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縱橫,其他均為盜版,請支持正版)
收復台灣,就打了朱顯波將近一年時間,盤踞印度洋西方各國實力更強,加上印度波斯文化與我大明迥異,靠文化征服只怕很難,到時候幾年回不了京城,可怎麼修煉御女心經啊,朱顯波總不能把後宮女人全裝船上去。朱顯波很是糾結,自己不光想巡視東南亞,還想親征印度洋。
自己沒主意,只好去找周濤、朱彤商量,兩人強烈反對,主要是擔心他的安危,加上現在皇子尚小,朝陽才十一歲,朝光才八歲多點,一旦有事,朝廷上下要亂,要命的是朱顯波還沒立太子,當然還有一層原因就是,皇上離開多久,她們就得守寡多久,正式如狼似虎的年齡,做女人不容易啊。
哎,找劉立洋,听听他的意見,這家伙,也堅決反對朱顯波親征,並提出自己願意帶隊前往,劉立洋倒是個合適的人選,軍事指揮水平得到自己的真傳,幾個艦隊指揮也都是他帶出來的。加上有一身好武藝,駕馭起那些特種兵也綽綽有余。
再考慮考慮,不管誰去,這朝廷上下還需再牢固些,先選定太子,再給這些封疆大吏升升官,打點賞,只有好處沒壞處。還有艦隊的艦船和火炮也需要改進,和西方幾個國家的直接火拼,技術哪怕是高出一點點,也會減少不少損失。
于是又有朱顯波忙的,既然要選太子,就得考察下這幾個皇子,還得選個好老師,錢嘉征夠清廉,但是文治武功差點,未必能帶出好徒弟。徐光啟專注于科技,何況現在他精力有限。朝廷上下不知道做何打算,一朝天子一朝臣,選太子他們自然不會閑著。
一旦皇上流露出選太子的意思,朝臣們就不再安分守紀,按說,朱丹生的皇長子朱朝陽是首選,皇後先是薛美琳,再是周濤影響了得分,而在朱顯波心中周濤是最完美的皇後,朱朝光也是個仁義之人,但薛貞似乎還想著他的外甥朱朝燦,女兒不在了,外甥要是能立太子……期間王瑤姬也生了個皇子,後來大玉兒也生下朱朝禪,當然這兩個還小。但別忘了朱朝封的外公可以為人一向低調,朱顯波比較信任的王誠恩。
糾結的不僅僅是朱顯波,朝臣們也怕站錯隊伍,所以拼命的揣摩聖意。以前忙于政務,對幾個皇子的了解也不甚詳細,趁著在宮里的時間多多和幾個人接觸。當然朱顯波心中只有兩個人選,住朝陽和朱朝光,一來年長些,二來母親都是現代人,教育肯定要優于其他人。
儲君的設立,關系社稷安危和朝廷內部的團結,朱顯波自然不敢怠慢。先找朱丹商量商量。「朕雖然年富力強,但畢竟也已三十出頭,太子一日不立,朝臣們一日不決,日子長了,難免影響朝廷威望和群臣團結。你怎麼看?」朱顯波把難題拋給了周濤。
「皇上,我是光兒的母親,你問我,難道覺得我有其他想法嗎?這些事情還是你自己做主。」也對啊,再大度的女人在關系自己兒子前途命運的時候能不自私嗎,何況這是皇位傳承。
「朕習慣遇到難題就和你一起研究了,呵呵,不好意思。」
「皇上,研究別的,我定當努力配合皇上,這個礙于身份不好參合。」
「好,那我們研究些別的……」朱顯波知道問不出啥來,不如研究下御女心經。
「皇上你變化怎麼這麼快,等下有人看見了。」周濤生性謹慎,研究這個也很謹慎。
「怕什麼,你是朕的正宮皇後,來來,和我研究下新招式。」
「討厭……」
問周濤沒結果,朱顯波打消了去問朱丹的念頭,這女人一向直來直去,而且總覺得我偏心,更新歡朱丹和李華梅些,要是讓她說,等于沒說。
去問問劉立洋,「劉大人,你如何看。」
「皇上,臣長期在外征戰,對皇子的事情不是十分了解,你還是問問錢嘉征錢大人。」這劉立洋幾時學起了李明德來,是啊,這得罪人的事情,讓錢嘉征去做。
「不行,你是朕的股肱大臣,也是朕信任的人,今天必須說個結果出來。」
「臣听說大皇子英勇得很,小小年紀已經能拉弓狩獵,很像皇上。二皇子斯文得體,熟讀四書五經,待人禮讓謙和也很像皇上你。三皇子年齡雖小,但秉性溫和,又是薛大人外甥……」
「少說廢話,假如朕那天親征死在戰場,你更願意輔助哪一個。」我不給劉立波糊弄的空間。
「皇上英武神明,武功超群,身強力壯,一定能萬壽無疆。」
「劉立洋!別耍滑頭。」我很生氣。
「皇上,請你別逼微臣。」劉立洋撲通的跪了下來,自成他倆認識以來,朱顯波一向待他如兄弟,也很少讓他跪見,這下可好,堂堂七尺漢子,大明兵部尚書,被難住了。
「那好,你在紙上寫上你願意輔佐的皇子的名號。用信封裝起了來,我在必要的時候再看,這總行了。」
「謝皇上。」這家伙才起身去寫字,我也信守承諾,讓其將信封壓在案桌之中。
「皇上,工部尚書張瑞圖求見。」這剛大發一個剛直不阿的,來了個主動獻寶的。
「張愛卿,所為何事而來啊。」
「回皇上,臣等按照徐大人的圖紙,日夜趕工,已造出一艘鐵甲寶船,這船,有兩個武裝炮台,還有船頭船尾跑,兩側還有……」
「待朕有空,朕會親自前往船廠,你還有何事。」這家伙肯定不是來回報船廠的事情,船廠的事情可以早朝堂說,何必單獨匯報。
「皇上,微臣斗膽,雖皇上年輕力壯,但儲君一日不立,朝廷群臣一日心神不寧。因此微臣懇請皇上早日立儲,以示正統。」
「張瑞圖,立儲好像是禮部要操心的事情,你雖然身為副相和工部尚書,可能和另外兩個相爺商量過?」
「回皇上,微臣一時魯莽,未曾知會薛相和徐相。」被皇上抓住小辮子了,直冒冷汗。
「那張愛卿心中可有定數。」
「微臣不敢,皇上乃一代聖君,自有定奪,我等只待遵照執行即可。」
「無妨,無妨,這里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你大膽說說你的想法,朕赦你無罪。」
「微臣以為自古以來當以立長為正統。」毫無新意,還單獨來見。
「張愛卿先行退下,此事以後朝堂再議。"
第二天上朝,朝堂之上,群臣四分五裂,完全不是朱顯波想象的,有支持大皇子的,有支持二皇子,也有支持三皇子的,居然還有人說立四皇子,理由是王瑤姬聰明賢惠,估計是王誠恩的死黨……兒子多了也愁人啊。
再後來,每天上朝都有人提這個,原本一件喜事,變成了煩人得事情,朱顯波也開始意識到,群臣們沒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一向低調的王誠恩,也四處活動。當然活動最厲害的還是薛貞了,這不能怪他。女兒死得早,外孫就是他的寄托。朱顯波這才明白原來這才是政治,自己先前一人獨掌大權,當然沒人表現出異心,現在立儲等于要重新分蛋糕了,大家要再站一次隊,怪不得他們。
————————————————————————————————————————————————
勤勤懇懇字,求收藏、紅票等各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