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英杰傳 66.幕間的插曲

作者 ︰ 服部正成

「嗚呼,終于走出來了。說起來明明河南、南陽和潁川都是人口超過五十萬戶的大郡,為什麼相互之間卻沒有一條好走一點的道路呢?這樣會趕不上潁川的戰斗啊。」

原本還在部下面前一直保持著將軍風度的曹操眼見己方部隊終于走出山區秘密趕到潁川郡定陵縣下屬的一個村子中,認不出出口像身邊的某個看上去穿著非常平常的青年抱怨著。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不是麼?那些黃巾軍的首領即使再笨也該知道距離河南這麼近的長社如果朝廷要增派援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想必即使是作戰和睡覺的時候他們也一定會有一只眼楮盯著北面的威脅吧。而我們走了這麼長時間卻沒有被發現不正是說明我等的選擇是最正確的不是麼?想想看曹將軍神兵天降的時候那些黃巾軍震驚的樣子吧。」

那個年輕人風輕雲淡一般的笑著,仿佛之前辛苦的跋涉不過是一場春日踏青的游樂罷了。

「那就借婁先生吉言了,曹某就再次與先生別過,希望先生也能達成自己的願望。」

說完,曹操在馬上像青年略微一拱手,便調轉馬頭回到麾下士兵休息的地方。而那個婁姓的年輕人也不以為意的笑了笑,也轉過身去,沒一會便消失在一直看著這邊的那些士兵的眼中。

「曹都尉,那……那個人……一下子,就一下子……不見了……」

「不要如此驚奇,那位婁圭先生可是當今奇人許劭許子將先生的愛徒呢,此次我們能和這樣的人一起行路說來也是一種福分呢。想來我們會獲得上天的加護,此戰必勝吧。」

雖然說者曹操的話語並不慷慨激昂,但是作為听者的官兵卻是熱血沸騰。畢竟即使是這個聖獸很調皮的年代之中類似于仙人這種奇妙的東西也不是等閑可以見到的。所以此時得到仙人的幫助,哪怕僅僅是順道走了那麼一遭,對于官兵們而言也是莫大的榮耀。

「軍心可用啊。」原本心情還略顯急躁的曹操此時卻突然平靜了下來,也許是被周圍那些滿懷信心的笑臉感染了吧,曹操覺得自己這一次似乎一定能夠和手下一起建功立業。

「好了,再休息一刻鐘時間,之後我們便趕往長社,給那些目無朝廷的家伙一個深刻的教訓。」

平靜下來的曹操立刻發揮出自己平日的水平,無論是氣勢還是命令也都恢復到平日的水準。而看到自己主官恢復了狀態的其余官兵,此時也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對于普通的士兵而言而言,他們原本就對于勝負啊,策略啦思考的並不多,他們更在乎的是自己能否能從戰場上活著走出,自己努力的拼命能否得到應有的回報。現在的曹操的表現,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期望能夠實現。這,對于戰前的一個領兵者而言,曹操做的還不錯。

如果說曹操那邊雖然身體是疲憊的,但是精神上卻是愉悅的話,那麼現在站在河東郡治所安邑城外的人群便是一副肅殺的景象。而這種氛圍的來源,便是一個身材魁梧的男人和他對面那個有些消瘦的身影以及他們二人身後站立的一個文人打扮另一個武人打扮的年輕人。

「丁刺史,老夫奉旨東出箕關討賊,這並州的防務就要由丁刺史接手了,我這區區河東之地想必丁刺史堂堂並州刺史是看不上的吧。對了,听聞那黃巾軍之中有一勇將名喚呂布,與丁刺史麾下愛將似乎重名啊,卻不知丁刺史能否讓他出來與我等見上一面。」

「董太守為朝廷戍邊多年,我代並州父老鄉親謝過了,同時也預祝董太守旗開得勝,揚我大漢軍威。至于董太守所說的呂布,現在已經叛離我並州軍。呂布小兒當初不過是邊地一馬賊,在下不過是不忍其一身武藝浪費于斯便讓其在麾下將功贖罪。怎奈其狼性未去,受不了軍中的規矩。本來看在曾跟隨于我的情分上不予追擊,沒曾想卻跟隨妖道生亂,董太守此去還要勞煩幫在下清理一下才好啊。對了,董太守剛才說這河東之地是你董太守的,怕是有些不太妥當吧,您說是不是啊,董太守。」

原來此二人便是身為河東太守卻一直奮戰在並州抗擊匈奴和鮮卑入侵第一線的董卓董仲穎和身為並州刺史卻一直呆在隸屬于司隸的河東郡內招兵買馬拉攏人心的丁原丁建陽。

「丁刺史言重了,我家太守原本在與胡人相持,听聞陛下詔令原本準備動身,奈何前線戰事不明,所以不敢輕動。原本打算得了朝廷的援軍便可功成身退,奈何時至今日卻依然杳無音信。要不是當地百姓自發組成了義勇隊為國效力,我等恐怕就連陛下的詔令都難以完成啊。不過听說您身邊這位張遼張小將軍似乎在邊塞威名頗著,想來即使因為不見援軍而使我大漢國土淪喪,丁刺史到任後想要收服也是易如反掌的。而且董太守身為河東太守,正是該以河東百姓為子女,替天子牧守河東,卻是不知丁刺史有何意見啊?難不成丁刺史覺得這河東郡應該歸為並州刺史部的轄下麼?」

丁原接到調令之後不去前線與董卓交接,反而跑到了董卓即將任職的地方招兵買馬,拉攏並州子弟,卻不北上支援。這樣的行為在董卓的部下之中引起了極大地憤慨。而現在李儒正是抓著這一點窮追猛打,畢竟二人所在的地方依然是在司隸校尉的管轄地域。

「董太守所為遼深表欽佩,我等將士必然不會讓董太守以及曾經在前線為我大漢朝廷和百姓奮戰的將士們失望的。董太守能夠做到的,我等並州子弟自然不會甘于人後。」

比起李儒的咄咄逼人,張遼的回答雖然氣勢十足,但是實際上卻是承認了丁原舉動的不厚道。或許對于這位年紀輕輕便敢于深入草原的猛將來說,比起丁原這樣善于權謀的上官,他還是更喜歡董卓這樣為大漢屢立戰功邊地名將。

當然,他的這種反應也讓在他身前的丁原眉頭一皺,似乎對于張遼這麼痛快的承認己方的錯誤感到有些不滿和警惕,那顆原本就十分忌憚董卓的心此時更是蹦蹦直跳。

「哈哈哈哈,好,你張文遠是條漢子,我董仲穎記住你了。文優,不必在此多費唇舌了,孟軻那儒生說得好啊,‘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只要並州人自己的心不死,我們又何須替一群已經開始舉行的狼群擔心呢?走吧,今天已經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並州人,希望那個家伙口中所說的另外一個並州人不會讓我失望吧。今天真是開心啊,吾道不孤矣。哈哈哈哈……」

伴隨著爽朗的笑聲,董卓大踏步的離開了,就這樣頭也不回的狂笑著離開了,只留下面色有些鐵青的丁原和行禮恭送的張遼。

「文遠,你為何如此,董卓不過一匹夫,要不是朝廷還需要這樣一把刀的話,又哪里輪得到他在這里猖狂。你這樣對他就不怕自己被那些士人所不齒麼。」

目送董卓走遠,丁原才回身與張遼算賬起來。不過考慮到張遼的背景,丁原嘴里的話倒也不敢說的多麼狠。而且丁原雖然在行軍打仗上並不出色,但是在朝堂局勢的判斷上卻頗有一套。

他非常清楚,黃巾起義讓大漢暴露出非常大的一個弊病,那就是軍隊制度問題。

大漢的軍隊可以說分成幾個部分。其一是邊軍,主要防備周邊異族;其二是北軍,包括新成立的八關校尉,主要是用于拱衛京師;第三就是地方軍,用于守備地方。

邊軍這一部分朝堂一不敢輕易動手二也沒啥興趣,苦寒之地除了極個別野心家或者出身不佳的家伙外沒幾個文臣會喜歡通過那里來晉升職位。

至于中央軍,由于黨錮之禍多年,這個原本是士族晉升最大的鍍金地之一的地方如今卻是人才凋零。借著這次打開黨禁的機會,中央軍必然會在黃巾之亂後改組。但是這支軍隊的高層必然是由皇帝和強力士族把持,丁原也沒打算湊那個熱鬧。

那麼最後便是地方軍。地方軍的體制原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各個郡縣根據規模下轄的數千郡兵,雖然數目很多卻非常分散;另一部分則是各個刺史部主官刺史麾下的數萬作戰部隊。

而這次黃巾之亂之所以能夠造成這麼大的損失,各郡之間互不統屬且各自為戰導致被黃巾軍利用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數目少而分散的郡兵無法起到足夠的作用,那麼刺史手下的那些士兵呢?

這就要說道刺史的用處了,刺史的「刺」這個字是檢核問事之意,所以刺史這個職位設立之初的作用便是「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至于領兵打仗不過是後來逐步增加的項目,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刺史不是省長,而是省檢察院院長+紀檢委委員長。

因為刺史當初設立的時候俸祿不過是六百石,遠遠比不上俸祿是兩千石的太守,但是他們最大的權力便是越級上奏。也就是說,刺史這個職位其實和明朝的錦衣衛沒啥區別。

那麼,這樣一個職位,可以說除了特殊情況之外,大部分都是由一群擅長嘴炮的文臣統領。而這些人即使是剿滅一些稍微棘手一點的匪患都有些困難,就更不用說黃巾軍這樣大規模的叛亂了。

于是,丁原察覺到,一個讓刺史部成為國家的一級行政級別的機會來了。

新的職位就好像現代的省長那樣統領全省政務,雖然不具體分管地方,但是勝在可以統籌規劃。而且即使缺乏軍事能力也完全可以任命一名上將為其統領軍隊,就比如他現在著力栽培的張遼。

所以雖然張遼對董卓的態度令他不滿,但是他還真的不願意為了這麼點小事就和其翻臉。不過……

「丁刺史啊,您這麼在司隸校尉的地盤晃蕩,您以為陛下就不知道麼?要是什麼問題都沒有的話那是您的福分。如果要是什麼城池讓胡人攻破的話,那您的這個刺史會是什麼樣的下場就不需要咱家提醒刺史您了吧。」

就在丁原YY自己輝煌的前景的時候,一個陰柔的聲音立刻讓他如墜冰窖之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小人物的英杰傳最新章節 | 小人物的英杰傳全文閱讀 | 小人物的英杰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