卷交給帝冕。
不過,剩下半冊,王策一直攜帶在身上,無關信任,純粹是本能的危機感。
一旦知曉三冊武神卷聚全沒準就能參悟武神之境。王策就再也沒把一冊半武神卷全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