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 第二百二十一章 風卷殘雲 血洗東林(四)

作者 ︰ 傲骨鐵心

第二百二十一章風卷殘雲血洗東林(四)

王在晉「糊涂」的繼承熊廷弼的戰略,「愚蠢」的搞個八里鋪新關,目的其實就是要有這座新關來吸引後金,讓他們將目光和腳步都放在山海關,放在關後的繁華中原大地上,進而依托堅關不斷的消耗後金的實力。但這個如意算盤里有一點問題,就是後金有沒有決心要長途跋涉上千里,到關門外來和明朝決戰?

努爾哈赤可是人精,除非他老糊涂了,否則絕不可能把自己的幾萬家底千里迢迢帶到山海關下,夢想一舉攻破關門,但是,若後金獲得八里鋪關城這個立足點,情況或許就不一樣了。

努爾哈赤獲取這個重關以後說不定會下決心和明朝在關門外對峙起來,只要海河的冰封一消融,那麼後金關門外的大軍就完蛋了,明朝出動水師封鎖大凌河、小凌河、遼河是完全有可能的,以明朝水師龐大的戰艦破壞幾條小船達起的浮橋還不易如反掌嗎?當然,若後金佔了「重城」卻在冰封前放棄了,自然不會被殲滅,但後金從此就別想再威脅山海關關城,明朝可以安然解決國內問題,等待時機成熟一舉蕩平後金。

王在晉這個計策繼承了熊廷弼的策略,也是個不錯的謀略,在當時看來這是絕密的軍事謀略,應該只有王在晉和天啟帝知道,也是天啟帝同意的直接原因,更是孫承宗先後「又上十余疏」才改變「修築重城」的根源。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王在晉為什麼七天七夜都不肯妥協了。

孫承宗在推翻了王在晉的重關設計後,又決策了一項把明軍帶入防守死地的計劃——構築寧遠、覺華島防線。寧遠位于山海關外二百里,東面是海,西面是山,至山海關一路寬僅二十里。這樣一個狹窄的走廊型地理形勢,很容易就可以被進攻的滿清軍隊隔斷歸路,成為一座無糧無援的孤城。

把明軍放進這樣一個孤城防守,事實上正是把軍隊放入了一個萬死之地。覺華島是距寧遠三十多里的兩個海上的小島,離海岸最近的距離僅有十里不到。當天氣寒冷時,這段狹窄的海面很容易凍結,成為一馬平川的通途。

寧遠大戰中的覺華島慘敗,就是由于這種不當的地理形勢所致。但是孫承宗卻堅決把明軍的防線推進到這個地方,並提出「……當寧遠沖,與覺華相犄角。敵窺城,令島上卒旁出三岔,斷浮橋,繞其後而橫擊之」的紙上方略。

試想,當天寒冰凍時,覺華島的軍隊如何能實踐「旁出三岔,斷浮橋,繞其後而橫擊之」這種計劃呢?而孫承宗不但把軍隊放入這樣一個險地,還將覺華島作為明軍一個十分重要的糧屯,常年堆積了大量的軍需物資。這樣的布局,其實就是在滿清唾手可得的地方擺上了一份大禮!

天啟五年十月,孫承宗被彈劾免職,由高第繼任遼東經略。高第的守遼思路是繼承了熊廷弼和王在晉的。因此,一上任就要求撤出所有關外防區,堅壁清野,餓死滿清。

但是,高第的這項指令遭到了孫承宗任用的一幫將領的堅決反對,其中便以袁崇煥為首。遼東軍的大撤退只到寧遠為止,且錦州防線的糧倉——右屯中的大量糧草被消極怠工的袁崇煥等人留在了最前線。

次年正月,努爾哈赤揮軍南下,孫承宗布置的「死地」終于發揮了其真實的作用。結果是城失得差不多,糧草全被被搶,人也被殺了大批,就剩寧遠那座孤城孤零零的座落在那。

在布置了寧遠、覺華島這個死地之後,孫承宗又進一步把防線前推,在寧遠二百里外又構築了另一處防守死地——錦州。

錦州地處關寧錦走廊的一端,錦州至山海關的四百里路程就是這條寬不過二十里的狹長走廊。僅從這一點來看,錦州的地形就和寧遠一樣糟糕,十分容易被突擊的滿清軍隊截斷與後方的聯系。

非但如此,錦州附近還多山多河,從錦州到寧遠,依次有小凌河、松山、杏山、塔山等多處險要地形,十分利于滿清軍隊布防,以此截斷明軍與後方的聯系。正是這個糟糕的地理形勢,使得自錦州城築起以後,歷次大戰都十分不利于守方。

僅袁大海所知的錦州戰事就有三起可以說典型的戰例︰

其一,天啟七年的寧錦大戰中,袁崇煥由于錦州地形不便救援而遲遲不出援兵,最後好不容易讓滿桂帶軍增援也只敢撥給一萬人。比起皇太極圍困錦州的六萬大軍來說,這些軍隊連塞牙縫都不夠。顯然,袁崇煥正是知道錦州這個地形極其不利于增援才作出這樣的安排(但是最初卻正是他和孫承宗一力要求在錦州築城防守)。

其二,崇禎十四年的松錦大戰,洪承疇的十三萬大軍駐防松山以救援錦州的祖大壽,結果就給皇太極困在松山切斷了與後方的聯系,直接導致軍心大亂而全軍潰敗。這個責任,顯然應當由最早決定在錦州築城的孫承宗來擔負。

其三,國共內戰的遼沈戰役中,**的錦州被**的四縱包圍,錦西和葫蘆島的11個師整軍增援錦州,就是被四縱在塔山阻擊了6天不得前進,終于導致了**在東北形勢無法挽回的大崩潰。

這些歷史上在錦州發生的戰爭無一不證明了,錦州確實是一個不利于防守的死地。而第一個決定在錦州築城的孫承宗,其決策是否英明實在是值得商榷。當然,對于孫承宗的忠心袁大海從來不懷疑,一事歸一事,不能說對某個人的決策產生懷疑就進而懷疑此人的人品,這顯然是不公正的。

細細的將孫承宗主持遼事的詳細過程一一列舉出來後,袁大海真的驚訝了,孫承宗真的是所謂明末唯一能挽救敗局的英雄?

否定熊廷弼、王在晉的決策,修建寧遠、覺華、錦州等死地,孫承宗還修建了大凌河城,這同樣是一個陷明軍于死地的絕境之處。孫承宗卸任後,接替遼東經略的高第就果斷放棄了這塊雞肋,其實是撥亂反正的英明決策。但是寧遠大戰後,高第被彈劾免職,遼事由孫承宗一手提拔的袁崇煥接管,他一上任就又開始耗費巨資修築大凌河這個防守死地。

幸運的是,袁崇煥的築城工作尚未結束,皇太極就發動了寧錦大戰,袁軍倉惶撤退,把大凌河這座尚未建造完成的空城留給了清兵。但是皇太極是不會將自己的軍隊留在這里送死的,寧錦大戰結束後,皇太極毀城而去。試問,如果這座城池真的有用,對守軍有利的話,為什麼皇太極會把它毀掉呢?難道佔領下來,為「大清」開疆拓土不好嗎?

崇禎四年,孫承宗二次督遼時,又再次重提修築大凌河,派祖大壽和何可綱去築城。八個月後,明軍就遭到了著名的大凌河之敗。祖大壽和何可綱的部隊被皇太極包圍在大凌河城里斷絕糧草,錦州的明軍四次出兵救援都無功而返。

尤其是到了第四次救援大凌河時,孫承宗親自擔任前線指揮,援軍的右路指揮就是祖大壽的妹夫吳襄,也就是吳三桂的父親。但是由于錦州和大凌河一帶的地形實在是糟糕,明軍糾集大軍的的第四次救援行動依舊慘敗。至此,大凌河完全斷絕了解困的希望,城中糧草斷絕,守軍以人為食!

最後,祖大壽接受了皇太極的招降,親手殺了不肯降清的何可綱,做了可恥的漢奸。就在投降的當天,祖大壽提議帶軍偷襲錦州,皇太極當即允諾。沒想到當晚霧大,祖大壽和一起偷襲錦州的清軍走散,獨自先進了錦州,終因勢單力孤不敢輕舉妄動。從這以後,漢奸祖大壽就留在了錦州,逐漸把握錦州大權,並把自己的子佷放在滿清做官。到崇禎十五年,祖大壽二次降清,終于撕下了帶了十年的假面具。

戰略決策錯誤,盡修些沒有用的廢城不說,孫承宗在執掌遼事期間,還大力推薦和重用了一幫不知道是「英雄」還是廢物的將領,他們中的大多數更是成了漢奸,正是這幫人聯手葬送了大明的江山。

袁崇煥,修築寧遠和錦州這兩個死地作為明軍防線這項愚蠢至極的方案,就是他和孫承宗一起搞出來的。除此之外,殺毛帥、毀東江、耗錢糧、棄朝鮮、修和議、放敵兵……實在是大明的罪臣,滿清的英雄。

滿桂,這個人也是孫承宗一力提拔上來的,違抗高第命令堅守寧遠就有他的一份,寧錦大戰中救援錦州時又敷衍了事,一萬人的軍隊死了六十個就倉惶逃跑。

喻安性,孫承宗第一次督遼期間,先廢巡撫閻鳴泰,後廢巡撫張鳳翼,最後選定了喻安性任遼東巡撫。此人在遼東任上並沒有突出作為,天啟五年十一月,因柳河之敗一同被罷免。到了崇禎年間,喻安性被復用為薊遼總督,實際管轄薊鎮。就在喻安性任上,爆發了大規模的薊鎮兵變,士兵因欠餉而鬧事,喻安性屬下的順天巡撫居然想要用下毒毒死為首者的方法來平息兵變,事泄,兵變更巨。第二年皇太極從薊鎮入口直抵北京,一天就攻破了遵化段長城的兩處關口,正是喻安性任上兵變的所在。薊鎮守軍如此不堪一擊,一年前的兵變顯然月兌不了關系。由此可見,喻安性這人實是無能。

劉興治,袁崇煥斬了毛文龍後,任命劉興治的哥哥劉興柞為東江副將,領東江右協。孫承宗接任後,將劉興柞調到寧遠,東江右協統領一職就交給了劉興治接任。崇禎三年四月,劉興治在皮島叛亂,殺了東江主官陳繼盛和左協一干將領,孫承宗卻依然姑息養奸,派遣周文郁、宋獻等人安撫劉興治,並將東江大權交給了這個叛亂分子。八月,劉興治秘密遣書皇太極,約定降清。崇禎四年三月,劉興治再次在皮島叛亂,這次卻是明目張膽打出降清的旗號準備做漢奸了,幸好被參將沈世魁乘夜殺死,叛亂平息。

類似這樣的人物實在太多,可以說孫承宗一手締造的遼東軍閥集團最終成了漢奸軍團,成為滿清入關的急先鋒。

孫承宗,你到底是偉大的民族英雄還是一個無能之輩呢?

袁大海陷入深深的思慮當中,直到部下領著錦衣衛山海衛的百戶白仲山前來時,他才回過神來。

白仲山是錦衣衛駐山海關的百戶,山海關名義上是一座軍鎮,實際只是關前為軍鎮,關後則是永平府,有很多百姓和商旅在此。

袁大海是錦衣衛的指揮使,雖然並不能直接指揮山海衛的錦衣衛,但這個身份加上東廠掌刑千戶的名頭,還是足以讓白仲山乖乖前來的。

見到白仲山,袁大海開門見山便道︰「听說明日孫督師要領三千精騎前往薊州、昌平檢閱防務,而薊州、昌平距離京郊甚近,孫督師此舉雖是責內之事,但錦衣衛職責所在,你是不是應當立即將此事密報給皇上?」

「這…」白仲山吃了一驚,他沒有想到袁大海竟然要自己將孫督師檢閱防務的事情密報皇上。

見他這樣,袁大海面露不快道︰「怎麼?難道這個還要駱都督點頭才行嗎?」

「大人息怒!屬下遵命就是!」

白仲山一個激靈,身為錦衣衛的人,他自然知道眼前這位東廠掌刑千戶的份量有多重,若是得罪了他,恐怕就是駱都督也救不了自己。

之所以不自己密報到魏忠賢那,再由魏報到天啟那,是因為袁大海覺得這次是告孫承宗的黑狀,有必要淡化黨爭的色彩,錦衣衛是皇帝親軍,大都督駱思恭又一向不買魏忠賢的帳,所以由錦衣衛的人按職責密報,可以讓天啟不致懷疑到魏忠賢身上。

只要搶在孫承宗自己上疏解釋檢閱防務之前讓天啟知道自己的老師帶兵來了,就可以讓天啟產生疑心,進而懷疑孫承宗此舉的目的,這對于魏忠賢乃至自己都有好處。只要天啟下詔不讓孫承宗進京,那不管他是想「清君側」還是有別的目的,都只能胎死月復中。只要斬斷東林黨想靠軍隊政變的念頭,剩下的事就是把刀子磨亮,將那些黨人一個個拉出來放血了。

大案、要案,慘案,什麼前六君子,後六君子,統統都將成為黃泉的過客

這章多寫了一些不應該寫的東西,有湊字數之嫌,這點要道歉,其實骨頭並不是想要賺這一分兩分,只是覺得有必要把這些東西寫出來,從而和以前認知的孫承宗有個對比。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東廠最新章節 | 東廠全文閱讀 | 東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