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科技體系 第一章 原始積累 一四四節 大討論 給皇帝的請帖

作者 ︰ 孤舟雪

(4204.11.16)

例行求點擊!!推薦!!!收藏!!!!評價!!!!評論!!!!!!簽到!!!!!!

(汗,看了一下發現,竟然斷更了天。最後一項科目三也高分通過,駕照就要拿到手里了,以後時間就充裕了不少。)

抖了抖手上的報紙,朱厚照笑了笑,同時輕嘆了口氣。

「還真是有些混亂,這幫人也真是的,不過這樣也好,大家談論完畢後同意的東西總應該沒人對我說三道四了罷。」朱厚照自言自語道。

送走了兩個妹紙,朱厚照就開始繼續研究今天的這兩份報紙。

對于這場論戰,朱厚照是有信心的,他自信自己的想法最終會被實施。

關于朱厚照提出來的這幾點,經過眾人的集思廣益出現了很多很多的解決方法。

也許是由于思想慣性的問題,眾人從這幾點中看出來的情況還真不少,不過也有點兒有失偏頗。首先,就是朝廷要給商人增加正稅,同時減少攤派。其次,減租減息。然後,就是和買之策有問題。

他們的目光多數集中在「要加稅」上,而對于那些減少攤派則老是忽視,要經過別人的提醒才能重新注意到

正德時代,大勢並沒有像以後那樣敗壞,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權錢交易沒有像後來那樣廣泛。用那階級分析的理論來說,就是現在官員們代表的並不是大商人們的利益,他們的根本還是在土地上,因此對于商人們動手的阻力並不會太大。

至于減租減息,看似損害了人們的利益,其實不然。

且不說朝中大量的貧寒出身的官員,就算是出自大地主大家族的人,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究其原因,作為當權者,總是愛護羽毛,在乎自己的名聲的。君不見,後世那些大把往口袋里裝的黑心官員們,也要宣傳自己是多麼的偉光正,多麼的反對貪污反對麼?

可以說,名聲不僅僅是面子問題,更是仕途問題。所以幾乎所有人的家中的地租都是比較低廉的。

而且這時候的土地並未飽和,缺人的現象還是比較大。地主多對佃戶不錯,因為若主家態度太差,佃戶可以改租種別人家的地,那樣受損失的還是自己。不過,高地租現象已經在不少地方出現了,這是一個很不好的苗頭。

喝光手中的茶,將手中的兩份報紙放下,朱厚照暗道︰「結果如何,明天就要見分曉了,結果應該不會有問題吧。」

然後朱厚照起身對著旁邊說道︰「走吧,去皇宮,明天又要上朝了。」

接著朱厚照對著後面喊道︰「喂,娘子你也和我一塊去吧,順便去看看母親和祖母。」這稱呼有些酸,不過朱厚照還是樂此不疲。

一行人很快便準備好了,然後出門回宮不提。

這次的大討論,朱厚照整出來的論壇系統出了很大的力,雖然朱厚照不太清楚。因為他能夠接觸到的論壇只有圖書館那一處,而朱厚照旗下的木匠工坊定制出去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那些經常和朋友們聚會的人,以及一些大型並比較高雅的公共場所的經營者們,很多人都會弄上一套。新奇,而且能夠促進交流。不過,京都圖書館注冊的賬號仍然大行其道,很多人都喜歡用。

也有一些聰明人,將這個弄出了一些別的功用,比如有的經營性場所讓人將建議意見留言什麼的留下,也有的人在詩會什麼的之上用它來完成一些接龍什麼的游戲。總而言之,人們的奇思妙想很是強大。

這次某人提出那三個小問題之後,很多聚會被頻繁的召開,士子們大規模的開始討論。作為天下的中心,僅僅京師的讀書人數量就是一個恐怖的數字,更何況這麼長時間,消息早就隨著報紙等途徑傳播了開來。

人們聚集討論,興之所至,還要指點一下江山,說幾條策論;激揚一下文字,作幾首詩詞。到酣處,場所中有論壇的情況下還要去發幾篇帖子,將自己的作品和策論展示給大家看,讓大家評頭論足一番,順便在贊揚或贊同之中找找那種滿足感,還不用有說話時被所有人盯著看的尷尬和緊張。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條條各種各樣的建議被提了出來,內容千奇百怪。

朱厚照這幾天都在仔細的看報紙,同時關注著圖書館論壇。論壇內容的整理備份都要被復制一份,然後送到朱厚照這里來。

看這些記錄,可比看奏折看報紙有意思多了。朱厚照甚至能夠找到前世看論壇的感覺,而且,人類智慧集合在一處,總會踫撞出火花,看這種東西總是不缺乏新奇,不缺乏搞笑,即使這是古時。

唯一讓朱厚照感覺遺憾的,就是沒有辦法回復。這感覺相當難受,而且就算立刻就去圖書館也不一定能成,因為這相對來說都是過時的帖子了。所以,在看這些記錄的時候,某人除了笑聲之外還時常嗟嘆。

「哦?請帖?」

朱厚照略帶疑惑的看了看前面的人,然後在身旁人檢查完畢確認沒有危險之後將這份請帖接到了手里。

誰會給皇帝送請帖?!

「嘿,還是份喜帖。」

看著那裝裱的形式朱厚照說道。

「呵呵,原來是這個事情啊,他們不說我還快忘了……」

朱厚照打開之後看了內容之後說道。

然後他又對皇後道︰「朕記得當時說要派人去喝他們的喜酒的。不過正好,這幾天沒多少事情,朕就親自去一趟罷,也不枉他們將請帖送來一趟。你說準備什麼禮物好呢?」

然後他對不明所以的皇後解釋了事情的始末。

這是當初那個木匠學徒不,如今已經是一位合格的工匠了李白以及那個宮女楊英的婚事,某人曾經為他們賜婚。

因為當時朱厚照說過要派人去喝喜酒,君無戲言這件事情就定了。

按照禮節他們也給朱厚照送來了一張請帖,不管某人去不去這個意思是送到了,禮節不能廢啊。而且這也能提醒某人一下,不要忘了這件事情,免得日後說起來有什麼麻煩。

一個小插曲。

朱厚照將帖子交給旁人收好,並囑咐提前提醒之後,帶著老婆繼續回家看女乃女乃和娘。

請大家參與最新的投票調查,大明海軍主力戰艦的命名,是用北洋艦隊主力艦的名字好,還是地名、人名或者其他命名??謝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科技體系最新章節 | 大明科技體系全文閱讀 | 大明科技體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