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3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對于整個北周來說是一個終身難忘的日子,尤其是對于佛道二教來說對于這一天更是刻骨銘心。這一天必將被歷史銘刻,對歷史的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自十二月二十日開始,佛道儒三教為期六天的辯論終于以北周皇帝宇文邕的勝出落下帷幕。
五天的辯論,無論張賓代表的道教抑或是以朝廷百官為代表的儒教都無法戰勝以智炫為代表的佛教。當大多數人以為此次辯論將如同前幾次以佛教勝出而結束時,宇文邕來到前台親自與智炫對論,辨別是非。
無論是佛教,道教,儒教都是世人對世界萬物,經過對社會的探索與思考後的總結與概述。準確的說他們並無什麼優劣之分,不過是不同的學說,不同的體系罷了。
在南北朝這個天災戰禍不斷,紛爭已久,漢文化被受到少數民族毀滅性地沖擊的時代,佛教的思想更能給予人們精神支柱,加上當權者為了統治需求的大力支持,佛教便成為了整個華夏大地最為強盛的教派。而佛教教義不僅對時下民眾心理,社會生活的剖析更能得到百姓的認同,而且其甚為系統,故而在每次辯論中都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張賓這種專研交易玄學之人對上智炫都是一敗涂地,宇文邕這半道出家的又如何能夠取勝?宇文邕雖然華麗地戰敗,但他乃是一國之君怎能落敗?
佛教早已成為宇文邕的眼中釘肉中刺,奈何數次論辯佛教都取得了勝利,讓宇文邕師出無名。此次,宇文邕下定了決心,不滅佛教誓不罷休。
宇文邕乃是九五之尊,身具天威,在他強橫地壓迫和眾大臣的斥責下,智炫不得不低頭認輸,無奈而屈辱地接受了聖旨,宇文邕遂以皇帝的威勢取得了辯論的勝利。
因為道教在辯論邕為了表示公平,于是下詔禁止佛道二教,令「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並禁諸婬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至此,一場震驚天下,轟轟烈烈的禁教運動拉開了帷幕。
「轟!」
大雄寶殿內那高近六米的鎏金大佛,在無數僧侶的哀嚎聲中,終于在數百名士卒的努力擊打下,推金山倒玉柱般倒在了地上,那轟鳴聲震耳欲聾,直震得地面不住顫抖著,激起一片飛揚的塵土。
那曾今高高在上,俯瞰眾生,接受無數信男善女頂禮膜拜,悲天憫人的佛像倒下了,金燦燦的身子碎裂成無數塊。再看向那佛像斷裂的頭顱,那悲憫的笑容依舊,不知為什麼,楊麗華卻突然感覺背脊一陣冷,讓她不由自主地向高興身邊靠了靠。
「興哥哥,你怎麼會知道陛下他會禁絕佛道二教?」楊麗華站在一個黃臉僧人身後,湊在他耳邊低聲問道,秀眉微蹙,眼中滿是疑惑與好奇,還有一絲惋惜。
此時,楊麗華一身黑色僧衣,那一頭如雲的秀已經消失不見,露出白淨的頭皮,活月兌月兌一個清秀的小沙彌。也虧得楊麗華此時只有十三歲的年紀,還未完全育開來,穿上稍有些寬松的僧衣,即使不化妝倒也不用擔心被人認出女扮男裝來。
「宇文憲貴為柱國大將軍,怎麼可能為區區一介平民尋妻?咳咳,事出反常必有妖,我只是大膽地猜測了一番,咳咳,果然……」黃臉和尚正是高興,他一邊看著禁衛軍在宇文憲的率領下搗毀佛像,拆除福應禪院的一應建築,一邊側著頭低聲說道。
高興那白皙的臉已被他用自制的藥水染成了蠟黃色,加上他稍有些傴僂的背脊,不時輕輕咳嗽兩聲,看上去有些病態,很難讓人將他與曾今風度翩翩,英俊不凡的少年形象聯系起來。
此時,大雄寶殿前的廣場上已是人山人海。福應禪院建于東漢末年,至今已有數百年,不僅佔地廣闊,歷史也甚為悠久,在此地出家的僧侶約莫萬人,這實在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
宇文邕詔以下,雖然無數僧人心憲帶來的那如狼似虎的兵將時便不得不低下頭,只能無奈地看著曾今生活的處所被一點點毀壞,將所有的苦澀與憤懣深深埋在心底。
宇文憲將所有的僧人聚集起來,其一便是將之同意造冊,勒令還俗,其二便是仔細搜索高興的下落。
近日來,賊子高興穿著一身僧衣出現在城中的消息已經四散傳播開來,加上前幾日佛門出現的丑事,城邕滅佛之舉的抵觸情緒降低了很多,這也讓宇文邕這一政策的推行度快了很多。
高興很明智地沒有繼續躲藏在閣樓里,而是喬裝後混在一干垂頭喪氣的僧人中,以他如今的模樣,他有自信不會被宇文邕覺出來。
相比于楊麗華內心稍有些緊張,驚訝,惋惜的心情來說,高興卻是平靜如常。周武滅佛他早就知道,絲毫不感覺到驚詫。雖然高興修煉《長生訣》,對玄學之說有幾分相信,但他畢竟來自科學的時代,對于神佛遠沒有古人的那種盲目崇拜與信賴。
從福應禪院生和尚奸污民女之事,引來宇文憲處理時,高興便敏銳地察覺到宇文邕將有大動作。果然,接下來,長安城中生出了無數事端,這些毫無疑問都與佛門有關。
雖然劉氏與清風苟且之事乃是宇文憲一手策劃,但隨後一些與佛門有關的惡事卻不全是宇文憲栽贓陷害所為。
因為條件太過優越,佛教的展已經膨脹到了極其可怕的地步,他們佔據了無數的生存資源,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社會蛀蟲。
當時的佛門弟子不事生產,卻佔有許多良田,他們不納賦稅,不用服勞役兵役,卻享受著朝廷的供給,百姓的供奉,這給社會國家,以及底層的人民帶去了多大的負擔。正因為這些條件,無數人投身佛門,他們心中並無什麼佛祖,想要的只是生存下去。如此一來,佛門弟子並非心智堅定良善之輩,一些男盜女娼的事情自然就不少。
歷史上,周武攻入鄴城,覆亡了高齊政權後,繼續推行滅佛政策。整個北齊境內,被摧毀的佛寺過四萬座,還俗充軍的僧侶過三百萬人,至于良田財物那簡直不計其數。三百萬人,那是什麼概念?在南北朝這個動蕩不安,人口匱乏的年代,三百萬人不僅足以橫掃天下,更是可以創造多少財富。
周武滅佛可以說是順應了歷史的潮流,是王權與宗教之間矛盾激化後的必然產物。正是因為宇文邕禁教之舉,解放了無數生產力,也算為封建時代走向巔峰,之後隋唐盛世的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楊麗華本就冰雪聰明,高興只是稍一提點他便明白過來,只是對宇文邕這有些激烈的做法還有些困惑,便再次詢問道︰「興哥哥,陛下為什麼要滅佛啊!」
「佛門只吃飯不干活,宇文邕怎能容忍?更何況,宇文邕想要統一天下,就需要大量的士兵和糧草,這兩樣佛門擁有很多。」高興頓了頓,看似不經意間打量了下四周,現無人注意自己二人後聲音壓得更低,「早前民間就有傳聞‘黑衣當王’,而佛門的影響力空前巨大,已經威脅到了皇權,這是任何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所不允許的,所以滅佛是必然的!」
楊麗華雙目頓時瞪圓,差點驚呼出來。她雖然聰明,但畢竟閱歷尚淺,又置身局中,對封建時代的認知自然沒有高興全面而詳盡。是故甫一听聞高興所言,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良久,楊麗華的心緒恢復了平靜,看著禁衛軍熱火朝天的勞作,她接著問道︰「興哥哥,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是不是要趁亂而逃?」
「不,那樣危險太大,我們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認真听從朝廷的安排就是!」高興笑著不可察覺地搖搖頭,低聲說道。
楊麗華愕然,但卻沒有再問,而是靜靜地站在高興身後,一臉沮喪地看著破敗的福應禪院。
宇文憲率領近三萬禁衛軍,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將偌大一座福應禪院內所有的佛像砸毀,所有的經焚毀一空。至于寺院中的建築,實際拆除的並不多,由此可見宇文邕還是十分簡樸之人,比起高緯那種奢侈的昏君強了不止一籌。
長安城作為北周的都城,天子腳下,沒有人敢陰奉陽違。宇文邕下達禁教詔不過五天功夫,城中的寺廟道觀便幾乎被掃蕩一空。單勒令還俗的僧侶道士便有近三十萬人,田產財物不計其數。這些收獲讓宇文邕樂不可支,有了錢,有了人,他距離統一天下的夢想便更近了一步。
不管道士和尚們心邕的不是,時間的長河依舊我行我素地流淌著,公元574年的新年終于在長安城百姓緊張惶恐的心情中降臨。
新年伊始,長安城中便再次傳出一個讓人震驚不已的消息︰失蹤半月有余的太子妃楊麗華終于出現,然而卻是早已身死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