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12-28
徐世昌讓袁世凱聯絡王一造不造反先不說最少也是個里通外國。無彈窗更新快雖然已經有了先行者可無論是閩浙總督楊昌浚還是後世被稱為一門三督的岑家說白了都不是現在袁世凱這樣芝麻綠豆的小官可以比擬的。人家都是實力派東北樂于接受也在情理之中。可老袁自己心里清楚無論是在大清面前還是在東北面前自己跟個蚊子似的。除了沾人一手血自己卻是個粉身碎骨的下場。所以袁世凱不敢下決心也就情有可原了。
接下來幾天日子照常在過袁世凱和徐世昌見面也沒再提那天晚的事情。
新軍目前只有三鎮與原定計劃的六鎮還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只有第一鎮是滿員還成了鐵良麾下。而袁世凱自己真正能做主的目前只剩下兩鎮不過第二鎮只有五千多人第三鎮四千多人加在一起還沒有第一鎮人多。不過好在大框架都已經搭建起來各方面都有相應的人員去運作袁世凱也不用再添更多心思。眼瞧著北洋陸軍軍官學校新一批學生即將畢業所以袁世凱就開始著手準備建立第四鎮的相關事宜。他也算看出來了自己預期將經歷放在第二鎮和第三鎮身不如新建編制等待將來在慢慢完善。不然自己跟個傻瓜似的建好一鎮清廷謀奪一鎮那自己安家立命的這點本錢全都得賠進去。
像第一鎮這種虧吃一次也就夠了。
說起來與後世歷史不同原本定武軍應該是由胡燏棻最先提出操辦也是由他主持。不過後來胡燏棻調任蘆津鐵路督辦又授順天府尹遷總理各國事務大臣。簡單說升官了!這才輪到袁世凱出頭。只是與後世不同此時的袁世凱因為與東北保險隊在朝鮮結下的特殊關系在朝鮮和越南都立下了赫赫戰功……主要是相對清廷其他軍官比較而言的。再加總理楊秋興無意中與來訪的李鴻章幕僚周馥問及了袁世凱眼下在何處高就的問題那時的周馥壓根就不知道大清有這麼一號人物後來與李鴻章提及這二位也是一時好奇才查找了袁世凱的履歷。好家伙!人才啊……如此周折才有了袁世凱的新軍出道。
所謂的鎮跟後世的師差不多六鎮就是六個整編師據說總人數要達到十萬人。可以想見以清廷目前近乎割據的形勢窘迫到近乎破產的財政狀況想要建設這樣一支現代陸軍該是如何的困難。
袁世凱為了新軍也是煞費苦心這也是他在培養自己的勢力。每天晚點燈熬油的想的就是該如何從面衙門里多找些銀子來出來充填軍費。有時候他也在想當初王一怎麼就能拉起一支隊伍呢?
如果說軍費還能像女人的胸部一般擠一擠總會有的可是士兵方面就問題太多了。
眼下的新軍是清一色普魯士軍裝煞是精神主要也是為了與東北保險隊做出區隔。全軍一律習新式洋操根據德國陸軍條例、條令進行訓練。士兵年齡需在二十到二十五歲力氣要能平托一百斤走路要一小時走二十里。裝備也均是最新式的德國武器。
因為清廷對東北的恐懼所以按照袁世凱的原意是打算采用東北保險隊編制和裝備來訓練新軍的。不過此事被榮祿和李鴻章給否了二人都是官場老油條自然比袁世凱這個初出茅廬剛從戰場回來的愣頭青有遠見得多。沒錯選擇東北保險隊作為訓練模板同同種經驗大半都可以直接拿過來用而清廷也派了一些學生去東北陸軍軍官學校學習軍官建制的問題也很好解決。可是軍事的正確卻並不能代表政治的正確榮祿和李鴻章都明白這條路走不通。
既然選不了東北那麼退而求其次……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德國自然就進入了新軍的視野。只是這樣選擇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首先就是人種不同其次是兵員素質不同而最重要的也是袁世凱等人都無力改變的就是雙方軍官和士兵在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當然選擇德國陸軍當模板也有好處。這天底下誰都知道東北自治區與德國眉來眼去的很是情投意合德國甚至派出一些中低階軍官到東北保險隊中進修參加對俄戰爭。在武器十幾年沒動武的德隊也開始受東北影響其中陸軍方面最重要的改變就是開始重視機槍火力的引入和迫擊炮以及火焰噴色器的應用。
權衡利弊的最終結果就是榮祿和李鴻章同意了袁世凱要求。其余的事情他們也沒再插手畢竟袁世凱才是練兵幫辦大臣。
其後袁世凱制定了嚴格的軍紀同時嚴格實行。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曾有一個軍官躲在田地里吸食鴉片被老袁發現盡管這個軍官跪地求饒但袁世凱依然拔出佩刀當場手刃了此人此事一時震動全軍。從此再無人敢在軍中吸食鴉片。一番舉措下來新建陸軍成了大清帝國名義最具戰斗力的部隊。
這天在一間小屋內袁大頭和一幫心月復正在談論籌建第四鎮的相關事宜。徐世昌正在說話︰「鐵良為了掌控第一鎮將其中許多漢人軍官和士兵排擠出來。我看既然他鐵良有眼不識金瓖玉咱們也別客氣那些月兌離第一鎮的軍官和士兵我們就直接安排進第四鎮。這樣既解決了軍官嚴重不足的問題同時第四鎮中有了一幫老兵壓陣許多棘手的時期也能得到很快的解決。」
王士珍和曹錕等人都同意徐世昌的建議本來都是為大清效力可是經過鐵良這麼一鬧新軍中滿漢問題就變得日益尖銳起來。這軍心不合將會嚴重影響戰斗力的提升。
一幫人正說話的時候小院內來了幾匹馬之後門簾子一挑從外邊走進幾人而為首的正是老袁現在的死對頭——鐵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