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5
女兒的婚姻=蔡邕的報恩
黨愛國听完貂蟬的說明,才其實想岔了。蔡邕與河東衛家早在幾年之前就給兩個孩子定下了婚約,並沒有鑽中央大學的規則漏洞︰既然不讓結婚就先來個訂婚。[]
而且等貂蟬將這樁婚事的前因後果細細道來之後,黨愛國也弄明白了一個在後世史學界始終爭論不休的問題——即蔡文姬生年的真相。
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寫的《中國文學史》中,將蔡琰的生年確定為公元177年。而在近代,最早明確提出這一概念的是大文豪郭沫若。在其戲劇《蔡文姬》中就曾有這樣的說法︰蔡文姬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由曹操遣使贖回,初歸漢時估計年三十一歲。
而據《後漢書?烈女傳?蔡琰傳》記載︰
陳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于音律。適河東衛仲道。夫亡無子,歸寧于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于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于祀。
因為《後漢書》為南朝劉宋時期的範曄所編撰,所以此時的蔡昭姬避司馬昭之諱,「被改字」為文姬。
而這一記載,讓學術界在蔡琰的生年上爭論不休。
公元189年之前的十二年間,蔡琰的父親蔡邕一直都在逃難,直到董卓征召才能回朝中任職,並因為董卓而在192年被王允所殺。此在《後漢書?蔡邕傳》中有載。
如果蔡文姬是公元177年生,也就是說蔡邕死的這一年她才十五歲。漢朝時期古風仍在,女子十五及笄,這時女子方才成年,可以婚嫁。
笄就是束發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發戴上簪子;一直未許配的,最遲二十歲時束發戴上簪子。
在那個時代,作為一個著名文人,蔡邕有可能讓女兒不滿十五就嫁人,絲毫不注重這些禮儀嗎?十三、四歲嫁人只有在明清時才很常見,而明朝皇帝是農民,清朝皇帝干脆就是關外的野豬皮,他們提倡的婚嫁風俗不合禮制是因為他們沒有文化。
而且公元196年為建安元年,194年則是興平元年。蔡琰「興平中」,也就是195年被胡騎所擄,那就是說嫁給衛仲道肯定在這之前。
《論語?陽貨》曰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
父母死後要守孝三年,而是蔡邕192年被殺,因此在192至195年之間,他的女兒肯定不能出嫁。不說蔡琰是一個知書識禮的才女,不會有違孝道;只說河東衛家這個名門大族,也不可能落個欺負孤兒寡女的名聲,逼著她在守孝期間嫁。
所以說,蔡琰177年出生的話,其實有很多矛盾。而這個說法的出現,應該是源于《後漢書?蔡邕傳》中,蔡邕曾在公元177年上書臣年四十有六,孤特一身,得托名忠臣,死有余榮。」
蔡邕都四十六了還沒下出個蛋來,那麼蔡琰和她妹妹的出生,都應該是在這之後了。蔡邕接連老樹開花……嘛,這種無聊的事情就不去八卦了。
但很多學者並不同意拿蔡邕寫給皇帝的奏折,當作考據其子女出生年月的憑證。因為古時候上奏,不會把家中女眷算到其中,蔡邕只是沒有,所以才說孤身一人。
因此在沒有更明確的證據出現以前,根本無法判斷蔡琰的生年。根據各種史料推論,只能得出她的生年應該是174年到177年之間。由于誰也不能穿越到古代去實地考察一下蔡琰究竟是哪年生的,于是學者們各有各的理,卻誰也說服不了誰。
不過蔡琰于177年生,這也並不是完全不可能。古人算歲數是算虛歲,所以蔡琰實際年齡滿14就可以及笄。只要她結婚快一些,趕在蔡邕死前過了門就行——但是誰也不可能想到蔡邕會因為意料之外的原因,早早地就被王允處死了。
當然,在黨愛國看來,爭執古人的年齡實際上沒有必要。研究歷史是為了從歷史事件之中吸收經驗教訓,所以關注的重心放在人,因為原因,做了事,產生了後果就行了。考證那些歷史名人究竟是哪年生的有意思嗎?死記硬背歷史事件的發生又有意義嗎?
除了研究古代人口平均壽命之外,考證古代人的生卒年根本沒價值,只不過是一些閑得蛋疼的歷史學家為了表示沒有白拿工資所做的無用功——何況最後證明的結果也未必就是事實真相。
如果想要了解事實真相,就應該等科技發達到了可以制造出機器之後,像黨愛國一樣直接回到古代去親眼見證一下歷史。根據黨愛國的推斷,他手上戴著的「觀察者」,應該正是為研究古代歷史人文生活或者自然地理環境的專家學者們所準備的高科技防身工具。
嗯……話歸正題。
蔡琰出于某些不為人知的原因,不願意和黨愛國談論她的親事,因此黨愛國通過貂蟬的口,才了在三國這段歷史中,非常有名的「蔡文姬適衛仲道事件」的內幕。
後世所有看著起點的三國小說yy三國美女的人,可能都會有這麼一些疑問︰
蔡文姬和衛仲道結婚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按理說咯血不是一天兩天的病,那麼在結婚之前蔡邕知不衛仲道有病?
和蔡琰結婚的時候,衛仲道是不是就已經病重了?
河東衛氏之所以在衛仲道死後不待見蔡琰,是
0135
女兒的婚姻=蔡邕的報恩
0135
女兒的婚姻=蔡邕的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