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到底誰請誰
第158章到底誰請誰
張靜江把小鎮上的情況向李振華一一說出,讓李振華、王欣和盛宣懷對他是大為佩服,這個年輕人的記性是真好,把這些人說了個毫無遺漏,李振華忍不住夸獎他的記性如此之好。心說以後此人絕對是自己的一個有力助手。
幾個人正在說著,忽然有人來報告說,這位張靜江的大哥張均衡來找他了,李振華急忙讓人把張均衡也請了進來,很快地張均衡就進來了,一見幾位也是拱手行禮,張靜江急忙把幾位的身份向大哥作了介紹,這也是讓張均衡非常吃驚的,互相寒喧了一番然後落座,張均衡心中想道︰這些如此有名的人物,他們到這南潯小鎮上干什麼來了啊?
看到張均衡的表情,幾個人都知道他們的心口不一在想什麼了,看到他是一副戒備的神情,于是盛宣懷就和他說道︰「少東家,我們到此不為別的,只是我們最近生產了一種新式的游艇,我們想到貴地來看一下,本地是否可有銷路,您也知道,現在李將軍已經把上海的江南機器局,已經納入了自己的興華集團總公司的旗下。我們現在的生產比起原來那可是比原來大有進步的啊。」
「就是外面的那一艘游艇嘛?」
「正是。」
听到盛宣懷的解說詞,張均衡的神情放開了一些,原來他們此行並非是對自己不利的,他們只是來銷售自己的產品的。于是他就放下了心來,開始和他們談了起來。當然了他主要是想了解一下這種游艇的各種性能,經及以後自己可以讓這種小快艇來干什麼用;而這幾位卻是想在他的口中了解一些當地絲的情況。
又談了一會兒,張均衡拿出了自己的懷表看了一下時間,他對李振華說道︰「將軍,今日天色已晚我就不邀請各位到寒舍去了,明日我定來邀請到寒舍一敘,再行決定購買之事。」
說完兄弟二人起身,準備回去,李振華等人也站了起來送他們出去,他們又是一番客氣,然後兄弟二人走向碼頭,李振華等人送了出來。
幾人回來又坐下來商議,對于這小鎮也算是有了一些了解了,這里還真是一個藏龍臥虎之地呀,攤把這些人家的財產加到一起,那可就是現在大清政府一年的收入啊。
看來自己在這里應該干的事情還是很多的,可以建立一個電報房,商人對什麼最重視,那就是信息了,要是有了一個電報房,他們之間的信息傳遞,那可就快多了;其次是要在這里建立一家銀行的分支機構,這里的銀子不少,要是吸收過來,那就可以干很多的事情的,同時也可以給他們放出貸款,不過他們的銀子季節性強,就是到了收購絲的時候,那用量可就大了。
沈保祥補充了一句,我們的內河航運也可以開展到這里來的,幫他們把這里的絲運出去,也可以掙一些運費的,看來沈保祥經常和這些人在一起也學會了觀察商機了。
幾個在一起一說,馬上就有許多的事情要干,于是他們馬上就決定了先在這里建立電報房、銀行南潯分理處、航運處、賓館、飯店,這些地方先建立起來,然後建立一所綜合服務大樓,上面是賓館和飯店,還要有一間大一些的會議室,下面則是電報房、銀行分理處、游艇銷售處等,同時還要建立一所小學校,這里的一些孩子是一定要讓他們讀書的,那些私塾式的教育方法明顯是落後了。
游艇上的人們在研究如何服務的問題,而張家兄弟二人回到了家中開始向他們的老人匯報倉儲此行的結果。他們二人把那幾個人一介紹,也是讓老東家大吃一驚,這些人可了不得呀,那可是在全大清都數的上的人物,他們到這里來不會只是銷售游艇那麼簡單的,一定要模清楚他們是來干什麼的。
要是專門為了銷售游艇,來上幾個下人就可以辦得了,可他們卻是來了一群頂尖的人物,這是為什麼呢。
不光是他在這樣想,同時另外的那些象、牛、狗們也沒有閑著他們也在研究如何對付這些外來的人。南潯地方比較小這里的人們很團結,但是他們在商業競爭上也是十分地殘酷的。
第二天,游艇上就開始接待那些前來邀請的人們了,原來那時候要想了解一家企業,一是通過側面了解,主要的還是要和他們接觸,通過談話來了解,當他們知道張靜江和他們哥倆昨天都上了游艇,于是各家也都沉不住氣了他們也要了解情況,于是很快他們就接到了十幾張請帖,都是邀請到自己那寒舍去吃飯的,盡管盛宣懷處事這些事是駕輕就熟的,但是他知道,這些人都好面子,尤其上四象中就有「劉家的銀子,張家的才子,龐家的面子。和顧家的房子」之說,看來自己是到誰家去也不好了。
由于沒有回話,那些的人就等候在一邊,看是到誰家去,這讓盛宣懷不好說了,于是他就和李振華去商議,看到誰家去比較合適。李振華一看這還真不好說了,于是李振華說道︰「干脆我們反過來請他們得了,不是有十幾家嗎?那好,我們來請客,我們就在咱們的游艇上,順便也讓他們來參觀一下我們的游艇,想賣貨怎麼也得讓人家先看一下貨的好壞吧。
就這樣了我們今天請客,盛老兄,你就給咱們寫請帖,沈老兄你的人給咱們跑路,就跟那些人的下人們到他們的家中去請他們,也可以搞大一些,最起碼那四象、八牛要到,其余的狗也多來一些反正我們的客艙也不小,來了也放得下。」
于是盛宣懷馬上就寫了一些請帖,到了外面和大家一宣布,那些下人們一看,人家這一手玩的可真鮮呀,自己沒請到人反倒被人家邀請了。沈保祥手下的那幾位伙計手中拿著請帖,請來的人把他們的請帖帶回去,而有幾家沒到的,就讓他們把請帖也一起捎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