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長安還是很熱的,不過在長安城外灃河邊莊院內,卻是很涼爽透氣。(請記住我們的網址)莊內栽有大量樹木,又有水池,比在杭州西湖邊那別院內還涼爽,王易在這個夏天間,除了幾次偶爾回到城內處理一些事外,其余時間都呆在城外的這個莊院內,逍遙自在地過完了來長安的第一個夏天。
就在暑氣剛消去之時,王易得到了杭州傳來的消息,還收到王作寫來的一封信,一些較平常的事寫在信上,特別重要的事是信使口述的。
王作信中說,去冬所種的小麥獲得了豐收,無論是官田、私田,及王易所屬各莊的田中,小麥產量都非常好,今年春種及小麥收割後,杭州一帶幾乎所有可以種水稻的田,都種上了水稻,在王作送來的信中描述,站在吳山上,放眼望去,能看到的幾乎都是綠油油的水稻田。
在麥收後,杭州刺史李弘節還親自到農戶家中勸科農桑,希望百姓種植水稻,其他一些官員,也通過不同的渠道勸百姓盡量種植水稻,並免費提供一部分稻種。
因為有去年西湖附近兩萬余畝水稻田的好收成,再加上官府免費提供一部分的稻種,對官府很是敬畏的普通百姓,自然跟著官府的指揮棒行事,他們的田里,也都如官田一樣,種植了水稻,因今春及初春時節杭州一帶雨水充沛,西湖早就蓄滿了水,西湖附近及稍遠一點的二十幾萬畝水稻田里的水稻,也有了充足的水源可供灌溉。
王易屬下莊內種植的佔城稻也有百多畝,在王作來的信所寫時候,是剛剛種下去,以時間估計,王易收到信的時候,佔城早稻應該收割完成了,看王作信中描述的情況,水稻長勢非常好,只要不出意外,收成肯定不會差。
王作在派人傳來的消息中,也告訴了杭州官府在王易走後的一系列舉動,包括完善西湖疏浚的掃尾工作,在西湖邊上廣種楊柳和桃樹,並繼續加固堤岸及堤岸和小島的輔助設施等,修築沿湖及經湖而過的官道等等,從這些消息中可以判斷出來,官府並沒有針對他們這一群人采取什麼特殊的行動,也就是他們這部江淮軍中余部在杭州依然處于不被人知的隱蔽狀態中。
當然來人還告訴了另外一些重要的大事,那些事情的進展情況讓王易基本放心了。
來的信使還告訴了王易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根據王易的要求,及他們那些留守杭州的頭人們商量的結果,贊成一部分人再來長安,決定讓王近率領幾十名原本在江淮軍中有一定職務的人,及其他一部分人,先一步來長安,以避免王易面聖後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能及時做出應對。不過還有一個消息讓王易不知道啥滋味,來的信使還告訴她,在杭州整天悶悶不樂的蘇燕,也一再要求來長安,王作和王近商量後同意了她的請求,準備在天氣稍稍涼爽一些時候,由王近護送著她,一道來長安。
想著那個這段時間想起的美人兒如今有可能已經踏上往長安的行程,再過幾個月後可以見到,王易在高興中又有點其他的感覺,他知道蘇燕這次來長安後,與他之間定會發生一些實質性的改變,王易打心底是非常渴望這種改變,但總有一點潛意識的因素,讓他本能地抗拒,與蘇燕朝夕相處了那麼長時間,為何還會出現這種情況,王易自己不弄不大清楚。
他在想,會不會是因為上次在洛陽遇到過那女子的原因,他自個都說不清了。
但蘇燕來長安,還要再過好幾個月才抵達,王易暫時也放下此事不去多想。
王昂隨御駕一道去九成宮避暑後,也沒一點消息傳回來,這倒並不讓王易奇怪,伴君身邊,能隨便傳遞消息的話,那才是讓人覺得奇異的。
八月初,天氣已經轉涼,出去避暑已經兩個多月的李世民終于回到長安城來了,王昂也隨御駕回長安,不過他只在剛剛回京的第二天,匆匆來到王易所住地方呆了一會後,就走了。
在這次兄弟倆匆匆的會面時候,王昂告訴王易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那就是皇帝李世民接到代州都督張公謹所送一份十分重要的奏表,正在召集群臣緊急商議張公謹奏議的事。張公謹在奏表中說,如今突厥內亂已起,再加上連遭天災,實力大減,請求朝廷派大軍討伐突厥。
朝中百官為此事爭論的不可開交,主戰派與罷戰派各執已見,誰也說服不了誰,李世民也舉棋不定,此事朝中大臣繼續在研討之中,但大唐各衛軍中已經在悄然為有可能發生的戰事做準備了。
因為皇帝時常召集群臣商議事情,作為御前人員的王昂,必須得大部時間呆在宮內,隨時候命,因此回到了長安,也不可能時常出宮來,和王易、王曇相聚。
王易听了卻沒有了點介意的樣子,反而滿心的興奮。
熟知歷史的他當然知道,自貞觀三年秋始,大唐正式開始反擊外敵入侵的軍事行動,據史書上記載,應該是貞觀三年九月,大唐朝廷任命李靖等人為諸道行軍總管,討伐突厥人,戰爭自九月底開始,到第二年四月左右結束,這一戰雲集了可以說大唐最著名的軍事統帥,李靖、李世勣、李道宗、柴紹、張公謹、薛萬徹等諸多听著讓人心跳加速的名將俱參加了這場戰爭,王易最為敬仰的大唐軍神李靖總率諸軍。李靖在這次戰爭中充分發揮了其卓著的軍事才能,奇兵突進,戰爭的結果就是以東突厥汗國的覆滅,突厥可汗頡利被擒到長安來結束。
自那以後,在後面數十年間,大唐的兵威震天下,無人可以匹敵,大唐的疆域也迅速擴張,再加上一系列民生政策的正確實施,大唐軍力空前的強大,讓後人無比懷念的貞觀盛世也隨之來臨。
讓人熱血沸騰的年代可以說就是從貞觀三年開始的,而王易正處在盛世還未開始,這場著名戰爭還未打響之時,他非常想為這場戰爭出謀劃策,以他所了解的歷史知識,以他在後世時候對這場歷史上非常著名戰爭的研究,指出戰爭中的一些要害之處,避免那些可以避免的失誤,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將戰爭的勝利推向更高的輝煌。當然他更想把許多非常有用,經過歷史的實踐檢驗的治國理念呈獻給朝廷,說給李世民听,為貞觀盛世帶來更大的繁榮。
但是他如今還未面聖,皇帝李世民都不知道他已經來到了長安,王易想著,應該找機會盡快去面聖,把自己的諸多想法說給李世民听,不然他會錯失一個很好的表現機會。
在听王昂說起這事時候,王易也悄悄地提醒自己的大哥,希望他在有適當機會時候,能在皇帝面前表示一下自己的意見,建議皇帝能發兵討伐突厥人。
王昂很是不解王易為何會如此提議,但在听了王易一番簡單的說明後,也恍然明白過來,表示有機會的話,會在皇帝面前提請此議的。
這次與大哥王昂短暫的重逢後,王易就多日沒見到他了,也沒消息傳來,更沒有等到皇帝的召見,王易有些悶悶,也在一個雨後的清晨,沒帶王曇,只帶了幾名隨從出門游玩。
已經快到中秋了,再加上下了場雨,感覺還是挺涼爽的,心情有點煩亂的王易在府里呆不住,在王曇午睡之際,決定出府去逛逛,騎著馬,在王听等幾人的伴隨下,跑到大街上。
王復出門辦事去了,不在府上,王易想去做什麼,沒人敢反對。
「二公子,我們這是往哪兒去,」看到王易漫無目的地在大街上遛達,身後的王周忍不住問詢。
已經抵達長安城的南側,再跑就要出城了,王易也沒說去哪,讓幾名隨從很是納悶。
王易抬頭一看,已經到了立政坊的位置,前面曲江池的樣子都隱約可見,他猛然想到當日在洛陽龍門山時候,那位女扮男裝的漂亮人兒所說的話,心中一動,以手中馬鞭指著前方道︰「前面就是曲江池了,我們到曲江池去逛逛!」
王听、王周等隨從自然不敢反對,俱隨著王易往曲江方向跑,相隔不遠的路,一下子就來到了曲江池的門口。
因為天氣已經涼,曲江一帶游人還不少,大多都是如王易這般年歲上下的士子,還有一些女子,著男裝和女裝的都有,五顏六色的衣裙將美麗的曲江池裝點的更加秀麗。
明淨的藍天,雨後分外清新的景色,讓人頓然舒服起來,王易將馬韁繩扔給了後面的王寧,簡單地吩咐了兩句,也即往園子里面走去,幾名隨從也快步跟上。
剛來長安時候王易帶王曇來玩過一次,不過那時天氣也熱了,也沒好好逛過,走馬觀花,今日天氣不錯,氣溫也不高,王易想在這兒慢慢逛逛,釋放一下有點發悶的心情。
王易依然漫無目的地逛著,眼楮看著遠處的風景,心里也想著事兒。
在轉過一處園門時候,迎面走過來一群人,男女都有,看似是富家公子小姐出來游玩的,王易正想避身而過之時,人群中的一個女子卻發出了一聲驚呼︰「王公子,怎麼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