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嬌嬌女的紅樓生涯 正文 第五十六節

作者 ︰ 忘卻的影子

邊上的金嬤嬤、崔嬤嬤、胡嬤嬤都吃了一驚,白嬤嬤立即守在了門口,還好今日大雨,又有雷鳴,不然,這些話還不讓外面的人听了去。

賈瑾繼續道︰「如今的金價是一兩金子兌換二十三兩銀子,而到了年末的時候,各家各戶都忙著過年打首飾,那時候的金價基本在二十七兩左右。金子的使用範圍比不上銀兩和銅錢,所以自然就沒有倒賣銀兩銅錢那麼暴利。而且使用銀兩和銅錢的大多是平民百姓,佔國家人口的九成有余,當今規定,市面上的買賣,十兩以下不收火耗,其實是朝廷用國家財政補貼天下百姓的德政,不過大多數的百姓目不識丁,一年也就交稅的時候用到銀兩,所以這項德政也成了那些商人牟利的手段。」

賈瑾搖著手里的扇子,見黛玉听得認真,臉上也有了些許笑意,微微勾起嘴角,道︰「這事情就是如此。東西用得人越多,轉手的次數越多,被使用的範圍越廣,精明的商人就越能從里面得到銀錢。最好的例子就是土地、糧食和鹽。如果土地不金貴,那麼就沒有改朝換代一事了,不過,天下之土莫非王土,天下之濱莫非王濱,雖然我們能買賣土地經營土地,但是這天下卻是皇家的天下,不是可以肆意妄為的。只要有土地就能有糧食,百姓人家若是肯干,又沒有什麼天災人禍的,總能打上一年的口糧、添上幾件衣裳。因為糧食易得,若是要經營糧食買賣,里面需要的銀錢可是不少的,還有糧食不易保存,折損起來也多,就拿京里來說吧,因為京郊不產稻米,每年都是從南面進得米糧,所以一等白米的價錢是十文一斤,而京畿附近出產的麥子卻只要六文左右,像高粱之類的還要便宜,而在南面同樣的白米卻只要五文錢,而白面卻是十一文,所以經營糧食的商人不是家大業大就是背景深厚手段通天之輩。

「最後就是鹽了。鹽只要不過了水,哪怕就是放上百年也不會壞,加上輕巧,價錢又不便宜,所以這鹽商從來是大財主。如今的鹽價是四十二文錢一斤,值上四斤有余的白米了。就是再普通的人家,兩個月下來,一戶也要用一斤的鹽。這中間的鹽價若有個什麼變動,妹妹試想,若是妹妹手里有十文錢,給一文別人是極容易的,若是天下的人,每十文錢有一文到了妹妹的手里,豈不是平白多了四萬兩銀子。好比普通人家一年買六次鹽,哪怕一斤鹽中鹽商們只能得四文錢,那一年下來就是多少?本朝鹽稅極重,幾乎達到了五成,因此,很多鹽商就走私鹽,明明開的是三千的鹽引,而船上走的卻是六千,甚至更多,這些鹽商們拿著國家的財富中飽私囊,一年下來不少于數十萬兩的銀子,這些都是違法的收入呢。」

「這麼多?所以那些商人才不停地送錢給父親,而父親的政敵才不停地找我父親的麻煩?」黛玉捂住了嘴,張大了眼珠子,幾乎掉下淚來。

賈瑾看著黛玉,臉上透著欣慰也有無奈︰「這是明面上的數字,實際上可能比這個多得多,有可能是兩倍,也可能是十倍。不然,就不會有鹽政乃是天下第一肥缺這樣的說法了。糧食漲價了,只要不是大規模的災荒,平民百姓都會計較一番,吃不起白米,就吃面,買不起面就吃高粱,實在不行就去挖野菜,如今又添了甘薯作口糧,忍上幾日,總會熬過去的。而鹽卻不同,鹽只有兩種,一種是山鹽,大多來自自貢;一種是海鹽,揚州就是最大的產鹽區。自貢自不必說,山路崎嶇,運輸不易,所以本朝用的大多是海鹽。在只此一家又沒有其他的替代品的情況下,百姓們就只能忍受著鹽商的盤剝,而朝廷一再加重鹽稅也無濟于事。」

幾位嬤嬤坐正了細听生怕漏了一字半句的,而黛玉已經是開始發呆了,就連賈瑾問她有沒有听懂都不知道,直到賈瑾又推了推她,才迷迷糊糊地說了聲︰「姐姐,我完全不懂,不過我都記下了。」

賈瑾笑笑,道︰「姐姐我說的都是最粗淺的,妹妹以後慢慢地琢磨著就是。妹妹只要知道一樣,本朝模仿前宋,爵、官、職,三者是分開的,俸祿也不一樣,像我父親身上原本就有的一等將軍就是個爵位,而二叔身上的員外郎則是官位,一年也就二三百銀子,可是如今我父親身上光爵位就有兩個,又是戶部郎中,除了俸祿以外,還有增給、公用錢、給券、職田、廚料、衣糧等等額外的貼補,一年可不止千兩之數。姑爹的巡鹽御史又是個要緊的,品級也比我父親高,所以這些貼補還要多些,妹妹可不必太過憂心。」

「可是妹妹總覺得自己太過靡費了,若不能做什麼,妹妹心底不安。妹妹想著是不是從日常應用上節儉些才好。」

「妹妹說什麼傻話呢。」賈瑾拍了拍黛玉的手,「妹妹難道忘了,光你我的小廚房里的米糧就有多少種?秈米、粳米、糯米、小米、糙米、黑米,林林總總不下二十種,就是御田粳米在我們家里,連有些頭臉的丫頭都知道用來做粥是好的,做了其他的她們還不要。若是連妹妹都要節儉起來,外面的人還當姑爹出了什麼事情、我們賈家刻薄得連親戚家的姑娘都要怠慢了呢。」

「對不起,二姐姐,是我想岔了。」

賈瑾捏了捏黛玉的臉頰,道︰「傻妹妹,記住,這些丫頭下人們跟著我們不過是因為能過上好日子又有銀錢可得,若是妹妹節儉了,那她們也必須節儉,若是時間久了,還會召來不滿和背主呢,因此我們這樣的人家,就是節儉,也不會從這些地方來節儉。妹妹要記得,在我們這樣的人家開源永遠比節儉有用得多也容易得多。還有,我們身上的衣裳首飾、口中的糧食果子都是百姓辛辛苦苦勞作出來的。百姓將自己的血汗交給國家是因為國家能保護他們不受戰亂之苦,將這些東西賣給我們這些官宦之家,是因為他們希望我們能為國效力、同時也讓他們能養活自己的家人,我們吃著精美的食物、穿著華麗的衣裳,就是將他們的心意記在心里、背負起他們的期盼,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所以,妹妹,不要說什麼節儉的話,該吃的吃下肚子去,該穿的穿在身上,然後牢牢記住他們的期盼,想著是不是可以用自己手中了財物力量,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工作的機會,讓他們能有個為自己而努力的安定的生活。」

黛玉得了賈瑾的話,心里平靜許多,卻依舊不明白,只得將這些話全部記下,寫信寄給林如海。同時,黛玉也知道了自己手里的銀錢可作大用,也細心地收好了。賈瑾送走了黛玉,想了想,叫了崔嬤嬤,拿了從買賣街上得的珠玉寶石和外面剛送來的素面金簪銀釵及金銀線各色上等綾羅羽紗等物,讓白嬤嬤去教導那些丫頭們扎宮花,又才對金嬤嬤崔嬤嬤二人道︰「林妹妹今兒來卻讓我想到了一件事,只是現在又混忘了,等我琢磨透了,再請嬤嬤們為我參詳參詳。今兒個,我請兩位嬤嬤來,是想問一下,嬤嬤們可知道有什麼人會做琉璃的,我想置辦個琉璃作坊。」

金嬤嬤和崔嬤嬤二人對視一眼,才道︰「若是郡君想置辦琉璃作坊,老身一下子倒是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不過,老身有個好姐妹,她有個殘疾的佷兒會做這個,若是郡君首肯,老身可以去打听下。」

「也好,嬤嬤們不妨多商量商量,多推薦幾個人出來。還有,上次莊子上送了可用的流民名冊來,嬤嬤可都看過了?里面有沒有會釀酒的人?」

崔嬤嬤笑道︰「倒是有三戶人家,一家八口人之前是釀燒酒的,另外兩家是釀黃酒的,一共十一口人,如今都還在莊子上。」

「這樣,如此,在莊子辦個釀酒作坊,讓他們試著用甘薯釀燒酒。這甘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倉儲辦法,不如都先拿大部分來釀酒,也好省下一部分釀酒的糧食。讓他們三家分開各使各的力,用不同的法子試試,我只要最後釀的酒夠烈就好。嬤嬤看看在哪里開這釀酒作坊比較好?」

金嬤嬤笑道︰「老身記得郡君接了牢里的石老太師一家在莊子上,上次老身也看過了,那幾間瓦房也小了些,郡君又要接鄭太醫的家眷,怕是那個院子不夠使的。過陣子,等收割了,郡君不妨再蓋些瓦屋,將這些犯官家眷挪過去。原來的那個兩進的小院又擴建了一次,又有水井,做了釀酒的作坊倒是不錯。不過那里潮濕了些,不適合石老太師這樣年紀的人住呢。」

「這樣,讓莊頭去看看,比劃著定兩三個地方出來,到時候挑一個出來,蓋上兩層的樓房和六尺的圍牆,想必是可以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現代嬌嬌女的紅樓生涯最新章節 | 現代嬌嬌女的紅樓生涯全文閱讀 | 現代嬌嬌女的紅樓生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