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大盜 第一卷 熱血龍珠世界 第一百三十七章 孟德的志向

作者 ︰ 求不得

曹操一個人在街上漫步行走,不知道在想什麼。

姬慶自來熟,一句孟德,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很快,二人奔向了邊上的酒肆,喝酒吃肉開來。

話一說開,姬慶就知道曹操為何在大街上漫步了。

因為姬慶派出的子體接管了洛陽,廢除了董卓的勢力,陸續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軍隊就是一方面,曹操身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他手里的兵自然也進入了整訓之列,他就是這樣閑下來的。

當然,並不是他在乎軍權,而是這幾日洛陽城的巨變,讓曹操仿佛夢中一樣,太不可思議了。先是董卓的勢力被清除,再是朝中大變動,緊接著向各地派出官員,這一切來的太快了,即使曹操這樣的人,也沒有在這股沖擊下緩過來。

姬慶知道自己的出現,讓這麼一個未來的英雄死掉了。對于曹操,姬慶心里雖然有些抱歉,不過,他的決定是不會改變的,他寧可英雄少些,也要讓百姓們都有好日子過。

問了下曹操未來有何志向,曹操望著窗外的天空,露出了笑容,表示天下清平之時,自然是為國效力。

其實,之前的歷史已經證明了曹操的志向。

靈帝熹平三年(174),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入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洛陽為東漢都城,是皇親貴勢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懸于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立即處死。于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

靈帝中平元年(184),黃巾農民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盧植等人合軍進攻潁川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斬首數萬級。隨之遷為濟南相。濟南相任內,曹操治事如初。濟南國(今山東濟南一帶)有縣十余個,各縣長吏多依附貴勢,貪贓枉法,無所顧忌。曹操之前歷任國相皆置之不問。曹操到職,大力整飭,一下奏免長吏八名,濟南震動,貪官污吏紛紛逃竄。「政教大行,一郡清平」。當時正是東漢政治極度黑暗之時,曹操不肯迎合權貴,遂托病回歸鄉里,春夏讀書,秋冬弋獵,暫時隱居了。

這兩個方面,都可以看出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為官的志向如何。

如果姬慶不到來改變一切的話,那麼等到董卓廢少帝,立獻帝劉協,後又殺太後及少帝,自稱相國,專擅朝政,這些事情之後。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組織起一支五千人的軍隊,準備討伐董卓。包括之後孤軍與董卓死磕,進而慘敗,都表明了曹操討賊的志向。

之後的亂世,曹操自然有了新的志向,這在《觀滄海》中就可以看出來。

《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的。

在這首詩中,景和情是緊密結合著的。曹操通過寫滄海,抒發了他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但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

「水何」六句雖然是在描繪生氣勃勃的大海風光,實際上在歌頌祖國壯麗的山河,透露出曹操熱愛祖國的感情。目睹祖國山河壯麗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詩人要統一祖國的強烈願望。于是借助豐富的想象,來充分表達這種願望。

作者以滄海自比,通過寫大海吞吐宇宙的氣勢,來表現詩人自己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感情奔放,卻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寫景的高潮,也是曹操感情發展的高潮。

宋人敖陶孫說曹詩「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觀滄海》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這與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讀其詩如見其人。

曹操在孫權擒殺關羽、取得荊州後,表孫權為驃騎將軍、荊州牧。孫權遣使入貢,向曹操稱臣,並勸曹操代漢稱帝。曹操將孫權來書遍示內外群臣,說︰「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乘機向曹操勸進。曹操自己還不想廢獻帝自立,他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曹操最後也沒有稱帝,要知道,當時他稱帝,誰能夠阻止的了,也沒有人有資格這樣做。他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他一生的志向所在,一切都是為了大漢,為了這個國家,堪為一代雄才。

此時,大漢有了新的變化,曹操自然看出未來的大漢會是個清平之世,他的志向,自然是為國效力。

曹操的志向沒有出乎姬慶的意料,姬慶笑著點頭,雖然以後曹操身上的光輝不會那麼璀璨,但是未來這個國家也不會少了他的身影、他的志向。孟德,才是最真實的一個人吶。

至于如何安排曹操,就留給子體了,未來的大漢,必將有著他施展才華、抱負的舞台。

姬慶對于曹操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但是曹操只是知道姬慶是個游學之人,具體身份可什麼也不知道。不過,姬慶身上的氣質,行為舉止各方面,還是讓曹操看出了姬慶的不凡。這也是他與姬慶剛見面就去喝酒聊天的原因,否則以曹操的身份,怎麼可能剛見面就這樣熟絡上了。

與曹操辭別,兩人相約日後再見。但是姬慶知道,日後能不能見還看緣分,他自己在這個時空可待不了多少時間。

曹操的友人袁紹,面對大漢即將發生的變革,可沒有這樣的淡然,不久前,就離開了洛陽,返回了族地,也就是他們一族的大本營。

或許,袁氏族人還以為他們可以有一番作為、掙扎一下,不過,注定他們反抗之後只能是一個杯具。

很多士族都是如此的選擇,妄圖反抗一下,自認為少了他們地球就不轉了,可惜,一切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

像曹操這樣明白事理的、不以自己私利為第一目標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時空大盜最新章節 | 時空大盜全文閱讀 | 時空大盜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