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和李恢二人,這輩子還從沒有一口氣走過這麼遙遠的路程。
初春時節,蒼狼軍在玉門關外接到趙興命令之後,便開始了一次充滿傳奇與神秘色彩的長途行軍。
兩萬騎兵從焉耆國出發,首先是翻越了匈奴山(阿爾泰山脈),然後從呼揭人和金薇人的傳統領地內通過,來到了西海,越過了甘薇河,穿越了燕然山,來到了匈奴人當年祭天的地方——龍城。
龍城,其故地在今蒙古國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在它的東方四百里開外,便是當年驃騎大將軍、冠軍侯霍去病所封的狼居胥山(注1)。
匈奴人隨著歷史遠去的腳步,如今已成為過眼雲煙。投靠大漢的南匈奴人如今已經更名為堯興族,與代郡以北的東部鮮卑人和烏桓人融為一體,以晉國子民為榮。向西逃離的北匈奴人在烏孫國和西域各國的不停打壓之下,如今已經繼續向西遷徙,進入了康居和貴霜國境內。
但當張繡率領蒼狼軍來到龍城時,還是有許多戰士情不自禁地下馬久久凝望和沉思。這是因為,在蒼狼軍中組建之初所吸收的戰士之中,有一半以上來自于當時的南匈奴部族,人數達到六千之多。不管是南匈奴也好,還是北匈奴也罷,來到了他們先輩祭天的地方,自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觸,凝神遠眺也就再情理之中。
曾經接替匈奴人統治這片地域的鮮卑人,如今也緊隨著已經消失的匈奴人的腳步遠去,只在馬背上的牧人口中留下了一些悠長的民歌,偶爾還能泛起幾絲回憶的浪花。
如今生活在龍城地區的游牧部落,都是已經投靠了黃軒族和炎晟族的部落,他們的族長手中肯定都是拿著一張用大漢文字寫的委任,否則便有可能被時常出來巡邏的騎兵當成入侵者予以消滅和捕殺。
事實上,這些零星的小部落對于這張由晉國臥虎城頒發的合法身份證明都不怎麼排斥。只要拿到了這張蓋著紅彤彤大印的牛皮紙,不僅沒有意味著部落被貼上了奴隸的標簽,反而會提高自己族群的身份地位。
就像這次來到龍城的蒼狼軍,他們的糧草和供給已經告罄,所以需要從當地游牧部族手中收購一批。按照「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規定,從龍城一帶游牧部落手中購買糧食、草料和生活必需品時,買賣要公道,要充分考慮這些部族從受降城里買回這些東西經歷的長途跋涉,所以他們給出的價格要高出晉國官方報價的三成以上。
蒼狼軍大軍遠行在外,自然不可能帶哪些沉重的金銀銅錢,但他們帶著足夠數量的農兵商金行發行的銀票。
一開始,李恢還擔心戰士們拿出銀票來購買東西,當地的牧民們會因為不懂其價值而拒絕交易。但出乎李恢意料的是,這些部族當中閱歷豐富的長者不僅會說一些漢話,分得清銀票的真假,而且還知道許多發生在遙遠南方的事情。
李恢不解,便問幾位德高望重的老族長,結果這些老家伙們紛紛掏出了前幾個月臥虎城發行的《晉報》。
既然軍民都是一家人,接下來便少了很多麻煩,蒼狼軍一路向著東北方向行進,一路播撒著歡樂與友誼的種子。
順著六月份北方大草原上溫暖濕潤的季風,張繡順著安侯河一路向北而行,終于抵達了煙波浩渺的北海(貝加爾湖)。如果蒼狼軍繞著湖邊繼續向北行進,那麼他們便會遭遇丁零(注2)族,而蒼狼軍現在的任務還不是佔領北海流域,所以張繡只是在湖邊沉入幾塊刻著漢子的大石,便再次率軍向東而行。
在這年的六月份,蒼狼軍經過四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終于越過了額爾古納河,抵達了大鮮卑山(今大興安嶺)的腳下。
既然鮮卑人已經成為歷史,那就更無所謂大鮮卑山的稱呼,張繡直接按照趙興的命名,告訴全軍將士,此山如今名為大興安嶺,理所應當地屬于大漢疆域,任何外族不得侵犯和佔領。
同時,張繡還指著遠處另外一道與大鮮卑山呈斜角對峙的山脈說道︰「此山今後便叫做小興安嶺。我們從大小興安嶺之間的豁口處向前行進,便可以抵達夫余國(注3)的境內,這里從今以後就是我們的地盤!」
隨著張繡的這句話落地,一路充滿友誼和和平的征途到此結束,蒼狼軍終于迎來了第一場小規模的戰爭。
夫余人與大漢王朝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共同對付著日漸崛起的高句麗和烏丸人,但晉國不代表大漢王朝,所以他們對蒼狼軍的到來顯然沒有那麼熱情。
這個還處于原始社會末期的部族國家,並不知道晉國蒼狼軍是一支怎樣恐怖和厲害的部隊,而蒼狼軍戰士拿出銀票希望購買這里出產的上等戰馬以及赤玉和貂貆等特產時,遭到的自然是一通白眼外加刀劍相向。
被人當成了強盜,蒼狼軍只好露出鋒利的牙齒,讓夫余人好好地見識了一下什麼叫做摧枯拉朽和無往不勝。
蒼狼軍在松女敕平原上接連與夫余人的王室護衛軍發生了幾場較量,因為一開始雙方都沒有表現出徹底的冷血與決裂,所以戰斗的規模和慘烈程度被有效控制,也就意味著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夫余人只是嘗到了蒼狼軍的恐怖,真正的傷亡倒不是很嚴重。
被徹底打怕打服之後,夫余的國主終于坐不住了,他派出求和的使者前來面前張繡和李恢,表示願意服從晉國的統治,只要今後晉國能夠保證大漢王朝不會讓遼東的公孫度派兵來攻打夫余。
張繡這次前來主要是為了收拾高句麗和公孫度,對于屠殺夫余人本來就沒有興趣,他很快就同意了夫余國主的請求,但是也提出了晉國的要求,
晉國的要求,實際上就是趙興的指示。
趙興指示,只要夫余國願意接受晉國委派的漢人官吏和太行院的學生,願意每年向晉國繳納貢賦,提供一定數量的戰馬和士兵,那麼晉國將會保證夫余國不會受到其他勢力的攻擊,而且還可以吸納一部分夫余人前往臥虎城求學和定居。
對于這樣不怎麼咄咄逼人的條件,夫余國主是咧著大嘴答應的。
如此看來,蒼狼軍盡管跟夫余國一開始發生了摩擦,但最終的結果還是以結成友誼而結束,張繡和李恢干得還是不錯。
接下來,化裝成夫余人的蒼狼軍,就要開始向南壓縮烏丸人的生存空間,逼著他們去跟公孫度拼命。而如今率軍與烏丸人作戰的遼軍主將,已經換成了郭淮。這次,烏丸人勢必是要倒霉了……
注1︰漢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出代郡塞擊敗匈奴,封狼居胥山。在今我國內蒙古自治區西北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封狼居胥山,禪于姑衍,登臨翰海。」後代詩文敘與異族戰爭常引用之,多非實指。
注2︰丁零即敕勒,中國北方古代民族名。亦作丁令、丁靈、釘靈。又稱高車、狄歷、鐵勒、丁零(丁靈)。三國時,丁零有一部分仍在今貝加爾湖以南游牧,稱北丁零;一部分遷徙至今新疆阿爾泰山和塔城一帶,南與烏孫、車師,西南與康居為鄰,稱西丁零。
注3︰我國古代地方民族政權,扶余族所建立的國家扶余國。這個國家後來又再發展成為以下四個國家︰北扶余東扶余卒本扶余(即高句麗)南扶余(即百濟)扶餘國,古國名,亦作鳧臾、夫餘,是古東北亞民族、穢貊別族所建。
扶餘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盛產名馬、赤玉、貂貆。社會盛行巫術,也會在戰爭時祭天佔卜以預知吉凶。夫余國與漢朝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共同對抗鮮卑人、高句麗人的侵襲。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