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科技體系 第一章 原始積累 三十一節 售表 記者

作者 ︰ 孤舟雪

瘋狂打滾求推薦!!!!!!求收藏!!!!!求點擊!!!!!!求評價!!!!!!

在報紙的風波還沒有完全過去的時候,另一件事情又風靡了整個大明

吳院長嘔心瀝血建立的作坊生產的鐘表開始銷售。

因為是皇帝支持的東西,所以本來在計劃中暫時不準備登廣告的大明中央日報也空出了一小塊版面登上了鐘表的廣告。當然並不是明目張膽的用廣告的形式登上去的,而是在第五期的報紙上,用一種新聞的方式發出來的。

全文如下(大明中央日報因為某人的強烈建議,使用的白話文)︰二十五日,大明皇家研究院之鐘表開始在京城街金星鐘表店開始銷售。此鐘表為計時之用,走時精確。每日只需人上一次動力即可運行。此鐘表,為皇帝陛下之大明皇家研究院下屬的金星鐘表廠做。目前有兩台已經使用,其華殿,另一台置于欽天監。此鐘表暫時有兩種,一種普通的二十五兩一台,另一種為精工的一百五十兩一台。

在這個資訊匱乏的時代,這樣一則短短的消息的威力及其所造成的震蕩,遠遠不是後世那種轟炸式的廣告可以比擬的。

曾經見過這個東西的官員們,早就想弄一個了。這時候的官員,收一些下面的人或者學生啊什麼的人的禮節是慣例,所以即使明朝的工資很苛刻,也不至于有人生活不下去。大部分人還是有些余錢的。很多人上朝之後,看著這個東西心中就開始想,假如家里也放上一個,就不用每次都不敢睡得太死數更聲了。到時候只要睜眼看一下就能知道是什麼時候,那該有多美啊……

現在,看到這則消息的官員們,一般都是咬咬牙,然後拿出或者從發妻那兒要出二十五兩銀子來。然後吩咐家人去買一台。財大氣粗的官員,則直接忽視前面寫的普通鐘表,直接一揮手,吩咐人買一台精品鐘表。至于那些上檔次的第三產業,也要擠出些錢來買一台,畢竟是有些身份的人都在用嘛。還有那些富裕的人家,听說或者听報亦或是從別人嘴里听來之後,有一小部分人就去看看。

于是吳院長建的店很火爆。

前面的很多有身份的人的賣完了之後,雇佣來的劉掌櫃的看這樣不行。于是劉掌櫃就想出來一個常用的方法,並向吳院長請示,然後再向上到了朱厚照同學那里。朱厚照同學一揮手︰有什麼事情你自己決定,我只看結果。

于是一天後,鐘表店出了一個告示︰有鑒于本店鐘表生產量不足,每日出售三十台,當日額度售完即止每人每次只準購買一台。

于是我們的朱厚照同學在心血來潮去鐘表店外面看看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景象。由于這是夏天,很多人帶著鋪蓋在外面排隊,就像後世的書里描述的那個憑票買東西的時代一樣,又像春運高峰期賣票的場景。

在鐘表店開始營業之後,吳院長並沒有因此空閑下來,而是比以前更忙碌了。看著外面那長長的隊伍,吳院長急的滿嘴都是燎泡︰這可都是錢那,看著錢卻賺不到的感覺真他喵的不爽。

他現在在忙碌擴大生產的事宜,忙的都快站不住腳了。但是,匆忙的擴大生產哪是那麼好做的。熟練人手需要培訓,設施場地需要擴大……。于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明的鐘表產量都是供不應求的。

————————

朱厚照同學在參觀了鐘表商店外面的排隊人群之後繼續向前走。

邊走某人還邊想著︰「誰說我們這個民族是沒有紀律感的民族??!看看外面那排隊的人群。真應該把說這句話的人吊起來,讓東廠或者錦衣衛處理一下,明顯是以偏概全帶著有色眼鏡嘛。那個時候的那種散亂的形式就是被滿清奴役了二百多年,然後在經過上百年年的混亂之後的臨時產物……」

朱厚照同學一邊想著一邊逛街,順手買了串糖葫蘆,又在另外一個攤子上買了幾包蜜餞。然後將蜜餞分了下,人們邊走邊吃。

七扭八拐,竟然走到了大明中央日報社的外面。

看著印刷工坊外那和鐘表店外面有些相似的火爆,朱厚照同學避了開來,然後一群人走進了報社。

報社的社長是認識皇帝的,畢竟是朱厚照同學將他提起來按到這個位置上的。

朱厚照同學開始檢查工作。

和以前的邸報有相似之處,都是從通政司搜集來的信息整理,然後發表的。不同的是,少了很多皇帝起居之類的東西,而且使用白話(據某人的說法是為了更多人更容易懂,並且節省時間),並使用了新式的標點符號。兩個月過去了,標點符號以一種不像話的速度,迅速被大明的士人階層所掌握,如今已經是比較平常的東西了。畢竟很多朝廷大員學界領袖之類的都參與了這套標點符號的制定。

朱厚照同學總覺得和後世的報社好像有些不一樣的東西,貌似少了點什麼。

在社長忐忑不安的心情里,朱厚照童鞋抬頭沉思了一會兒。然後他想了起來︰沒有記者。

沒有沒事,知道少了就好辦了。現在大明就是某人的一言堂。于是在朱厚照同學的重要指示下,報社準備招募一些讀書人來。讓他們深入到事件發生的地方去,用自己的筆記錄或者描述出事情的真實情況。同時,這些人也被批準可以采訪官員(這個詞是某只發明的),有見官行禮不跪,可以提出除了保密的東西之外的問題的權利。

因為現在信息傳播的速度和消息的時效性,最後決定,日報上面少量采用記者的消息,主要是選擇那些迅速的采用。至于其他的,某人準備在每個月出一本合刊,上面就是記者的勞動成果、大事回顧等,以後還可能發表各界人士的文章並發稿酬。

大家請參加一下投票調查︰豬腳如果發行貴金屬貨幣,到底是傳統的圓形方孔形式好還是近代銀元的形式好?謝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科技體系最新章節 | 大明科技體系全文閱讀 | 大明科技體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