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邪神 第13章 蝶戀花

作者 ︰ 田艾文

台上的王冬跳起來,紅著眼大吼道︰「好,我賭!我和你賭詩詞,我就不信你是萬能的!」

秦十七搖搖頭道︰「你和我賭詩詞,好,不過這好像對你不利,你現在的情緒能做出什麼好詩詞呢?」他一樂道︰「王冬,你知道嗎?你家以後的敗亡都是拜你所賜啊!」他用手一指道︰「你算個什麼東西!竟然敢和本王搶女人,今天我就讓你為你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本王喜歡的女人,別人惦記著也不行。你不是要比詩詞嗎?那麼你就作一首愛慕你心愛女子的詩詞,只要比本王做的好,那麼本王就用自盡成全你,要是不如本王,那麼本王就要你全家的命。」秦十七步步緊逼,指著王冬的鼻子說︰「你做啊,你做啊!」

王冬結結巴巴道︰「你,你,你先!」

秦十七放下手,點點頭。然後把頭低下從記憶里開始翻找了起來。他猛地一抬頭說道︰「有了,《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里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次反應最強烈的是姑蘇燕子,她竟然站了起來扶著欄桿哭得淚流滿面。在暮春的景色中,他借牆里、牆外、佳人、行人,一個無情,一個多情,寄寓了他的憂憤之情,也蘊含了他充滿矛盾的人生悖論的思索。

多情卻被無情惱,我為什麼?我為什麼?他已經去求親四年,每年兩次,無疑是多情的,但我卻絲毫沒有發現他的多情,卻一貫惱怒于他?我是怎麼了?

這首詞上下句之間、上下闋之間,都體現出種種錯綜復雜的矛盾。上片結尾二句,「枝上柳綿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處無芳草」,強自振奮。這情與情的矛盾是因在現實中,他屢遭拒絕。這里反映出思想與現實的矛盾。上片側重哀情,下片側重歡樂,這也是情與情的矛盾。而「多情卻被無情惱」,不僅寫出了情與情的矛盾,也寫出了情與理的矛盾。佳人灑下一片笑聲,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他雖然寫的是情,但其中也滲透著人生哲理。我,我情何以堪啊!嗚嗚……

姑蘇燕子越想越哭,這讓我如何能無動于衷啊!我,我簡直就是個混蛋啊!她渾身顫抖,身體開始滑落,幸虧秦曉冉一把抱住了她,呆愣愣地問她道︰「什麼情況?」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文泰興,他站起來,眼楮里竟然含了淚花,大聲道︰「此乃千古絕詞,雖然未必是後無來者,但一定是前無古人之作。」

他大步走上台去,看看四周道︰「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殘紅褪盡,青杏初生,這本是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但讓人感到幾分悲涼。睹暮春景色,而抒傷春之情。接著把視線離開枝頭,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也隨之軒敝。燕子飛舞,綠水環抱著人家。春意盎然,一掃起句的悲涼。用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傷春與曠達兩種對立的心境化而為一,恐怕只有作者可以從容為之。」

「枝上柳綿吹又少,與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本應同屬一組,寫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作者沒有接連描寫,用‘燕子’二句穿插,在傷感的調子中注入疏朗的氣氛。絮飛花落,最易撩人愁緒。這一‘又’字,表明詞人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算起來也該有十次了!」他說著看看上的姑蘇燕子,言外之意顯而易見了。

姑蘇燕子又何嘗听不出來呢?

「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讀者見于言外。這是一種婉約風格。足見十七爺的文學底蘊之深厚。」

「牆里秋千牆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說的那個綠水人家。姑蘇家牆外就有條小河,真巧啊!」

「由于綠水之內,環以高牆,所以牆外行人只能听到牆內蕩秋千人的笑聲,卻見不到芳蹤,所以說,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不難想象,此刻發出笑聲的佳人正在歡快地蕩著秋千。這里用的是隱顯手法。作者只寫佳人的笑聲,而把佳人的容貌與動作,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讀者隨行人一起去想象,想象一個牆里少女蕩秋千的歡樂場面。可以說,一堵圍牆,擋住了視線,卻擋不住青春的美,也擋不住人們對青春美的向往。這種寫法,可謂絕頂高明,用‘隱’來激發想象,從而拓展了‘顯’的意境。情景生動而不流于艷,感情真率而不落于輕,難能可貴。」

文泰興說到這里,看著姑蘇燕子緩緩說道︰「貌似老夫在姑蘇家的院子里見過這麼一個高牆內的秋千,就拴在兩棵柳樹之間,旁邊就是一棵杏樹,老夫還吃過那杏兒呢。姑蘇小姐經常坐在秋千上面,或嬉戲,或靜思,或品讀。我沒說錯?姑蘇姑娘。」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地邪神最新章節 | 天地邪神全文閱讀 | 天地邪神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