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幕1925 卷二 甘陝鏖兵 第六十五章 隴東初演兵(5)

作者 ︰ 吳安平

6月12日上午,左純庵第一師抵達寧縣城下。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寧縣這個地方駐扎了隴東軍一個團。當初張兆鉀對吳安平及隴東集團已有戒備,雖然並不相信其能挑戰自己在隴東的威權,但為防萬一,在緊鑼密鼓準備對付駐甘西北軍之時,仍抽出三個團兵力在西峰鎮周邊幾個縣城駐防,只是蘭州大戰打響之後,有兩個團被調往前線,只剩下了寧縣這團隴東軍還在肩負警備任務。

這些隴東軍軍餉只有八塊銀元,還老遭克扣,除了團長、營長還好些,其他個個都是苦哈哈,窮得叮當響。而且隴東軍與西北軍比較,根本沒有思想武裝之說,要說他們的目標是維護地方治安,還不如說根本就是為了賺取大洋討生活,這樣其實更令人信服。

用這樣的人盯防吳安平這樣不差錢的資本家,其後果可想而知,根本不用吳安平出面收買,其上上下下自到寧縣,便主動對隴東集團表達了善意,不但團、營、連長官各有家人進西峰財,底下的士兵也有很多人通過各種渠道,求得了杜立奎等的認同,安排家人或親屬加入了北方工業或西峰建築。

杜立奎因此更明白銀元的吸引力,所以才對吳安平夸口,若張兆鉀當真瘋要毀滅隴東集團與西峰新城,這些負責監視和戒備的隴,還真說不定。

左純庵和安柄朝的性情有些相似,心思都極為縝密,做事極講究規矩,但安柄朝更為深沉,左純庵卻更富熱情。雖然這些性格特點都沒什麼不好,但富有熱情的人一般更有想象力,所以極講究規矩的左純庵有時也能做出一些不太規矩的事。

攻打寧縣之時,左純庵就表現得有些不厚道。

合水縣、正寧縣、長武縣都與寧縣鄰近,這三個縣先後被解放軍攻克,由于吳安平一直要求親近百姓,所以各部對來往的普通鄉民及行商並無任何限制。也正是由于這些人的口口風傳,只過了不到一天,駐寧縣的隴東軍就得到了周圍區縣失守的消息,立刻加強城防,封閉了縣城四門嚴陣以待。

仲夏的薄霧中,左純庵第一師得隊伍逐漸展露身形。數以千計身穿黑色軍服的解放軍戰士,跟隨先導突擊營的坦克,自北、向,將正寧縣城半包圍了起來。

留出西面,倒不是玩什麼圍三闕一的把戲,而是即便敵軍西逃,也將在長慶橋、新莊一帶與西峰警備師的留守部隊遭遇,在視野開闊地帶,這些隴東軍更是無法與半機械化的警備師抗衡,逃與不逃其實結局都差不多。

不知出于什麼原因,城內的隴東軍還真沒有出西門逃竄,反而團長和幾個營長上了城牆,與左純庵拉起了關系。他們的用意其實很簡單,無非希望井水不犯河水,自己這個團不會與西峰為敵,也希望解放軍不與他們為敵,而是兩相為善,各各財,皆大歡喜。

不能說這些隴東軍不識時務,左純庵只是覺得,到現在這些人居然仍未認清形勢,兩相為善的提議也不免太過天真。他根本沒回應城牆上的招呼,而是派出幾個戰士上前喊話,將董志 誓師的經過宣揚之後,再次強調了解放軍打倒張兆鉀及所有軍閥的決心和信心。

通過這些戰士,左純庵提醒城內的隴東軍,千萬不要站在人民的對立面,不要試圖再維護張兆鉀對隴東百姓的殘酷統治,不然的話,他們必將在解放軍猛烈地炮火中,先張兆鉀一步毀滅,做決定之前,多想想那些在西峰的親人鄉友,若負隅頑抗,其實便是與自己的親友為敵。

這一手很毒,雖然吳安平根本不會因與隴東軍作戰,便牽連到他們的親友,但城內所有的隴東軍卻齊齊想到了這個可能。在民國,這樣惡劣的先例很多,各系軍閥包括甘肅的八位鎮守使都干過類似的事,吳安平既然起兵與張兆鉀、孔繁錦等人爭奪甘肅,在他們的認知中也是想做割據一方的軍閥,既然是軍閥,那就保不準真會牽連到他們的親人鄉友。

用左純庵的話講,生活如此美好,何必動刀動槍的呢?

既是無奈也是必然,城內的隴東軍稍經考慮,便選擇了最有利于自己的決定,團長親自招呼士兵挑起了白旗,而各士兵放下手中的老套筒、漢陽造後,反出了一陣歡呼。

就這樣,左純庵沒費一槍一彈,便佔據了寧縣。

在攻佔寧縣之後,解放軍對隴東的攻第一波攻擊已全部完成,共有八個縣落入了這支新生軍事力量的控制之中。縱觀整個過程,解放軍投入了五師一旅三萬多兵力,而敵軍各縣相加還不到五千人,再將武器裝備差距考慮進去,便會現解放軍如牛刀割雞,雖然完勝,但戰力究竟如何其實並沒有衡量出來。

當然這樣做的好處並不是沒有,雖然每次戰斗都像自我演練,但這畢竟是真正的戰爭,很多人適應了戰場氛圍,更加成長起來。

在西峰,警備師暫時沒有師職指揮官,而是由吳安平這個西北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兼管,也因為這個原因,解放軍司令部與警備師師部其實是一回事,其中的副官、參謀都是從子午嶺4號基地抽調的在士官教育中表現優異的戰士。

如果只听到解放軍參謀本部的名稱,或許會敬畏其權威,深入了解後便會現,所謂的參謀其實都是一些青年人。雖然他們接受過學堂教育,勉強能稱得上知識青年,但在一年前,這些人都還是農民、工人乃至商鋪伙計,連一個當過兵扛過槍的都沒有,就更沒有可能參與作戰計劃的推導和制定了。

吳安平自己也不例外,一年前還是軍事白痴,一年後竟成為數萬士兵的最高長官,還動了甘肅大戰,如果說這是奇跡,還不如說這是迫不得已。

解放軍近四萬人中,極少數在軍閥部隊入過伍,還有左純庵幾個在黃埔軍校待過半年一年,除此之外,所有人對軍事方面的認知幾乎都是從子午嶺基地得到的。雖然基地的訓練項目,幾乎全部照搬後世訓練內容,又有原多寶齋保安陸建國和邢斌跨八十年時空間接傳授經驗,但短短半年時間不到,要想培養出大批高水平的指揮官及參謀,那無疑痴人說夢。

參謀本部是草頭班子,吳安平其實也是個草頭司令。

當各部攻克隴東數縣完成第一波攻擊的電報傳到西峰,通訊副官肖瀾拿到司令部作戰室向吳安平匯報時,吳安平高興之余,也從這些電文中看出很多問題。

第一個問題自然是軍隊方面的。

這一次對隴東東部七八個縣的進攻,其實只是與張兆鉀、孔繁錦甘肅大戰之前的預演,雖然進行順利,但解放軍初經戰事,很多在基地訓練中表現很好的戰士,在戰斗中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恐慌和過于激動的情緒,各部指揮體系也並不如想象中那樣運轉流暢。

這些現象及問題的出現,對于一支從未上過戰場的軍隊來說,其實很正常。無論在基地時,對抗演練和攻防演習有多激烈多接近真實,那種氛圍都無法與真正的戰場氛圍相提並論,只一個見血與不見血的差別,對戰士們心理承受力就是一個很大考驗。

指揮系統也是如此,演習演練時再僅僅有條,效率再高,一進入戰場,在槍彈如雨炮火紛飛的背景下,能揮多高水平,當真是個未知數。

這些問題其實左純庵、余大成幾個師旅長都已預料會出現,正因為有這樣的考慮,才選擇隴東最空虛的東部幾縣作為第一輪進攻目標。經歷過低烈度戰斗的洗禮,戰士們會逐步適應戰場氛圍,心理耐受力也會由低到高成熟起來,再遇大戰,就可以避免部隊在強壓之下出現某些絕不能出現的意外。

解放軍對戰後總結特別看重,這是提高軍隊戰力的最佳途徑。就各部出現的問題,師旅長都做了總結,並已經在進行有針對性的改善和提高。吳安平見各師旅采取的措施多有不同,各有巧妙,便讓肖瀾將幾份電文互相轉各部,供其參考,並要求盡可能將相關工作做到最扎實,以為接下來的大戰做好準備。

第二個問題卻是行政方面的。

對于地方政體及行政機構的改良,其實吳安平已經有全面的計劃,但這樣的計劃要實施,短期內根本無法做到。其中最關鍵的礙難便在于,西峰方面極度缺乏合格的行政人員,暫時只能依靠原縣署機構中那些相對清廉的政要及科員治理地方。先不說這些人的理念,是否能與西峰保持一致,單從能力上講,他們大多數人,其實根本不符合吳安平對官員的要求。

這才幾個縣而已,等到打垮張兆鉀、孔繁錦,消滅甘肅大小軍閥之後,需要治理及建設的就有一省地域,等大軍入陝,再掃平劉鎮華的鎮嵩軍,陝西也將落入解放軍手中,那時行政人員的缺口將更為巨大。短期內,無論如何這種需求都無法滿足,而要全面建設甘陝,對地方行政就需要有絕對的控制力,這樣一來就出現了矛盾。

這個矛盾如何解決?吳安平與關嶺東、陶玉山等人反復探討,又參考左純庵、余大成等人的意見,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只有采用先軍政治的辦法,才能在保證控制力的基礎上,使各地方行政機構在統一的軌道上運轉如意。

所謂先軍政治其實很簡單。

在解放軍控制區域內,原縣公署及各機構雖然清理改制,但無論縣、局、科、處各政要腦,幾乎全部是挑選舊有人員擔任,即便其能一如既往地清廉公正,但要無法順利推廣西峰方面制定的新政策,無法推動地方建設大踏步前進,這樣的縣公署、政府就不算合格。要做到這些,思想就需要統一到西峰意志上來,但吳安平卻不能等大家提高認識後,才去搞建設,所以就需要暫時以軍隊的強力形象,來鎮壓各種混亂的思想,保證所有人即便暫時不明白,也能徹底貫徹吳安平的意圖。

目前大戰在即,維持各地方穩定更重要,所以不但許多政策並沒有開始宣傳推廣,鄉間惡霸劣紳沒有清理處置,在各縣也只留了一連士兵駐防。等甘肅戰事結束後,這一個連將擴充至一個營,與縣署、隴,肅清匪患,推行新政,可以將這些部隊視作吳安平放在各縣的眼楮,也可以看做懸在縣署各級官員頭上的大棒。

當然這樣的舉措只是暫時性的,吳安平已經確定控制甘陝後要開辦政務學校或培訓班,引入後世理念理論,統一行政人員的思想認識,並提高其工作水平。到時哪個地方的行政官員先達標,哪個地方的部隊便會先撤出。

吳安平還在考慮甘陝如何治理的事情,通訊副官肖瀾又過來匯報︰「總司令,飛行支隊通報,據前鋒戰機偵察,由平涼開出的征稅團已出鎮原縣城,正在向董志 行進,預計五個小時後將進入西峰鎮轄地。」

「五個小時?嗯,警備師也該出動了。」吳安平估算一下時間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鐵幕1925最新章節 | 鐵幕1925全文閱讀 | 鐵幕1925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