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36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興兵作亂,叛出後唐向契丹稱臣。他厚顏無恥,認賊作父,事小于自己十歲的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並以幽雲十六州作為交換條件來求得帝位。耶律德光大喜,率三十萬大軍自雁門關入引兵來援,助石敬瑭大敗後唐名將張敬達,末帝李從珂聞訊心慌意亂。同年十一月,末帝見大勢已去,登上玄武樓引火自焚,後唐亡。耶律德光如約冊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
石敬瑭雖如願登上帝位,但他心中仍有憂慮。末帝手中握有自秦始皇起傳下的傳國玉璽,這傳國玉璽乃始皇帝命工匠將和氏璧打磨而成,歷代帝皇皆以擁有傳國玉璽乃正統為榮,但石敬瑭費盡心思命人尋遍整個皇宮都不得其蹤。
不知何時起民間傳聞四起,有傳聞李從珂當日抱著傳國玉璽縱身火海,又有傳聞李從珂自知命數將至,故將傳國玉璽交于次子雍王李重美,以待他日東山再起,可憑玉璽號令天下歸于正統。
對于民間傳聞,石敬瑭更信後者,並非他不信前者,而是他不願相信,他實不願接受傳國玉璽被毀一說。自李從珂死後,雍王李重美便再無蹤跡,似人間蒸發了一般,如此一來他越加傾向于雍王持璽一說。他暗中派人在民間尋找雍王的下落,卻無任何消息。
翰林學士桑維翰深諳聖意,他想到了一個人,一個在江湖中人盡皆知且又正邪難辨,通曉天下卻又行事乖張的江湖人物——通博先生。
這通博先生通曉天下之事,漂泊江湖,居無定所,為人行事乖張怪異,難辨正邪。桑維翰派人多方打探才總算尋得通博先生。
桑維翰向石敬瑭稟報此事,後者大喜。為顯誠意,他屈尊降貴,親自登門拜訪,可當他們來到通博住處,早已人去茶涼,桌上只留下以狂草書寫的一首打油詩︰「問鼎龍門心不實,豈是荊玉百般事。可嘆幽雲十六州,換得聲聲兒臣恥。」石敬瑭看罷氣得七竅生煙,甩袖離去。
石敬瑭心有不甘,命桑維翰重金召來江湖高手為他尋找雍王下落。一場生死爭奪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