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讀看看
今天還是兩更,第一更應該還是在下午六點左右。
——
荀攸問荀貞打算如何應付第三氏,這會兒沒有外人,在場的文聘、董習等都是自己人,荀貞就實話實說,把自家的打算講說一遍。
文聘原本在前頭開道,這時跟在荀貞的馬後,听了後,拍打馬鞍,說道︰「正該如此!」他到底還是少年,雖然較為「老成」,難免氣盛,講究的是有仇報仇、有怨抱怨,要不然也不會和高素慪氣爭斗了。他說道︰「這樣的混賬人家,居然敢冒犯君之虎須,不剪除不足以消恨。」
荀攸也不反對。不過他的著眼點卻和文聘不同。
文聘惱怒的是第三氏冒犯荀貞,而他則是對第三氏的「殺官、殘民」深惡痛絕。
他說道︰「世人皆言潁川剽輕。先時寇恂任潁川太守時,因對光武皇帝說︰‘當以精兵駐之’。想我潁川,自古賢人輩出,何來‘剽輕’之評?泰半就是因為郡中多有此等奸猾豪強之家。
「此等奸猾豪強,仗匹夫之勇,招徠刺客,聚集死士,身無半通青綸之命,以布衣之身而竟抗衡長吏,殘害百姓,隱亡匿死,犯法難禁,以至刺殺命官,目無法紀,此正太史公所謂之‘劇孟、郭解之徒’。我潁川的民風皆敗壞在彼輩手中,我潁川的清名也皆因彼輩而壞!
「貞之,此輩名為黔首,實為民賊,罪難容也。《書》雲︰‘除惡務本’。你打算將他們盡數誅滅,連根拔起,我非常贊成。」荀攸深受儒家學說的影響,對豪強、輕俠都是持反感態度的,認為他們違法亂紀,好勇斗狠,攪亂了社會秩序,敗壞了民風,不利統治的安定。——這也算是荀氏族人的一個共識,高陽里諸荀多數都是這樣認為,這樣看待游俠、豪強的。
荀貞了解荀攸的脾氣。荀攸引用《尚書》說「除惡務本」,這四個字其實也很適合他的性格,他就是一個除惡務盡的人。荀貞攬轡徐行,說道︰「是啊,我也這麼想的,所以才決定暫時不動他們,等收集到足夠的證據後,再發動雷霆之擊,將之一網打盡,為百姓除害。」
「證據收集夠了麼?」
「收集到了一些,但還不足以將其族誅。」
潁川士子多非俗儒,大多兼習律法。荀攸也學過律法,他掐指計算,說道︰「族誅乃最重之刑,夠資格動用此刑的罪行不多,也只有‘不道’一罪了。」
「不道」,即「逆節絕理」的行為,包括的範圍很廣,有政治方面的,比如︰「謀反叛逆」、「詆毀先帝」、「誹謗政治」、「執左道以亂政」等;有人倫方面的,比如「弟與後母亂,共殺兄,知而不發舉」、「殺不辜一家三人」等。
「並且不道之罪也並非全是族誅。夠上族誅的也就謀反、左道幾類。」荀攸沉吟片刻,又道,「第三氏鄉里豪強,膽子再大也不會謀反。剩下的左道?也難。……,貞之,恐怕你很難將其族誅啊。」
荀貞也知道很難。其實以他現在搜集到的這些證據而言,雖還不夠將其族誅,但殺個十人八人、抓個二三十人卻也足夠了。但是,根據許仲探查的結果,第三氏全族共有近百人,只殺個十人、八人,抓個二三十人遠遠達不到他「斬草除根」的目標。——他可不想給自家留個隱患,所以,這幾天他也在一直地仔細考慮此事。此時听荀攸問起,他也不隱瞞,坦誠地說道︰「我也知難以找到。……,不過,‘難以找到’和‘不去做’卻是兩回事兒。」
荀攸手扶車軾,品味了會兒他這句話的意思,目光灼灼,盯住他,問道︰「你此話何意?」
「我有個想法,只是不知可行與否。」
「說來听听。讀看看址」
「我欲先拿下他家的一兩個賓客,作為突破口。」
「噢?」
荀貞從容地說道︰「捕入獄中,嚴刑拷打。三木之下,必有所得。」
荀攸默然。他听出了荀貞的意思,什麼是「嚴刑拷打」?什麼是「必有所得」?擺明了是想要用嚴刑來逼迫第三氏的賓客誣告其主。荀攸不是個腐儒,知道行非常之事,必須用用非常手段,對荀貞的這個決定倒不是不能接受,只是一下子接受不了荀貞這種坦然的態度。
——便是未冠的童子也知,這種用嚴刑來逼迫賓客誣告其主的事情是見不得光的,然而,荀貞卻絲毫不加避諱,「非常坦然」的就說了出來,就好像在講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兒一樣,反差太大。他遲疑了一下,決定暫時不糾結此節,說道︰「話雖如此說,但你是鄉有秩,不是游徼,沒有拿人、拷問的權力。你怎麼行事?」
「其實我早意從第三氏的賓客入手,之所以這幾天卻沒有動手的原因便是在此。我與鄉里的游徼沒甚交情,只是在上次救援劉莊的時候,讓了些功勞給他。自我來鄉中後,他多數時間都在各亭中巡查,偶爾見上一次,也是匆匆一面,沒有過深談,既不了解他的為人,也不知道他對第三氏的看法。如果貿然告之,萬一他懼怕第三氏,反將我賣了,豈不惹人嗤笑?」
「那你打算怎麼辦?」
「我想將此事交給繁陽亭去辦。」
「繁陽亭?」
「繁陽亭亭長杜買、求盜陳褒皆我之舊人,料來他們不會拒絕於我,也不會給第三氏通風報信。」
「這倒是個辦法。」
文聘插嘴問道︰「荀君既有此意,為何遲遲不動?」他倒是半點也不在乎荀貞打算要「誣告第三氏」。
「因為兩個緣故。」
「哪兩個?」
「一個是難處︰繁陽亭管不到第三氏。要想讓繁陽亭拿人,就必須得想個辦法將第三氏的賓客引到繁陽亭界內,才好拿人。」
「……,這的確是個難處。」
「要說難,其實也不難。鄉間的輕俠之輩彼此多相識,我已問過,繁陽亭里的一些輕俠,比如大小蘇兄弟,或者鄰亭的一些豪杰少年,例如江禽、高甲、高丙等,有不少都認識第三氏家的族人和賓客。通過他們設個局,或者請宴喝酒,或者博戲賭錢,也不難誘個一二人來。」
文聘搞不懂了,說難的是荀貞,說不難的也是荀貞,這是個什麼意思?他問道︰「既然如此,又為何說難?」
「難在該誘誰入局。」
「那麼該誘誰入局?」
「本來還沒有想好,但現在已經決定了。」
文聘問道︰「決定誰人?」
荀攸猜出了荀貞的意思,問道︰「可是剛才來送請柬的那個‘惡客’?」
荀貞笑了起來,說道︰「知我者,公達也。剛才送請柬的那個惡客名叫胡/平,上次第三蘭來寺中給我賠罪道歉時,便是這個胡/平隨從;這次,又是他來送請柬,可見他在第三氏家中必是一個得重用的人,是第三明的左膀右臂,也由此之可知,此人必知第三氏的不少隱秘。……,正是一個適合的人選。」
「如君所言,人選已定,是不是馬上就可以動手了?」
「不然。」
「為何?」
「我剛才說因兩個緣故,所以到現在還未動手。一個緣故是人選,另一個緣故是時機。」
「時機?」
「第三氏稱雄鄉中百余年,不是傻子。繁陽亭一動手,他們八成就會想到我的身上,雖然剛開始他們不會猜出我是想將其族誅,也許會誤認為我只是想給他們一個教訓,以報文謙被劫之仇,但不管怎樣,他們百分百都會找到我的門上,或者親自來,或者托人求情。……,仲業,你說到那時候,我是放人的好,還是不放人的好?」
文聘想了一想,答道︰「放與不放都不好。」
「為何?」
「如果就這麼放了,前功盡棄。如果不放,極有可能會引起第三氏警惕。」
「沒錯。所以如果時機選擇的不好,到時候,我將會放與不放兩為難。」
「那麼,荀君打算將這個‘時機’放在何時呢?」
荀貞轉目去看荀攸,荀攸也正看他,兩人第二次相對一笑。荀攸悠然說道︰「這個‘時機’就在正旦的前一天。」荀貞哈哈大笑。
文聘不懂,問道︰「為甚麼?」
「正旦的那一天,貞之要回縣里。回到縣里後,隨便找個借口,比如說生病了,告假數日,暫可不回鄉中,第三氏便想為門下的賓客求情也是不能了!」
文聘問荀貞︰「荀君,是這樣麼?」
荀貞笑而不語。
荀攸喟然嘆道︰「貞之,你我自幼相熟,同在我從父門下學經十年,我以為很了解你了,今日方知,我還是不夠了解你。」
「怎麼說?」
「用刑逼客,使誣其主,此大罪也。若被人知,輕則去職,重則伏法。常人縱有此意,恐怕也會隱之不及,唯恐人知,而你卻從容策馬,坦然直言,如等閑小事耳。不知是該說你有虎膽,還是該說你是奸雄?在這方面,我不如君。」
「奸雄?」
荀貞驚笑,說道︰「曹孟德年二十舉孝廉,除洛陽北部尉,造五色棒,不避豪強,棒殺小黃門蹇碩之叔,京師為之斂跡,莫有再敢犯禁者。繼遷頓丘令,因通古文,今年又被征拜議郎。我去年加冠,今年九月為亭長,到現在才是一個鄉有秩,恩不及三千戶,威不出一鄉地,怎能與他相比?許子將的這個評價,我可當不起。」
曹操早年被橋玄賞識,听從他的建議,去汝南拜訪許劭,得到了「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這個故事不但流傳千古,在當時也已被人多知了。
荀攸說道︰「人之所以能事者,一看際遇,一看本心。你際遇不足,本心已足。」
「願聞其詳。」
「曹孟德閹室之後,賴祖、父之蔭,方才能二十被舉孝廉,除洛陽北部尉。你只是沒有這個機會。以你今日的作為來看,你如有此機會,怕一樣也會使‘京師斂跡,莫有犯者’。」
荀貞心道︰「公達也太高看我了。」
他是真的自覺當不起這個評價,也不想繼續說下去,岔開話題,笑道,「逼客誣主固是大罪,我不瞞你們卻不是因為我虎膽,而是因為你我同族,自幼相熟,仲業又乃我師弟,情同手足。你們難道還會賣了我不成?‘奸雄’之評,我實當不起。……,我若是奸雄,你便是能臣。我或有虎膽,但論及智謀,我不如君。」
他問荀攸︰「公達之智,我深知矣。我請教一下你,你覺得此計可行否?」
「可行。」
「好!既然你也覺得可行,那便是可行了。」
文聘剛才听他說到「仲業乃我師弟,情同手足」時,兩眼一亮,甚是感動,想道︰「荀君對我有引薦之恩,今又以手足待我,我豈能無報?」便很積極地說道︰「荀君,如你所言,第三氏族人不少,等到動手捕其全族時,怕會有危險。到時,你告訴我一聲,我帶人來助陣。」
荀貞笑了笑,心道︰「我雖打算用誣告之法,但這也是公事,怎能用你?」不過文聘主動請纓,也不好直接拒絕,含混帶過。
諸人回到官寺。
文聘、荀攸在竹林里坐了半晌,回來路上又被風吹了一路,都被凍壞了,加上有荀貞準備族誅第三氏這件大事壓在心頭,又都覺得意猶未盡,還有話沒有說完,不著急就走,又隨著荀貞來到前院堂上坐下。荀貞把自己珍藏的茶葉拿出,親手泡給他們飲用。
文聘喝不下去。荀攸早知他的這個嗜好,也陪他喝過,剛開始喝時很不適應,現在能喝一點了。喝了幾碗茶,幾人說了會兒話,見暮色將至,天色不早,不走不行了,這才辭別而去。
荀貞轉回後院,唐兒早把衣裳洗完,正在廚中做飯。他扁起袖子,也不在意自家的身份,搭手幫忙。唐兒趕他不走,也只得罷了。兩人說說笑笑,其樂融融。——不知為什麼現在每看唐兒時,荀貞總會忍不住想起遲婢。
快把飯做好時,許仲、程偃、小夏、小任幾個相繼歸來。
荀貞出來院中,在井邊洗了洗手,招呼他們來屋里坐下。先問了一下他們今天的收獲,還是與前幾天差不多,收集來的多是一些第三氏搶劫、逼債之類的惡事。荀貞記下後,便將自家的計劃告訴了他們,吩咐許仲、程偃明天就去繁陽亭,告訴杜買、陳褒,令他二人依計行事。
「杜買、陳褒兩個怕是指揮不動大小蘇兄弟、江禽、高甲、高丙諸人。君卿,你這幾天就暫在繁陽住下,主持此事。別的都好說,唯有一點,要務必謹慎。」
「哪一點?」
「當胡/平被你們拿下後,第三氏找不到我,很可能會來硬的。你們要當心他們會搶人。最好多找幾個人住在亭舍里,以防萬一。」
許仲恭謹應道︰「是。」
荀貞環顧諸人,室外薄暮已至,室內昏暗不明,諸人表情各異。
程偃可能因為緊張,不住地撓臉上疤痕。小夏、小任有點坐立不安,也不知是興奮,還是恐懼。許仲蒙著臉,看不出表情,從他紋絲不動的坐姿來看,是幾人中最鎮定的一個。
「第三氏暴虐鄉里,歷任鄉有秩皆不能治,阿偃說他們還刺殺過官吏。如今咱們要對他家下手,後果也許會很嚴重,沒準兒會引來他們瘋狂的反撲。」荀貞頓了頓,問道,「你們害怕麼?」
許仲的聲音很平靜,低沉地說道︰「第三氏雖暴虐鄉中,但在我眼中,滅他一族,如屠一狗。」
程偃沒干過這種事情,要論力氣,他可能比許仲、小夏、小任大,但要比膽氣,有不如之。不過他也沒有害怕,說道︰「小人的這條性命早就交給了荀君。荀君不怕,小人也不怕。」
小夏、小任本為鄉間輕俠,尚氣輕生,也不怕,說道︰「要說殺官吏,那郟縣來的群盜也殺過亭長、求盜,不也被荀君滅了?第三氏何懼之有!」
荀貞展顏微笑,將佩刀拔出,插到塌前的地上,挺身跽坐,按住刀柄,目光炯炯地看著諸人,說道︰「事之成敗,便全看你們在這幾天的所為了。事若能成,旬日之內,這世上便再無第三氏!」
說來奇怪,上次擊賊時,他雖外表鎮定,其實頗覺忐忑,但這回誅滅第三氏,他卻沒有半點異常的感覺。他琢磨尋思︰「莫不成我真像公達所說的,是個有虎膽的人?」怎麼想也覺得自家不像,琢磨了半晌,勉強找到了一個說得過去的解釋,「或許是因為上次擊賊,長了我的膽色,又或許是因為我知第三氏乃我聚眾路上的一叢荊棘,非得鏟除不可,所以能如此淡然?」
——人都是在不斷成長的。
三個多月前,當荀貞初至繁陽亭時,他接人待物的種種,雖然城府深沉,雖然有做作、施恩的成分,但大體上還是本色表現,還是一個剛走出「象牙塔」的「士子」,而在治過民、殺過賊後的今天,他的性格卻在不知不覺間開始出現了改變,也可以說,不知不覺間開始了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