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士瓦共和國的總統克魯格最近很高興,大商忽然加大了對共和國的援助力度,而更高興的是,他們並沒有要求太多的回報,甚至是自己主動要求送給他們一些新的領地,都被他們拒絕。雖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不過只要能給國家帶來好處,他倒是並不在意。大商在德瓦士蘭能夠平衡英國人過于強大的影響,能做到這點,對克魯格來說,就足夠了。
雖然大商的行為讓英國人呢覺得像吃了蒼蠅一般,不過眼下他們還沒準備跟大商翻臉,至于其中原因……天塌了有高個頂著,有人比大商更遭英國人恨,那就是德國人。
柏林會議後,德國成了非洲殖民地大國,奉行世界政策,而提出的要求很簡單,與英國平分陽光下的地盤。這無異于對世界第一強國的挑釁,兩者同屬歐洲,爭霸的趨勢日漸明顯。在南部非洲,德國開始唆使德瓦士蘭和奧蘭治與英國人對抗,同時德國大量壟斷資本開始進入這兩個國家。
因為布爾人的祖先除了荷蘭人之外,還有就是德國人,這讓布爾人的兩個國家對德國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正因為如此,英國人對德國的忌憚已經遠遠越佔了普列米爾礦山和金田的東北。
雖然與大商談判失敗的塞西爾*羅德斯很想借著英國政府換屆,加大對東北和大商的政策壓力,但是如果在已經與德國人為敵的情況下,在把東北逼向德國人的懷抱。即便自詡老子天下第一,英國人也沒瘋到認為自己能在南非平推布爾人,德國人和東北三方聯盟的程度。于是政策方面相對溫和,在德瓦士蘭介入沒有德國深,同時與英國人保持良好交流關系的東北忽然間就成了英國人拉攏的對象。
當然,德國人也不傻,也與東北保持了良好的關系,尊重大商在德瓦士蘭的普列米爾礦山和金田的全部權益。
現在的情形,東北倒成了香餑餑,不過王一的決定還是沒有改變,在不過分刺激英國人的前提下,加大對布爾人國家的軍事扶持力度。讓英國人對布爾人下手的成本大大增加,讓他們越的顧忌,時間拖得越長,對東北的好處越多。
就在1886年,德科以商人的身份前往鄰國津巴布韋,攜帶大量禮品和物質,作為敲門磚和冤大頭,這讓他迅成為了恩德貝萊族王室的座上賓,其後他就替大商取得了津巴布韋的采礦權。同時莫桑比克的陳興安派遣探險隊,前往桑給巴爾,沿著莫桑比克海岸線北上開闢新的殖民地。
對于東北在非洲的進展,王一感覺很滿意,而對德科和付漢新的工作也表示嘉許。至少目前看來,東北自治區采取的溫和政策,在一眾嗜血的列強中間顯得十分另類,而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對比,非洲本地人,特別是黑人部族,對東北的統治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排斥。某些小部族甚至主動投靠,在東北的殖民地,黑人如果努力工作,不敢說富足,但至少能夠保證體面的生活,吃穿住用都不是問題。而且沒有那種讓黑人十分厭惡的種族隔離區,這在非洲簡直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不過事情並不都有好的一面,民族*矛盾確實存在,有些地方還十分尖銳。東北人,黑人,白人,本身成長環境不同,生活習慣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要是沒有矛盾,估計沒誰會相信。王一給莫桑比克的指示很簡單,一切按法律規定來,針對個案個人,反對種族歧視。至于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當然,東北殖民者們畢竟處于一個新的環境,一方面拿著胡蘿卜,另一邊也沒放下屠刀。許多黑人部族其實與土匪無異,搶奪運輸隊,劫掠東北在莫桑比克新建立的城鎮,殺人手段極度殘忍。雖然那里是他們祖輩成長的土地,但是王一也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生,許多部族比屠戮和驅逐。好在那時媒體還不達,也沒人報道,許多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雖然屠殺一個部族,對王一來說有些難以接受,但是在這個年代,他也實在不能要求太多。不然黑人沒安撫下來,自己人先反了,在非洲可真就寸步難行了。
天津咸水沽南約1o里的一處鐵路站,袁世凱受命在此處督練新軍。自從他在東北募捐惹出一段風波之後,本以為會受到清廷的斥責,結果他老哥都做好了丟官罷職的準備,結果清廷仿佛覺得此事沒生一般。等了幾個月,上面一點信兒沒有,袁大頭總覺得這事不保險,腦袋頂上總像懸著一把隨時回落下的寶劍,成天的吃不香,睡不安,有時還夢到東北保險隊忽然沖到他面前, 啪啪一頓亂槍,把他打成了蜂窩煤。或者跳了樓的恭親王奕?扛著那被摔成了餡餅一樣的腦袋,一身花花綠綠,血氣沖天地要帶他下地獄。袁世凱是成宿成宿的做噩夢,最後終于臥床不起。
他那位拜把子兄弟徐世昌聞訊後,立刻趕來探望,這下袁大頭算是見到親人了。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把自己的全部擔心講了出來。思討片刻後,徐世昌才寬慰道︰「慰亭,你也不必如此。在愚兄看來,朝廷未必會對賢弟你不利。」
一听這話,原本臥床不起,如喪考妣的袁世凱似乎一瞬間恢復了精神,道︰「此話當真。」
包票徐世昌自然不敢下,不過還是盡力安慰道︰「如今東北自治區雖然名義上還是听從朝廷的管轄,但是自從他們自治之後,什麼時候听從過朝廷的命令?」
袁世凱點點頭,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所以我們這次去東北募捐,恭親王在背後借勢挑撥滿漢關系,說來跟我們本沒什麼關系。我們不過是籌款辦新軍,罪過都在恭親王和日本人身上。」
「有理!」
「當然了,東北的事相當于是我們挑頭,不過朝廷也未見得不是心中暗笑,在那看熱鬧。東北越亂,朝廷上下應該是越高興才對!」徐世昌給袁世凱吃寬心丸,這時停了一下接著道︰「我總覺得這事吧,從恭親王跳樓自盡,就算到頭了。朝廷應該不會再處理任何人。恭親王這麼一死,遺書一公布,也算是徹底挑起儒生與東北之間的對立情緒。不管這些儒生算不算清流,但是總歸在民間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朝廷即使畏懼東北,恐怕這時也很難在立場上有任何讓步的舉動。要是再處理了像慰亭賢弟這樣的相關人員,在儒生們看來,這就是向東北自治區屈服,朝廷到時的壓力將會非常大。弄不好,就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所以現在看來,朝廷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時間一長,這篇翻過去,誰也不提,誰也不想,人們情緒一過,事情也就到頭了。」
「這個……」袁世凱雖然覺得徐世昌的話很有道理,但是事關性命,他也放心不下來。
徐世昌這時看了看周圍沒有外人,忽然將聲音放低,道︰「慰亭,听為兄一句話。你現在與其這樣擔驚受怕,不如索性橫下一條心,把兵練好,只要這新軍一成……」徐世昌眼中寒光四射,道︰「手中有了兵,有了槍,到時就是別人來求咱們!但凡要是朝廷敢動你,一不做,二不休,咱們大不了就投東北去,從天津到山海關這條線上,我看誰敢動咱們。」
這大逆不道的話,對于現在還十分年輕的袁世凱來說,當真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大哥,你這是……」
徐世昌看著袁世凱,顯得十分坦然,道︰「賢弟怕了?」
造反這種事,但凡腦袋正常的,就沒不怕。
「賢弟你放寬心,自從東北自治之後,有這心思的恐怕已經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了。不說遠的,咱們北洋那位,心思最近也是活動的厲害!」
徐世昌現在就在北洋衙門當書案,里面的情形自然比袁世凱清楚得多。
「朝廷已經不是康乾時候的朝廷了,看著這兩年有了幾分起色,似乎是中興之象!不過有識之士都看得出來,這是回光返照,苟延喘促罷了!朝廷已經病入膏肓,積重難返。二十年前,太平賊造反,那時朝廷還能出兵鎮壓,可現在對上東北,連一戰的勇氣都沒有。愚兄在此勸你,該出手時,就出手!別瞻前顧後,猶豫不決。說難听點,咱們可不欠朝廷的。上面說辦新軍,可到現在為止,一個銅板都沒下來過。糧餉還不都是兄弟你去東北募捐的?」
听徐世昌的這番分析,袁世凱雖然還是有些忐忑不安,不過情緒總算好了許多。後來一想,索性伸頭一死,縮頭也是一死,自己也別想那麼多了,拼了。
他在原1o營近5ooo人的「定武軍」基礎上,又增募新兵2ooo多人,聘請了更多的德國教官,采取近代德國6軍制度,組建步、馬、炮、工、輜等兵種,全部采用外國新式武器裝備,並制定新的營規營制、餉章、操典。袁世凱在小站設立了「新建6軍督練處」。真的,假的,先不說,至少有那麼點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