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 第181章 李中堂

作者 ︰ 老沈陽

第181章李中堂

第181章李中堂

李鴻章馬上道︰「那可不行,讓廚房給你作一點吧也不費事。」

「不用了,快就好,咱倆一邊吃一邊說。你就听我的好了。」

李鴻章看了李振華一下,馬上說道︰「也好,就依你了,來人」

一個听差馬上在屋子外面答應,李鴻章和他說道︰「馬上給李將軍上飯,同時給他把下人們安排一下。」

外面有人答應一聲︰「喳」自然就去安排了。

李鴻章先給李振華倒了一杯茶,倆人這就進入了正題了,李振華直接就問道︰「中堂大人,面對日本人灼灼逼人的架勢,請問中堂大人可有什麼想法呀。」

李鴻章看著這個年輕的額駙,用手慢慢地捋著自己的胡子,對他說道︰「將軍有什麼想法嗎,有就請直接告訴我就可以了,不用繞彎子了。」

「不,中堂大人,中日之間兩年之內必將要發生一場大戰。首當其沖的就是你的北洋水師和你所管轄的朝鮮,難道大人看不出來嗎?」

「非是本官看不出來,而是看出來,我也是無能為力呀。」

「那麼中堂大人打算怎麼辦哪?」

「還能怎麼辦?只好是請各國進行調停了,大人有什麼好辦法嗎?」

果然就是這一套,這讓李振華心中想道果然不出自己所料,你就不會來點新的詞嗎?看來好說是不行了,那就給他下點猛藥吧,于是他就向風玉清一擺手,風玉清把自己搞的一個日本人針對清政府的情報文件拿了出來,雙手遞到了李振華的手中。

李振華又把它交到了李鴻章的手中,張佩倫馬上給他把一副水晶老花鏡,雙手遞到了李鴻章的手中,然後又給他加上了兩支蠟燭,室內更加明亮了,李鴻章開始認真地看了起來。

風玉清的文件說的很仔細,把近年來日本政府對清國的一系列情況都說了出來︰

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得到較快發展,與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結合在一起,產生了軍國主義這樣一個怪胎,它們極具擴張性和掠奪性。

侵略並戰勝中國,這就是近代日本軍國主義的既定國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陽子就主張︰「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當開拓蝦夷。曉喻琉球,使之會同朝鮮;責難朝鮮,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台灣、呂宋之島,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吉田的這一瘋狂的擴張思想,對她的弟子們,後來成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內閣總理大臣、山縣有朋參議院議長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此一時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

在他們的明治維新初期,日本人就奠定了大陸政策,大臣田中義一在那個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中說︰「明治大帝遺策是第一期征服台灣,第二期征服朝鮮,第三期征服滿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如果說這些議論在當時還只是一個「藍圖」的話,到了1887年就已經非常的明確和具體了。日本政府制定了詳細而又具體的《清國征討方略》,決定在1892年前完成對華作戰的準備,進攻的方向是朝鮮、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澎湖列島、台灣、舟山群島。7年後,日本政府正是按照這個時間表和路線圖發動侵略戰爭,並幾乎達到了他們的全部目的。

日本在幾十年里將上述國策一以貫之,進行各方面的充分準備,前後實施了8次《擴充軍備案》。甲午戰前的幾年,平均年度軍費開支高達總收入的31。1887年天皇下令從皇室經費中擠出30萬元作為海軍補助費,而皇後則把自己的首飾拿出來捐獻給了海軍,這筆錢雖然不算很多,但表達了最高統治者的決心,勢必對全國產生很大激勵。

果然,在日本天皇兩口子的感召下,全國富豪紛紛捐款,一年就有100多萬日元。這不僅增加了軍費,也極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氣。日本一面擴軍,一面派出大批間諜在中、朝及各地沿海地區活動,在甲午戰前繪成了包括朝鮮和我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渤海沿線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條道路的詳細地圖。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戰爭機器,時刻不停地運轉著,一旦時機成熟,便會毫不猶豫地訴諸武力。與之相比,清政府對國家安全形勢的判斷就顯得很不到位,對遭受侵略缺乏應有的預見和警惕。

上面是日本方面上層的政策性問題,而下面就風玉清搞的一個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的一些對比︰

日本一直注意著中國。1880年日本參謀本部長山縣有朋,在向明治天皇進呈的中隊調查報告中指出,清政府正在改革軍制,如果仿效歐洲,則平時可征兵425萬,戰時可達850萬人之多。所以他認為「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1890年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陸軍,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

日本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斗目標,準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在1890年時,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七艘,共二萬七千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五艘,共一萬七千多噸。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擴軍計劃,到了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六萬三千名常備兵和二十三萬預備兵的陸軍,和排水量七萬二千噸的海軍,已經大大超過了北洋水師。

而在此期間的清政府,看到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在一系列的軍事對抗中,已經不像鴉片戰爭時那樣,連洋人幾艘炮艦就都應付不了,所以他們不免有些飄飄然了。又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意識到西方人並無意吞並國土,只是想在貿易上佔些便宜而已,于是就更加放松了軍備意識。雖然說最近幾年東鄰日本的一些動作,使人隱約感到將來會是個麻煩。

北洋水師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只,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動遲緩。1891以後,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這倒不是因為軍火工業實現了國產化——錢被慈禧拿去修頤和園了。慈禧太後說︰「光緒1875年登基時年幼,我不得不垂簾听政,到1886年改為‘訓政’,1889年‘歸政’。我什麼都不過問了,修修花園養老還不行麼?」慈禧太後與人家那明治天皇兩口子相比、對照,這個境界差距何其之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 | 晚清崛起全文閱讀 | 晚清崛起全集閱讀