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宮中,如此吵吵嚷嚷成何體統。太後使了個眼色,身邊隨侍的嬤嬤便伏了伏身子,進了里屋。里面的叫喚聲倒是戛然而止了,只是過了好一會兒,嬤嬤才帶著三個孩子走了出來。
走在最前面的,是溫惜玉見過的小皇子任佑哲,邊走著路還邊往嘴里塞著最後一口點心。從里屋出來,小皇子見溫惜玉在場,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很快地,便撒開了腿腳,跑到溫惜玉身邊膩膩糊糊地站著,也不說話,就這麼嘬著手指,抬頭望著溫惜玉。倒是兩個大些的孩子,出來先是和太後及各位娘娘見了禮,方才回到各自母親的身邊。
小皇子吃點心吃得滿嘴都是餅屑,衣領上也沾了一些。約莫他自己也有幾分在意,于是只是挨著溫惜玉站著,卻並不膩糊到她身上。溫惜玉忙著抽絲絹替小皇子擦嘴抹手,又覺得這孩子從肉呼呼變得瘦了許多,不免心中愧疚。畢竟自從姜韻茹去了,除開送她去皇陵那日,自己並未再去探望過小皇子。倒也不是不想見,只是覺得,見了他,勾起對姜韻茹的想念,自己心中必會更加繁雜。此時小皇子毫不認生地跑到自己身邊來,溫惜玉在心疼之余,又覺得自己的介意實在太過無謂,無論見他,或是不見,自己對姜韻茹的思念,從未消減。
替小皇子打理干淨,不過是三兩下的事情。溫惜玉看向莊華妃身邊的大皇子,今年剛七歲的任佑慶,小小的年紀,便板著一張臉,十分嚴肅地背著手站在莊華妃身邊,見溫惜玉望向他,還如成人一般,微微頷首回應。溫惜玉低頭看看剛被弄干淨就想要往自己椅子上爬,結果爬了半天還爬不上來,撅著嘴一臉委屈看著自己,就差在臉上寫「求抱」二字的小皇子,果然是因為歲數有差的緣故麼。不過溫惜玉還是很難想象如此黏人的小皇子到七歲時,會變成那般嚴肅的樣子。
溫惜玉一邊抱起小皇子,一邊打量著靠在寧昭儀身邊的小姑娘,模樣生得周正,眼楮烏亮,唇紅齒白,還帶著點兒小傲氣。之前溫惜玉就听太後說,自己推卻了撫養小公主的事情之後,皇帝就把小公主交給了寧昭儀,和大公主一起養著。也不知道今天見到的這個,是小公主呢,還是寧昭儀的大公主呢,兩個孩子只差一歲,倒是沒辦法從年齡上去猜。那有些小傲氣的模樣,倒是有些像年幼的文凌雪的。
沒容得溫惜玉多猜一會兒,太後望向嬤嬤的身後,半帶疑惑地開口︰「夢瑤呢?」
「回稟太後娘娘,二公主不在屋里。」
都是一起進里屋吃點心的,怎麼一會兒的功夫,就不在屋里了。這進出里屋的,就邊上這一道門,難不成這麼多人在這兒說著話,一個小孩子還能偷偷出去了不成,太後不解。
「皇女乃女乃,二皇姐她……」坐在溫惜玉膝蓋上的小佑哲剛開口,便被大皇子冷冷地瞪了一眼,只得扁了扁嘴,收聲埋頭縮回了溫惜玉懷里。
小孩子不加掩飾的互動,自是看在了大人眼里。莊華妃還未來得及作勢訓訓孩子,太後便點了任佑慶︰「佑慶你來說,夢瑤不是和你們一起在屋里,這會兒人呢?」
任佑慶從莊華妃身後站了出來,恭恭敬敬地行了禮,才回復道︰「二皇妹方才點心吃到一半,便和皇弟一同在門邊站著,還小聲說話,隔了一會兒,便不知怎地,突然去窗邊,爬上窗台,跳了出去。嬤嬤進來時,從窗口可以看到,二皇妹已經跑遠了。」
「佑哲,佑慶可有說錯?」在門邊站著,不就是在听這邊說著的話,如同偷窺一般的行徑,太後問時,面色明顯有些不好。
小皇子緊張地咬著嘴唇,點點頭,又搖搖頭,想說些什麼,可是大皇子一直看著這邊,終究還是未出聲。屋里眾人的臉色各異,溫惜玉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懷里那個孩子的身子有些發抖。
「還是先派人去找小公主要緊。」在這種氣氛之下,溫惜玉耐不住,還是插嘴了。雖然顯得禮數不夠還有些冒昧,但是無論是從對小皇子的庇護之心還是從溫惜玉不太想承認的那份對小公主的擔憂之心出發,找到她才是當務之急。
皇宮里的那點兒事兒,甚少有必須說出對錯分出是非的。這些無關緊要的原由,多半是和稀泥便過去了。加上是溫惜玉開口,太後本也不是個刨根究底的人,便遣了人去找小公主,讓其余的人都暫且散了。小皇子膩膩歪歪地不肯走,溫惜玉本想送他回景琉宮,太後又出言留人。無奈之下,溫惜玉答應小皇子晚些再去看他,方才把他送走。比起小皇子的戀戀不舍,寧昭儀倒是沒有什麼留下來的意思,只是說回宮之後也會遣人去尋小公主,若是有了消息就來回稟,接著便走了。
一屋子里的人先後告退,太後又屏退了服侍的宮人,剩下溫惜玉一人,方才一聲長嘆。見太後這一副要進行長談的模樣,溫惜玉有一種,今日也無法去探听那個孩子下落的感覺。
且不談太後宮中那各懷心思的二人。大皇子和小皇子被送回了景琉宮,莊華妃自是跟去送的,寧昭儀和其他幾位嬪妃出了太後宮,閑話了幾句,便各自回宮了。這一路上,向來嘰嘰喳喳黏著寧昭儀的大公主顯得格外安靜乖巧,寧昭儀心中更是有數,只是不出言詢問。
大公主到底還是個孩子,見寧昭儀一副如常的模樣,終究是沒憋得住,把里屋的那點兒事兒,從頭到尾說了個細致。的確,大皇子說的話多有隱瞞,不過寧昭儀沒想到的是,雖然那些話有所隱瞞,但是卻都是實話。瞞去的,只是之前在里屋,孩子之間的爭執,而後門邊的偷听,突然的跳窗,是句句屬實的。
別人的孩子不好帶,更何況……寧昭儀心中煩躁,回了宮便遣人去尋小公主。結果吩咐的人,還沒走出門去,負責照顧小公主的李嬤嬤便匆匆來稟報,說小公主已經回來了。于是寧昭儀心中更是無名火盛,表面卻也做不得文章,只是敲打著吩咐李嬤嬤好好看著小公主,不要讓她亂跑,便讓其去了。
說來也是件郁悶的事情。之前皇帝讓寧昭儀幫忙撫育小公主。寧昭儀想著,皇帝之前對文凌雪甚為寵愛,這會兒文凌雪死了皇帝都那麼傷心,按所謂的愛屋及烏來說,皇帝必會更加疼愛小公主。能撫養小公主,就是自己手中多了個籌碼,寧昭儀何樂而不為。加上大皇子和小皇子都被接去景琉宮,由皇帝親自管教,撫養兩個公主的自己,在後宮的分量自是不同,說不準封妃之日也是近在眼前的。
只可惜,一段時間之後,寧昭儀就知道自己的算盤打錯了。
小公主剛來時,十分安靜,安靜到坐在角落可以一個人發呆半天,一點存在感都沒有。初時,寧昭儀還覺得她是年少喪母,情緒不穩定,想著孩子還小,若是溫言寬慰,多多相伴,過些時日就會好了。誰知時間一日日過去,小公主還是一副不願自己親近的模樣。若真是遭逢打擊,性格劇變,也就罷了……偏偏小公主對寧昭儀,還不如對寧昭儀派去照顧她的李嬤嬤親近,這讓寧昭儀心中埋了芥蒂。
最初答應撫養小公主,其中自是多有利益考量。可小公主這副捂不熱的樣子,讓寧昭儀覺得沒有太大的熱情繼續持續去討好了。當然,最關鍵的問題在于,寧昭儀發現,皇帝並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麼疼愛小公主,甚至是一種厭惡。初時猜測這一點時,寧昭儀還覺得是自己太敏感引致的錯覺,直到後來,就越發覺得自己想得很是正確。
世間的事,總是有跡可循。
自從皇後與文妃過世之後,皇帝除了處理朝政之外,最大的精力就放在了教養兩個皇子的身上。而夜間不是去瑤華宮,便是獨自宿在養心殿。其次便是去太後宮中走走,或是來寧昭儀這邊看看。所謂的看看,多半問的是大公主的起居飲食,至于小公主,皇帝很少,甚至是從未主動問過。
一開始寧昭儀還當皇帝體恤自己撫育兩個公主太過辛苦,所以多詢問些大公主的事情來寬寬自己的心,于是主動和皇帝回稟小公主的情況。結果次數一多,便看出了別的端倪。後宮居高位者,除了溫惜玉這種特例,多數的人,察言觀色是基本的本領。幾次下來,每當說起小公主時,皇帝眼中那藏不住的煩躁感,寧昭儀都是看見了的。雖然不知道是為何,但是早前那個愛屋及烏的構想絕對是錯誤的。而寧昭儀也相信,把小公主接過來撫養,或者是自己下得最錯的一步棋。
就在寧昭儀十分後悔,卻又求不得解決方法時,皇帝卻又時常單獨召小公主過去說話,後來更是讓小公主入了書房和皇子們一起讀書,這讓人就又有些看不透了。偏偏小公主回來,就會愈加沉默,任憑寧昭儀如何哄騙,半個字都不曾吐露,于是寧昭儀更不喜歡這個孩子了。一日三餐,專人伺候,慈母模樣,表面功夫自是做足了的,只是如最初的刻意親近,寧昭儀便再也沒有過了。
寧昭儀太清楚,宮中人的喜惡,多是根據皇帝的態度來的。而皇帝總是喜新厭舊的,看溫惜玉如今那麼得寵,恐怕文凌雪是誰,皇帝都快忘記了吧。與其把時間放在任夢瑤的身上,還不如花些力氣抓住皇帝的心,自己生個皇子,才是真的出路。如今,只希望任夢瑤安安分分,別給自己添麻煩,寧昭儀就謝天謝地了。
李嬤嬤被寧昭儀訓斥了一番,心中嘆息不已。這小公主難得跟著寧昭儀去一趟太後宮里,回來衣服就被勾的破破爛爛的,問她什麼也不說。想當初,自己和在延禧宮照顧小公主的張嬤嬤是少時相識,這些年,對小公主的事情知道得也不少,听得多了,心中自是疼惜她的。延禧宮疫病時,在內貼身服侍的宮人死了多半,其中就有張嬤嬤。李嬤嬤沒想到,從小的摯友,自己連最後一面都沒見到。而後更沒想到,居然自己會代替張嬤嬤,來照顧小公主。
可是自己能做的真的太少……李嬤嬤想起小公主指尖的傷,膝蓋的傷,那些不能詢問但也多半能猜到的事情。可是皇帝,這又是為何……
李嬤嬤吩咐小廚房燒了水,取了些點心,調整了一下情緒,方才進了屋子。只見小公主還是穿著那身被樹枝勾破,沾著水和泥的小棉襖坐在窗邊,听到李嬤嬤開門的聲音,回過頭來,開口,卻是讓人心驚的一句︰「母妃死了,嬤嬤死了,小靈也死了……對我好的,都死了,你也會死嗎?」
作者有話要說︰我錯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