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家作客已有半年之久,郭嘉這時從甄豫口中得知了一個消息,于是向甄家此行,並約定三年後前來迎娶甄姜,甄逸婉言欲留,郭嘉卻當面推辭。
這半年來郭嘉被甄家奉若上賓,後來更是親如自家人,一來郭嘉才華無雙,深得甄逸器重,二來郭嘉所贈釀酒之法讓甄家頓時名揚天下,若說從前甄家是河北巨富,遠近聞名,如今卻已是天下皆知,就連大漢天子靈帝也每日千里催人來甄家索要美酒,甄家一夜之間水漲船高,這被起名為醉仙美酒乃當世千金難求的佳釀。而這一切皆源自郭嘉,甄逸曾對三子當面說過︰「奉孝之才,出將入相亦不為過。」
無極縣城的官道上,郭嘉與徐庶跨馬遠去,城頭甄家四姐妹遙遙目送,甄姜淚水盈眶,不舍之情全部寫在臉上,就連甄月兌與甄道,甚至年幼懵懂的甄榮也眼圈泛紅,待郭嘉身影消失于遠處之後,甄榮放聲大哭,抱住大姐甄姜的雙腿淚如雨下,任誰勸也止不住淚珠。
郭嘉與徐庶再次回到鄴城,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甄豫通過家族眼線得到消息,張角已返回鄴城,郭嘉知道後便向甄家辭行,他要面見張角,當面話別,這一別,或許就再無相見的機會了。
回到鄴城的郭嘉很快便見到了張角,實際上張角見他的心情更加急切,如今太平道大勢已成,張角更加迫切的感到他的身邊缺少一位能夠運籌帷幄的謀士,而他首當其沖想到的便是郭嘉,這個在他看來同樣有著推翻漢朝江山理想的少年英雄。
在鄴城太平道據點中,郭嘉與徐庶被張角請到府內,郭嘉隨著張角進入廳堂後便是一怔,大堂之內分列兩排站著十數人,左右兩側為首的是張角的兩個弟弟張寶與張梁,為首而下的人皆是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漢,一眼望去便知這些人絕對是孔武有力的凶猛之人。
在眾人狐疑的目光中,郭嘉被張角領到了主位前,張角握著郭嘉的手,神色鄭重懇切地問道︰「奉孝,當今天子昏昧,朝綱*,以致民不聊生,我太平道盡收八州百姓民心,百萬子民投我太平道期望能夠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我欲承天道順民意推翻漢朝暴政,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你可欲助我成事?」
郭嘉面無表情,心中卻翻起了驚濤駭浪,張角如此直白地邀請他一同舉事,如果當面拒絕,恐怕他會被滅口啊。但是如果答應的話,恐怕將來也是死路一條。
正在郭嘉內心猶豫不定時,張梁手下一人越眾而出朗聲道︰「大賢良師,漢庭昏君不顧百姓生死,枉為天子,何為天子,乃萬民之主,而不顧萬民死活,又如何配得上萬民之主?我張牛角願推舉大賢良師當這個萬民之主,于此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率領我太平道推翻漢庭,讓我太平道子民永享太平!」
「張梁」
「張寶」
「郭太」
「張曼成」
「波才」
「劉石」
「李大目」
……
大堂之內除了徐庶和郭嘉以及張角外,其他人都單膝跪地,宣誓效忠,請張角率領太平道百萬之眾起義。
郭嘉很尷尬,因為此刻張角目光炯炯地盯著他,他知道張角對他是真心實意,此時此刻更是懷著滿心期待,但是郭嘉卻不能答應。
緩緩閉上雙眼,郭嘉嘆道︰「大賢良師,你真的下定決心了嗎?」
張角肯定地說道︰「此時民心所向,若我錯過此等千古良機,必將抱憾終身。」
郭嘉苦澀笑了笑,睜開眼後直視張角後肅容道︰「大賢良師,我有一言,不吐不快。」
「奉孝請講。」張角此刻非常耐心,因為他知道郭嘉不是一般人,跪在他面前的那些太平道低階領袖他輕而易舉便可招納,但是對于才智無雙的謀士,他想收其心是難如登天。
郭嘉環視大堂,看著那些熱血沸騰的太平道核心人物,朗聲道︰「十年內,太平道若舉事,必一敗涂地。」
大堂之內眾人色變,對郭嘉怒目而視,若不是有張角在此,恐怕早已上前將郭嘉撕成碎片,而張梁卻拱手對張角厲聲道︰「大賢良師,此人既不願助我太平道,為防此人泄密,必早處置。」
張牛角與波才甚至已經抽刀,只待一聲令下便砍殺向郭嘉。
可張角卻擺擺手,對泰然自若的郭嘉說道︰「我與奉孝推心置月復,奈何志向不同,既然奉孝不願相助,我自任他離去。不過,奉孝,你我半年不見,可否暫留數日,一敘舊情?」
郭嘉點頭答應了下來,而張梁卻暗中給手下打了眼色。
當夜,郭嘉和徐庶在張角房中,張角咳嗽不止,手握絹布堵口,卻見血漬落于絹布之上,郭嘉大驚失色,上前欲問,卻被張角揮手止住。
心氣平復順暢後,張角收好染血的絹布,坐在郭嘉與徐庶的對面,懇切問道︰「白日奉孝所言,我不曾細問,此時,願聞其詳。」
郭嘉與徐庶對視一眼,心中嘆息,郭嘉未開口,徐庶倒是為張角解惑道︰「大賢良師率領太平道確有百萬之眾不假,可這百萬平民一無戰甲,二無兵器,三無車馬,行軍打仗,糧草不濟,兵馬不精,百萬之眾單憑一腔熱血或許起義初時聲勢滔天,可朝廷大軍若是前來剿殺,太平道義軍交鋒之後若勝亦是慘勝,若敗,則會兵敗如山倒,大勢眨眼間便逆轉。」
張角眉頭擰在一起,愁容滿面,忽而凝視郭嘉,問︰「如奉孝所言,若我太平道十年後再舉事,可定乾坤?」
郭嘉微微搖頭道︰「改朝換代此等驚天動地的大事,焉有必勝把握?若太平道再蟄伏十年,藏兵于民,囤積糧草,招賢納眾,廣招天下有志豪杰,籌劃十年,那時再舉事,勝算將比現在至少多出三分。」
「三分?十年只能換來三分勝算?」張角慘笑數聲,臉上一片黯然之色。
沉默良久之後,張角直視郭嘉,嚴肅地說道︰「奉孝,實不相瞞,我恐大限將至,若此時我不舉事,我苦心經營十數載的太平道將毀于一旦,我那兩個弟弟根本沒有能力領導太平道,因此,我才急于起事。不過,奉孝若是肯助我,我張角便听你之言,等十年。若是十年未到我已入土,那奉孝便是我太平道的新主,我今生之志,唯有靠奉孝來完成了。」
郭嘉與徐庶皆是心膽巨震,看著對著他一臉期待的張角,郭嘉感動地眼眶濕潤。
他與張角相交時間並不長,他為張角也不過出了幾道安民之策,沒想到張角竟對他如此看重,當初想要收他為義子時,郭嘉並沒有多想,如今細想之下,恍然大悟,張角欲托付太平道給他。
為什麼不托付給兩個弟弟?因為古時候是子承父業,所以後來江東基業從孫策手上傳給孫權時,江東集團內部反對之聲一片,不是孫權年少,羽翼未豐,威望低微,而是孫策膝下有子。
眼眶微潤的郭嘉慚愧地低頭道︰「大賢良師一片苦心,嘉感激不盡,可是,恕難從命。不是嘉不知好歹,而是生怕辜負大賢良師一番美意。我非太平道之人,大賢良師麾下三十六方義士皆不服我,倘若大賢良師歸天,我又何德何能駕馭太平道?恐怕那時,太平道不攻自破,成為一盤散沙。」
「這……難道天不欲我太平道成事嗎?」張角仰頭慘然道。
咳咳咳
張角再次劇烈咳嗽起來,郭嘉端了杯水趕忙遞到了張角面前,讓他喝下後,平復了咳嗽後,郭嘉才說道︰「嘉雖不才,卻願為太平道起事籌謀一策。」
張角眼楮一亮,催促道︰「奉孝請說,有何良策?」
郭嘉沉吟片刻後說道︰「太平道舉事不可全局暴露,可先在冀州打出旗號,其余各州可先引而不發,屆時朝廷大亂,必從洛陽出兵,而從洛陽到冀州的路上,太平道可沿途于河內,上黨,以及冀州邊境布下伏兵,重創漢庭大軍。此後,冀州,兗州,荊州,並州之內的太平道各自集結,共舉大旗,四路齊發,直撲洛陽!而此時洛陽空虛,無大軍駐守,若能攻下洛陽,漢庭覆滅,城內儲糧也足夠太平道數十萬眾至少三月供給,若真能如此,漢庭敗亡,各地漢臣必養兵自重,割據之勢已具雛形,太平道此時擁有兵馬錢糧,亦可組建正規軍,退,可揮師西南入川蜀獨霸一方,進,可劍指中原以圖天下。」
張角與徐庶瞠目結舌,許久之後,張角拍案贊嘆道︰「奉孝此計大善!若如此,我太平道必可順天承命顛覆漢庭!」
郭嘉內心卻並不樂觀,黃巾起義失敗的原因很多,軍事上的原因卻很直接,兵鋒羸弱固然是根本原因,可更重要的是黃巾軍各自為戰,行軍目標不明確,似乎只為了打下一城一地,屠殺城中大戶後搶得活命之糧便心滿意足,往往首戰告捷後便坐以待斃,沒有統一的指揮和目標,聲勢滔天卻只是一盤散沙。
今天,郭嘉便給張角設下了戰略目標,待看日後太平道能否成事了。
大賢良師,你欲推翻漢庭,那我便為你謀策,太平道最好的機會就是在起義初期,大漢王朝還未重視之時便大軍兵臨洛陽城下,只要洛陽一破,群雄逐鹿的時代將提前到來,成敗,皆在這一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