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 第079章文武兼職

作者 ︰ 格魚

第079章文武兼職

李亨身材高大,姿容厚重英武,寬額方臉,氣度不凡,其實遺傳了李隆基的很多優秀基因,在李隆基的眾多子女中,李亨算是人材最出眾的一個。更新最快的小說站www.

只是李亨性格軟弱,在皇帝李隆基的強勢之下,更是顯得唯唯諾諾,非常不堪。

當然,話說回來了,如果李亨跟其父一樣強勢,說不準早就被廢了。這軟弱無能,也或許是李亨賴以保護自己的外衣。

在李隆基不斷地「敲打」和李林甫不斷地「構陷」的夾縫中,誠惶誠恐地低調做人,這構成了太子李亨過去很多年的生活縮影。尤其是張煥案後,李亨更是心驚膽戰,唯恐哪天就要被廢,所以閉門不出,從來不與外界交往,幾乎淡出了大唐朝廷的視野。

當前的局勢是皇帝太強勢太霸道、權臣太專權,李林甫一死馬上就又起來一個楊國忠,東宮一脈倒成了可有可無的。以至于在很多時候,世人都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李亨這個未來儲君的存在。

亦或者,多數大唐權貴和皇室中人都認為,李亨的儲君之位並不穩固,隨時有被驅逐的可能。

但今天,李亨卻堂而皇之出現了,這是他近一年來頭一次在上流社會的場合中公開拋頭露面,眾人皆吃驚地凝望著李亨,現場的氣氛頓時變得古怪和沉悶起來。

按說,李亨作為東宮太子,天子一人之下的大唐儲君,他之出現,在沒有皇帝的場合中,就是天字第一號人物。見到李亨,眾人應該立刻起身行禮,但奈何此刻的李亨實在是沒有這種威懾力,很多人都沒有反應過來。

李亨大步走到玉真公主跟前,略微躬身,「李亨見過玉真皇姑。」

玉真公主也是有些吃驚,她遲疑了一下,旋即起身還禮道,「太子殿下駕到,玉真有失遠迎,還望太子恕罪。」

玉真這一起身,方才「驚醒」了眾人,眾人也便趕緊起身躬身行禮,齊聲呼道,「臣等(臣妾)拜見太子殿下!」

「諸位免禮,免禮。」李亨非常謙卑地笑著,擺了擺手又道,「玉真皇姑,父皇听聞皇姑在玉真觀設宴,便讓李亨過來也湊個熱鬧,呵呵。」

李亨說話間,兩道復雜的目光卻是找尋間慢慢落在了張瑄的身上,嘴角輕輕抽搐了一下,欲言又止。

李亨打量著張瑄,張瑄其實也在暗暗打量著這個「久仰大名」的太子李亨,後來的唐肅宗皇帝。

在張瑄看來,這歷史上的李亨實在是一個可憐蟲,好不容易當即位當上皇帝,在位五年卻又死于宮廷政變,一生可謂非常淒惶之極。

但實地一觀,張瑄憑直覺,卻又覺得這李亨似乎又並不像史書上所記載的那樣不堪。他的神態謙卑,目光卻是閃爍間隱隱投射出一絲精光,外露出來的軟弱無能更像是一種無奈式的韜光隱晦。

想來也是,在李隆基的無比強勢之下,在大唐權臣的步步擠壓之下,屬于李亨的空間已經不多,他如果不保持謙卑和低調,太子的位置肯定保不住。而之後,如果沒有安史之亂爆發後導致大唐國力衰弱,皇帝對于朝廷和全國形勢的掌控力削弱,他的悲劇也未必會發生。

一念及此,張瑄的心神倒也安定下來。他的人生之路還很長,路要一步步地走,不能好高騖遠。在當前的局勢下,選擇處于第三方的東宮出仕,相對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至于李亨,能教則教,如果實在不堪教,那終歸也是一塊踏腳石。

李亨突然笑了,回頭瞥了太監李靜忠一眼。

李靜忠趕緊取過皇帝的聖旨,雙手高高舉起,尖細的嗓音在空場上回蕩著︰「皇上有旨,張瑄接旨。」

張瑄心知肚明,知道冊封自己入東宮出仕的詔書到了。而皇帝選擇在這個時機宣布,同時還讓太子「出台」,這擺明了別有用心。

這個老奸巨猾的皇帝,說到底還是把所有人都當成了他棋盤上的棋子來任意操控……豈不知,他本人才是這盤亂世降至的棋局上最大也是最悲劇的一顆棋子。張瑄心里暗笑,卻是深色恭謹地拜倒在地,「張瑄接旨。」

除了太子李亨之外,包括玉真公主在內的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皇帝為什麼又有聖旨下達給張瑄,難道……

「……張瑄才思敏捷,品性端良,堪為天下士子表率……朕親薦拔,敕授張瑄為東宮司議郎、太子親勛翊衛昭武校尉,輔佐東宮堪習朝政國事……」

李靜忠宣布完聖旨,張瑄有些意外地叩首謝恩。

東宮司議郎是東宮文官系統的職位,而太子親勛翊衛則是太子所屬的護衛,屬于武官系統,李隆基此番讓他「文武兼備」,究竟是厚加恩賜重用還是別有用心?

更吃驚的還是在場的一干權貴士子。張瑄竟然出仕東宮……不僅出仕東宮,還文職武職一起獲得,這似乎意味著……意味著皇帝似乎要培植張瑄作為東宮輔臣之首啊。

但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東宮莫非要出頭了?多數老于世故精于權術的長安權貴和皇族中人都悚然一驚,再次望向李亨的目光中便多了一些東西。

而年輕一輩人的心機則沒有那麼深,受視野和見識閱歷的限制,不會看得那麼長遠。

原來這張瑄竟然搭上了東宮的線……難怪這麼肆無忌憚,但這又如何?東宮太子——哼,一個軟弱無能的花瓶擺設而已,還真當成一根高枝兒?笑話!楊勛心里冷笑著,張瑄被任命為東宮輔臣,他固然吃驚卻並不在意。

……

……

「臣張瑄,拜見太子殿下。」

唐朝五品官以上叫冊封,五品官以下叫敕封。張瑄接受敕封,接受了綠袍冠帶,自去更衣穿戴整齊後,再次出場正式以臣子的身份拜見李亨,這是起碼的禮儀,不可廢。

李亨目光復雜地凝視著張瑄,微笑著起身扶起了張瑄,「子瞻不必多禮,本宮听聞子瞻博學多才,有子瞻在東宮,本宮研習聖賢之書倒是有了先生。」

與眾人的感受不同,李亨對于李隆基安排張瑄來東宮任職,頗有疑慮和畏懼。隱隱覺得這是皇帝安插在自己身邊的一顆釘子,心里其實對張瑄還是有些許排斥和提防的。

張瑄微笑著,李亨此刻的心態他一清二楚。事實上,李隆基也未嘗就沒有這種深層次的考慮。不過,張瑄會不會真的老老實實當皇帝的棋子,那就是後話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唐最新章節 | 天唐全文閱讀 | 天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