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老九!你說!」年齡漸長,胤礽對兄弟們也更寬容,尤其是像老九這樣,現在很乖的家伙,即使心理不平衡地覺得老九過得太舒坦,沒事兒找事兒地會把他拎到乾清宮訓一回話,擺一擺當長兄如父的譜,那也是相當和顏悅色的。
但是今天這個事兒,由不得他不發怒。
允也惱了︰「兩下相爭,皇上問也不問,就先怪起臣弟來了。遇上了刁民,臣弟又能如何?臣弟門下奴才辦這行買賣也有兩年了,一向無事,如今洋人都動起火器來了,顯見他們本就不是良民!他們生事,臣弟怎麼知道情由?」
他心里也奇怪,這荷蘭人一向乖順,怎麼突然發狂了呢?
允自打接手了生意,下手那可是真的狠!他經商求財本就是仕途不得意之後退而求其次,正弊著一股子勁兒呢,如何能不狠上加狠?清朝並不是一直都閉關鎖國的,從康熙朝開始,還是開了幾個對外通商的商埠的,廣州正是其中之一。
由于各種條件便利,這個地方的對外貿易規模相當可觀,自然也吸引了很多國內外商人在此交易。東宮還在淑嘉手里的時候,不過是借著官場上的便利,已經獲利頗豐了,她還有種種顧慮兼之條件也不太允許,她也沒有把這份生意弄成全國壟斷,頂多是控制了京城洋貨的大半市場而已。
到了允手上,情勢又是一變。東宮是二把手,做事有顧慮,行事太狠于己有損。可允現在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有皇弟的身份,又壓下了政治野心,只是撈一點錢,壓根就不算什麼大事兒。
攢了一身的力氣,不能在朝堂上使,就統統傾瀉到了這些小事兒上頭。雖然是走了撈錢這條偏路子,允還是要顧及自己的身份,又有旗人的圈養原則在,他自己是出不得京城的,只得打發門人奴才去辦。
一個眾所周知的定律就是,狗腿子比惡棍主子還要凶殘。允只是發狠要錢而已,具體操作是底下人辦的,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手段竟比允還狠。
後世赫赫有名的廣州十三行,眼下只是一個比較松散的行會,雖是貿易中介又與官府沾一點邊,哪里禁得住這些頂著九貝子名頭辦事的「爺」們?你拿行規來約束他們?他們就能借著官府勢力排斥你們!一家一家地擠兌競爭對手,兩三年間,幾乎要弄成個壟斷之勢。這年頭,旗人這種身份的存在,就是個超級BUG。
允離廣州幾千里,只管看到盈利就開心,他又不是什麼日審陽、夜斷陰的青天大老爺,哪里知道奴才們做了些什麼呢?縱有一二風聲傳到耳朵里,他也不甚在意。這年頭商人地位著實不高,你再有錢,九貝子也不鳥你!
這樣,主子不以為意,奴才膽大包天,終于惹下禍來了。廣州的行會是管不著九爺了,九爺想抬價就抬價,把洋人欺負得叫苦不迭。
廣州一地,內外貿易的規矩是這樣的,內地商人收集洋人所需之瓷器、生絲、茶葉、綢緞,到了廣州以一個比較公平的價格賣出去,而洋人則販賣一些內地比較走銷的東西進來,價格也是有商有量。當然,商場如戰場,相互之間勾心斗角是免不了的,但是當時還是相處比較愉快的。
這一切的好日子在九爺的狗腿子抵穗之後就結束了。
九貝子的家人一模清了套路,就拋開了十三行,直接與外國人接觸。他們的後台夠硬,自然有競爭優勢,十三行也是真的不敢管。等到允的勢力坐大,那就是想管也管不了了。
這時候在廣州經商的洋人,雖然是各色人等都有,但是東印度公司還是這里面很強大的一股勢力。這個東印度公司不是那個因為鴉片貿易而臭名昭著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而是名聲比它也好不到哪里去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坦白說,在眼下這個時間,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在東亞、東南亞比英國東印度公司混得強多了。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呂宋築城,就是後來的印尼首都雅加達。這個公司在母國募集股資,其中就有荷蘭政府的股份,是以它比較從容地取得了荷蘭當時的國家議會授權的東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麥哲倫海峽的貿易壟斷權。
荷蘭東印度公司是第一個可以自組佣兵、發行貨幣,也是第一個股份有限公司,並被獲準與其他國家定立正式條約,並對該地實行殖民與統治的權力。殖民統治不是你想建立就建立的,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了,這些西方探險家們,絕對不是帶著和平與友誼來的,他們是來掠奪與奴役的,不在人家家門口架大炮,誰願意當你的奴才!
綜上所述,這群商人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完全可以代表政府行使各種權利,包括戰爭,它們不是一般的商人。
所以,他們很強橫!
這些人在呂宋建立了殖民統治,由于當地居民人口不充足、長相不咋地、不太勤勞也不太勇敢……等等等等原因,殖民者想盡辦法誘拐中國人到當地去定居,去種田、做生意,總之,提供稅源。同時,還故意給土著與華僑不同的身份,便于制衡。
由此可見,這些人著實不太好惹。
但是九爺不知道,九爺手下的人就更不知道了,他們只知道,要趕緊弄上一筆錢來,九爺有急用。
鹽業利潤豐厚,又是在「自家地盤」上,遠比倒騰舶來品省心。旁的不敢說,在這十三省的地界兒上,誰能不賣皇上兄弟一個面子?允當然想弄一些來錢快又省力氣的活計,就想著插手販鹽。但是他的本錢大半放在倒賣上頭了,家里有田宅土地是不肯變賣的,便要提價,從這倒賣上頭狠撈一筆作為販鹽的本錢。
也是他大意了,前幾回提價,對方都認了。沒想到這一回超出了人家的心理底線,別人不買賬了。又因為听說里面涉及政府,听說此國政府最愛打腫臉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對本國公民比對外國人更狠,便起心告一狀。
收拾收拾狀子,找了個代理人,告到內務府來,道是允做生意不厚道。不幸內務府的兩個主事王爺,一個是老九一母同胞的親哥哥,另一個已經被他拉上了賊船。因商旅之爭不是什麼大事,老五操持著弘昱、弘曈的婚事,狀子到了老十二的案頭,被他輕輕撂下。
荷蘭人本來還想先禮後兵的,沒想到居然沒人理會!—荷蘭此時尚是歐洲強國,大力拓展海外貿易,佔領殖民地,它見樹還要踢三腳,你不惹他他還要揩你的油,更何況九爺居然欺負到他頭上來了?
當年荷蘭人在台灣吃過大虧,卻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在這個年代,都隔了兩三代人了,還有多少人記得在這東方還有這樣一個不可輕視的龐然大物?再者,荷蘭人丟了台灣,當時吵了一吵,卻未掀起大風浪來,因為他們又有了更值得經營的殖民地——呂宋——所以對中國情況十分了解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好哇,你不仁咱也不義。他們還克制了一點,但也秉承了一貫的傳統︰當XX之前先立牌坊。先使商人到當地衙門告狀,當然是沒有結果的,然後就是水手鼓噪。這惹事的要是一般人,衙門就壓著人賠完了事了,偏偏背後有一個九貝子。
兩下僵持,允派來的人比他還驕橫著,鼻孔朝天︰「蠻夷無禮!這群不服王化的東西,居然訛起人來!把他們打出門去!」一直是他們提價對方就接受的,自然不把對方看到眼里。
好了,是你們先動手的!
兩邊兒就打起來了。
荷蘭人也是大意了,沒想到這地方個人武力值不高,但是勝在人多,把他們的人給扣了下來。出了這檔子事兒,廣東巡撫是不敢隱瞞了,連夜審了人犯,問明情由,寫了折子,就派人給遞上了京城。
如果不是動了武,光是商人之間的爭價,政府是根本不會去管的。胤礽惱的是允「生事」,至于外交方面,西洋諸國當時在朝廷眼里還沒那麼重要。
廣東巡撫如何不如九爺之霸道?但是又不能明確告狀,也怕得罪了允。胤礽也知道他這個九弟不太著調兒,卻想著要優容兄弟。更是氣憤荷蘭人居然在他的地盤上動武,真是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到眼里!
由于弟弟就在眼前,先罵他們!
「你們干的好事!老九,你知不知道什麼叫竭澤而漁?!嗯?!是你提價提得人家受不了了,這才想告狀。還有你,老十二,人家告狀你還不接!你是怎麼當的差?糊涂!」胤礽寧願破壞一點銀子,也絕不想在他的治下發生外國人挑釁事件的。
允的生意胤礽是不管的,卻罰了他一年俸祿,允祹由于辦事不力,被撤了差使在家反醒,允祺也是罰俸一年卻依舊當差。允祹空出來的位子,胤礽就讓允去接替。
那些被扣押的水手(估計兼有海盜性質),連同商船,統統趕出中國,永遠不許再踏進中國一步。又令絕了與荷蘭一國之貿易往來,其余西洋諸國照舊。不管你有沒有道理,跑到別人家里打砸搶就是不對!
處理完成,胤礽順了順氣,拍拍手︰「眼下邊境不寧,策妄阿喇布坦蠢蠢欲動。旱澇之事又頻繁,兼並日烈,吏治不清,國庫空耗。這些事情都忙不過來,你們都上一點心!」又諄諄告誡諸弟,凡事以國家為重,雲雲。
允是真不知道他家奴才在廣州惹下這樣的大事來,家奴只說洋人放刁而已。乍一接到這個消息,他有些反應不過來,心里已經把幾個不會辦事的家伙罵了個狗血淋頭,琢磨著怎麼把他們收拾了好出一口惡氣了。
他走著神,也就留意清胤礽的訓斥,倒省了跟他二哥嘔氣。胤礽看他低頭看地,以為他在反省(其實是在發狠),也嘆了一口氣︰「弘昱的宅子也建好了,過兩天就是他大喜的日子,你們都去喝一杯喜酒。」
——————————————————————————————————————————
弘昱被授了爵位,但是他的事情實在是沒幾個人放在心上的,婚事也是一拖再拖。先是宅子沒建好,後是因要奉養惠太妃,皇帝命再給他的宅子加點裝飾。然後就是皇帝的兒子女兒要結婚,件件都比他重要。
終于捱到了眼下,因胤礽記起弘曈比弘昱要小,須得讓這個堂兄先結婚搬走了,再讓堂弟結婚。雖說家族太大,保不齊別處有堂弟先娶的,但是弘昱一直是住在宮里的,如果弘曈先娶妻而弘昱而耽誤著,那可真是讓人看笑話了。
這一天,在胤礽的授意之下,弘旦與弘晰攜諸弟往弘昱新宅去喝喜酒。到了地頭一看,各位叔叔都到了,居然是一次小型的家庭聚會。
弘旦笑吟吟地恭喜弘昱︰「雙喜臨門。」又詢問惠太妃在何處,要去請安。
惠太妃因知道允上折子求接良太嬪出宮,她孫子又要結婚了,心里自有計較。與良太嬪在允府上踫了個頭,略住兩天就提出要去孫子那里住了︰「橫豎他那里已經修好了,他又要娶媳婦兒,我不去看看不放心。」
良太嬪母子婆媳還要苦留,惠太妃正色道︰「老八請旨接你出來的時候,弘昱就已經請旨接我過去了。那孩子父母……,」自知失言,咳嗽一聲,「我得去看一看。」
良太嬪等這才作罷。
弘旦執意要見這位庶母,弘昱也只能親自前引。惠太妃正自感慨,她只有一個親生的兒子活了下來,眼下孫子結婚,兒子還關著,怎能不傷感?又想,她可不是一個親孫子,這一個結婚了,旁的怎麼辦?再討情會不會觸怒胤礽?不討情又要怎麼辦?
听說弘旦來了,惠太妃連忙調整表情,仿佛成了一個一心只為孫子高興而不想其他的老祖母了︰「哎呀,太子也來了。你也真是的,你們爺們在外頭樂呵就好,不用來跟我這個老婆子說話啦。外頭要應酬的事兒多,別叫他們找不見你們。」
弘旦笑說︰「長輩在這里,我既知道,就沒有不問個好的道理。哪想您如今有了孫媳婦,便看我們不可人了。」
弘晰道︰「咱們還是認命了罷,便是額娘,也是疼媳婦兒勝過疼兒子的。」
引得大家一笑,弘旦這才道︰「這里是內堂,我們確是不便久留的,見您安好,我們也就前頭去了。」
被兒子們稱為疼媳婦勝過疼兒子的皇後正在發愣︰「消息確切?」
趙國士點頭道︰「是,二阿哥那里的小太監接了太醫院瞧婦科的劉文成,回來奴才使人去問,確是……二阿哥房里又有一位有了身孕。」
淑嘉︰「……老二媳婦兒不跟我說,我也只好當不知道了,你們也是。」
「。」
有些時候,你著急,可能不是事情已經到了節骨眼兒上,純粹是給別人催逼得急了的。比如說弘旦結婚才半年,生孩子這種事還不用擔心,卻架不住弘晰一下子弄大了兩個肚子。這一比較,不著急才怪!
淑嘉自己急,卻不能在面上帶出來,怕給赫舍里氏壓力,弄得她心理緊張更不易受孕。這給兒子塞小老婆的事情,她又做不出來,只能坐在桌子前,慢慢地劃拉著大字來平復心情。
沒多會兒,弘旦等從弘昱那里回來了,先見過胤礽,又來見淑嘉。淑嘉不免拉著他的手問長問短︰「你喝酒了?」
「喝了幾盅,額娘放心,沒人敢灌我。也就弘曈這個淘氣的,硬跟我踫了幾杯。」
弘曈連忙道︰「這可不怪我,要是我不拉著他,多少人想擠到他跟前了呢。」
「那你就趁火打劫?」
弘晰正想說什麼,前頭步履匆匆,來了一個小太監,淑嘉認得,這是在乾清宮當差的,便問︰「皇上差你來有事?」
小太監唧跪到地上︰「回主子娘娘的話,萬歲爺宣皇太子、二阿哥、四阿哥到乾清宮議事。」
「知道了,你們去罷。等等,都漱了口再去!」順便還胡亂擦了一把臉,淑嘉就趁這個空檔問,「可是有什麼急事?」
「奴才也不知道究竟出了什麼事兒,奴才是在外間伺候的,剛才外頭十三爺與李大學士他們一道請見,萬歲爺就讓李諳達擇個人來請三位爺,奴才這就來了。」
這天色還進宮?老十三今天也該是喝喜酒去的,怎麼跟李光地又攪到一起了?今天是李光地當值?
看來真是有大事發生了,淑嘉想。
弘旦三個已經收拾一回了,匆忙告別淑嘉往乾清宮去。
淑嘉猜得不錯,是有急事發生︰策妄阿喇布坦終于忍不住起兵入藏了!
歷史上,策妄阿喇布坦起兵要在兩年之後。只是眼下胤礽為了能夠在改革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防他防得太厲害。胤礽一切布置,就是想要逼反了他,盯他的舉動也盯得緊。胤礽也夠壞的,打仗他或許不行,玩一點政治上的事情他還是很在行的,還派人送了封信給拉藏汗,讓他多關心關心當了別人上門女婿的兒子。
策妄阿喇布坦眼看著朝廷也在準備,打一個措手不及已經不太現實了。朝廷的財力畢竟比他雄厚,他準備一年能準備個兩分,朝廷準備一年能準備四分,再拖下去,朝廷的準備就要比他還充分了。所以,眼看自己準備得有八分了,便兵貴神速,去打他親家去了。
淑嘉知道胤礽的盤算的,只是這政事上頭,尤其是涉及一個陌生的勢力,她是一點前瞻性也沒有的。卻听丈夫、兒子說起兩位在藏的大活佛,也知道這一仗是非打不可的。
如今終于打了起來,頗有一種松了一口氣的感覺。
乾清宮里,胤礽兩眼放光︰「策妄阿布坦狼子野心,他終于動手了!」
諸親貴大臣也是躊躇滿志,個個摩拳擦掌,紛紛請命。康熙親征葛爾丹的時候,有不少人是隨軍的。男人誰不想橫刀立馬建一番事業?還有心思活絡的,已經考慮到自己不能襲爵的兒子身上了,把兒子送去鍍鍍金也是好的!
竟是人人爭先,眼巴巴地看著胤礽。胤礽正激動著,底下人都義憤填膺的時候,他忽然冷靜了下來。地圖是已經取來鋪展好了的,他低頭比劃了一下北京到拉薩的距離,心就冷了下來。
他當然也想出去威風一把的,以乃父為榜樣麼。可是一看這距離,就知道他是不能領兵與策妄阿布坦直面交鋒了——除非他遠行三千里,又或者對方快打到家門口。前者不現實,後者他不希望其實現。
嘆一口氣,把目光放到自家親戚身上了,都想去啊?
作者有話要說︰
挖卡卡,又開始打了!
接下來會是焦頭爛額的局面喲∼
**又抽了,重發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