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晚清霸業 第二十八章 不一樣的開始

作者 ︰ 愛做夢的熊貓

葉天龍的奏折到了上書房,慈禧把光緒面前葉天龍的褶子,拿起來看了看後說︰「天龍是大才,怎麼能為了這點小事,而讓他出兵呢?」此事慈禧已經接到了朝鮮的求援.

「親爸爸說得對啊,盛京將軍那是我們大清的棟梁,怎麼可以去朝鮮這樣的下邦小國。依皇兒之見只要一位將軍帶上幾千人就可以了。」光緒皇上附和著慈禧說。

「皇上也是這也樣的看法啊,那就另派他人去朝鮮吧。也給天龍個說法吧。」慈禧說完後回了自己的慈寧宮。

這是光緒已經親政五年之久了,但是所以的大事小事,還是要慈禧來下決定的。可以說光緒就是一個擺設,野葛慈禧的傀儡工具而已。看著慈禧的背影,光緒的心情十分的復雜。

葉天龍接到了光緒的聖旨,當然夸獎了一番葉天龍的忠君愛國,又說了一些大材小用的話。總之就是沒有批準,葉天龍的出兵請求。葉天龍無奈的接過聖旨。

看來甲午戰爭的軌跡,還是要按照歷史而運行了。葉天龍十分的無奈,但是他沒有就此放棄。因為他不想也不會讓歷史重演。現在可以做的就是,等朝廷掉左寶貴入朝。因為葉天龍知道這段歷史。

(光緒二十年七月二十日,左寶貴率軍由奉天出發,二十九日到達九連城,他以平壤米價較廉,將餉銀全行解去,欲以錢易米,保證軍糧供應。又派人回奉天取回冬季衣物,以安定軍心,並作持久戰的準備。八月六日到平壤。與左寶貴同時奉檄到平壤的還有毅軍馬玉昆部,盛軍衛汝貴部以及豐升阿所部奉天練軍盛字營、吉林練軍等四支部隊,計29營13000余人。史稱四大軍入朝。)

可是朝廷卻沒有把這件事為重。因為在她們的眼里,朝鮮叛亂根本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也就是去個幾千綠營就可以解決的。根本就沒有必要鳳鳴營出馬。當然他們沒有想到那嚴重的後果。

朝廷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精銳2500人于光緒二十年六月六日在朝鮮牙山登陸,在此安營扎寨,準備鎮壓起義。

六月十一日朝鮮政府和起義軍達成了全州和議,清軍未經戰斗起義就平息下去。當時聶士成就向清朝實權人物李鴻章建議迅速撤兵,這樣便使日本在朝軍隊陷于孤立,在國際輿論壓力下也會自動撤軍。但李鴻章遲疑不決。

光緒二十年六月八日起,日本一方面派先遣隊700人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借口,先後在朝鮮仁川登陸;另一方面,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訓令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得施行認為適當之臨機處分」,授權大鳥挑起釁端,找尋借口發動侵略戰爭。

全州和議達成以後,朝鮮政府要求清日兩國撤兵,但清政府要求日本軍隊先撤兵。大鳥圭介也向清廷駐朝大臣袁世凱口頭表示撤兵。

然而日本援軍反而不斷增多,直至10000多人,果然,大鳥圭介開始不斷挑釁,一會兒否認朝鮮是中國藩屬國,一會兒又提出中日兩國一道「協助」朝鮮「改革」內政。中國和朝鮮都嚴正駁斥和拒絕了日本的這些無理要求。但日方的目的已經達到——它一面使自己的軍隊以「協助朝鮮改革內政」為名賴在朝鮮不走,一面又拖住了駐朝清軍,為戰爭的爆發創造了條件。同時,日本也終于找到借口,挑起甲午中日戰爭。

光緒二十年七月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陰謀已經愈發明顯,中國國內輿論和清軍駐朝將領紛紛請求清廷增兵備戰,朝廷里也形成了以光緒帝載湉、戶部尚書翁同龢(光緒帝老師)為首的主戰派(帝黨),然而慈禧太後並不願意其六十大壽為戰爭干擾,李鴻章為了保存自己嫡系的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實力,也企圖和解。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後黨)。

李鴻章明知日本的狼子野心,卻並未認真備戰,而是一味寄希望于美、英、俄等歐美列強調停。由于前述的各國利害關系,美、英、俄只是對日本表示「譴責」而已,調停均告失敗

光緒二十年七月下旬,中日兩軍在朝鮮境內開戰。清軍在豐島海面被日軍偷襲之後,很快也被在陸上的成歡驛的日軍偷襲,由于朝鮮政府被日本控制,葉志超、聶士成等部駐牙山的清軍被迫繞道漢城,北撤到朝鮮北部重鎮、平安道首府——平壤。

葉天龍知道馬上就會接到朝廷的聖旨,調左寶貴率軍進入朝鮮。但是這次要有變化了,因為今天左寶貴已經不是原來的左寶貴了。

「左將軍這次去朝鮮,你一定要多加小心。而且一定要小心葉志超,如果在緊要關頭,可以將其拘押。」葉天龍還是有點擔心左寶貴會戰死平壤。

「將軍放心這次入朝,屬下一定會身先士卒,絕不給將軍丟臉。」左寶貴在葉天龍面前慷慨激揚的說。

葉天龍真的想要告訴左寶貴,所有歷史上發生的事。但是葉天龍知道,不能那樣做。葉天龍看著帶兵離開的左寶貴,默默的祈禱著。

這次左寶貴帶了3000士兵,進入了朝鮮。戰斗力當然是不用說了,而且還是個兵種混合的一支部隊。但是葉天龍還是不放心,生怕自己無法改變左寶貴戰死的歷史。讓葉金派戰狼隊員保護左寶貴,無論如何也要把左寶貴完整的帶回來。

對于葉天龍的所作所為,大家十分的不解。不知道葉天龍會這樣的擔心左寶貴。當然要是他們知道歷史的話,就會理解葉天龍了。

歷史上光緒二十年七月二十三日凌晨,日本軍隊突襲漢城王宮,挾持朝鮮國王李熙(朝鮮高宗),解散朝鮮親華政府,扶植國王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應上台攝政,並成立以金弘集為實際首腦的親日傀儡政府。日本嗾使金弘集內閣斷絕與清朝的關系,並「委托」日軍驅逐駐朝清軍。控制了朝鮮政府後。

光緒二十年七月二十五日,日本不宣而戰,襲擊了北洋水師的戰艦濟遠、廣乙,豐島海戰爆發,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的浪速艦悍然擊沉了清軍運兵船高升號,制造了高升號事件。至此日本終于引爆了甲午中日戰爭。

光緒二十年八月一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明治天皇睦仁在宣戰詔書中說「朝鮮乃帝國使就與列國為伍之獨立國」,聲稱其開戰原因是「帝國于是勸朝鮮以厘革其秕政……朝鮮雖已允諾,清國始終暗中百計妨礙……更派大兵于韓土,要擊我艦于韓海,狂妄已極。」表示其目的是「使朝鮮永免禍亂」、「維持東洋全局之平和」、「宣揚帝國之榮光于中外」。

日本的這些無理借口就是他們開戰的理由。但是這次他們可能就沒有這個心情了。因為左寶貴這次沒有按歷史的時間出現,而是在日本不宣而戰的同時。也就是光緒二十年七月二十五日,來到了漢城下,並且沒有接到任何命令,就開始對漢城的日軍開始了攻擊。

日軍還在做著已經佔領朝鮮,馬上就可以佔領大清,東三省的美夢。就在這時驚天動地的炮擊開始了,是左寶貴開始攻城了。是那種毀滅性的轟炸,因為左寶貴在臨出發前,葉天龍給他的一條命令,就是非我族人盡可殺絕。

看的多了也想自己寫一寫,希望不會浪費大家的時間。如果感覺到那麼一點點的可看性,就請您收藏推薦一下,您的鼓勵是我的最大動力。熊貓在這里先謝謝大家了。

本書已經正式和起點簽約,另外本書正在沖新人新書榜,希望大家給予更大的支持。多多推薦和收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晚清霸業最新章節 | 重生之晚清霸業全文閱讀 | 重生之晚清霸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