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大盜 第六卷 重返龍珠世界 第一百一十四章 君主立憲

作者 ︰ 求不得

听到姬慶說帶了文武兩批人馬過來,崇禎稍微一怔,不過想到了姬慶的仙人身份,從天而降的事實,他馬上就釋然了。因為從各方面來說,姬慶安排人肯定不會有什麼奪權的念頭,那麼只會是來真正幫助他的,或者說重振大明而來。

至于姬慶話中對于現在大明官員的不屑,崇禎沒有半點兒意外。不說那些大臣和他對著干這麼多年,單是之前募捐作為前線軍資的行動,這些官員、皇親都阻止了多少回了,鬧了多少回了。李自成攻入京城的話,恐怕他們也是第一批迎接的人吧。對于他們,崇禎已經放棄了。

而姬慶既然帶人來助他,讓此刻沒了亡國之憂的崇禎沒了後顧之憂,至少,姬慶帶來的人不會一直跟著他對著干就是了。想到過去近二十年君臣之間的斗爭,崇禎就覺得很苦很苦,嘴巴中都泛著苦味兒。

姬慶看到了崇禎臉上的喜意,也猜到了他的想法。不過,還是過去那種統治方式,可是絕對不行。不說權利過大的皇帝會有什麼弊端,單是那些肥腸滿腦的大臣和皇親、貴族,就絕對是一大禍害。

大臣方面不說了,單是他們無聊的黨爭游戲,不顧國家形勢與崇禎對著干,貪污**、蠅營狗苟,就足以說明這個時候的大臣隊伍是多麼的垃圾。當然,名臣也是有,不過,受到時代局限的影響,他們也是有著同樣的缺點的。

皇親、貴族,就說那被農民軍殺掉的幾個王爺,城池都快被人家攻破了,竟然還舍不得銀子。最後,被殺、被滅,財產、女人一切歸了別人。下場慘一點兒的,還被做成了福祿宴。

姬慶要幫助崇禎振興大明,自然不會直接變更為共和制度,這個時代,神權可以,君權可以,共和尤其是在中國,太早了點兒。葉*子悠*悠

那麼,最合適當前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大明朝的制度,就是君主立憲制了。

主立憲制又稱立憲君主制,或稱「虛君共和」,是相對于君主獨裁制的一種國家體制。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實上的共和政體。

主立憲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從政府結構來講君主交出了立法權但保留部分行政權,首相只是輔助君主治理國家,憲法和其它法律由議會制訂,從體制上看就是議會制訂憲法和法律限制君主,君主在制訂的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治理國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交出所有的權力(有些國家的紀年由君主指定),首相是國家的主要行政人,立法和實君一樣,從體制上來看憲法和法律不是限制君主而是用來限制首相,首相只能在憲法和法律內治理國家。其缺點在于國家內仍存在著特權階級,優點是不用戰爭就可實現憲政。

大明未來實行的只能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當然,考慮到崇禎的情況,可以讓他有一定的行政權,他之後,變為完全的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至于國家內仍存在著特權階級,姬慶會徹底的掃除,即使皇族嫡系,除了皇帝三代至親外,其他皇親也只是具有比普通人稍好的待遇,至少溫飽不是問題。

未來的大明,政體為君主立憲制。

皇帝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等,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準法律,宣戰媾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

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皇帝、上院和下院組成。上院(不再是貴族院)包括由專門的皇家委員會推薦的皇室後裔(非政治任命)、功臣後裔(非政治任命),新封貴族(積功而來,不世襲,無特權)、上訴法院法官和宗教人士組成。

下院也叫平民院,議員由普選產生,采取最多票當選的小選區選舉制度,任期3年。但政府可決定提前大選。

政府實行內閣制,由皇帝任命在議會選舉中獲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出任首相並組閣,向議會負責。

ps,大家看看如何?算是大明時代資本化的一個嘗試。很可惜啊,中國歷史上每次要轉型之時,都被打斷,這里面到底是什麼問題?!很不尋常!)

未來大明雖然會是君主立憲制的政體,那麼必然會有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不可能避免的問題。那麼,就要在國家調控方面多做些工作了。這些,姬慶都考慮了,日後在政策實施的時候,會加入進去,保證大明未來的良性發展。當然,這里面主要是日後在大明各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的子體的工作,姬慶離開之後,也會留下一些子體來守護這個世界的。

這些都是姬慶的想法,所以就與崇禎仔細的談了一談。

崇禎也知道這個國家必須改革,否則就是有著姬慶的幫助也撐不了多久。不過,听到姬慶對于大明未來的思考,還是讓崇禎極為的震動。緊接著的,就是一系列的沉思了。

看著陷入了思考的崇禎,姬慶也不著急,端起茶水,慢慢的喝上了。看著桌上的點心,不知道味道如何,至少,這樣子沒話說,看著就讓人流口水。于是,拿起一塊兒,美美的吃了起來,還不斷的輕微點頭。

崇禎、姬慶二人的話,邊上的王承恩,不遠處的將領和小太監都听到了,表現都不相同,不過,此刻他們也都思考上了,思考著姬慶的未來大明的政體。這些,可是與每一個大明人都是息息相關的。

姬慶吃的很慢,兩盤點心吃完後,崇禎那邊也想好了。他沒有注意姬慶吃東西,而是眼楮放光的看著姬慶。

說道,「仙長的對于未來大明的想法太好了,能夠解決現階段國家的很多問題,如果實行的話,對于大明未來的發展極有好處。」

說道這兒,崇禎話音一轉,「可是,想法雖好,但是大明目前的狀況,想要實行這個制度,恐怕阻力很大,時間上會很久。」新的制度,必然會打破現有的既得利益階層,無論是大臣、皇親還是商人。那麼,阻力可想而知有多麼大了。加上宣傳、執行各方面的工作,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完成這一目標。

「我早就想到了,目前外有異族、內有戰亂的情況下,想要轉遍新的政體,就得強制來。一切的阻力,直接推到、打到。不破不立,大明不改革,只能滅亡。」姬慶也沒有準備與那些現有既得利益階層磨嘰,不服就平推,要不,干脆亡國好了。

「好,既然仙長有如此決心,那麼一定是有了足夠的把握,我也就放心了。」姬慶的話,讓崇禎知道姬慶信心十足,那文武二班人馬,恐怕就是為了新制度的建立吧。這樣的話,大明就能浴火重生,再次強大起來,他也算是對得起列祖列宗了。至于皇家可能失去的利益,經歷了這麼多的崇禎已經不在乎了。其實說來,現在的崇禎,已經是孤家寡人了,他沒有什麼不能失去的,舍不得的。

接下來,姬慶與崇禎談了李自成的事情。

提到李自成,崇禎的臉陰沉了下來,如果不是李自成一直鬧騰,大明哪能變得如此落魄,到了快亡國的程度。

當然,也不是不能對付李自成,把防著建奴的鐵騎調回來,不說打敗李自成,但是李自成想要攻克京城,那是絕對沒有可能的。

但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朱棣起歷代明皇們對臣民的承諾!崇禎,也不例外,即使身死,也不會讓建奴異族進來肆虐華夏大地。

他做到了,姬慶那個時空,崇禎身死國滅之時,也沒讓建奴進來。可惜,吳三桂因為李自成對于他家人的不公,對于未來的考慮,投降了建奴,讓異族進入了華夏大地。最後,更是助紂為虐,幫助建奴攻城掠地,殺戮國人。其罪當誅,滿門抄斬不為過,可謂千古罪人了。

「仙長準備如何處理李自成?」姬慶面前,崇禎還是留了口德的,沒有稱呼李自成為李賊。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會原諒李自成,有機會,恐怕他會把李自成撕碎,吞掉。

「農民軍必須解散,重新回到土地上。李自成,如果願意當個將軍,為國家效力,就讓他從軍。至于官職,看能力吧。如果不願意,那麼就為民,多些金錢安置。至于稱王稱帝,那是不用想了。」姬慶哪能不知道崇禎的想法,不過,李自成,還是算了,不會殺他。如果不是實在活不下去,他也不會鋌而走險為賊的。當然,也不會讓李自成稱王,這個國家日後只有崇禎這麼一個帝皇。

李自成都是這樣的安排,李自成手下的人,同樣是如此。雖然他們都血債累累,但是,姬慶不能按照他們過去的罪過來處理他們。不過,從現在開始,他們還敢肆意殺人的話,那麼他們就別怪姬慶心狠了。

之前,姬慶留下的四千武將,百個文人,其實就是去收服、安置李自成大軍的。各種要注意的問題,也都會告知他們,嚴令五申,為的就是不讓這些人再肆意妄為,不讓他們不拿人命當回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時空大盜最新章節 | 時空大盜全文閱讀 | 時空大盜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