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大盜 第六卷 重返龍珠世界 第四百八十章 邀請 小鏡湖

作者 ︰ 求不得

一口東坡肉,甜糯中帶著酒香,真是無比的美味。\這燒肉的火候,恐怕得三個小時小火慢炖,真是美食需要耐心啊。

問了蘇軾這東坡肉的做法,出乎姬慶的意料,竟然非常的簡單。在姬慶看來,這就是家常紅燒肉的做法麼。

之所以這麼好吃,除了這是東坡居士親手炮制外,更重要的是材料的天然。單拿這豬肉來說,乃是正宗本地土養的黑豬,完全不是激素催出來的那種。可謂是,美味來自天然。

听到姬慶一行人對東坡肉的贊嘆,蘇軾也是笑開了懷,分外的高興。自己飽食一頓大肉,與來客同品美味,還獲得了認同,這個感覺絕對是不一樣的。對于蘇軾來說,可能比贊美他的幾首詩詞還讓他高興。要知道,蘇軾歷史上除了是一位大文豪外,他也是位美食家。

這時候,蘇軾的家丁回來了,帶回了各色小菜,包子、饅頭、炊餅。姬慶他們是突然來訪的,加之時間不夠,蘇軾只能抱歉下用此物招待了。

姬慶哪里會在意這些,還得說兩句勞煩學士的話,要怪就怪他們來的太突然,冒昧了。然後,姬慶的目光,就落到了饅頭上。

話說,這個時代饅頭包子還沒有分野。饅頭,其實就是後世的包子,就是有餡料的那種。

蘇軾家丁買回來的饅頭,就有好多種,有糖肉饅頭、假肉饅頭、羊肉饅頭、筍肉饅頭、筍絲饅頭、魚肉饅頭、蟹黃饅頭、蟹肉饅頭、糖餡饅頭、辣餡饅頭等等。足以看得出來,這家丁還挺用心的。

姬慶嘗了一口辣餡饅頭,的確很辣,但不是辣椒的辣,而是一種辛辣。這個時代里辣椒還沒有傳進來,辣味都停留在辛辣階段。不過,對于這個時代的人們,這辛辣也是難得的下飯口味了。

至于蟹黃饅頭,分量十足,此時已經有後世蟹黃包的模樣了。只不過,這個頭大了很多,是要全都吃下去了。後世的只喝湯,太浪費了。

至于包子,其實還是饅頭,只不過更加精致而已,更接近後世的那種包子,上面還有著美麗的花紋,天然的著色。

炊餅,反而是後世的饅頭,無餡的那種,只不過是大餅的形狀,中間開了十字花。就像後世蒸饅頭一樣,開的那個口子,俗稱開花饅頭。

說道炊餅,想起了武大郎,姬慶覺得武大郎之所以賣炊餅而不是包子,實則炊餅更廉價,需求更廣。相對來說,饅頭,尤其是肉饅頭,就貴了許多,普通百姓,尤其是那種小縣城中人,恐怕不是誰都吃得起的。

有肉自然要有酒,推杯換盞之間,蘇軾盡顯文人的情懷,現場吟詩念詞,借景抒情,表達與來客共宴這一樂事。

對此,大家都佩服不已。但是想要像蘇大學士那樣來一首,那是很難的。這種臨場發揮,可比預定題目再作詩詞可難得太多了。即使拿已知詩詞湊數,那也是不成的。人家追問,那就貽笑大方了。

不過,姬慶倒是聰明,贊起了蘇軾過去寫的好詞來,都是後人對于蘇軾詞上的精彩評論,看看蘇軾如何反應。

姬慶只是開個頭,家里文學上的功底,還是姬慶的媽媽最強。最後,只有她能夠與蘇軾說到一塊,談詩論文,仿佛一場詩會一樣。至于其他人,就是觀眾了,姬慶身為兒子,姬慶的爸爸身為丈夫,自然要按時給捧場。

一場飲宴,這就過去了。因為蘇軾下午還有公務,眾人也不便打擾,就準備告辭了。

不過臨走之時,姬慶代表周家莊對蘇軾做出了邀請,北方燕雲十六州已經收回了一部分,正需要蘇大學士這樣的人才,希望蘇軾去北方忙著忙乎一下。

當然,姬慶不能說請蘇軾去為官,那樣的話,味道可就變了。幫忙二字,卻是最為合適的。

蘇軾驚訝之中,仔細詢問,這才知道原來姬慶一行人的幾人,竟然是不久前聞名天下的周家莊的人。

想到這里,蘇軾趕緊詢問周家莊的情況。雖然大遼西京為中心的廣大地區已經光復了,但是對于周家莊和北方的詳細情況,蘇軾可不了解。此時一見姬慶他們來自周家莊,蘇軾自然不會放過。

看著蘇軾,姬慶想到,無論蘇軾是新黨、舊黨與否,單是身為華夏兒女,對于北方收回燕雲十六州之事,就沒有不關注的,就沒有不熱血沸騰的。相對于武將,文人也是不差,甚至更加的。蘇軾的樣子,完全可以證明一切,滿臉的紅潤和激動的神情,不亞于打了雞血。

姬慶連忙介紹了一下北方的形式,殺敵的情況,其實說得與對喬峰、段譽等人說的內容差不多。

當然,又多了一些內容。就是最近幾天,周家莊再次與大遼對戰的情況。自然,結果是一面倒,契丹人除了能夠為周家莊提供馬匹外,別無他用。

然後,姬慶口中就念叨起了北方缺少管理百姓的人才,蘇大學士如果去了,定能處理好各方面事務,讓百姓重感華夏的榮光。

蘇軾此時雖然是杭州太守,但是比不久前東京的高官可要差太多了,此時,說來他是下放的,已經不入舊黨的核心了。

雖然,對于此事他並不後悔,他也算是說出了自己的良心話,但是,內心中,未必沒有一絲淒涼,一份感慨,一縷失落,一抹失望。

蘇軾的年齡已經不小了,他還能為官幾任呢?!對于姬慶的邀請,他不動心是不可能的。不過,一時之間,他無法決定下來。

姬慶自然知道此事是不能急的,所以留下了一個鐲子,告知蘇軾如果決定了,那麼直接按動鐲子上的按鈕就可以了,然後,就會有人過來接送蘇軾一家。路上的安排,都會由周家莊解決,讓他放心。

就這樣,在蘇軾半信半疑中,姬慶一行人起身告辭,離去。

蘇軾自然不會知道哲宗很快就要重啟王安石變法的各項政策,蘇軾和他弟弟也要倒大霉,繼續被貶。不過,以蘇軾多年為官的經驗,恐怕他也能知道朝中即將有大變。

姬慶估計,蘇軾辭官北上的可能性極大,到了晚年了,能夠在收回的燕雲十六州盡一份力量,這個誘惑,可是誰也抵擋不住的。

姬慶也希望這個老頭能夠再輝煌一下,趁此機會,養養身體,多活幾年。這麼個大才,雖然不是完人,但是總的來說,還是有值得肯定的一面。

蘇軾家飲宴,讓姬慶一行人都在回味著,包括喬峰、阿朱、姬慶的父母、爺爺,乃至姬慶,都非常的感慨,能夠與天下聞名的大學士飲宴、暢談,這種經歷,足以終身難忘,這份記憶,珍貴無比。

之後,一行人離開杭州,趕往信陽。對于喬峰來說,就是姬慶通過周家莊的情報網絡,查到了阿朱可能的出生地。喬峰也沒有質疑,反而與阿朱感謝了姬慶一番。

雖然那馬夫人已經死掉了,不會再有誤殺阿朱一事,但姬慶也怕有什麼意外發生,于是就決定陪他們走一趟。

信陽路途比之蘇州到杭州遠不少,但是比之從蘇州到嵩山可近的多了,不久後一行人就來到了信陽附近。

但是沒有進城,而是拐向了信陽西北的小鏡湖。

說起來,段正淳的情人都沒有什麼太好的下場,不說劇情中她們最後陸續被慕容復殺掉,單是他們的前半生,就頗為的挫折。

馬夫人不用說了,最為的淒慘,無論是活著還是死去。

秦紅棉、甘寶寶,也好不了多少,一個不讓女兒知道一切,以仇恨之,一個嫁給他人,女兒卻不是那人的,可想而知她的心情了。

阮星竹同樣如此,她的家族是個家教很嚴的傳統家族,這使得她不得不將與段正淳的兩個女兒送給別人撫養,只各自給了一個段字刺青和一個刻有瓖有自己名字的詩句的鎖片做為記認。

阿朱、阿紫兩姐妹身上的金鎖片鑄著兩句話︰‘天上星,亮晶晶,永燦爛,長安寧。’‘湖邊竹,盈盈綠,報來安,多喜樂。’嵌著‘星竹’二字。

她自己也無法在家族中生活下去,獨自搬到常人難到的信陽西北小鏡湖方竹林居住。

阮星竹的武功不知如何,但是水性過人。此外,她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柔。

阮星竹在段正淳的情婦們中間,是最缺少主見心地柔軟之人。她沒有甘寶寶的聰明知進退,也沒有秦紅棉怨毒于心的尖銳,更沒有王夫人的驕傲、霸道,沒有馬夫人的變態瘋狂扭曲的愛。

阮星竹沒有特色,但她卻最女性化,所以段正淳來中原訪查少林寺玄悲大師等人慘死真相之際,公私兼顧,三言二語就將她擺平,兩人重溫鴛夢,雙宿,一段日子過得好不快活。

平凡一點的女人最能得到人間真正的快樂,最能盡情享受上天的恩賜,平凡的女人有福氣。

愈是平凡的父母,愈能生出特異的子女。阮星竹的兩個女兒,阿朱和阿紫,都別有一種奇氣,此是另一種人生辯證法。

阮星竹胸無城府,隨波逐流。秦紅棉來了之後,兩人竟化敵為友,嘰里咕嚕大說起風月之事來。柔能克剛,阮星竹愈是沒有主見,愈能在被動中佔主動,愈能對生活易于把握。

可惜,這個女人劇情中也死在了變態慕容復的刀下。而慕容復的目的,僅僅是想成為另一人的干兒子。

這理由,實在讓人唏噓啊,那慕容復,著實的瘋狂。

好在,現在一切已經改變。

距離小鏡湖還遠,但是姬慶已經感知那里有好幾個人了。姬慶眼楮一亮,難道是那段正淳來了?!

姬慶猜對了,一行人走進小鏡湖的時候,正看到了幾人。

其中一位中年人,氣勢頗為的不凡,年紀不小,但是風流倜儻,一表人材。他身邊跟著一位書生,一位漁夫,一人手拿一對板斧,一人手拿一根銅棍,四人位列中年人的周圍,似乎在拱衛一樣。如幌子一樣,點名了那中年人的身份,大理王爺段正淳。

邊上還有兩個女子,一個十五六歲,一身紫衫,但是此刻雙目緊閉,一身帶水,似乎死去了。

另外一位女子,一身淡綠色的貼身水靠,縴腰一束,一雙烏溜溜的大眼楮晶光粲爛,閃爍如星。流波轉盼,靈活之極,似乎單是一只眼楮便能說話一般,容顏秀麗,嘴角邊似笑非笑,約莫三十五六歲年紀。

ps,昨日‘訪東坡’那章,應是第四百七十九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時空大盜最新章節 | 時空大盜全文閱讀 | 時空大盜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