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 第五章 春種計劃

作者 ︰ 黃昏前面

「作叔,那你先說給我听!」王易听了非常的驚喜!

自當日在田地間查看作物收割情況時候听王作講起過今年收成不好的事後,王易這段時間也常在琢磨著關于糧食的事,他原本也準備過了年後,與王作等莊內有說話份量的人,討論一下來年田地里種植的事宜,沒想到王作在年前就和他來說這事了,正是可以發揮他的見解時候。

「因今年糧食歉收,遠比預計的差,必須得及早做出補救,因此老朽和莊內其他一些人商量後,參照當日二公子所說的,已經在我們莊內所屬的大部田地間種植冬小麥,若明年麥子收成好的話,可以彌補今年收成大幅減少之災患,」王作頓了頓,有些歉意地看著王易,麥種之時,王易才剛剛醒過來幾天,王作因此沒有告訴相關情況。

听王作這般說,王易並沒表示什麼,以眼神示意王作繼續說。

王作看王易並沒表示什麼,也就繼續說道︰「老朽準備待明年麥收後,再以五成田種植水稻,其他田和七成地種植粟米,剩余田地種植豆和高粱等作物,明年的春種計劃就是這樣,你看如何?」王作說著,一臉期待地看著王易!這是他和王近爭論了許久才得出的結論,有了這個結論後,也馬上進城來,告知王易!現在王易表現不同于一般常人,這些莊內的大事不能不告訴他!

王易听了後想了一下,並不認同王作所說的,當下即說道︰「作叔,我覺得我們莊內所有的水田都應該種植水稻,我看到我們的田地邊上有河,可以築壩引水,提供水稻所需的水源,水稻產量高,我們在三月末可以種一熟,六月再種一熟,再加冬麥,可以有三熟,即使因種子或者其他原因暫時不能種兩熟水稻加一季小麥,只能種稻麥兩熟,也遠比現在這樣種植產量高,我覺得種植的粟米只需要夠交租稅就可以了,也就是說不宜種水稻的地里,也不需要全部種植粟米,可以種植其他一些經濟作物,如高粱、豆類等物!作叔,近叔,你們覺得我這樣的想法如何?」

王作和王近對望了兩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異,王易所說的遠出乎他們的意外,王作和王近原本都以為,對他們做出的這個決定,王易定是不會有什麼意見,他們這次到杭州來將計劃告訴王易,原本只是想盡點下屬的責任,告知一下,沒想到王易卻將他們的計劃否定了!

王復知道王作和王近有疑惑,當下並沒什麼在意,帶點賣弄的神色對王作說道︰「作叔,這些年我從書上看到了不少有關種植方面的論述,特別是水稻種植技術知道了不少,今日也想一並和你說說,想必到時一定有用的…」

王易在通過問詢王作、王復及身邊的王周等人,並通過自己的觀察後知道,如今水稻種植還是以直播為主,也就是直接將稻種撒在田里,並不似後世時候那樣先育秧,再移種的,而且在種植的時候田間也沒有經過精細耕作,肥料什麼的也施不足,這些都是可以改進的地方。

現在種植的情況基本是一年一熟,兩熟的情況是有,但並不多見,這情況甚至在更南的南方都是如此,這也是導致糧食產出非常低的最重要的原因,要知道後世這片土地上是可以種植兩季稻和一季麥子的,至少兩熟是絕對可以種的,若所有田地種植情況都能改成兩熟或者三熟,那糧食產量必將翻番。當然,要種植兩熟水稻的話,這對水稻的稻種要求還是比較高的,管理也需要莊戶更加勤快和嚴謹,而且耕作技術的要求也不低,至少現在這樣比較粗放的耕作技術那是肯定不行的。

王易後世時候的老家在農村,自小下過地,種過田,對作物種植還是有點懂的,更因為他在研究隋唐史時候曾經關注過唐初時候農業生產情況,對唐初時候水稻等作物種植情況有比較多的了解,而在研究唐代農業時候,也查過一些現代的相關資料,對水稻能作物種植情況也有了更多更進一步的了解,這些後世時候總結出來的經驗,拿到一千多年前來使用,作用自然是非常大的!

「那請二公子把你從書上看到的種植技術都講給我們听听!」王作神色恢復了平靜,對王易作禮說道。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從軍之前都種過田,雖然說杭州之地與他們家鄉的情況不太一樣,但種植的技巧都是大同小異的,如何種植自是知道,只不過王易這樣鄭重其事的講述,他們當然要好好地听一下,至少是給自家二公子一個面子,更不要說王易有可能會再次給他們驚喜。

「作叔,水稻種植除對水和日照的要求比較高外,其他的要求並不是很嚴格,因此更容易種植,不過要使水稻產量高,必須得細作耕種,」王易保持著從容的神色,對面前三個眼光注視著他的莊內重要人物娓娓說道,「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耕翻,使其松軟,將所長草覆蓋到下面,這可以用水牛來整地犁田…田地平整好後,然後再育秧,將稻種集中撒在幾塊田地里,這樣方便管理,也可以減少病蟲害……待秧苗長到一定大小,再起秧播種…,播種後要加強管理…」王易把如何耕田、平整,浸種育秧、催芽、秧齡掌握,如何播秧、插秧密度、播種時候的田間肥水管理,及秧苗種植後直至收割前的一系列管理措施都細細地講述了一遍。

王作、王近、王復三人一副目瞪口呆的神色,愣愣地看著王易,听著王易在那時滔滔不絕地講述,直至王易因為話講的太多,口干舌燥停下來喝茶時候,才稍稍的反應過來。

與王作一樣氣度同樣不凡的王近一臉敬佩的神色看著王易,非常恭敬地說道︰「二公子,您對水稻種植的情況這麼熟悉,講的這麼詳細,真是讓老朽幾個甚是敬佩,這些技術太有用了!二公子所知道的這些,真的是從書上看來的嗎?」王近並不知道王易的書房中有哪些書,這個從來沒有下過地的二公子,能知道這些是比較讓人難以理解的,唯一的可能只有從書上看來的,別無他處!

「是的!」王易點點頭,「古人有雲︰書中自有顏……嗯,書是最好的老師,許多知識都可以從書中得來,不過書上所記都是死的,只有在現實中得到實踐過的,才是真理!我不知道這些書上所講的技巧,能否用于現實耕作中!」

「二公子說的甚是有理!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種植技巧,讓老朽等受用了!」王作也點頭表示認同,再問道︰「想必二公子還沒將事兒講完,還請二公子將所有你知道的都告訴老朽幾個!」

「好的!」王易還有不少的東西沒講呢,當下繼續說道︰「可能我們現今所種的水稻,因其生長周期長,不一定能種兩熟,即使兩熟能種,但產量低,也會延誤了冬小麥的種植,因此,種子一定要選好,我听說南方一些地方在種植的一種名喚‘佔城稻’的稻種,這是在交州以南林邑境內廣泛種植的稻種,以林邑境內佔城命名,這種水稻成熟周期極短,從種植到收割只需要五十天左右!」

「什麼,只需要五十天左右?」一直認真听著王易講述的王復大吃一驚,從種植到成熟只要五十天左右,這比現今他們所種的水稻成熟周期至少縮短二十天以上,若是兩熟,那就是一個多月近兩個月了,這幾年一直關注田間作物種植情況的王復來說,當然知道這一兩個月時間的寶貴。

「是的,佔城稻不只生長周期短,而且其產量高、耐旱、又不容易有病蟲害,听說在交州一帶種植最廣泛的稻種,那里大部地方一年至少可以種植三熟水稻,」王易很自信地說道。佔城稻的情況他有過一些研究,大概地知道這種在古代種植挺廣泛稻種的生長特性,因此不假思索就說出來了,如今可沒有後世時候易種產量很高的雜交水稻,佔城稻這種稻種,應該是如今最適合種植的。

交州就是後世時候越南的首都河內,這個地方如今是屬于大唐的一個州,州治所在地。

據歷史所載,佔城稻很早就在南亞一種天氣溫暖的地方種植,但直到北宋時期才被引起到江南一帶,並經朝廷之手大範圍地推廣種植,並帶來了田地的豐產,為有宋一代經濟的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唐初時候,內地至少江南一帶一定是沒有的,想要種植佔城稻,需要另想辦法,因此王易再說道︰「作叔、近叔,此稻種交州一帶才有種植,種子可非常難得…」

「二公子請放心,若真有這麼好的稻種,老朽一定會想辦法得到他的!」王作說的非常自信,在說話間,還和王近交換了個眼神。

王易看到王近微微地點點頭,嘴角還有笑意露出來,他不知道兩人表示的是什麼意思,也不好問詢,只得繼續說道︰「作叔、近叔,我所知道的基本就是如此,也講不出更多了!」

「二公子今日這番言語,讓老朽等受益匪淺,您請放心,一切事兒老朽等會去打理的,到時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王作說著和王近一道站起了身,對王易恭敬地施了禮,「二公子,老朽等先回莊去了,先將您的吩咐傳給莊內諸人,待過幾日,再過來和您細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 | 泱泱大唐全文閱讀 | 泱泱大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