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科技體系 第一章 原始積累 九十六節 吹玻璃 箭枝

作者 ︰ 孤舟雪

(4204.8.6)

最近出的這個簽到,您點一次就能獲得一點粉絲值的哦。另外例行求點擊!!推薦!!!收藏!!!!評價!!!!!簽到!!!!!!

朱厚照來的時候,正好幾位道長新煮了一鍋。看到朱厚照到了,鴻華道人上前迎接,留下那兩個更長于技術的看著。

看到朱厚照到了旁邊,幾位道長獻寶似的將一切展示給朱厚照看。

幾位道長展示的是幾十天下來,他們親手制作出來的遺跡。各種各樣的實驗結果擺在了朱厚照面前。

一開始的時候就是一塊塊的玻璃成品。直到有點兒樣子之後,幾位道長才想起來這個以後可能的作用,翻出來吹玻璃的技術。

吹玻璃是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手藝。

在其中,鐵管在現在也是極低技術含量的活兒,這點不成問題。

熔融態的玻璃很粘稠,用鐵管一端從爐中蘸上通紅的玻璃液,在板上滾好,然後吹成玻璃泡泡。吹大了之後,再次蘸上,繼續吹。為了不讓玻璃液掉下來,一邊吹還要一邊不停的轉動鐵管。早在幾千年前,古埃及人就掌握了這種技術。

但是這是種需要體力的手藝,不管是幾位道長還是旁邊的道童都不能勝任。因此,隔壁的兩個鐵匠的學徒總是被叫過來出力,可憐的學徒總是吹的腮幫子酸痛。

不論什麼事情,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一種事情的人,沒有上來就能將其做好的。

雖然玻璃液和融化的鐵水很像,但是它們的性狀完全不同,幾人練了好幾天才勉強能吹個泡。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看到玻璃的這種顏色,總是下意識的和對鐵水一樣小心,沒有人被燙著。

吹玻璃是一項技術活,培養一個技法純熟的吹玻璃師傅,大約要花上一年的時間,才會慢慢步入軌道。而且這其中還要忍受許多夏日酷熱難耐的苦悶,和吹制失敗的挫敗。同樣的,這幾個人一開始根本吹不了。

幸虧大明最頂級機構里面沒有庸人,他們的悟性都很好,找到竅門時間也很快,十幾天的功夫,就粗略的能夠弄出一些器皿了。

看到那些奇形怪狀的玻璃制品,朱厚照沒有向旁邊人們一樣漠視。

他的眼中,閃著金芒。

周圍的這些人總是很專注,接觸到它們的都沒有往別處想,他們總是沉浸在玻璃制造的世界里頭,最多偶爾想想這些東西可以用來做什麼,從來沒想過這些東西能換來什麼。

不過,在朱厚照眼里,這都是錢啊。就算它們現在形狀不好,沖著這「珍稀」的材料,也能賣個好價錢。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俗話還說壟斷能創造最大的利潤,現在不僅是稀少而且是壟斷,那樣……

朱厚照浮想聯翩。

終于某人回過神來了,開始重新掃描一下面前的事物。周圍的人的注意力都在前面的爐子上,沒有人注意朱厚照的走神,朱厚照也很好的掩飾了自己的想法。

又一爐玻璃液煮好了,熱氣逼人。心情很好的朱厚照拿過旁邊一米半長的鐵皮管子,就開始按照吹玻璃方法里頭的樣子,吹玻璃玩。

這樣的後果就是,中午回去之後,某人的腮幫子疼了兩天,就像小時候在班里吹了太多氣球的感覺一樣。作為代價換來的,只是玻璃工坊里頭又多了一些奇形怪狀的淡綠色透明空心物品罷了。

朱厚照心中嘆道,一個小小的玻璃,就如此費時費力,任重而道遠……

「陛下,現在的箭桿已經做得快堆不下了……」

「哦?」

「而且,陛下啊,這種箭很不常用,不知道兵士們是否用的慣。」吳院長向來巡視的朱厚照說道。

在工坊中機器隆隆轉動之下,這些巧匠們將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幾十倍。他們熟練的將一堆堆的木材分拆、切割、切削變成箭桿,堆滿了倉庫。

和第一次的不同,現在工坊里頭的機器已經自動化的十分好了。比起一開始,現在這差不多就是將木料從一邊放進去,另一邊出來的就是箭桿,中間需要的步驟少了很多。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唯一可惜的就是,這套裝置工作不總是穩定的。偶爾會出些小問題,需要好幾人看著。

朱厚照說道︰「現在這些箭桿堆滿了,你們有空也可以做些別的。你們自己看著弄吧,就當玩耍放松了。朕觀你們上一次的機器,可以用來做別的,比如那種出圓木料的可以做些圓棍狀的東西,比如 面杖?鋤頭柄?鐵杴把?車軸?,還有那邊鑽孔的、切割的等等,這都可以利用起來嘛。」說的是正氣凜然,渾然不覺自己讓人工作當玩耍是多麼的黑心。

風羽箭是宋時的產物,當時優質箭羽缺乏。書上記載「風羽者,謂當安羽處剔空兩邊以客風氣,則射時不掉。此不常用,備翎羽之乏耳。」

揉了揉酸痛的腮幫子,朱厚照說道︰「走,去看看。」

在一間大倉庫里頭,滿滿的堆得都是箭桿。朱厚照隨手拾起幾根來,照著記憶中木匠檢查直與否的方式,對著光仔細端詳。然後他得出一個結論︰這些箭桿都很標準。

朱厚照對著吳院長說道︰「沒事,弓用不了不是還有弩麼?弩用不完就上連弩啊?」

忽然朱厚照想起了前世一些紀錄片,他問道︰「對了,吳愛卿,有人做連弩麼?」

吳院長一愣,然後說道︰「有。這個都未失傳,不過就是威力小。據傳當年諸葛武侯曾作出更好的,但可惜的是失傳了。」

「哦,那有空朕要看看。」

朱厚照忽然一轉頭,對著吳院長說︰「不過,在解決弓箭連弩的問題之前,先把箭頭的問題解決了吧。現在不缺鐵礦,有了高爐,也不缺鐵料。就看你們有沒有方法將鐵料快速的變成合格的箭頭了,平常的倒好說,鑄造之後稍加鍛打、打磨即可。朕這連弩要的這種箭頭小而形狀特異,單單靠手砸錘敲可是不成的。」

沒等吳院長說話,朱厚照繼續嘮叨︰「先不說這些,那高爐清理出來了沒?」

請各位大大幫忙參與一下最新發布的投票調查,主角馬上就要弄拼音了,是用民國時期的注音符號好,還是現行的拉丁文拼音好?謝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科技體系最新章節 | 大明科技體系全文閱讀 | 大明科技體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