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骨天下 道•佛•魔•鬼(上篇——佛魅斗)

作者 ︰ 白骨菩薩

起風了……

雲動了……

洞外的蜘蛛精全身戒備,時時刻刻地感覺到了暴風雨前的平靜,剛剛明明還艷陽高照的天空現在像是隨時會變天的陰霾,朵朵白雲在風兒的催促鞭打下無目標地,不知疲憊地奔跑著。溪水依舊叮鈴咚隆,但它的聲音不再那麼歡快,那是一種近似進行重要儀式時才會演奏的莊嚴音樂。

整個草坪都籠罩在凝重的氣氛中……

蜘蛛精遣散了其他蜘蛛,因為它知道這里即將發生的惡斗不是它們這種小嘍能對付的,就像一個愛惜士兵的將軍不忍他們白白犧牲一般,有識趣的蜘蛛已經走得遠遠的,也有好奇的蜘蛛潛伏在安全的地方想要見證一位強者的誕生……

洞穴里寒風嗖嗖,發出如鬼魂哀泣的聲音,白舜嬰手捧舍利端坐地上。

對于化形他之前可謂一無所知,不過仿佛有人特地將《白骨精化形指南》灌輸給他一般,每一個步驟都清清楚楚,這就是修真的玄妙之處。

白舜嬰雖然知道該怎麼做,但卻一點兒經驗也沒有,所以他要求自己每一個步驟都要力求完美,不允許有半點差錯——他可沒有閑工夫再去修煉個幾年!

「白舜嬰,你行的!你可是在飯店吃飯刮發票刮出五百塊的白舜嬰啊!」白舜嬰又一次為自己加油,不為別的,就為了自己能早一天報仇雪恨。

現在,他開始冥想……他開始沉入他的精神世界…………萬緣放下,一念不生……

………………

冰冷…………

黑暗…………

混沌…………

什麼都沒有…………

純粹的黑暗填滿了白舜嬰的精神世界,無天無地,無始無終,白舜嬰的灰白的人形魂魄全身蜷縮,雙手環抱膝蓋,飄浮于此,他如同迷路的孩子,孤獨,無知,困惑,迷茫,不知何去何從。

猶如盤古開天闢地,黑暗中有了一點光,那是救贖之光!白舜嬰情不自禁地被吸引過去,黑暗中的光芒似一只小小的螢火蟲,微小卻極具魅力。

漸漸的……光芒開始擴大,形成一個光球,球體里還包裹著一個人……不,那不是人!白舜嬰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這個外觀太熟悉了,他幾乎天天能見到,那應該是一具盤坐的白骨!

光芒的消失驗證了白舜嬰的想法,白骨在黑暗中現身,一抹白色在這無邊幽暗中顯得那麼扎眼。

白骨左右腳跟重疊盤瑜伽至善坐,雙手拇指中指同捏蘭花指置于雙膝,不帶一絲生氣。白舜嬰見性明心與白骨面對面打坐,不說話,不動作,就如兩個智者在用念力交流。

過了一會兒,白骨動了。

他緩緩抬起雙手結為大蓮花手印,他的動作看似緩慢,但每個一舉一動似乎都牽扯著這個混沌空間的命運,白舜嬰死死盯著白骨,不肯放過他的任何一個細節。

這時,白骨卻朗聲道︰「道,佛,魔,鬼。」

話音剛落,白骨的手中就升騰起四個不同顏色的光球,分別是紅色,金色,藍色和黑色,它們就像摩天輪的吊車,就像圍繞太陽公轉的星球,在白骨與白舜嬰之間慢慢有規律的畫著圈。

白骨突然問道︰「請選擇,成佛亦入魔?升仙或為鬼?」

白舜嬰左看……沒有別人……右看……也沒其他人……于是他指著自己鼻子向白骨確認︰

「你問我啊?」

見白骨點了點頭,白舜嬰便問道︰

「這四個有區別嗎?」

這次白骨不再答話,而是伸出指骨輕輕地點在了金色的小球上,金色小球頓時光芒大盛,轉眼間就將白舜嬰吞沒在了金光里……

白舜嬰這才知道,那四個小球每一個都是一個微塵世界,正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而這個金色的小球所代表的世界被稱作「極樂佛國」,是「佛」的代表。

白舜嬰游覽其中,只見佛國建立于雲上,天空中卷起漫天金霞,空中傳來銅鐘的轟鳴,飛天仙女數不勝數,灑下漫天花雨,天花亂墜。雲中有宮殿現出,金磚鋪地,縷縷檀香使人迷醉。又有開滿金蓮的八寶功德池,黃金法幢升起,傍邊樹有七寶妙樹,上面掛滿了翡翠,瑪瑙,珊瑚等,樹下又有蓮華瑞象,降魔金獅,金剛孔雀等神獸走動︰美不勝收的景色比當初淨空大師幻化出的有過之而無不及也。

世界的中心為大勢至菩薩,周圍又有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以及普賢菩薩,如眾星捧月,將大勢至菩薩圍繞其中(嘛……這里與現實有點出入……其實觀世音菩薩他們的地位大勢至菩薩不分高下,但由于劇情需要而大勢至菩薩又恰好不在「四大菩薩」中,就先將他提升到如來佛祖的地位了……請各位不要深究)各位菩薩佛眼半閉半合,各持法相。各位比丘比尼伽藍明王手持寶劍,魚腸,瓔珞,缽盂,神杵等各類法器護法。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一襲白衣跌坐十二品清淨蓮台,慈眉善目,右手豎立,左手輕托成名法寶「清淨琉璃瓶」,瓶中所孕的甘脂雨露可使逝者復生,亦可降妖除魔;瓶中插有一柳枝,枝上連有九片柳葉,翠綠縴細,還沾有圓潤晶瑩的露珠,十分可愛,正是「淨瓶甘露年年淨,斜插楊柳歲歲青」。這便是四大菩薩中救苦救難慈航普渡發下十二宏願,代表「大悲」的觀世音菩薩。

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騎于諦听背上,左手拿著「大慈悲護法禪杖」,右手拿著琉璃寶珠,能于五濁惡世中濟渡眾生,于六道輪回中拯救萬物;菩薩面帶迦葉笑,平易近人,這正是為了讓眾生相信因果,皈依三寶而衍化出的法相。這便是四大菩薩中立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宏願,代表「大願」的地藏王菩薩。

「華嚴三聖」之一的普賢菩薩戴著五佛金冠,手執三寶如意,騎坐在六牙白象身上,神態莊嚴,穩如泰山,普賢菩薩以智導行,以行證智,提出了能于一切佛法無礙無盡的「十忍」,以身作則發十大行願弘揚佛法,保佑世人遠離災邪,延年益壽,並在靈山會上誓願守護《法華經》,這即是代表「大行」的普賢菩薩。

與普賢菩薩同為「華嚴三聖」代表「大智」的文殊菩薩有著無上智慧,她頭綁五髻,手握慧劍與青蓮華,座騎金獅,念佛三昧,美觀吉祥,獨創「文殊法門」,發十大宏願,用智慧斬斷煩惱,以佛心感化眾生,教導一切愚鈍的靈魂月兌離苦海。

最後是大勢至菩薩,這位菩薩頭頂寶瓶,開合蓮花,腳踏粉荷,步步生蓮,渾身綻放不可思議之無量光芒,有智慧光、光明光、威嚴光、莊嚴光、靜氣光、寶相光等種種不可思議光,光芒直沖雲霄,蕩滌四方宇宙,叫人不敢直視。菩薩氣貫「極樂佛國」,無邊光明普照萬物,驅污穢,燒邪魅,渡人自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讓人一見此寶相就打心眼兒里萌生出皈依之心。

白舜嬰懸浮在五位菩薩面前,此時,大勢至菩薩用十分柔和的聲音開口道︰

「紅塵多煩惱,清淨身心了,施主,你天資聰慧與佛有緣,還請施主放下俗事皈依三寶,我佛慈悲普渡眾生,可接引施主入極樂淨土,跳出六道,遠離苦海得大自在!善哉善哉!」

說完,四大菩薩也齊聲道︰

「請施主放下俗事皈依三寶!」

一向對諸位菩薩皆懷有敬意的白舜嬰哪見過這陣仗,五位法力無邊的菩薩,一起渡自己入佛,還沒等他應聲,嘩然間「極樂佛國」消失得無影無蹤。

還是原來那個混沌世界,還是那具白骨,還是那四個小球。

白舜嬰尚未出聲詢問,白骨又點開了黑色的小球……

這里是名為「三途酆都」的世界,代表著「鬼」。這里似乎和人間沒有區別,唯一不同的是「三途酆都」永遠都是不見天日,唯有鬼火尸火照亮這座慘淡的鬼城。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墳場,這片墳場至少有上千個墳包,每個墳頭前都樹有墓碑,白舜嬰還特別留意到,這些墓碑上沒有名字……樹木結為枯樹,樹枝如同干枯的鬼爪一般猙獰,樹枝上還站有不少烏鴉,它們的叫聲如同女人的尖叫,如同破碎的玻璃,尖利刺耳……整個墳地籠罩著迷茫霧,下有腐骨雨,刮有殘破風,降有寒心霜。

遠處傳來鑼響,接著是嗩吶,二胡,鼓……幾種中國傳統樂器演奏著葬魂音,哀雲樂,離喪歌,幽淚曲……種種哀樂听了就算是無敵樂天派也會無故心酸落淚,黯然神傷……然後,白色的紙錢漫天飛舞,好似飄飄揚揚的雪花,原來是一個送葬的隊伍,他們個個披麻戴孝身著白衣,最前方有一人四處撒著冥幣,後又兩人抬著死者的牌位痛哭流涕,再後面有四人抬著赤紅的棺材,最後便是五人樂隊。隊伍離白舜嬰越來越近,由于他們或低頭哀悼,或掩面哭泣,白舜嬰無法看清他們的臉,直到他們走近了白舜嬰才看清,他們並不是真正的人,而都是一群白紙扎成的紙人,剛才被樂曲蓋住了聲音,白舜嬰現在才听見他們走路時紙與地面摩擦而「沙沙」作響,再看他們的臉,畫在白紙上的臉栩栩如生,細膩的眉目與紅得似血的嘴唇……啊,白舜嬰也不敢斷言那其實就是血畫上去的,他們臉上明明在笑,卻偏偏發出哭泣嗚咽,好不詭異。

跟隨著送葬隊伍走著,白舜嬰看到了一座拱橋,送葬隊伍正要從橋上通過……橋上方屹立幾根柱子支起一塊牌坊,幽藍透明的表木,上書「奈何橋」三個字……橋邊上又有一塊大青石……不用說,這肯定是三生石了,可唯獨沒有見到孟婆……橋下是一江河水,河中有無數怨魂的臉,或怒或哀,隨著河水的急淌,一張張人臉迅速地在在眼前劃過,河上還浮有蓮花型的「引魂燈」,燈中微亮的燭火在這淒涼滄桑的河水中顯得無比溫馨,神奇的是無論河流多麼急,這些「引魂燈」都能保持原地不動,安靜地指引新來的鬼魂去往歸宿。這即是忘川……眾生皆苦……

過了奈何橋,來到了一座城池前,高百米寬八十米的城門大敞開,城門上砌有鋼鐵雕成的鬼臉,就像怪獸的大嘴一樣,陰森的城門上全掛著用金漆寫有「酆都城」的木牌。

進入酆都城,所有建築一應俱全幽暗詭異,街道商鋪應有盡有,不時有幽靈馬眼冒藍光蹄踩鬼火拉著骸骨車飛向酆都城上空,上千的里面裝有女人頭的「人皮宮燈」帶著絲絲陰氣搖曳著飄帶,如海中水母漫無目地在半空中飄浮;鬼城繁華如一人間大城,只不過在這里生活的都是一些鬼魂,悲苦的亡靈可制造不出人間熱鬧的氣氛!

再往深處走便是望鄉台,判官府,輪回司,鬼哭泉;有黑白無常押送罪靈,有牛頭馬面鞭打亡魂,有紅衣判官高舉生死簿手持判官筆,頭上高掛「因果輪回」「善惡昭彰」「明鏡高懸」的匾額,牆上掛有剝皮刀,剔骨刀,挖眼鉗,碎腦鉗,掏心鉤,掛腸鉤,穿腦鎖,穿魂鎖等二十種帶有濃郁血腥氣得分尸兵刃刑具;有黃泉鬼母當街生產無數餓鬼嬰兒,鬼嬰為求食物哭鬧不止,又有得道鬼仙建立煉丹房于街道,八卦太極圖騰空鬼城。

酆都城的最深處,是一座豪華氣派的宮殿,大門兩側有高大的凶神惡煞手持鋼叉鐵錘把守,白舜嬰毫無知覺,不知怎麼的自然而然的來到了宮殿內,殿中央有一中年華服男人背對白舜嬰,他緩緩轉過身來,一副威嚴的帝王之氣撲面而來…………

不錯!這位大叔正是統領萬鬼的忘川三途酆都鬼城的主人——北太帝君酆都大帝!

酆都大帝劍眉直插入鬢,長須飄飄,眼神犀利不怒自威,頭戴陰皇冠,身著華麗的壽袍,兩只袖子自生陰風,隨風鼓動,壽袍下沒有雙腳,只有數十鬼魂托著酆都大帝;他此刻正目不轉楮的盯著白舜嬰,白舜嬰頓時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好像有人刻意在他兩肩頭壓擔子,往雙膝上灌鉛,白舜嬰硬是咬緊了牙關,才沒讓自己跪下去。

他不禁對酆都大帝的實力暗暗心驚,以前說到鬼神,都是想到十殿閻羅,而忽視了這位接引鬼魂,古老的君王。

「白舜嬰!本帝有意將酆都王位傳與你!你,可願意接受王權,治理這忘川三途酆都鬼城嗎?」也不見酆都大帝開口,威儀之聲就通過神念直擊白舜嬰的靈魂,是帶有濃濃鼻音的男低音……

還沒從「極樂佛國」那兒的刺激緩過神來,這位酆都大帝又說要傳位于我?!

白舜嬰覺得自己的舌頭被咬到了……大腦死機了……身體熄火了……他忘了睜大眼楮好奇地問「你腫麼知道我的名字捏?」

啊,對了!還有一點作者需要補充︰大家都常常將「陰曹地府」與「酆都鬼城」混為一談,其實它們之間的差別還是挺大的,地府的主人眾所皆知,是十殿閻羅,而酆都則是酆都大帝,地府掌握著天,人,鬼,畜,修羅,地獄六道輪回的秘密,而酆都則掌握著火途,血途,刀途即鬼,畜,地獄三途力量,喔……這並不是說酆都就比地府弱,只是分工不同罷了,酆都負責給鬼魂審判接引並追捕惡鬼,而地府呢負責具體的審訊與發落以及投胎輪回。(這里純屬作者為了劇情合理完整的瞎扯,真實信息請上百度查詢)

以此同時……洞穴外的草坪上……

蜘蛛精奮力反擊,用蛛絲活活勒死了一只試圖靠近洞穴的老虎精,又抬起巨長的蛛腿刺穿了一只妄想從天空中偷襲的山雞精,緊接著又放出一張專防鬼族的蛛網罩住了一個想要穿網而入的女鬼……

那些宵小之輩烏合之眾都被左右交錯暗藏殺機的蜘蛛網擋在了外面,就是這些稍微有點實力的,哪怕可能會被眼前這個大蜘蛛殺掉,它們也不放棄獲得化形希望的任何一個機會!

「原來化形那麼危險啊……看來我化形的時候也該小心……」還不知道自己被坑了的蜘蛛精童鞋一邊打散了一只厲鬼,一邊想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萬骨天下最新章節 | 萬骨天下全文閱讀 | 萬骨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