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科技體系 第一章 原始積累 第六節 舌戰 鐘表

作者 ︰ 孤舟雪

第二日早朝,果不出所料,下面群臣是群情激奮,

勸慰批評辱罵的人相當的多,朱厚照同學還真怕認真听會忍不住庭杖幾個,

于是某人神游物外渾渾噩噩不知今夕是何時辰——去想他的大明皇家研究院的事情了。

然後等下面的人說的差不多了,某人悠悠的醒轉過來,看著下面一群人大眼瞪小眼的看著他,就猛地(很明顯是裝的)一拍龍椅,大聲而滔滔不絕的拽了一頓文,大意是︰朕做得這個又沒有影響到國計民生,只是一個研究技藝的地方,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們這麼激動是有點神經過敏了。再說了,朕做什麼你們管不著,也不要管,做好你們的本職工作就行了,朕的行為有言官提醒著呢,用不著你們來操心。

群臣一听,這還得了,無法無天了啊,于是繼續群情激憤中……

(也不排除有人是想挨庭杖,好出一下名。)

于是某人又猛的一拍龍椅(老是這樣我懷疑什麼時候會把龍椅的扶手拍碎-_-),說道︰「好了,這件事情的大方向就這麼定了,誰還有不同意見就寫在折子里交給我,這麼多人在這兒吵吵嚷嚷的卻不談政務成何體統,退朝。」

于是某人十分不負責任的溜了。

群臣面面相覷卻又無可奈何。哎——算了吧,老朱家的人腦子都有那麼些問題,這些皇帝沒有幾個正常的,這是為蝦米呢?反正當今聖上做些出格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次只不過是更出格一點罷了,算了吧,不用管,也管不了。

只有皇帝的幾個老師有些黯然︰本來還想教出來一個千古明君來著……

不過這些人也是有點大驚小怪了,如果他們出生晚那麼一百多年,就會見到更多的異類,比如沉迷煉丹的嘉靖皇帝,幾十年不上朝的萬歷皇帝,木工皇帝天啟等等等等,如果某人沒有來這個時代,不知道到時候泉下有知會不會高呼?

卻說到了傍晚,外面突然有人報︰「原欽天監監正吳昊求見。」

厚照同學曰︰「讓他進來。」

等了一會見吳院長亦步亦趨的進來,便問道︰「有什麼事情?」看到吳院長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又道︰「可是有好消息要告訴我?」

「回稟陛下,鐘表已經造好了。」

「啊?!真的!不是說要很長時間麼?」

「回陛下,臣本以為需要很長時間,但是發現木制的零件造起來很快,按照一開始的設計這個造的比較大所以一些堅硬的木頭就可以造它的零件。也就是齒輪費了多一點的時間。」

「哦?那鐘表現在在何處?快點帶朕去看看。」

「回稟陛下,微臣已經將其帶來,就在門外。」

「抬進來吧。」

「是!」然後很瀟灑的一揮手,「抬進來。」

然後抬了進來。

朱厚照同學用一種欣賞的目光看著這個藝術品(再次鄙視某人的審美觀)一樣的機械︰龐大而又不失精巧的身體,頗似後世的表盤,3根針,光滑的木料……

某人連道三聲︰「好!好!好!」

然後又道︰「朕許諾給你的獎勵一會你自己去領吧。」

吳院長道謝。

「你現在先去籌備大明皇家研究院的組建適宜,這個等組建好了拿到科學院里頭去做,這個應該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到時候我給你一些我的想法。」

又道︰「這個不是做了兩個麼,那麼一台放在我這里,另一台放在欽天監。」

「至于這個研究院的選址問題麼,我看以後可以放在禁衛軍駐地旁邊,不過現在人少我先給你一處宅子,先在那里頭吧。御用的黃監正以及下面的兩個工匠也調給你,加上上次的那幾個工匠,先把架子搭起來。」

「至于資金問題,我先給你白銀一千兩暫用。行了沒什麼事情就下去吧。」

「微臣告退——」

然後朱厚照同學指揮著下人把這個鐘放在了朝堂之上。

———————————

第二日上朝,眾臣一來就被旁邊的這個大家伙吸引住了,

但是眾人沒人願意做那個出頭鳥去問,生怕給人留下個不務正業的印象。只有憋在心里,于是忍啊忍。

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之後,邪惡的朱厚照同學看到下面不時有人偷偷的撇一下大鐘,于是輕輕一咳︰「,何故心不在焉也?」

被叫道的人一驚,趕緊跪下辯解了一大通,大意就是︰皇上啊,我不對,我有罪,但是最主要的不是我的原因,這邊這個大家伙不知道是干什麼的,還老嘎達嘎達的想,我是好奇呀,真的不干我事。

「哦,原來你們說這個呀。」

他踱到鐘的旁邊,就好像後世的一個推銷員︰「列位請看,這個我大明皇家研究院的最新成果——鐘表!」

「大家看這個表盤,能夠想起來什麼?」

有人月兌口而出——「日晷?」

「對,」他打了個響指「就是日晷,諸位都是飽學之士,應該知道漢代張衡做水轉渾天儀,宋代蘇頌做水運儀像台,而這個,是本朝吳院長所作,名為鐘表。」

他得意的看著四周眾人,臭屁的樣子讓人十分不爽。

有人問了︰「敢問陛下,此物為何叫做鐘表?可是有什麼典故?」

「呃,呃,這個鐘表嘛,是朕一時興起所命名,後來用習慣了就這樣了。」

趕緊轉移話題,「此物購置精巧而且不用水就能運轉,方便很多,在朕的意思下,去除了天文儀器,但是加強了計算時間的能力。其按十二時二十四氣,暗合周天之數,計時精確,實為一大創舉。」

他抑制不住宅男的毛病,吹了一通。然後他又開始講︰「諸位請看,這個表盤乃是仿照日晷所作,共分六十個刻度,這上面有三根針,長者為秒,中者為分,短者為時。」

「秒針走六十步即一圈則分針走一步即一分,分針走六十步則時針走五個格為一小時。一圈十二小時,每天二十四小時。」

眾人都道「奇思妙想,此物當大行于世。」

某人又道︰「此物雖精巧,但仍有極大的改進空間,首先是變小,其次是改進驅動方式,沒準哪一天就能做出來可以拿在手里的。」

「諸位想一下,如果一個將軍出征打仗,兩人各領一軍,然後約定好時間在同一時刻發起攻擊,該是什麼景象……」

他展望著美好的前景並做重要指示︰這個只是個開始,以後會有更多更好更重要更方便的東西出來,此所謂「四更原則」。

眾人漸漸听明白了︰哦,原來是想讓我們支持這個什麼研究院來的。

但是眾人無話可說,大明中期的大臣們還是講一點道理的,不像後期。

于是某人在下朝時候很得意。

(感謝書友102745158提出的寶貴意見,已經修改完畢。木工皇帝是天啟,幾十年不上朝的是萬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科技體系最新章節 | 大明科技體系全文閱讀 | 大明科技體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