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文字通俗,並配以圖說,並不是很艱澀難讀.大學畢業喜歡文史的李定國(李明)有一點兒古文功底,自然看得懂,很快就把這本書看完。而且他身在軍營中,身邊的將士都是有戰陣經驗的,看書時產生的問題都能跟現實相互結合,也能馬上得到解答。當然李定國也不會妄自尊大到認為自己能在半個月內就能把一代軍神戚少保的畢生經驗全數學到並善用之,他會用自己隨後數十年的軍事實踐去不斷在實踐中學習提高,然後再去提高實戰能力。當然,也許不出意外的話,他李定國還能將這時代的兵法進行完善補充。
有了一點兵法基礎後,李定國便不能再偽裝下去,他要掌握軍心,就要搞點大動作。
等到戰士們的體能經過長時間刻苦訓練到了一定程度後,李定國實踐了他的諾言,帶著將士們跟他一起學武藝,亦可稱之為戰技訓練,這也是遵照戚繼光練兵準則下進行的。
雖然其他大營里也搞這些武術操練,但在李定國看來那也都是只圖好看的花架子。正如戚繼光在《紀效新書》里所寫「設使平日所習所學的號令營藝,都是照臨陣的一般,及至臨陣,就以平日所習者用之,則于操一日,必有一日之效,一件熟,便得一件之利。凡比較武藝,務要俱照示學習實敵本事,真可對搏打者,不許仍學習花槍等法,徒支虛架,以圖人前美觀。」李定國甚為同意戚繼光在這一方面的論斷,他在這方面的訓練中,也大膽地將自己繼承自原李定國武藝中那些不適合實戰要求的招數去掉,在教士卒武術時一切都按照戰場上搏殺要求教授,而在訓練中,也強調按實戰要求從難從嚴訓練。他知道那種不按實戰要求的訓練方法,那種所謂的套路,就是操練上一千年,臨陣殺敵尚不如別人一月的求真訓練。
李定國自己擅長的是刀法,不過在戰陣中,他發現大刀是猛將兄們玩的,如盧象升、左良玉等猛將們玩的都是大刀,但小兵們還是長槍好用。李定國用他學到的物理知識來解釋,當力量不足時,刀將力量分散到一條邊,而槍則是將力量集中在一個點上,自然是點承受的傷害力最大,所以對準披甲敵人的腰背砍上三刀未必砍死敵人,但鐵尖長槍一槍就能插個對穿。所以李定國從《紀效新書》里學習梨花槍法,學成後即教授給麾下將士。
這梨花槍法,亦稱槍法,傳于南宋美女槍神楊妙真之手,後被戚繼光搜集在《紀效新書》里。戚繼光既是兵法大家,又是武術大家,以他神妙的眼力看得出來,天下槍法雖多,「惟楊家之法有虛實,有奇正,有虛虛實實,有奇奇正正;其進銳,其退速,其勢險,其節短;不動如山,動如雷震。故曰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信其然乎!」
很是奇怪,李定國在二十一世紀時(李明)學個太極拳都要花上好幾個月,到這明末時代,學習更難的梨花槍法,不過十幾天就貌似爐火純青,莫非真是這個李定國的筋骨清奇,是個學武的奇才?反正《紀效新書》里面記載的許多兵器的精妙套路他都很快學會了,並根據戰陣的需要一一教授給麾下二千將士。
當然不論是梨花槍法還是其他武藝,單打獨斗時和排兵布陣時的技法很是不同,正如戚繼光所說「施之於行陣,則又有不同者,何也?法欲簡,立欲疏。非簡無以解亂分糾,非疏無以騰挪進退,左右必佐以短兵,長短相衛,使彼我有相倚之勢,得以舒其氣,展其能,而不至於奔潰。」
所以李定國便和靳統武、張勝、高文貴、王之邦、白文雅等將領反復研究後,將槍法在內的諸多技法都做了修改簡化,使之適用于戰陣統一使用,方推廣下去。
戰技訓練之後,便是戰陣訓練。
戰陣訓練的基礎是旗幟號令訓練,戚繼光《紀效新書》中稱「號令、旗鼓皆治軍之要。古今名將用兵,未有無節制號令,不用金鼓旗幡而浪戰百勝者。」李定國深以為然,便按照書中所載,再結合義軍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制作了各色旗幟和各種號令,適用于行軍、作戰、宿營等各個環節。但鑒于義軍中士卒大部分都是地地道道的文盲,極少識字的,要讓這些大老粗辨認前後左右的方向和各種復雜的旗幟號令,甚為困難。
戚繼光《紀效新書》中所載要「各便宜簡明號令,合行刊給,各于長夜,每隊相聚一處,識字者自讀,不識字者就听本隊識字之人教涌解說,務要記熟」。而李定國則會首先教授下面的士卒識字,至少是要認清方向、旗幟、號令和軍規,當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認識完那些事物後,李定國就要求他們熟記硬背下來,到操練演習時,要一字不差地執行。平時李定國會經常抽查戰士相關知識點,如果有誰有一條記不住,就是五個軍棍。幸得李定國麾下大部分都是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接受能力強,有些人多少認識些字,掌握的很快。
按照《紀效新書》的要求,務必使得將士「耳只听金鼓,眼只看旗幟」,「大家共作一個眼,共作一個耳,共作一個心。」戚繼光在《紀效新書》曾言︰「開大陣,對大敵,比場中較藝擒捕小賊不同。堂堂之陣,千百人列隊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後,叢槍戳來,叢槍戳去,亂刀砍來,亂殺還他,只是一齊擁進,轉手皆難,焉能容得左右動跳;一人回頭,大眾同疑,一人轉移寸步,大眾亦要奪心,焉能容得或迸或退。」「若旗幟金鼓不動,就是主將口說要如何,也不許依從,就是天神來口說要如何。也不許依從,只是一味看旗鼓號令。如擂鼓該進,就是前面有水有火,若擂鼓不住,便往水里火里也要前去,如鳴金該退,就是前面有金山銀山,若金鳴不止,也要依令退回。只有這樣,才能強弱同奮,萬人一心,攻堅摧強,無往不勝。」這便是李定國著重隊列、旗幟、號令訓練的原因。
戚家軍成軍後所向披靡,東南剿除倭寇,北地擊敗蒙古,可謂縱橫天下無敵手,這跟他一貫旗幟鮮明、號令統一的嚴整甚有關聯。
對于這種自己壓根不懂的旗幟號令等事宜,李定國也不敢盲目用在義軍身上,他將靳統武、張勝、高文貴、王之邦、白文雅等將領一起研究這《紀效新書》,征詢他們的意見,凡是他們一致認同可以在義軍中適用的,李定國才拿出來推行,如果他們認為不適合,李定國也不會把那個方法打入冷宮,等到若干年後,他熟悉戰爭了,再拿出來看看。
經過跟眾將的協商,李定國決定沿用近一半義軍舊習,其他的可以照搬《紀效新書》。
比如用黃、紅、黑、青、白五色旗來表示五個方位,來引領全軍。如黃色旗幟代表中軍,當黃旗揚起時,就是中,列隊的各人都要往中間看;在作戰時,舉黃旗,就是中軍欲變動,各隊都要靜听號令施行;紅色代表前,黑旗代表後,青旗代表左,白旗代表右。
號令方面是,如果听到擂鼓聲響,各軍士們就要奮勇往前沖鋒,與敵人進行交戰;如果軍士們與敵人交鋒時,听到鳴金一聲響,各人便要停止與敵交戰;又听到鳴金一聲,各軍士們便退了下來;當然在大規模戰爭時候,有號炮和大型旗幟來做指揮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