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皇帝娃娃宰相 正文 第16回 政務會議

作者 ︰ 碣石頑童

這一天,一年一度的朝廷政務會議在金鑾殿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在京的九品以上官員和地方政府選派的代表三千多人。(請記住.)在主席台就坐的有左丞相內閣大學士張居正、右丞相滿朝薦、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大學士張四維、申時行、吏部尚書張瀚、戶部尚書王國光、禮部尚書萬士和、兵部尚書譚綸、刑部尚書王之誥、工部尚書朱衡、都御史郭朝賓、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禮、大學士王世貞、沈德符、張敬修、太監孫海、客用、陳洪、孟沖、錦衣衛左都督朱希孝等朝廷重臣和宮內主事太監三十多人。皇上也蒞臨大會主席台督陣,以表示對大會的高度重視。

左丞相張居正代表朝廷作政務工作報告,張丞相在報告中指出,在陛上的英明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各方面都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台下官員們都竊竊私語,張丞相知道大家在議論什麼,于是插言說道︰「大家不要竊竊私語。關于對皇上的稱呼問題,大家都習慣于叫‘陛下’,大家知道,‘陛’,就是高台,大家看看,皇上應該坐在高台上呢?還是應該坐在高台下面?很明顯,皇上的座位在高台的上面。所以,千百年來,人們都犯了一個莫大的錯誤,稱皇上為‘陛下’,皇帝們自己也自以為是。這一次我們的滿丞相把它糾正過來了。以後大家稱呼皇上應該稱呼‘陛上’。至于‘陛下’,我想我們所有的臣子都應該是‘陛下’,因為我們確實都坐在高台的下面。」張丞相這麼一解釋,群臣都頻頻點頭。)

張丞相繼續說︰「早在隆慶年間我就已經提出,以大明當時情況,國家急需要進行的是六項工作︰一是省議論。就是說,但凡國事拿出來討論,大家就不要把精力放在說無關緊要的廢話上,一旦決議通過,就應該立即動手執行。二是振紀綱。一定要以‘公道’為準繩來決斷執法中的矛盾糾紛。三是重詔令。一定要強化中央權力,只要下達決策,則限令所對各衙門執行期限,逾期仍未執行的,就要查處該衙門的主事。四是覆名實。朝廷賞賜給官員的頭餃太多,‘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情況很多,結果百姓對朝廷產生了很強烈的不信任感。解決這個問題的對策就是‘用人必考其終,授人必求其當’,這樣就可以有效地維護朝廷威信,更可以安撫民心。(而且,吏部嚴格考課之法,審名實之歸,把對官員的使用升遷完全制度化和系統化。五是固邦本。由于民間稅賦、徭役不均,越是貧困百姓越受不合理的政策所傷害,因此,必須統一稅賦標準。六是飭武備。即加強國家的軍事實力。」

張丞相說,「隆慶皇帝對我提出的這六條治國方略表示完全贊同,並切頒發詔書施行。但是大權獨攬的嚴嵩不支持,這些措施沒有得到實行。現在進入了萬歷時代,我向陛上重新提出這六條改革措施,陛上當即拍板,詔命我全權負責六條治國方略的實施。」

張丞相說︰「根據前兩年我大明政壇的現狀,我們著重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第一是整飭吏治、刷新頹風的歷史。大明機構運行了兩百余年,官員貪污成風,辦事不力不說,還極盡阿諛奉承、投機取巧之能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實行了‘京察’制度,重用吏,排斥清流、阿諛之輩,終使機構重新煥發生機。第二是財政方面,革新稅賦,梳理財政,實行‘一條鞭’稅法,‘一條鞭’的提出與實施早在嘉靖年就開始了,但時施時廢,社會輿論也是褒貶不一。後來我們找出了其中的關鍵,首先在山東試行‘清丈土地’,從勢豪大戶著手查處隱匿不報乃至侵佔百姓的田產,進而推廣全國,僅此一項就為國庫增加稅賦數百萬兩之巨。短短兩年時間,國庫由無錢發工資的窘況一變為累計余額數千萬兩。第四是整肅教育,預延攬濟世之才。前些年,朝政*,社會上講學之風茂盛,本來開個書院講講學也沒什麼,但這些老師、學生卻不安于學‘之乎者也’,他們抨擊時弊,藐視皇權、政府,甚至出入官場,這肯定是不利于政治時局穩定的,所以我們撤封了全國講學書院數百間,起到了一定的政治穩定作用。」

張丞相的報告得到全場與會代表熱烈的掌聲。

接著是吏部尚書楊博作《關于改革科舉考試的報告》。楊尚書說︰「自從隋朝開創科舉制度,至今已經歷了千余年。在漫長的歷史中,科舉制度曾經起了很好的積極作用。進入本朝以後,科舉制度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唐宋時雖有科舉,但錄取名額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幾十人。本朝自洪武三年起實行擴招,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擠破了頭,紛紛以讀書為業,這些人構成了後來明朝文官勢力的龐大陣容。」

楊尚書喝口茶繼續說︰「到了成化年間,科舉考試之法又大大變更,用排偶文體闡發經義,稱為‘八股’,亦稱‘時文’、‘制義’或‘制藝’。以後便承襲下來,格式愈益嚴格,文章越發空虛。所謂八股文,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出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落下十個部分組成。破題,開首用二句設破題意。承題,用三四句或五六句承接破題的意義加以說明。起講,用數句或十數作為議論的開始,只寫題大意,宜虛不宜實。入手一二句或三四句,為起講後入手之處。以下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議論中心。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須有兩股排比對偶的語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虛一實,一淺一深,亦有聯屬者,共合八股,故名八股文。八股文的試題出自四書,應試者必須按四書五經的代聖賢立言,依格式填寫,因而具很大的局限性,弊病尤大。」

楊尚書說到這里停下來了,台下紛紛議論起來。但是楊尚書用手指頭敲敲講台說︰「大家停下來,待會兒大家還要討論討論,到底這個八股文好不好,這種八股文是不是需要改革一下。但是我還有話說。由于科舉考試的內容是以八股文為主,于是教育重心當然就完全放在如何教八股文與如何做八股文上了,而且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須在四書五經範圍內命題,考生只能根據指定的觀點答題,不準發揮自己的見解。這樣一來,它就嚴重地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嚴重束縛了學子的思想與才華。阻礙了文化的發展,扼殺了人才的培養。許多讀書人為了中試,只顧埋頭攻讀經書,鑽研八股,不講究實際問題。考中做官後,只會按照條條框框辦事,不會變化,辦事能力差。」

楊尚書最後說,希望全體與會者對這些問題進行很好地討論。

接下來,張丞相要滿丞相說幾句話。滿朝薦謙虛一番,說自己剛來朝廷不久,對情況不是很熟悉,就免了。可是張丞相一定要滿朝薦說幾句,跟官員們打個招呼,讓官員們認識認識,于是滿朝薦站起來帶著童稚的話音說道︰「全體官員們,我乃滿朝薦,上湖南三塘驛人,蒙皇上見愛,被授予丞相之職。在此,滿朝薦向大家問好!」

金鑾殿里響起熱烈的掌聲。官員們一邊鼓掌一邊琢磨︰皇上怎麼給一個女圭女圭授予丞相的職務?官員們內心嘀咕︰看這滿丞相打扮,活月兌月兌一個哪吒,莫非這滿丞相是哪吒降世人間?大家正胡思亂想,又听滿丞相說話了︰

「全體官員們,張丞相要我說幾句話,說什麼呢?剛才楊尚書說到科舉問題,讓我有了一些想法。首先,從今年開始,參加科舉考試是不是有一個年齡限制。我沒有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听人們說起科舉考試的情況。听說科舉考試是沒有年齡限制的,這怎麼行呢?你七八十歲的老頭子還去考舉人考進士,你拿著那文憑還有什麼用?帶到棺材里去?你七八十歲的人早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還去爭什麼功名?所以我認為,參加科舉考試應該有一個年齡限制,不過這個年齡限制到多大,大家可以討論,我本人的看法,六十歲以上的人不適宜參加科舉考試,或者可以限制到五十歲。大家討論討論。第二是科舉考試的內容是不是不要做限制。我的看法是,凡是有一技之長的人都可以中舉人中進士,比如書法,繪畫,音樂,醫術等等。你寫得一手好字,畫出一幅好畫,彈得一手好琴,或者有很高的醫術,我認為都可以成為舉人進士。第三,我想是不是設一個神童科,凡是發現智力超群的兒童,都可以通過考試授予‘神童進士’,直接授予官職在朝廷做事。好了,就說這麼幾點。」

滿丞相的發言得到一陣經久不息的掌聲。最後皇上站起來說︰「剛才滿丞相提出了他的三點想法,很好呀。科舉考試就是應該有一個年齡限制。我個人的看法是,年齡限制在五十歲比較合適。第二是對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也應該有一個進入官場的機會,這就得讓他們也有中進士的機會。至于對智力超群的人授予‘神童進士’,這個辦法好得很,朕第一個舉雙手贊成。大家看看我們的滿丞相,僅僅十二歲,跟朕同年,可是當了丞相。我跟大家說,我們的滿丞相就是當代的甘羅!」

金鑾殿里又一次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娃娃皇帝娃娃宰相最新章節 | 娃娃皇帝娃娃宰相全文閱讀 | 娃娃皇帝娃娃宰相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