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火門位于魔火山脈深處,魔火山脈平緩延綿,幾乎沒有什麼高山峻嶺,也不甚遼廣。魔火山脈與魔火州一樣,聲名都是依附魔火門而來。雖然魔火山脈在氣勢與山形上沒有別樣風采,甚至有些小家子氣,但這條山脈卻真真實實是讓瀚元大陸諸多門派垂涎三尺,因為這條山脈中生有一條極陽靈脈。魔火門勢大,與正道一戰後,聲名更是遠揚高漲,它不去討別家便宜就好,哪里還有不知死活的敢染指過來。
極陽靈脈,顧名思義,其含蘊火靈氣之盛,是遠在火陽靈脈之上。在廣袤的瀚元大陸上,火陽靈脈常見,雖品相不一,但不足為奇,但極陽靈脈則是十分稀缺的靈脈。當年乾坤道人橫掃近半個瀚元大陸,也沒有在他征服的土地上另外找到一條極陽靈脈。
魔火山脈中央地帶,約兩三百余里方圓的地方,為這條極陽靈脈的揮發靈氣之主要源頭。在這里,火屬性靈氣是最為濃厚的,每一天充溢的靈氣都是以霧狀從某處擴散出來。那一帶地域為魔火門中身份極高的長輩或真傳弟子日常居住之所,亦可稱之為魔火門的核心地域。不過對于一般魔火門弟子來講,能夠在核心地域的周邊百里內居住,已是天大的造化。畢竟那稍次一點的地域,也是門中有些地位者與內門弟子才有資格在其中的。
在核心地域中,兩三百里方圓,其中林立著數十座小山,皆是圍著中間那一座數十里寬廣,高出周圍諸多小山不少的山峰。那座顯得鶴立雞群的山峰名明烈,是以魔火門第一任門主之名為稱,明烈峰是魔火門的根本所在,從山頂一直到山腳,皆是密密麻麻地建滿了樓閣宮宇。法陣所發的華光明耀永不停息,昭示著此地森嚴的防衛。
那些小山的山頭皆是給**力修者削平,在上面建起了座座宮殿樓閣。這些小山多是給有對宗門卓越功勛的長老及個別杰出弟子所居住的。在明烈峰東面數里處,有一座約一里高,半里方圓的小山,名東細。這座小山與周邊的山峰相比,與小山坡無異。峰頂堪堪百丈大小,建有數座小樓閣,還有一塊不大的露天空地。
此時正是極陽靈脈一天溢出火靈氣最為濃厚的時候,那些火屬性靈氣如那輕霧般從明烈峰中紛紛飄逸而出,帶著陣陣暖意,向四面八方擴散去。
這座東細小山上空地,此時有一人影在演練拳術,只見那道人影紛飛,快逾奔馬,拳拳破風有聲,腳腳甩踢驚雷,「哧哧嗚嗚」之聲大作不停。大約見到靈霧散出,那人就停了下來,他動如神龍矯健,收的時候卻是臨淵峙岳,氣度隱然成一大家。只見此人眉清目秀,身材挺拔,不是李余又是何人。
李余見靈霧散出,知道是到時間做那吐納搬運之事了。
他盤膝坐下,便是心神沉凝,緊守二百六十個主要大穴。靈霧一罩到此山時,便是悉數張開那些穴道吸納。
李余雖然境界從元嬰境跌落,但是其時已是將周身二百六十個大穴煉個化通,能控制如意。昔日李余身體被左乙所施的黑色雷絲幾乎寂滅所有的生機,生機縮萎,諸多已開啟了的穴道便像是溝渠填土般堵塞了起來。但隨著乾坤鼎的神奇紅光修復一身的經脈,將周身的傷淤去了個干干淨淨,滋養一切,那些穴道便是重煥生機,恢復如初。
控制兩百六十個大穴作為吸納天地靈氣入體,听起來是嚇人無比。要知道築基期修士基本是以頭頂玄關吸收天地靈氣為主要手段。頭頂諸陽之首百會穴確實為最好的納氣玄關,自可一抵十數以上。到了元嬰初期,貫通上中下三個丹田,任督二脈所屬大穴都為其吸納靈氣淬煉的玄關。算起來任脈二十四個,督脈二十八個,共五十二個大穴罷了。
光是以穴竅的多少來衡量李余現在的修行速度,則應為元嬰初期的五倍之多。然而這樣算來是有些不合理,元嬰境修士的法力雄渾,其所控制穴竅更為如意,其竅穴吸納靈氣的速度與量,幾乎百倍于奠基境界的李余,而且元嬰境修士淬煉靈氣化為本命真元所用的時間,更是大大少于李余所費。
不過李余佔據煉通的穴竅數量上的優勢,他的修煉進度,現下是幾乎數十倍于一般同境界的煉體修士,是駭人听聞之極。
自從李余頭上掛上了魔火門客座長老的名號來,石墨陽便是將這座東細小山贈于李余做為居所。小山半腰之下有數名高階弟子在其中居住,而山頂,卻是只有李余一人獨居,並忝為一山之主,可在本山約束所在諸人的言行舉止。
李余搬來此處,足不出戶,不分日夜,天天都是依照乾坤道人所留下的煉體秘法,苦修不已,將身體的每一部分都錘煉至底至微。期間石墨陽與唐小燕一起來看望過一次,並帶來了一些信息︰唐小燕竟是拜了石墨陽為師,成為其關門弟子。而且過一些時候,只要唐小燕的境界稍為提升一點,體內的真元足夠了,石墨陽便是會用魔火轉脈之術替其改經易脈,重塑天賦。
在這東細小山一個月,有如此濃厚的靈霧吸納修煉,又有火陽丹相助,李余修為突飛猛進,竟是在短期到達了奠基後期。現在李余已是將一身的皮膜骨肉淬煉到深處,周身無處不含蘊有凶猛的力量,舉手投足隨意一擊,便是等如上品法器的凌厲一擊。他現下所要做的事情不過是積攢力量,淬煉五髒,凝聚精氣,一朝水到渠成,心肝脾肺腎五行精氣匯聚,便是歸攏黃庭。神功一成,威力倍增,尋常金丹初期修士也要避之大吉。
還有一主要原因,便是臨眉危機般,致使李余不敢有半分懈怠,只能用盡每一分精力來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