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雲訣 上古疑雲卷 第五百二十八章 朱棣決心

作者 ︰ 醉拍闌干

一席話,說得雲霄和徐達冷汗漣漣,兩個人舉著酒杯,都不知道說什麼好。讀看看更新我們速度第一

朱元璋借著酒興說道興頭上,也不管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直接拍拍胸脯道︰「標兒的子嗣老子不敢說,可是標兒老子敢打保票,以他的性子,兄弟和睦斷然不成問題,幾個藩王的性子我也知道,他們也斷然不會對標兒做出什麼不弟不臣的事情來!何況他們手上的實力也不夠,所有藩王的兵力加起來都不夠,將來真有什麼事兒,標兒的勤王兵馬不會少于百萬,所有藩王加起來也沒這麼多!除非……嘿嘿,標兒听信佞臣的話,做出了什麼不妥的事情來,讓天下州縣全都站到藩王的一邊……」

雲霄和徐達都沒有開口,他們當然知道大哥這個想法是多麼美好,也知道這個想法有多麼不切實際。這正如用朱元璋親自拍板的大明軍制一樣,落實到雲霄自己身上的時候,雖然不可以招兵買馬,可是養多少家丁卻沒人過問,縱然家丁不可以裝備長矛弓箭這些制式兵器,並不代表家丁就一點兒戰斗力都沒有,雲霄的家丁訓練的時候都是用長棍代替長矛,獵弓代替制式弓箭,可一旦上了戰場,難道這些家丁列裝了新武器之後就不會用了?未必吧?

看見雲霄和徐達沒有搭話,朱棣昂然道︰「棣兒自當永遠追隨太子皇兄!」

朱元璋含笑點點頭,額角已經在美酒的作用下,滲出了汗珠,拍拍朱棣的肩膀道︰「皇子里面,老子就最看好你了!去了北平,給老子做出一番事業出來,有朝一日,也好風風光光地接受你舅舅的朝拜!」

雲霄頓時一腦門汗︰「大哥,高麗的事,自從李成桂廢了高麗王另立新君之後,還沒下文呢!」說歸這麼說,李成桂在高麗鬧出那麼大動靜,他怎麼可能不知道!若是說朱元璋對高麗局勢的關注次于對元廷的關注的話,那麼雲霄早就已經不把元廷放在眼中,而是將絕大多數情報力量都投入到了高麗,現在,單是高麗一線的消息,他知道得比朱元璋還要早。

如今的高麗局勢絕對不是廢立這麼簡單,雲霄不過是裝傻充愣罷了。自從李成桂廢黜了高麗國王辛隅之後便另立了新君,並且在國內大肆開始清洗親元勢力。百度搜索讀看看作為名義上的宗主國,朱元璋雖然對李成桂的做法大為贊賞,可還是不得不表明一下天朝上國的態度。于是下詔說,大明與高麗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兩國的關系有著悠久的歷史,大明皇帝對高麗進犯大明領土鐵嶺衛表示最強烈抗議並且授權邊關軍隊進行有限度的反擊;同時,大明皇帝對高麗國內發生的變亂表示最嚴重關注,呼吁變亂雙方保持克制,嚴禁使用投石車、回回炮之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用和平方式解決變亂雙方的分歧;另外,大明皇堅持一個高麗的立場,堅持當今天下有且只有一個高麗,大明軍隊絕不會在這個時候進入高麗干涉高麗內政,高麗的未來應該由高麗人民自己選擇,大明皇帝尊重高麗人民的意願,等等。

可是這封可以當作國書的詔書還沒有送到高麗國王的手中,高麗國王就已經被廢黜,而當這封詔書到達高麗的時候,高麗親元派頓時一片哀號,遼東落到大明手中之後,他們與元廷的聯系早就斷了,這個時候他們多麼希望大明皇帝能夠以一封詔書力挽狂瀾,希望大明皇帝不計前嫌,可以下詔放過他們一馬,可惜他們太高估了朱元璋和雲霄的心胸,包括徐達在內,所有的大明臣子意見空前地統一︰高麗人自己搞清洗就搞吧,搞完了清洗再坐回談判桌繼續談,大不了你們全國上下都死絕了,咱們大明發揚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填千兒八百萬的百姓過去開發高麗,到時候高麗直接改成大明高麗行省就可以了,或者沿用秦漢舊名,叫也不錯。

李成桂隱忍了多年,一朝出擊便是雷霆萬鈞之勢,何況他的大軍中還有不少雲霄的人,反正不是本族,清洗起來一點同情心都沒有,每天都有無數的人頭落下。一年過去,李成桂根本不在乎高麗新王的地位,以高麗新往乃是庶子為由,又廢掉一個國王,再換上一個。

當然,李成桂那點小算盤,在高麗人暫時還沒看出來,可在權力斗爭中模爬滾打了上千年、折騰自己人下手最狠的中原王朝而言,李成桂的目的已經是路人皆知了,這廝篡位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朱元璋听了雲霄話笑道︰「賜宴之前,老子剛剛接到消息,李成桂這廝已經有想法把現在的高麗往再廢掉,直接自己稱王了。」

雲霄倒還撐得住,朱棣則是萬分驚訝地看著雲霄,徐達也是將端著酒杯的手僵在空中,久久不能動彈。

「恩師,真讓你辦成了……」朱棣艱難地說道。

「老五,你太狠了,這事兒若是傳出去,你讓武將們還怎麼活……」徐達只覺得自己喉嚨干澀。原本以為,高麗不服,打到服軟為止,沒想到,雲霄不過跑了一趟,耍了耍嘴皮子,居然就起到了幾十萬大軍、數年征戰才能有的效果。

朱元璋卻沒有再夸雲霄,反而笑眯眯地問徐達道︰「老四,這次你有幾成把握了?我讓老五給你當參謀。」

徐達嘿嘿笑道︰「十成!」

退出來的時候,雲霄覺得渾身無比輕松,徐達出了門就屁顛屁顛找老婆去了,不是雲霄不想找,而是執事的中官早在雲霄一出門的時候就已經告知,侯爺的妻妾正被皇後留著說話呢,多半是要用過晚膳才能回去。

朱棣禮節性地代替朱元璋送雲霄出門,一路上翁婿兩個都沒什麼言語,走了沒幾步,朱棣卻停下了腳步,問道︰「恩師,前些日子東宮里傳了喜訊……」

雲霄看著朱棣吞吞吐吐的樣子,皺了皺眉頭︰「有什麼話直說,別拐彎抹角的。」

朱棣猶豫了一會兒,下定決心道︰「恩師!大哥我是直到的,大嫂也待我們如親弟,兄弟們若是還在世當然沒什麼……可是……人生在世,活個六十多歲已屬難得,一個甲子之後,萬一……大哥的子嗣,會不會為難我的子嗣?」

雲霄的身軀微微一震,沒有直接回答,轉而問道︰「若是你大哥登基之後下令削藩,你會如何?」

朱棣堅定道︰「上表勸諫!」

「勸諫?」雲霄訝異道,「你是藩王,你大哥下令削藩,你上表勸諫,豈不是落了眾人口實?」

朱棣搖了搖頭道︰「恩師,你是了解大哥的,大哥就私下起誓有生之年絕對不會削藩;何況大哥也不止一次說起,就算元廷覆滅,草原的韃子依然可以興風作浪,相比之下,數千年來,咱們漢人守多攻少,本來急吃了大虧,若想掃平草原禍患,必須如漢唐一樣,至少要三代人,百年時間才能得數百年平安,即便如此,也不是一勞永逸,數百年後,草原依然會有新勢力崛起,到時候大明依舊會面臨挑戰;大哥還說,士大夫們目光長遠者少,只顧當下者多,不說將來,就是現在,咱們連番大勝之後朝中已經有不少人主張偃武修文了,大哥雖然不同意,可是身為東宮,也不好太拂逆了文臣們的意思,只得退而求其次,朝廷不問事,讓咱們藩王打出去,誰打下多少國土,就直接冊封給誰,一來全了兄弟情誼而不損國力,二來也好為子孫後代謀個萬事太平。所以棣兒敢肯定,大哥絕對不會這麼做。」

雲霄沉吟了一會兒說道︰「你大哥說得不錯,這件事要辦成,少說都要幾代人。」

朱棣緩緩問道︰「早起的時候妙雲跟我說起過,咱們藩王遠在邊鎮,做的不好的,難免要被申斥,做的太好了,又要有人說咱們居心叵測,封地距離京城太遠,有什麼消息都不能及時送到,我和妙雲再有本事,也躲不過三人成虎……」

雲霄微笑著拍拍朱棣的肩膀,笑道︰「別跟我繞彎子了,還不就是想著引我為奧援?這丫頭剛佳人就開始算計自己親爹了!我只有一句話,這事兒我管不了,但肯定不會不管。」朱棣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牆角邊傳來了一陣低低的抽泣,雲霄和朱棣同時訝異地回過頭,朝牆角看去,卻看到一個半大小子蹲在樹下哭泣,一個同樣是半大小子的小太監面無表情地站在旁邊既不勸,也不管。

「奇怪,十七弟怎麼跑到這兒哭來了?」朱棣疑惑道。

「十七?」雲霄也奇怪道,「怎麼跑到你父皇的寢宮蹲牆角來了?若是被侍衛發現,那還不得申斥一頓?去看看!」

兩個人並肩走到男孩兒面前,立在旁邊的小太監立即下跪行禮道︰「見過燕王殿下、見過侯爺!」

朱棣微微頷首道︰「起來回話。你這奴婢是怎麼當伴伴的?主子受了委屈,連聲勸都沒有還把他帶到父皇寢宮來哭?幸好這里偏遠,要不然你腦袋還保得住?」

(按︰本章歷史觀是站在朱標還沒死死的基礎上的,朱棣有野心不假,可如果朱標不死,朱棣的野心再大也翻不出多大水花來。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飛雲訣最新章節 | 飛雲訣全文閱讀 | 飛雲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