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大盜 第一卷 熱血龍珠世界 第一百一十三章 崇禎

作者 ︰ 求不得

外城距離紫禁城還很遠,想要過去,最快的方式是騎馬。

姬慶擺擺手,讓將領一人騎馬,他在邊上跟著。就這樣,一人在馬上,一人在地上,快速的向著紫禁城而去。

街上的人們不多,畢竟李自成攻城,人心惶惶之下,哪里還有心情出門,這時候一般都是躲在家中。

姬慶看著街道、建築,雖然人氣不在,但是這里的繁華還是可以想象出來的。可嘆,戰爭改變了一切,現在還好沒讓李自成進來,否則,偌大的京城恐怕就要經歷一次劫難了。

很快,將領和姬慶到了宮門。那里,此刻正有一個小太監在等著,看到將領騎馬過來了,邊上還不緊不慢跟著一個道士,小太監立刻上前,有些謹慎、好奇的目光快速的看了姬慶一眼,就對著將領說了幾句話。

大體上說的其實就是姬慶要見崇禎的事情,而小太監就是收了命令過來領著他們去見崇禎的。

快速的確認一下,小太監帶著將領、姬慶一起進了宮內,朝著一個方向行去。至于那個將領渾身是血的模樣,也讓進宮了,恐怕是崇禎的要求。現在,宮內什麼制度的無所謂了。

又走了不少路,來到了一處大殿,門外站著兩個人。

一個穿著皇袍的中年人,頭發都白了,臉上也有著皺紋。按著姬慶那個時代來說,這只有六七十的人才會老成這樣。

可是,姬慶知道,能夠穿著皇袍的人,皇宮里只有一個,那就是崇禎。不過,他可才三十多歲啊,姬慶那個時空,這個年紀,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不邋遢一些,說二十歲都沒問題。但是崇禎這里,卻完全相反,一個年輕人,竟然老成這樣。姬慶的心里,有些發酸。

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發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朝干夕惕。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現在看來,果然不假。不過,現在的崇禎更加衰老了,就如這個偌大的大明帝國一樣。

崇禎出來,恐怕也是得到了消息,知道了李自成的攻擊停止了,想要見見姬慶這個傳說中的仙人。如果不是他的身體情況,恐怕他都會到宮外迎接姬慶。

崇禎雖然蒼老,但是此刻的眼神中帶著興奮和希望,還有著無比的好奇,以及一些忐忑,就這樣的打量著姬慶。同樣,姬慶也在看著他,心里面轉過了很多個念頭。

「如今天氣冷凍,爺爺還是和這位仙長回大殿吧?」這時,邊上一個中年太監打破了姬慶和崇禎兩人初次見面的平靜。

姬慶一看,心說這時候還在崇禎身邊的,不用問,定是那與崇禎同死的王承恩了。不說其它方面,單是忠心這一點上,誰也比不過他。這方面,姬慶對于王承恩還是很欽佩的。

「好,這位仙長,我們進去吧,這天還真是有些冷啊。」崇禎可能是為了表示誠意,穿著不厚的皇袍就出來迎接了。剛才興奮之下,忽略了,現在王承恩一提醒,崇禎自然感覺到了天氣的寒冷,連忙邀請姬慶進入宮殿之內。

慶謙讓了一下,崇禎一看,也沒客氣,一笑,靠前一步和姬慶一起進入了這處宮殿。

乾清宮很大很大,這座雄偉的內朝宮殿修建于永樂十二年,殿基與交泰、坤寧二殿連成一片,殿闊九間,進深五間,丹陛露台漢白玉台基上是高大巍峨的兩層大殿,四周是成雙成對的銅鶴、龜、鼎等裝飾。

殿分明間和暖閣,明間有金台,台上是一把金漆坐椅,坐椅之前,擺放著一張寬大厚實的幾案。寶座正後方,則是掛著一張寫著「敬天法祖」四個大字的匾額。這匾額,在清朝被換成了「正大光明」四個字。眼前這匾額是崇禎元年時換上的,端莊大氣,蒼勁有力。這是當時的司禮太監高時明所寫,內書堂出身的太監很有兩把涮子,字寫的極好。至于匾額兩邊的楹聯卻是崇禎御筆,一邊是「人心惟危,道心唯微。」另一邊則是「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就是崇禎日常辦公和召見內監的地方了。

到了暖閣,崇禎把姬慶讓到了一個座位上,他就坐在姬慶的一邊,完全平等的位置,既沒有坐到高處,也沒有對于姬慶可能的仙人身份表示低一頭。

姬慶點點頭,崇禎的表現,他非常的滿意,無論是從他那個時空知道的,還是這次短暫的見面。

「這次我要感謝仙長了,不僅是代表我們一家,也是代表我們朱氏列祖列宗。今天要不是仙長的出現,恐怕,京城很快就會被攻破了。那時候,我們一家,呵呵,恐怕都活不了。」崇禎坐下,直接開始話題,看著姬慶,眼中流露出無比的感激之情,對姬慶阻止了李自成的行為表示了感謝。言語之中,也帶著無限的感慨和嘆息。(宮內自己人的時候,皇帝一般自稱我,表示親近。)

姬慶能夠看出他是真心的感謝,他接受了崇禎的謝意。而且,這也是姬慶的願望,他也不希望崇禎一家子重演杯具。

「好說,我這次過來,就是為了阻止李自成攻城,重振大明而來的。」姬慶一笑,也表明了來意。

「重振大明?!」姬慶的話,讓崇禎眼楮亮了起來。雖然他得到的消息是天上降下來一個仙城,其中出來一堆仙人,阻止了李自成。但是這些仙人出來做什麼,崇禎無法想到。至于姬慶要見崇禎,崇禎如何能夠不見。不管怎樣,姬慶一行人都是挽救了大明,所以崇禎的感謝完全是真摯的。

此刻,得知了姬慶真正的想法,竟然真的是幫助大明來的,一時之間,崇禎的內心無比的激動,熱血澎湃,眼淚差點兒沒出來。

為啥?苦啊!任誰在崇禎這個位置近二十年的時間,經歷這麼多事情,受了這麼多罪,都會覺得苦的,無法不苦,沒法不吃苦,只能苦到底的無奈。

如果,光是苦,大明能夠振作起來也就算不得什麼了。可惜,有的只是一次次的失望和痛苦。崇禎在李自成攻城的時候,已經看不到一點兒的希望了,剩下的,可能就是等死吧。

姬慶的到來,宛如一個天大的福音,拯救了崇禎,拯救了大明。現在確認了姬慶的想法,如何能夠讓崇禎不激動、不流淚。

當然,崇禎畢竟是一個堅強的人,淚滴在眼里轉了幾圈,還是縮回去了。

邊上的王崇恩,以及在不遠處站著的那員將領和那個小太監,早就哭上了,無聲的淚水,不斷的滴落。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啊。即使太監,也是如此,他們的命運,與崇禎、與大明緊密相聯。

「這是真的麼?!」崇禎平復下了激動的心情,目光閃亮的看著姬慶,再次確認道。

「沒錯,我這次帶來不少人,文武兩批人馬,都是幫助你的。你現在的手下,已經完全腐敗了。那些城內的官員,之前恐怕已經準備另投門戶了吧。」姬慶說的也是斬釘截鐵,擲地有聲。對于那些官員,姬慶的口氣就很不屑了。

姬慶那個時空,李自成進京後,命人遍索皇宮,發現大內府庫中只有黃金十七萬,白銀十三萬,駭異之下,失望至極。本來,他「建國」之後當大賞將士,如今金銀缺少,如何是好!

李自成回想崇禎太子一番話,又有劉宗敏等人竄掇,李自成下令「追贓」。至于明末清初士人楊士聰在《甲申核真略》中所記說明宮中有銀三千七百萬兩,完全是臆測和道听途說。崇禎帝再財迷,也知道金銀在國亡時只徒為賊軍當賞金,他的「覺悟」不會低到那份上。可就這份類似「小說」的記載,被後世無數學者當「口實」,攻訐明廷國亡之際仍吝嗇守財。

最早向大順軍「獻財」的,乃大太監曹化淳,他一出手就是五萬兩白銀,很讓李自成高興了一把。三月二十日,新朝「宰相」牛金星發布文告︰「各官俱有次日朝見。朝見後,願去者,听之。敢有抗違逆令者,斬!」一時間,明官紛紛報名晉見。

隨後,經過數天拷掠,李自成軍共得銀七千多萬兩,均讓工人重新熔鑄成巨大的中間有孔竅的方板狀銀板,以便于運輸。七千萬兩真不是小數,崇禎帝十多年加餉攤派,從民間得銀不過兩千萬兩,結果導致民心渙散。李自成在京城榨銀七千萬,酷烈可知。

不過,普通百姓身上,加起來能夠有幾百萬就不錯了,其它六千多萬兩白銀,不用想就知道是那些官員、皇親國戚、太監的財產了。

這麼多錢,如果能拿出一半兒來,大明也不至于淪落到如此地步,最後被滿清佔了江山。

姬慶那個時空,這就是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當然,他那個時空,官員學聰明了,得到的錢財都放在國外。

這里,官員們自然放在自己家。可惜,最後便宜了李自成。或者,便宜了滿清。

至于論罪,恐怕這些官員、皇親就沒有幾個活著的了,剩下的,最少也會牢底坐穿吧。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時空大盜最新章節 | 時空大盜全文閱讀 | 時空大盜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