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大明 第143章 收復台灣(2)

作者 ︰ 魔力鳥

「你還是要堅持要親征啊,現在朝廷文武人才這麼多,給他們一個立功的機會啊。」

「朕親征可以鼓舞士氣,主要還是想見識下荷蘭人到底有多厲害。你也知道我們真正的對手絕非高迎祥,也不是皇太極。而是在西方,荷蘭、英國、西班牙等航海強國。」

「可茫茫大海,萬一有意外怎麼辦?不會的,你看張蕾現在不是混成海盜王了嗎?東亞東南亞都是她的地盤了。我萬一有事,你就帶領皇兒們繼續我的思路前進,努力按照五年規劃去實施。反正要抓住海權,把西方列強擋在國門之外。」

「你……」周濤欲言又止。

「好啦,我不糊有事的。來,我們好久沒練習了。」

「練習什麼啊?」

「還能有什麼?房術啊。」朱顯波突然襲擊,周濤全無防備的倒下……

激情過後朱顯波再三囑咐周濤,照顧好幾個皇子,然後召集大臣準備商量出征事宜。

朱顯波親征是沒人可以阻攔的。于是命德妃周濤監國,北海,東海艦隊連同龍康仔等隨皇上出征,戰艦二十艘,運兵船五百艘,火槍六千。另外步騎兵十五萬已經在泉州待命。只能朱顯波海軍艦隊移到便一起渡江參加戰斗。

1638年陰歷二月十五(建貞十年初),朱顯波親率領眾將士在金門「祭江」,舉行隆重的誓師儀式。一切準備就緒,船艦將士集結于料羅灣,候風進發。之所以選擇這個季節出發,朱顯波就是想到夏季台風來臨之前拿下台灣,不然大明的步騎兵和火槍毫無優勢而言。當然人算不如天算,台風每年都有,朱顯波什麼時候能拿下台灣,自己心里也沒底。

二十三日,朱顯波親自率領第一梯隊自金門料羅灣放洋,向東挺進。

二十四日晨,部隊橫越台灣海峽,陸續到達澎湖群島。次日,朱顯波登各島巡視,認為澎湖在軍事上很重要,遂留下位將領留守,自己率軍繼續東征。澎湖到台灣雖然只有五十多海里,但如遇逆風,就十分困難。只有牢牢的佔駐這里,大軍才能不斷的得到增援,糧草也才有保證。

二十七日,大軍駛抵柑橘嶼(今東吉嶼、西吉嶼)海面時,突然刮起暴風,只好返回澎湖。因大風不止,明軍攜帶的糧食已所剩無幾。如果無限期停駐澎湖候風,不僅會影響軍心,更重要的是不能按預定日期開進鹿耳門港。朱顯波急令浙江、福建布政使和兩廣總督李自成糧草支援。還好出發前給李自成幾個人下了死命令,應該有現成的糧草。

根據錦衣衛事先的調查,要順利進入鹿耳門,必須利用每月初一日和十六日的大潮,如錯過時機,就要向後推遲半個月。在這種情況下,只能當機立斷,決定進行強渡。一些將領鑒于風大浪險,力諫不要貿然從事,要求暫緩開航。但朱顯波是膽大心細,最主要還是有歷史經驗。機會難得,不容錯過。

「皇上,這大海里風浪過大,還是臣等領隊前行。」

「少說廢話,朕這般年輕,難道怕這風浪不成,不要把朕當累贅,朕是你們的將軍。帶頭人!大家跟緊了跟我沖過去。」其他人也朱顯波執意堅持也無奈。朱顯波自己呢則想著身先士卒鼓舞士氣,在這種惡劣的天氣條件下,有時候士氣就能決定戰場形勢。而朱顯波玩游戲無數,當然知道士氣的厲害。

三十日晚,朱顯波親自率船隊冒著暴風雨橫渡海峽。他們同風浪搏斗了半夜,于三月月一日拂曉航行到鹿耳門港外。朱顯波先換乘小船,由鹿耳門登上北線尾,踏看地形,並派出精良的潛水健兒進入台江內海,偵察荷軍情況。同時令兩只艦隊並排前行掩護後面的大批準備登陸的步騎兵。許多將士都在祈禱不要被荷蘭人發現,唯獨朱顯波滿臉微笑的指揮若定。

荷軍的據點台灣城、赤嵌城位于台南市。這里海岸曲折,兩城之間有一個內港,叫做台江。台江西南面有七座山嶼相連,叫做七鯤(魚+身)。每座山嶼相距1里多,彼此「毗連環護」。一鯤(魚+身)北面隔台江海有北線尾小島,其間海面叫大員港(又稱安平港)。北線尾北側為鹿耳門港。荷蘭人修築的城堡台灣城在台江西側的一鯤(魚+身),赤嵌城在台江的東側,互為犄角。

從外海進入台江有兩條航路︰一條是大員港,叫南航道,在北線尾與一鯤(魚+身)之間;一條是北航道,在北線尾與鹿耳門嶼之間,即「鹿耳門航道」。南航道口寬水深,船容易駛入,但港口有敵艦防守,陸上有重炮瞰制,必須經過戰斗才能通過。北航道水淺道窄,只能通過小舟,大船必須在漲潮時才能通過。

明軍之所以選擇在鹿耳門港突入,一是掌握了該地的潮汛規律,即每月初一、十六兩日大潮時,水位要比平時高五六尺,大小船只均可駛入。從澎湖冒風浪而進,正是為了在初一大潮時渡鹿耳門,二是錦衣衛早已探測了從鹿耳門到赤嵌城的港路。所以,實施登陸作戰的路線、地點的確都是正確的。朱顯波不打沒準備的仗,而錦衣衛的情報也是經過過濾的,最主要的是結合了歷史。

三月初一中午,鹿耳門海潮果然大漲,朱顯波于是命令眾將士按圖迂回而進。明軍大小戰艦、運兵船順利通過鹿耳門後,立即兵分兩路︰一路登上北線尾,一路駛入台江,準備在禾寮港(今台南市禾寮港街)登陸。

台灣城上的荷軍原以為大明船隊必從南航道駛入,忙于用大炮攔截,未料到朱顯波他們卻躲開了馬力,船隊從鹿耳門駛入台江,在大炮射程之外。荷蘭侵略者面對浩浩蕩蕩的明軍船隊,「駭為兵自天降」,頓時束手無策。明軍船隊沿著預先測度好的港路魚貫而人,切斷了台灣城與赤嵌城荷軍的聯系,迅速于禾寮港登陸,並立即在台江沿岸建立起灘頭陣地,準備從側背進攻赤嵌城。在北線尾登陸的一支明軍,駐扎于鹿耳門,以牽制荷蘭侵略軍兵船,兼防北線尾。

「龍康仔,你登陸後驅南邊去聯絡當地群眾,讓他們支援我軍作戰。」

「皇上這……」

「別小看台灣民眾的力量,朕已經命錦衣衛秘密聯絡過當地的義士和鄉紳了,他們都會支持大明軍隊的。」

「微臣遵命!」

正如朱顯波所預料的一樣,龍康仔上岸以後受到了熱烈歡迎,當台灣的漢族和高山族人民見祖國的大軍到達,爭先恐後地出來迎接他們,用貨車和其他工具幫助大明船隊登陸。當然這一切要歸功于無處不在的錦衣衛。根據初步估計,明軍的登陸行動得到台灣居民中2.5萬名壯士的幫助。南北路土社高山族群眾聞訊接踵而至,表現了台灣人民熱烈歡迎祖**隊收復台灣的愛國熱情。

正是由于台灣人民的大力支援,朱顯波的大軍不但順利登陸,而且為分隔包圍盤踞台灣的荷軍創造了條件。朱顯波佔盡所謂天時、地利、人和,這仗要是還打不贏,只能怪朱顯波太爛了,大明的軍隊戰斗力太差了。當然朱顯波不會讓大家失望的,他是英明神武的大明帝國的一代聖君。

—————————————————————————————————————————————————————————

本月響應縱橫號召,日更一萬,穩定更新!請各位書友收藏、紅票支持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揚帆大明最新章節 | 揚帆大明全文閱讀 | 揚帆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