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吃了兩天的野果和生海鮮,,王凡的肚子就抗議了,上吐下瀉,好容易積攢起的體力就又下去了,王凡中間也試著生過幾次火,都以失敗告終。這次他下定決心,無論費多大力氣也要把火生起來。這次他采用的方法是最原始的火鐮法。
火鐮法就是用一根削尖的木棍,在一塊又凹槽的干木頭上的凹槽內來回摩擦,直至形成燃屑,然後用冒煙的燃屑引燃干草,細樹皮絲一類的可燃物。
看起來很簡單,可做起來就費勁了,王凡一只腿跪在地上,一直腿支起來,半弓著腰,雙臂大幅度擺動著,尖尖的木棍在樹干中的凹槽中間快速地摩擦著,王凡已經保持這個姿勢辛苦弄了兩個多小時了,他的汗水不斷的滴下來,有兩次汗水滴到凹槽里,把把好不容易生成的木炭屑給弄濕了,王凡只好又從頭再來,漸漸的,王凡的臂膀越來越酸,腰也好像不是自己的了,但他知道到了關鍵時刻,再加把力!再加把力!快了,快了!
終于,一絲久違的煙霧從凹槽上飄起,王凡連忙小心翼翼地用細樹枝把燃屑撥到他早已準備好的一團干草上,用手捧著在空中勻速地來回晃動著,以便讓風把火吹起來,煙越來越大,然後,王凡听見「 」的一聲輕響。
火,終于生起來了。
有了火,就可以吃的可口的食物,就可以在夜里照明,就會產生安全感,王凡頭一次覺得火原來也可以如此可愛。
有了火,王凡就想舒舒服服地洗個熱水澡,舒舒服服地吃頓熱乎飯,可自已什麼工具也沒有啊,不行我就自己做出工具來。
晚飯王凡吃了幾個烤果子,把火種小心的保存好,第二天一早就巡游全島了,他這次的重點是尋找粘土,如果有粘土,自己就可以燒制出自己所需要的日用器具了。
王凡沒見過如何燒制陶器,不過他認為大概就是用火在爐子里來燒事先捏好型狀粘土,事實上燒制陶器和王凡想象的差不多。
王凡很幸運,還真叫他找到了一片粘土區,在島中部的一塊比較低窪地帶,王凡一踏上去就感覺特別柔軟,用自制的石刀一挖,粘粘的一坨灰綠色的粘土就挖了出來,應該說真是瞎貓踫到了死耗子,王凡發現的這種粘土是一種極為優質的海洋粘土,里面以伊利石的含量最為豐富,其次是綠泥石和高嶺石,以及少量的蒙月兌石,這種粘土大多分布于西洋島海域,不知怎麼會在這個島上會有,難道是大陸漂移學說,這個島以前在西洋島海域,後來漂移過來的?不過對王凡來說,不管什麼粘土,有土就行。
這種粘土別說是燒制陶制品,就是燒制優質瓷器也是富富有余。
王凡當然不認識這種粘土的寶貴,想當然的認為和家旁邊小河溝邊的泥土差不多,只不過顏色不一樣,另外有些細膩罷了,如果讓多年的燒制瓷器的老師傅知道王凡如此不識貨,不知會不會揪著王凡的耳朵教訓一番。
王凡的技術是在是不敢恭維,很快一個方不方,圓不圓的東西從王凡的手上產生了,
王凡首先用粘土照著爐子的形狀,做了了一個無比丑陋的窯爐,然後周圍架起火燒了起來,費了好多功夫,其中的千辛萬苦自不必多說,好容易一個馬馬虎虎的爐子算是燒出來了。
然後王凡就開始試著燒起陶器來了,結果王凡燒制的壇壇罐罐裂得亂七八糟,比磚頭還難看,上面坑坑窪窪,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最後,王凡根據反復試驗,調整了活粘土時的放水量,精心控制火候和燒制時間,終于算是燒制出了一個不漏水的壇子,然後又用鵝卵石把凹凸不平的地方打磨了打磨,一個還不算太難看,可以盛水的壇子終于在王凡手里誕生了。
鍋、碗、瓢、盆、喝水的杯子,在王凡的不懈努力下,總算是置辦齊了,至于浴盆,小了不管用,大的實在是燒制不了,王凡最後想出一個辦法,用粘土做了一個浴盆形狀的坯子,然後在里外都點起火慢慢的燒,最後居然成了,王凡弄好這一切後,用火把石頭燒熱了,再放到浴盆里,通過間接的方法把水燒熱,然後舒舒服服地洗了一個熱水澡,王凡覺得這個澡洗的一點也不比在洗浴中心洗的的差,簡直是舒服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