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婆盤膝趺坐,雖然年紀老邁衣衫襤縷,卻隱隱現出慧法祥光威儀寶相。這究竟是哪位神仙,學識如此精深?李荃心存疑問卻不敢隨意猜測唯恐不敬。經文正解就要得授,他心中萬分激動,整好衣冠重又跪下面向青天道︰"在下李荃對天盟誓,蒙上仙盛恩授以&1t;&1t;黃帝陰符經>>正解,定遵上仙及前賢的教誨,若稍有悖,死無葬身之處。"盟誓己畢,老婆婆見他果然心誠便將&1t;&1t;黃帝陰符經>>逐字譯出。
李荃記憶力過人,听了一遍就記住十之七八稍加詢問背誦兩遍已牢記在心。老婆婆見他如此聰慧很是喜歡,稍加休息又逐字逐句地進行講解。每到艱深之處便廣證博引,從古到今.天文地理.陰陽五行.周天術數無不涉獵。只講得經緯分明條理清晰,左右逢源璇璣通徹。
一番講解使他茅塞頓開。這位老婆婆看上去平平無奇,卻是曉萬物之至理,通天地之玄機,仙凡果然不同。不覺間金烏西墜講解已畢,李荃听得似飲瓊漿玉液如醉如痴。
講得有些口渴,老婆婆從竹籃中取出一只小瓢命他去溪中取水。李荃忙接過來埋怨自己淨顧听講忘了照顧老婆婆,快步來到溪邊彎腰舀水。這只小瓢不過拳頭大小,乃是將葫蘆中剖為二而成,輕巧別致很是耐用,民間極為常見。水剛舀滿忽覺份量極重,一只手竟然拿它不起,他心中奇怪,于是雙手齊下卻還是端不起來,最後小瓢一滑月兌手而落,急忙伸手去撈卻抓了個空。定晴細看溪流潺潺清澈見底,一兩條水草隨波擺動哪里有小瓢的影子。
李荃武功不凡膂力過人,豈有一只小瓢都端不起來的道理。莫非自己的力氣消失了?他見溪畔有一大石估計重三五百斤,雙手用力輕輕舉起看來力氣還在。這是怎麼啦連點水都弄不來?他心中惶急悻悻而回卻現老婆婆不見了。
他前後左右找了個遍,連個影子都沒有,連聲呼喚也沒回音。一定是傳授完就走了,他來到老婆婆趺坐的石前,跪倒在地望空叩拜道︰"師父,傳授經文大恩,諄諄教誨大德,弟子終生不忘。弟子願追隨師父侍奉左右常听教誨,望師父成全!"說罷連連叩頭。但見晴空朗朗四野寂靜哪里有半點回音。
李荃心中難過又叫道︰"師父勞累,教導弟子一番,弟子還不知師父來歷,還望師父慈悲,現法身明法號,也使弟子供奉叩拜有位"!不待說完己是真情涌動,淚如雨下悲聲大放。
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忽听空中傳來那位老婆婆的聲音︰"荃兒不必如此。"半空中雲霧漫漫,一位女仙隱現于雲中,相距不過十幾丈。只見她豐神飄逸,儀態英卓,看上去約似中年。頭上鳳髻高挽,身上仙衣飄飄。果真是冰綃霧縷霓裳霞裙,仙衣寶相交相輝映,盡顯仙家之高潔清韻,聖儀萬方。
"人生有緣則聚,緣盡則散,一切皆系天數。汝乃塵世中人,今借助于你將&1t;&1t;黃帝陰符經>>傳之于世福澤蒼生,望恪守前言好自為之。你乃性情中人,索性再了卻你一個心願,你獲此寶雖是命中注定,但是龍兒引導之功亦不可沒,你應當面謝過才是"。"師父,弟子久有此意,怎奈無處尋訪還望師父指點迷津。""此何難哉"。女仙將那根竹杖輕輕拋出道,"龍兒還不現身!"只見竹杖婉轉盤旋起來漸成蛇形,驀地化做一位年輕仙姑,只見她生得秀美絕倫一身道裝打扮。頭戴蓮花冠肩復月披星巾,霓裳霞袖白襪雲履,背插雙劍手持拂塵。裙裾上的稜形方塊圖形李荃頗感熟悉,正是巨蟒身上的斑紋。這仙人就是了不起,原來那麼凶猛,如今卻是一位冰膚玉肌容光照人傾城傾國的道裝仙女。當下躬身施禮道︰"李荃參見仙姑,謝仙姑指點迷津使在下獲此異寶。一番盛情卻被誤解以至數次冒犯,實在下愚昧狂妄所至,懇請仙姑恕罪並謝仙姑導引之恩。"他恭恭敬敬深施一禮。
龍兒在雲中稽道︰"李道友不必太謙,尋覓有緣乃是奉寇天師之命。當日貧道以畜類之身相示,冒犯二字不敢擔當。道友根骨人品皆屬上乘,雖難月兌紅塵卻是道緣深厚福澤綿綿。在林中爭斗時,貧道聞听道家內功的獨特嘯聲,方斷定道友既是有之人。為此貧曾以&#o39;凌空渡劫&#o39;身法相示,此功非人間所有,能憶起多少全憑道友福澤深淺,此功的心法在這里。"她一拂袖飄下一片白綾,李荃如獲至寶連忙捧起再三稱謝。
龍兒又道︰"此功法切勿輕傳他人。""李荃謹遵聖命。"他鄭重地將白綾藏于懷中。"荃兒,龍兒傳你的功夫練成後,不可輕易示人,你日後有難時,憑此功法當可無虞。現送你兩句話你要記下&#o39;陰符參透太白出,瞞天過海防奸輔&#o39;大事己了咱們該分手了。"話音剛落兩位女仙已經隱去。李荃急道︰"還未請教師父和女仙法號!""吾乃驪山一老嫗。"這是師父的聲音。"嵩山龍道姑是也。"這是蟒仙做答。李荃痴痴地望著天空口中反復念道︰"師父,仙姑福壽綿長"&1t;&1t;黃帝陰符經>>己解龍道姑贈武功心法,李荃所獲雖大,心中卻總有悵然若失之感。他回到服侍師父進食的松樹下,意外地現那些被師父吃下的食物又都擺放在那里,好端端的和未動過一樣。又見中間擺放一張荷葉,鮮女敕碧綠似是剛從塘中采來,上面放有一升麥飯。這定是師父所賜,于是朝天謝過坐得端正捧起便吃。細品其味,有淡淡的香淡淡的甜,微微的苦微微的澀。食用後只覺腦更清目更明,氣順神朗百骸皆暢。李荃返回客店唯恐疏漏淡忘,立即將師父所授全部錄下。 聚賢樓內,還是上次的那個雅間,李荃擺酒請兩位義兄。他剛把菜點好王積薪李謨便到了,老板見是貴客親自端上四干四鮮,並持壺將三只茶碗倒滿。"撤下,不用了。"李謨向老板道,"一杯為品,二杯三杯則莽漢解渴矣"。老板點頭端走,那壺茶頂多有五碗前三碗為上余些次之,李荃知二哥在宮中講究慣了自不為怪。
"三弟一向可好?"李謨一邊向李荃問侯還不忘調侃,"咱們都是有身份之人,高雅之士,豈可牛飲乎?""二哥大有儒雅之風,小弟愧不如也。"李荃笑著將果脯推給李謨,又將黑白瓜子端給王積薪,"黑白分明不知大哥執黑還是執白?"大家全都開心地笑了。
互道別情後,李荃將他來京的目的和遇到的困難講了一遍。李謨道︰"戶部尚書王森雖然奸滑,也不敢將如此重要的公文壓下,定是李輔國從中做梗,看來還要想辦法教訓這個奸賊。"王積薪道︰"二弟說得對,現在朝中李輔國的對手少了許多,除了羽林軍三省六部也多被他控制。李輔國一手遮天連皇上都不放在心上,卻栽在三弟的手里他怎會甘心,定會利用一切機會報復。""若是賑災之銀能及時下,尚能修渠打井多保些莊稼,以後也不再怕旱災。現在晚了十萬畝莊稼基本干死,只保住沿江的五萬畝。再有一個多月江陵就會有三萬人斷糧,籌集調運賑災之糧就需一個月的時間,情況緊急刻不容緩。為今之計只有直接奏明皇上,才能使皇上不被奸佞之輩所蒙蔽。"李荃憂心忡忡地說道。
見李荃這個樣子,王積薪心中不忍慨然道︰"三弟為國為民嘔心瀝血,我這個做大哥的豈能袖手。這樣,你寫個奏折為兄想法交給皇上。這樣做雖有凶險,為江陵百姓計又有何妨。""謝大哥。"李荃取出密函恭恭敬敬雙手捧起道,"請大哥擇機代呈。""王兄,看見沒有?"李謨眯起眼打量李荃道,"一切都在三弟的把握之中,包括咱弟兄二人。"王積薪為長自有長者之風,向李荃笑道︰"你二哥愛起哄的毛病今生難改,我看今天就讓他做東。"李荃自無異議。"你們倆別算計我,在下區區九品,每月入不敷出,三弟堂堂四品一州之長自是不會吃我的賄賂的。"听說讓他請客李謨忙叫起屈來。"我會吃的。"李荃受他影響跟著戲謔起來。
菜已上齊李謨吩咐老板無喚不可擅入。李輔國的耳目遍布宮中,做為待詔無權過問朝政,這就是王積薪的危險之處。"王兄你要趁皇上高興時呈上,切不可被別人知曉。"李謨道。王積道︰"我會注意的。"他們邊吃邊談都感覺此事變數太大。李荃道︰"最好皇上能派個人去江陵察訪。""不好不好。"李謨不贊成這個主意說道,"巡按也好按察也好,肯定離不開李輔國的死黨,更會讓他們有機會顛倒黑白信口雌黃。"李荃道︰"那也沒關系,皇上深知李輔國的為人,我已在密函中請求皇上暗中派人察訪,這樣就能掌握江陵的真相。"自安祿山史思明造反以來,玄宗避難入蜀。國中不可一日無君,在眾臣的再三要求下,太子李亨繼位于靈武稱肅宗,改號至德,遙尊玄宗為太上皇,因此王積薪有幸伴兩位君王。李謨伴駕時總是和眾樂工歌舞妓在一起,相比之下王積薪呈送密函更方便一些,另外王積薪的聲望和智計也在他之上。
"好,果是神機妙算,一切盡在三弟的把握之中。"李謨喜歡三弟總認為他說什麼都對。他們三位到底不是久慣官場之人,也不細想此舉皇上是否會同意,甚至不去想此舉是福是禍,全憑一顆為國為民的心不顧一切地直呈聖裁。
王積薪見此事剛剛談完李荃又面露喜色便道︰"三弟心系百姓一直面憂慮,現在又面帶愉悅,看來尚有喜慶之事說來听听。"李謨見狀心中也輕松了起來叫道︰"莫非寧丫頭有喜了嗎?"李荃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說道︰"猜得對,是有一樁喜事,比寧兒的事可大得多"。這怎麼可能?王李二人相對詫異。
"兩位哥哥以前都有仙遇,此事羨煞小弟,就在昨天咱們先喝酒。"李荃學著李謨的口吻說道。"哎呀,你要急死我呀!快些講來。"李謨伸長脖子瞪著眼急得氣都喘不勻了。"莫非三弟你也"王積薪興奮得眼晴亮。
"正是,昨天在驪山上我遇到了兩位神仙,一位是驪山聖母,另一位是蟒仙稱作嵩山龍道姑"。李荃說著眼前浮現出當時的情景,好不容易心情稍平道,"這件事還有個前因,不是一兩句話能講清的,不知你們可有興趣听?""你這不是廢話嗎,快點說吧"。李謨急道。
李荃便從結廬名山,采擷遇蟒在虎口洞中得&1t;&1t;黃帝陰符經>>講起,直至昨日遇驪山聖母授陰符經正解,及龍道姑贈武功心法之事講述一遍。兩位兄又驚又喜。
李荃叮囑他二人,關于他的這段經歷千萬不要聲張,免得驚世駭俗影響他對&1t;&1t;黃帝陰符經>>的參研。三人皆有仙緣,都是天下罕見的蓋世奇才,又是義結金蘭的好兄弟,相聚一起莫非是上天注定?
王積薪和李謨以前都曾有過一段非凡的經歷。為避安史之亂,玄宗皇帝西幸入蜀,朝中許多官員逃出長安隨行護駕。行至僻靜山野天色將晚需住下,這里人稀房少,王積薪不願爭搶便沿一溪流漫步尋覓。走到一無人處現有茅屋三間,心中大喜遂叩扉求宿。
有一位白婆婆走了出來道︰"家中僅老身與媳婦兩人,實不便留客。可是此地又無別的去處,只好委曲客官于屋檐下歇息了。"王積薪謝過,婆婆取些茶飯與他,待他用完後又取鋪蓋來自去歇息。
獨臥檐下露浸風侵難以入夢,王積薪正朦朧間听那位婆婆道︰"良霄閑坐無以為適,你我對弈一局如何?"聲音來自東屋。接著西屋傳來一個年輕女子的聲音︰"媳婦遵命"。王積薪一听對弈二字立刻清醒暗道︰鄉野婦人如何懂博弈之道?遂從門縫中望去里面黑洞洞的什麼都看不見。
婆婆道︰"饒你先起吧。"媳婦道︰"如此不恭了,我于南九東五置一子。"婆婆道︰"我于東五南十二置子。"媳婦道︰"西八南十置一子。"婆婆立即說道︰"西九南十四置子。"婆婦二人各居一室,黑夜之間不用燈燭,竟能盲對博弈,令王積薪大是驚奇。
往下每置一子雙方均思索良久,約至四更天二人共下了三十子,王積薪一一密記于心。忽聞婆婆笑道︰"媳婦你輸了,我勝你九枰爾"。媳婦道︰"我第十七.十八兩子計算有錯,明晚再戰定不會如此了,請婆婆歇息。"自此室內再無聲息。
天亮後婆婆出來,王積薪整衣相見。再看婆婆雖年愈古稀鬢如染霜,卻是神采奕奕全無半點龍鐘老態之相,與昨晚之鄉野老嫗判若兩人。婆婆命媳婦出來相見,雖是鄉野村姑裝束,卻是豐姿綽約明艷照人。
相見後王積薪提起昨夜之事,並請教弈棋之道。婆婆道︰"弈雖小術,自有其玄妙之理。尊客下問必善此道,可率已之意布上一局,容老身觀之或可進言商榷"。遂請他進屋看茶。
王積薪盡自己平生之所學剛布至五十子,媳婦微微點頭對婆婆道︰"尊客不俗可教人間之常式。"婆婆便命媳婦教他攻守殺奪救應防拒之法,媳婦教授甚是簡略,盡是平日慮所不及之處。時間不長教授己畢,王積薪卻是意猶末盡。
婆婆見狀笑道︰"止此己無敵于人間矣。現聖駕己經前行,客官宜返回,免得誤了行程。"王積薪再三稱謝而別。行不數十步回頭看時,茅舍柴扉俱已不見,唯有荒草野丘半隱于晨霧之中,方知迂到狐仙心中驚嘆不己,遂頂禮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